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2017新抗日戰爭劇

2017新抗日戰爭劇

發布時間:2021-02-04 18:29:36

❶ 2017年上映的抗日戰爭電影

《捍衛者》是由廖希、韓平執導,白恩、赫子銘、呂星辰、王璐、宋撼寰、楊俊生、小林成男等演員主演。

❷ 新上映的抗日戰爭電視劇都有什麼

之前中央一台播出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很不錯,推薦!!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❸ 最新的抗戰和解放戰爭的電視劇有哪些

台灣版的:一寸江山一寸血,純對真實震憾的歷史事實能讓你了解,幾十集的紀錄片!

❹ 最近新出的抗日戰爭電視劇有哪些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大批製作精內良,立意深刻容,角度獨特的抗戰題材電視劇已經做好了沖鋒陷陣的准備,預計會在明年9、10月份颳起一陣抗戰熱潮。從剛剛舉行的2014年深圳電視劇節目交易會和目前可查的備案記錄來看,《東方戰場》、《大秧歌》、《民兵康寶》等七部作品有望能從眾多的抗戰劇突圍,成為最後的贏家。
望採納哦

❺ 2017最新抗戰電視劇叫什麼者

《勇敢者》.
一部近代傳奇類型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影片主要講述了 1934年9月,黔東獨立版師為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權轉移,一項名為「勇敢者」的絕密計劃在黔東根據地悄然展開。中共地下黨員田正南接到了前往思南擔任縣長發展地下工作的任務。田正南在前往思南途中不幸壯烈犧牲的故事。

