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中國抗日戰爭大年事表(要全)
由於網路抄設置襲了關鍵字過濾
所以我只能發網址
www.chinamil.com.cn/site1/jnkrzzsl60/krzzdsj.htm
② 中國 戰爭 順序表
1,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是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2,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7,解放戰爭: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軍完成了解放全國大陸和近海島嶼的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統一了中國大陸。
8、對越自衛反擊戰,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國近代史
③ 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損失數據統計表
一、敵後自戰場戰績統計
斃傷:日軍520463人,偽軍490130人;
俘虜:日軍6213人,偽軍512933人;
投誠:日軍746人,投誠反正:偽軍183632人;
繳獲:各種炮1952門,輕重機槍11895挺,長短槍682831支,汽車、摩托車347輛,馬匹30448 頭;
擊毀:飛機57架,裝甲車164輛,汽車、摩托車6080輛,火車機車301輛,坦克69輛。
二、正面戰場殲滅日軍及受降統計
日軍傷亡:缺;
受降日軍:1283000人;
收繳各種炮:12446門;
收繳各種軍用車輛:16319輛;
收繳各種炸彈:6000噸;
收繳各種槍支:776096挺支;
收繳各種彈葯:13236000枚;
收繳各種飛機:1066架;
收繳各種艦艇:1400艘。
三、中國傷亡
中國軍民傷亡3300萬人;
其中:中國軍隊傷亡380餘萬人,中國人民犧牲2000餘萬;
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1000餘億美元。
其中:中國財產損失600億美元,戰爭消耗4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
④ 抗日戰爭時間表(所有發生的大事、小事最好都寫出來,要背)~ 謝謝了!!!~ 仔細點。高一用!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至1945年9月 抗日戰爭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 七·七事變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 平津作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 南口戰役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至11月 淞滬會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8月 杭州空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9月至12月 南京空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9月 平型關戰斗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 太原會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 娘子關戰役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 忻口戰役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 陽明堡機場之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 七亘村之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1月 黃崖底之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1月 廣陽之戰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2月 南京戰役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2月至5月 徐州會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2月至5月 武漢空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2月至7月 南昌空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2月至4月 晉西北反圍攻戰役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 老嶺隧道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 神頭嶺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至4月 歸德空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至4月 台兒庄戰役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3月 響堂鋪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4月 大清溝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4月 長樂村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 韋崗之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8月至10月 武漢會戰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10月 廣州戰役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2月 香城固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2月 蘭州空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3月至4月 南昌會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4月至5月 反攻南昌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5月 隨棗會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7月 虹橋機場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9月至10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9月 陳庄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0月 漢口機場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1月 雁宿崖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1月 成都空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1月 黃土嶺之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2月 桂南會戰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2月至1940年1月 昆侖關戰役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2月至1940年1月 柳州空戰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3月 磁武涉林戰役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5月至6月 棗宜會戰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8月 重慶空戰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8月至12月 百團大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9月 狼牙山之戰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9月、10月間 黃橋戰役
