A. 中國的最後一次戰爭是幾幾年
中國的最後一次戰爭是1979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中國戰爭多少年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響。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國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打亂了蘇聯一越南的戰略部署 ,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礦業,對於保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
越南經過這場戰爭後也變得疲憊不堪。通過十年的輪戰,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戰爭中,中國佔領了大部分的邊界騎線點,將清末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邊界向前推進,控制了中越邊境地區廣大的戰略制高點,並在1999年通過中越陸地邊界條約予以確認。
B. 中國內戰打了幾年
共十四年內戰。
國共內戰一共兩次,第一次內戰是:十年內戰,時間: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內戰是:解放戰爭時間:1945年至1949年。
1、第一次內戰
十年內戰是1927年至1937年間的第一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而中國國民黨則稱之為「剿匪」。共產黨認為進行革命的目的是通過將沒收的地主資產分發給農村的貧雇農,從而改變農村貧富極度懸殊的經濟狀況而產生的戰爭。
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先後動用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的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步步為營及共產黨領導人戰略錯誤,迫使中央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戰略轉移至陝西延安,損失慘重。
2、第二次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第二階段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黨稱這段時期為「動員戡亂」。
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共產黨方面統計共計殲滅國民黨軍軍約807萬,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政權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逃往台灣。
國共內戰,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及其武裝之間在中國境內爆發爭奪天下的內戰。國共內戰最終以國民黨政府則遷往台灣而結束。
自1927年到1949年間,國、共之間發生過多次內戰。分別經歷國民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十年內戰時期也稱之為第一次國共內戰,解放戰爭時期稱為第二次國共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以國民黨政權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遷往台北而結束。
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南京政府所屬軍隊取得階段性勝利,迫使中國共產黨的割據政權大范圍遷移,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大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再度爆發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的國共內戰,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共計殲滅和收編國民黨軍隊500餘萬。
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全勝,並於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宣布於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逐步終結了國民黨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實質統治和管轄權力。
而以中國國民黨人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C. 中國有多少年沒有打仗了
79年3月15日我軍撤離後,越軍死不悔改的派兵佔領了老山、者陰山等地區,不斷回對我境內進行騷答擾,均被解放軍擊退,解放軍殲滅越軍1800餘人。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奉命率領昆明軍區解放軍對入侵雲南省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的越軍進行還擊,解放軍收復羅家坪大山和扣林山,殲滅越軍200餘名。此後,我方又經過精心的准備,於1984年4月發動了爭奪老山和者陰山的兩山戰役,經過三年的反復戰斗,解放軍獲得戰爭勝利,並最終佔領這兩個地區,包括佔領了一些原屬越南境內的山峰。91年蘇聯解體,越南因為沒有了支持,並被國際孤立,於是中越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對中方B64,B66號陣地實施偷襲。結果又被我方擊退。中方傷一人,越軍兩死一重傷。這是中越十年輪戰的最後一戰。
明面上至少已經有22年PLA沒有見過血了,但是每年的邊境沖突、緝私緝毒還是有很多的。
D. 抗日戰爭到底打了多少年
14年。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國局部抗戰開始興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粵軍)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滬會戰(淞滬抗戰)。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4)中國戰爭多少年擴展閱讀
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從1874到1945日本侵華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