❻ 抗日戰爭劇都有哪些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由中國軍民獨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開始,發展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造成了日軍的重大傷亡。中國抗日戰爭為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中國人民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七七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一開始就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民族解放戰爭的性質。在戰爭形態上,它起初表現為一系列弱小國家反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侵略的接連不斷的局部戰爭,後來逐漸演變成全面戰爭,其間經歷了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形成法西斯侵略戰爭策源地的國家。早在19世紀末,日本由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時,即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日本通過發動甲午戰爭,參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發動以爭奪我國東北為目標的日俄戰爭,先後從中國攫取了台灣、澎湖和旅順、大連等,並勒索了巨額戰爭賠款,從而增強了其經濟和軍事實力,成為世界列強中新崛起的最富於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國家。1927年7月,日本內閣提出所謂解決「滿蒙政策」的「田中奏摺」,露骨地表明了日本先奪「滿蒙」、後取整個中國,進而吞並亞洲、稱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驟。同時,它也表明日本由一般帝國主義向法西斯帝國主義國家的轉變。世界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把戰火是日本點燃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侵略我國東北的戰爭,打響了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第一炮,從而在遠東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這比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早兩年多。「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華局部戰爭不斷擴大。從「七七事變」全面侵華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它完全按照「田中奏摺」所確定的侵略計劃來實施,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且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日本軍國主義者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敵人,也是亞太地區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因此,我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看作中日兩國地區性的一般軍事沖突,而應把它看作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建立軍事獨裁法西斯專政,實現獨佔中國、建立大東亞帝國的「大陸政策」的第一步。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在東北興起的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和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影響下,激於民族義憤,沖破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奮起抵抗,組成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進行抗日游擊戰爭。抗日武裝遍布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的70多個縣,到1933年發展到30多萬人。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到全國抗戰爆發前發展到11個聯軍共4.5萬餘人,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體骨幹力量。東北三省的抗日游擊戰爭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的殖民統治,14年裡,東北抗日聯軍等部共殲滅日軍25萬餘人。「九一八事變」後興起的東北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斗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爭取民族解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檢察官克倫斯基1948年在遠東軍事法庭曾說:「如果我們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段血腥時期的開端的話,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據的」。(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編:《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150頁)戰後,日本許多歷史學家也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佔『滿洲』(九一八事變)為導火線而開始升起的」。(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編:《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150頁)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開端。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也加入了這個協定。「柏林—羅馬—東京」,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在重新瓜分世界、反共反蘇的共同目標下終於緊密勾結到了一起,一個世界范圍的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同盟正式組成,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一個重要標志。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把局部侵華戰爭發展為全面侵華戰爭,它表明日本法西斯首先將局部戰爭推向世界性規模,因為征服中國是日本實行「北進」或「南進」、稱霸亞太地區的世界戰略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德、意、日結成法西斯侵略同盟之後,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契機挑起的全面侵華戰爭,既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政策長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全球侵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七七事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起點,中國開始全國性抗戰,首先在世界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舉國動員,奮起抗擊,實行全民族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抗戰方針。八路軍、新四軍開辟的廣闊的敵後戰場和游擊戰爭的迅猛發展,加之正面戰場的正規戰,在戰略上對日軍構成戰略夾擊的態勢,陷敵於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全國性抗戰第一年,中國軍隊先後進行了平型關、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殲滅日軍44萬餘人,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克強的有效作戰方式,粉碎了日本法西斯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到1938年10月,日本速戰速決戰略破產,被迫停止戰略進攻。此時,日本侵華兵力已達32個師、海軍2個艦隊和28個航空中隊,分別占其陸軍總數的94%、海軍的2/3和航空兵力量的60%。中國的抗日戰爭直接影響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進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雙方投入兵力400餘萬人,戰火遍及中國10多個省區,面積約60餘萬平方公里。抗日戰爭成為當時世界基本矛盾在亞洲全面激化的最高形態。首先強烈譴責日本法西斯侵華行徑,同情和支援中國抗戰的是蘇聯等各國共產黨、共產國際、各階層進步人士和勞動人民。蘇聯政府與中國政府於1937年8月21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更是對中國抗戰的有力支持。隨後,蘇聯又向中國政府提供4筆貸款,並直接派遣空軍志願隊與中國空軍並肩對日作戰。朝鮮、蘇聯、印度、加拿大、美國等10餘國志願援華友人陸續來到中國戰場,投入到抗日斗爭的洪流中。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各國人民通過捐款、捐物和拒購、拒運日貨等手段,支援中國抗戰。美、英、法在1938年後為防日本「南進」,逐漸改變抗日戰爭之初的兩面政策,也以貸款形式給予中國抗戰一定的援助。總之,隨著「七七事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起點,世界的焦點也由歐洲轉向亞洲、遠東。