1941年(民國三十年)1月 皖南事變
1941年(民國三十年)1月至2月 豫南會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3月至4月 上高會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3月至7月 膠東戰役
1941年(民國三十年)5月至6月 晉南戰役
1941(民國三十年)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11月至12月 沂蒙山反掃盪戰役
1941年(民國三十年)底至1942年初 侏儒山戰役
1941年(民國三十年)11月 黃崖洞之戰
1941年(民國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3月至9月 滇緬路戰役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10月至1945年4月 沁源戰役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5月至6月 鄂西會戰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6月 梁山空戰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 緬北滇西戰役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10月至1944年3月 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11月至1944年1月 常德會戰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11月至12月 常德空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3月 車橋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 豫湘桂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4月至8月 中原空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4月至6月 豫中會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4月至6月 孟拱河谷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5月至8月 密支那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5月至8月 長衡會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5月至8月 長衡空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6月至7月 強渡怒江戰役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7月 洞庭湖空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9月至12月 桂柳會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9月 湘潭空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1月至1945年8月 359旅南征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2月至1945年1月 南坎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月至3月 新維臘戍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月至4月 道清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3月至5月 豫西鄂北會戰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4月至6月 湘西會戰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4月至8月 桂柳反攻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7月至8月 空降作戰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至9月 晉冀魯豫軍區反攻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至11月 晉察冀反攻作戰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至9月 晉綏軍區反攻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 山東反攻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至12月 新四軍反攻戰役
⑤ 抗日戰爭大事年表
1937年7月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6月-7月 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⑥ 抗日戰爭大型會戰表
細數22次會戰:
1. 松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2. 太原會戰 1937年9月13日--11月
3. 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4. 徐州會戰 1938年1月 --5月24日
5. 蘭封會戰 1938年5月21日--6月
6. 武漢會戰 1938年6月 --10月
7. 隨棗會戰 1939年5月1日--20日
8.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10月
9. 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10.棗宜會戰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11.豫南會戰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12.上高會戰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13.晉南(中條山)會戰 1941年5月
14.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10月1日
15.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6.浙贛會戰 1942年4月--7月28日
17.鄂西會戰 1943年5月--6月
18.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2日--12月
19.豫中會戰 1944年4月--5月25日
20.長(沙)衡(陽)會戰 1944年5月--8月
21.桂(林)柳(州)會戰 1944年8月--12月10日
22.湘西會戰 1945年4月--6月
⑦ 抗戰時中國有手錶嗎
有手錶用,但是沒復有國產手錶。制我想那個時候中國軍人指揮官也是使用手錶的,但是大多數還是通過繳獲日軍的,或者通過各種渠道買到的外國手錶,以瑞士表居多。
1954年,天津公私合營華威鍾表廠(現天津手錶廠)決定自行研製生產手錶。廠里找來了江正銀等四位有經驗的老師傅,一邊研究一邊製作,花了整整4個月的時間,於1955年3月24日試制出我國第一塊手錶。這是一隻15鑽的機械表,全部用手工製作,表盤上鍍有「中國製造」三個金字和五顆金星,被定名為「五星」牌, 1957年手錶易名為「五一」牌。這可以說是第一塊國產手錶。
⑧ 求抗日戰爭,的大事年表.
¡¡¡¡¡¡¡¡¡¡¡¡中國抗日戰爭大事年表
¡¡¡¡¡¡¡¡¡¡¡¡¡¡
¡¡¡¡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史說為七七蘆溝橋事變。然日本對中國本土的侵略,實以九一八事變為肇端。為全面說明這個過程,本大事年表亦始於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28日¡¡民眾要求抗日¡¡¡¡南京中央大學學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請願。迄十二月,外埠湧入南京請願學生達七萬之眾。全國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復東北。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堅持盡力延遲對日戰爭的方針。
1931年10月12日¡¡黑龍江淪陷
1932年1月28日¡¡淞滬事變
1933年1月1日¡¡日軍佔領熱河
1933年4月15日¡¡日軍進犯冀東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協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1935年11月24日¡¡冀東內蒙脫離中央
1936年5月5日¡¡國共初步議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國民政府改編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事變後,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即宣示求戰必應戰戰略原則,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7年7月26日¡¡平津淪陷
1937年8月7日¡¡國民政府決議抗戰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對日作戰
1937年9月¡¡中蘇合作
1937年9月2日¡¡日軍進攻山西
1937年10月30日¡¡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⑨ 請列出抗日戰爭列表
中國抗日戰爭主要戰役列表
中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抗戰大型戰役列表
:
37
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之前
: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部隊及主要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江橋抗戰
1931
年
10
月
-1931
年
11
月
馬佔山:張海鵬及關東軍
淞滬抗戰
1932
年
1
月
-1932
年
3
月
長城抗戰
1933
年
1
月
-1933
年
5
月
熱河抗戰
1933
年
2
月
-1933
年
2
月
綏遠抗戰
1936
年
11
月
-1936
年
12
月
中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抗戰大型戰役列表:
37
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之後: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部隊及主要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平津作戰
1937
年
7
月
太原會戰
1937
年
10
月
-1937
年
11
月
閻錫山
(
總司令
),
衛立煌
,
朱德
,
傅作義
-6
個集團軍
約
5
8
萬人:
筱原純一郎
,
板垣征四郎
(
總司令
)-
五個師
約
14
萬人
中方逾
10
萬人:
日方近
3
萬人
南口戰役
1937
年
9
月
忻口戰役
1937
年
10
月
娘子關戰役
1937
年
10
月
-1937
年
11
月
太原保衛戰
1937
年
11
月
淞滬會戰
1937
年
8
月
-1937
年
11
月
南京戰役
1937
年
12
月
唐生智、
劉湘、
顧祝同
-
約十萬人:
松井石根
-
八個師
中方軍人約五
萬餘人(包括平民估計超過三十萬人喪生):日方傷、亡人數不詳
徐州會戰
1938
年
2
月
-1938
年
5
月
李宗仁
(
總司令
),
湯恩伯
-60
萬人,
64
個部隊:
磯谷廉介
,
板垣征四郎
-24
萬人,
8
個部隊
中方約二萬人:日方超過一萬六千人
台兒庄戰役
1938
年
3
月
-1938
年
4
月
李宗仁
(
總司令
),
湯恩伯
-
十個師
,
約十萬人:
磯谷廉介
,
板垣征四郎
-
兩個師
(
板垣第五師團
,
磯谷第十師團
),
約三萬人
中方約二萬人:
日方超過一
萬六千人
蘭封會戰
1938
年
5
月
-1938
年
6
月
武漢會戰
1938
年
8
月
-1938
年
10
月
蔣介石
,
薛岳
,
李宗仁
-120
個師總兵力約
110
萬人,
飛
機
100
余架,
軍艦
40
余艘:
岡村寧次
-
官兵
35
萬,
飛機
500
余架,
軍艦
120
余艘
中方不詳:
日方十四萬人
廣州戰役
1938
年
10
月
南昌會戰
1939
年
3
月
-1939
年
4
月
隨棗會戰
1939
年
5
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
年
9
月
-1939
年
10
月
薛岳
-30
多個師和
3
個挺進縱隊共約
24
萬多人:
10
萬
桂南會戰
1939
年
11
月
-1940
年
2
月
昆侖關戰役
1939
年
12
月
-1940
年
1
月
棗宜會戰
1940
年
5
月
-1940
年
6
月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豫南會戰
1941
年
1
月
-1941
年
2
月
上高會戰
1941
年
3
月
-1941
年
4
月
晉南戰役
1941
年
5
月
-1941
年
6
月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
年
9
月
-1941
年
10
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
年
12
月
-1942
年
1
月
薛岳、李玉堂
-
兵力
30
萬:阿南惟幾
-
兵力
12
萬
中方傷亡
28116
人:日方傷亡
6000
餘人
香港保衛戰
1941
年
12
月
莫德庇(總司令)羅遜(加拿大軍司令)
-11,299
官兵:酒井隆
-
約
60,000
官兵
2,233
人陣亡
2,448
人受傷:日方
683
人陣亡
1,413
人受傷
滇湎路戰役
1942
年
3
月
-1942
年
9
月
浙贛戰役
1942
年
5
月
-1942
年
8
月
鄂西會戰
1943
年
5
月
-1943
年
6
月
常德會戰
1943
年
11
月
-1943
年
12
月
豫湘桂會戰
1944
年
4
月
-1944
年
12
月
豫中會戰
1944
年
4
月
-1944
年
6
月
長衡會戰
1944
年
5
月
-1944
年
8
月
第四次長沙會戰
1944
年
5
月
-1944
年
6
月
衡陽保衛戰
1944
年
6
月
-1944
年
8
月
中方
17,000
餘人(其中
5,000
餘人陣亡)
(中國官方
數字:
6,000
餘人):日方
19,380
餘人(含瘟疫傷亡總計
30,000
餘人)
(日軍陸軍部官方數
字:
12,186
)
桂柳會戰
1944
年
8
月
-1944
年
12
月
緬北滇西戰役
1943
年
10
月
-1945
年
3
月
密支那戰役
1944
年
5
月
-1944
年
8
月
強渡怒江戰役
1944
年
6
月
-1944
年
7
月
湘粵贛戰役
1945
年
1
月
-1945
年
2
月
豫西鄂北會戰
1945
年
3
月
-1945
年
5
月
湘西會戰
1945
年
4
月
-1945
年
6
月
何應欽
(
陸軍總司令
)-
兩個方面軍及若干集團軍,
美國空
軍:板西一良第
20
軍司令官)
-7
個師團約
7-8
萬官兵
中方不詳:日方二萬餘人
桂柳反攻戰役
1945
年
4
月
-1945
年
8
月
中方死傷不詳
,
日軍
4000
人死亡
,
5000
人被擊傷
中國國民革命軍八路軍
(
共
/
軍
)
大型戰役列表: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主要部隊及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平型關戰役
1937
年
9
月
林彪
-
八路軍第
115
師:坂垣師團
-
第二十一旅後衛輜重部隊
殲滅
日軍數百或千餘人
百團大戰
1940
年
8
月
-1940
年
12
月
彭德懷
-120
師、
129
師
105
個團及民兵約
40
萬人(正
規軍逾
20
萬人):多田俊
-
華北方面軍、獨立師、航空兵力與滿洲國軍隊最高位時約八十三
萬
中方約一萬七千人:日方兩萬余日本軍人,約五千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