美國二戰史委員會主席、國際二戰史委員會副主席戴德華教授和以色列教授夏阿龍等人撰文提出: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稱霸世界的侵略圖謀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展開後,由於中國堅持持久抗戰,始終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打破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遏制和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使日本不能在德軍需要戰略配合之時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進而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東西夾擊蘇聯和德日兩軍會師中東的計劃無法達成。中國的持久抗戰打破了日本的「北進」計劃,保障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至8月,日本關東軍先後在中國境內挑起張鼓峰和諾門坎事件,與蘇軍發生武裝沖突,企圖以此推動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並以武力試探蘇聯的虛實,結果由於中國抗戰對日軍主力的牽制,使日軍在兵力懸殊之下均遭失敗。日本為什麼甘心吃啞巴虧而不擴大武裝沖突,最後採取外交談判加以解決?當時任關東軍副參謀長的石原莞爾說了實話:「此次張鼓峰事件,蘇聯之所以威脅日本者,則以日本對華用兵故……設日本一旦與中國議和,則日本即可威脅蘇聯」。(華西列夫斯基:《畢生的事業》,第122頁)可見,蘇聯能夠在1938—1939年擺脫東線威脅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國抗戰對日本陸軍主力的打擊和牽制。中國抗日戰爭解除了蘇聯的後顧之憂,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夾擊蘇聯的陰謀破產。德國入侵蘇聯前夕,希特勒親自接見日本訪德考察團團長山下奉文,告訴他,「希望盡早返回日本,請日本從滿洲打進西伯利亞」。日本外相松岡曾力主對蘇開戰,以與德國法西斯配合,從東西兩面夾擊蘇聯。但從中國關內抽調5個師加強關東軍的計劃卻遭到軍方的堅決反對。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說:「日本現在中國使用的兵力很大,北進對蘇開戰實際上辦不到」。(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53頁)日軍大本營最後只好無可奈何地決定:「帝國政府將繼續努力解決中國事變……暫不介入德蘇戰爭。」(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28頁)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里賓特羅甫再次向日本提出:「日德兩國應迅速聯合軍事行動,從東西兩面夾擊蘇聯,在西伯利亞鐵路上握手。」希特勒企圖在嚴冬到來之前,聯合日本打垮蘇聯。但此時的日本正集中兵力強化侵華戰爭。1941年12月初,日本陸軍共51個師,其中35個師用於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69%。中國抗日戰爭消耗和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使其無力「北進」發動侵蘇戰爭。當時日軍大本營統帥部決定:「不管德蘇戰爭如何演變,以昭和二六(1941)年度內放棄解決北方的企圖」。(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62頁)正因為如此,蘇聯才大膽地從遠東地區把兵力不斷西調,集中力量對付德國法西斯。僅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聯就從遠東方面軍調出15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及部分坦克、航空兵部隊,加強了蘇聯西線對德作戰的實力。中國的持久抗戰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腳,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夾擊蘇聯的陰謀破產。對此,蘇聯元帥崔可夫曾感激地說過:「甚至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裡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崔可夫:《在華使命》,新華通訊社,1980年版,第38頁)中國持久抗戰遲滯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為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迅速轉入反攻贏得了時間。日本「北進」侵蘇被迫放棄,「南進」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也同樣因其陸軍主力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而一再推遲。1940年春夏,德國進攻西歐,法國敗降,英軍被趕出歐洲大陸,希特勒稱霸西歐。日本本來可以在英、法遭受德國襲擊、無暇東顧,美國又尚未直接捲入同德、意、日沖突的情況下,趁機南下,向太平洋地區擴張,以攫取英、法、荷、葡在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既得利益。德國法西斯也竭力唆使日本南進,以期望它從東方打垮英、法等勢力,與其在戰略上相互策應。但此時的中國戰場正進行百團大戰,將日軍主力牢牢牽制在中國戰場。對此,日本訪德特使寺內壽一解釋說:「中日戰爭不結束,南進是辦不到的。」1940年,日本陸軍共49個師,其中38個師陷於侵華戰爭中,占陸軍總兵力的78%。中國抗日戰爭使日本陸軍主力深陷於中國戰場,使日德在中東會師的戰略計劃成為泡影。日本海軍在偷襲珍珠港得手,攻擊英國「威爾士親王」號及「反擊」號兩艘巨艦成功,暫時取得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優勢後,曾制訂了一個用5個師攻打澳大利亞、奪取錫蘭,與希特勒在印度洋上會師的狂妄計劃。是時,德國也力促日本進軍印度洋。1942年3月23日,里賓特羅甫和日本駐德大使大島商討軸心國的戰略問題時,要求日本佔領錫蘭和馬達加斯加等地,以配合德軍向中東和高加索的進軍。但是,中國抗日戰爭愈戰愈強,使日本陸軍主力深陷於中國戰場,力不從心。1942年春,羅斯福曾慶幸地對自己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區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突擊,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羅斯福見聞秘錄》,新群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頁)中國戰場牽制和斃傷日軍主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中國戰場牽制日軍主力最多。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中國戰場始終牢牢牽制著100萬左右的日本陸軍主力。據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所資料載,1937年,日本陸軍共24個師,其中21個師投入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8%以上,還有50%的空軍和40%的海軍力量用於侵華戰爭。1938年,日本陸軍共34個師,其中32個師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陸軍共41個師,其中投入侵華戰爭34個師,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共51個師,其中34個師和44個獨立旅、混成旅團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0%,而用於南太平洋戰場的陸軍只有10個師,不及侵華兵力的20%。中國始終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一直到1945年,擁有100餘萬兵力的日本陸軍最大戰略集團中國派遣軍,在中國軍民多年的打擊消耗和最後的全面反攻下,既不能回援太平洋戰場和日本本土「決戰」,又無力在大陸進行決戰,最後不得不在中國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英盟軍沒有直接參加對日本中國派遣軍的作戰,相反,中國遠征軍卻以10—20多個師的兵力兩次入緬,參加印緬戰區對日南方軍和緬甸方面軍的作戰,並擔任了緬南防禦和緬北、滇西反攻的主力,為緬甸人民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1945年8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的兵力128萬餘人,這個數目超過了在東南亞及太平洋各島的日軍總和,大約相當於全部海外日軍(不含向蘇聯投降的日軍數)的50%以上。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時間最長。從1931年「九一八」算起,前後達14年之久,它是蘇聯、美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三倍半,是英國進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兩倍半。中國戰場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餘人,其中軍人傷亡413萬餘人,民眾傷亡2249.9萬餘人,被侵華日軍強擄的中國勞工800餘萬人,香港同胞10萬餘人、台灣同胞115餘萬人被日軍致死、致病殘等。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來因外敵入侵而割地、賠款、出讓國家主權的屈辱歷史;使中華民族空前覺醒和團結,愛國主義精神得到極大弘揚;光復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失地,台灣、澎湖列島等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長達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國之一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燦爛篇章,為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樹立了光輝的旗幟,極大地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使第二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它對中國革命的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響。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說明:中國人民能夠在「滅種亡國」的最危險時刻開辟救亡圖存的新出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是無限的。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必將永垂青史希望能幫助樓主、

❼ 2019最新抗日戰爭劇有什麼

1、雙槍

該劇講述了身負國仇家恨的鐵勝男,在黑虎山土匪王天霸的傳授下練成雙槍,並組內建女子雙槍隊容。後在游擊隊隊長向前進的指引下,與游擊隊共同抗擊日寇的故事。

2、《對攻》

這是一部反映在抗日戰爭中以上海淪陷初期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全劇謳歌了共產黨領導全民族一致抗戰的英雄壯舉。通過描述一群小人物在地下黨領導下,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一系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展現了意志、智慧與膽識的較量,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一場政治的較量。

3、《刀尖舞者》

1937年12月,日軍攻克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為實現三個月亡華的野心,日軍進攻武漢。我軍地下黨員、國軍中校古劍鋒在執行刺殺岡村寧次的任務中犧牲。其妻白浪受組織委派,帶隊營救從南京逃到武漢的握有南京大屠殺影像資料的兩個美國醫生,經過與日軍特務機關生死較量,圓滿完成任務。

白浪小隊又先後接受了除掉日軍駐武漢總司令並奪回國寶、粉碎日軍與國民黨投降派談判陰謀、炸毀日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庫、營救美軍飛行員、勇闖日軍101實驗所等任務。白浪小分隊團結抗日力量,與日軍駐武漢特務機關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較量,最終全部為國捐軀。

❽ 最新抗日戰爭電視劇有哪些求多推薦。

電視劇《黎明決戰》由著名導演劉江導演,林和平,何可可編劇,王千源,劉詩詩,張晞臨領銜主演,曹炳琨,任正彬,王繪春,寒青,田小潔,屠洪剛 ,李夢,王紫齊等聯合主演的強情節公安巨制電視劇[1] 。
講述了1946年,在全中國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哈爾濱,新生人民政權風雨飄搖,我黨第一代公安戰士以堅定不移的愛國信念,懷著捨身赴死的革命決心,與多方敵對勢力展開勢均力敵的較量,用血肉之軀捍衛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救百姓於水深火熱的英雄事跡。
該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宣傳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春秋鴻文化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制,黑龍江電視台、上海翡翠東方傳播有限公司、恆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華蓋映月影視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木蘭仙影視投資公司、黑龍江龍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德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偽裝者》是由山東影視傳媒集團、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李雪執導,著名演員胡歌、靳東、王鷗 、王樂君、劉敏濤、宋軼等聯袂主演的懸疑諜戰劇。
該劇以抗日戰爭中汪偽政權成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單純陽光、家境優渥的富家少爺明台受訓成為軍統特工,後逐漸成長為中共地下黨,並與身兼雙重間諜身份的兄長並肩對抗76號特工總部,共同完成潛伏任務的故事。
目前已經拍攝的抗日劇中,據說這兩部不是抗日雷劇,而且有望成為繼潛伏之後的,抗日精品劇!!!

❾ 現在還有什麼新的抗日戰爭片好看的

1、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忠良在南京險遭敵人槍殺,後又被敵人俘虜,備嘗艱辛。家鄉淪陷後,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鄉村小學的同事婉華加入了游擊隊;老父被敵人弔死;素芬帶著孩子和婆婆逃回上海。素芬進難民收容所服務,悉心照管孤兒。

2、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

電影內容:女學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學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玲玉不顧姨母和表兄周家榮的阻止,毅然參加救亡演劇隊,沿京滬線宣傳抗日。不久,她與同隊青年音樂家高禮彬相愛。抗戰勝利後,玲玉與禮彬成婚。

3、地道戰(1965年)

電影內容: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當地高家莊群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及時應變,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鍾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群眾倖免於難。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庄內刺探情報。

4、鐵道游擊隊(1956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一支由劉洪為大隊長、李正為政委的鐵道游擊隊,活躍於山東臨城、棗庄一帶鐵路線上。日本侵略軍小林部隊及其特務隊長岡村視他們為心腹之患,千方百計進行圍剿。不久,抗戰勝利,李正傷愈歸隊,率隊赴臨城阻遏國民黨軍隊北上,救出了芳林嫂,並迫使小林殘部投降。

5、平原游擊隊(1955年)

電影內容:1943年秋,為粉碎日本侵略軍「掃盪」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陰謀,游擊隊隊長李向陽奉命牽制日軍駐守縣城的松井部隊,阻敵進山增援,同時保住李庄的糧食。松井恐老窩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終李向陽終於全殲松井部隊。

6、地雷戰(1962年)

電影內容: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損失慘重。為此,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和群眾想出了對策。他們一方面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壯大了武裝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據點,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

7、血戰台兒庄(1986年)

電影內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慘案」後,改編了華中方面軍戰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與此同時,國民政府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飛抵徐州,部署這一重大戰役。中國守軍堅守二十餘日,傷亡慘重。最終幾百名日軍傷殘士兵絕望地剖腹自殺,引火自焚。

8、紅高粱(1987年)

電影內容:抗戰初期,「我」奶奶——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九兒,被貪財的父親嫁給有麻風病的燒酒坊主李大頭。當花轎經過一片高粱地時,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時刻,「我」爺爺轎夫余占鰲率眾殺了土匪,救了九兒,經過一番波折,兩人終於成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軍進了村,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在九兒和余占鰲的帶領下,燒酒坊的伙計們用自製的土槍土炮在高粱地里伏擊日軍的軍車。

9、國歌(1999年)

電影內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東三省,大批學生流亡關內。田漢、聶耳正在籌備一部抗日題材的話劇《亂鍾》,此間,他們結識並邀請流亡在滬的東北學生參加演出,不料《亂鍾》的正式開演被「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炮火聲打斷,東北學生齊白山、林雪麗積極投身前線,田漢、聶耳等藝術家在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下也奔赴戰場,用電影記錄下抗日軍民的感人畫面。目睹了戰斗的慘烈與悲壯,田漢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他與聶耳決心以創作藝術作品來鼓舞人民抗戰。一部新創作的抗日電影《風雲兒女》誕生了,這時突然傳來齊白山和林雪麗犧牲的消息,田漢等人心情悲痛、五內俱焚,激情之下田漢寫下了《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10、紫日(2001年)

電影內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東北大興安嶺日軍的一座集中營,日軍對中國勞工開始了大屠殺,青年農民楊玉福也被押上了刑場。劊子手的槍聲正要響起之際,蘇聯紅軍的坦克沖垮了集中營的高牆,救出了集中營里惟一的倖存者楊玉福。蘇聯紅軍的鐵流滾滾向前,他們讓楊玉福和一些紅軍傷員乘坐裝甲車向後方轉移,還派一位年輕漂亮的女軍醫娜佳護送。

閱讀全文

與2017新抗日戰爭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