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名人

抗日戰爭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4 16:34:23

⑴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出現了那些名人

十大抗日名將

張自忠將軍:第一名將。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我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其做法不禁使我聯想起現在正熱播的《天龍八部》中的喬峰之死)。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將軍:第二名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中共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庄戰役後,李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台兒庄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杜聿明將軍:第三名將。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岳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個人感覺,現在網上對杜聿明有些神化。

孫立人將軍:第四名將。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緣於此。不過,我並不認為英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更值錢。我欣賞孫立人的是他對日本俘虜的態度,對那些曾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禽獸,盡管成了俘虜也照樣格殺勿論,此舉大快人心。孫立人排名略顯靠前。

薛岳將軍:第五名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台兒庄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不過,薛岳雖軍事上成就顯著,但治理湖南卻頗遭物議,為了謀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廣東,結果使湖南百姓在豐收之年餓死無數,百姓編民謠罵他。

衛立煌將軍:第六名將。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適的。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如果不是劉峙在河北大潰退,使得娘子關門戶大開,也許會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戰役畢竟是個不敗而敗的戰役。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只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最不為蔣信任。

傅作義將軍:第七名將。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33年就參加了長城抗戰,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奸德王的偽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40年,傅作義又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偽軍數千人,收復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林彪在平型關戰斗後的總結中曾表示了對晉綏軍的不屑,晉綏軍的戰鬥力也的確一般,但傅作義顯然是晉綏軍中的一個異數。

戴安瀾將軍:第八名將。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台兒庄大戰等。在昆侖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1942年作為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復棠吉。因上級指揮失誤,遠征軍被迫撤退回國,途中被日軍伏擊,戴安瀾負傷不治,壯烈犧牲。戴安瀾與杜聿明的關系頗似張靈甫與王耀武的關系,兩位長官的結局相同,兩位同為抗日名將的下屬結局卻大相徑庭,令人感慨不已。

張靈甫將軍:第九名將。第74軍58師長。張靈甫曾三次聞名,一次是抗戰前因殺妻而聞名,再一次是作為解放戰爭時被我軍擊斃的為數不多的國軍高級將領而聞名(蔣介石曾尊張靈甫為民國第一烈士)。這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張靈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戰八年間,他跟隨王耀武,幾乎年年對日作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擔任團長的張靈甫率一支小部隊偷襲德安張古山,隨後又堅守該陣地數晝夜,身負重傷,消滅日寇數以千計,對萬家嶺大捷的取得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後,郭沫若專門派田漢編劇,歌頌德安大捷,張靈甫在劇中以真名出現,一時間聞名天下。投票之初,張靈甫曾排在第四位,現在掉到第九,這個位置基本上是合適的。

王耀武將軍:第十名將。第74軍長。37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38年參加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39年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41年指揮74軍參加上高會戰,重創日寇,被譽為抗日鐵軍。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王耀武精明強干、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排名第十我感覺不夠公正,至少應排在張靈甫前頭。

⑵ 中國抗日戰爭的十大偉人

呵呵 怎麼回來答呢 抗戰期源間 所謂的偉人生活在延安恰巧是最安全的地方 黨的高層都是在那個時期結婚生子的。
抗戰正真的將士都是老蔣的中央軍,抵抗日軍從沿海到內陸,損失殆盡。
有人總說打不過日本丟人,那麼換個角度,德國打蘇聯,只用幾個月就拿下了主要地區,沒佔領的地區都是德國不想要的,當然在冬季被蘇聯反攻。但蘇聯丟失領土的速度遠遠大於中國。
美國攻打日本硫磺島2萬駐軍,在大量海軍,空軍,登陸坦克的掩護下,傷亡2.7萬人,何況是落後的中國呢,抵抗了八年已經是奇跡了。

⑶ 關於抗戰時期名人故事有哪些

抗戰時期名人故事有很多,下面舉七個例子:



1、吉鴻昌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

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

這正是我的光榮……」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

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

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

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

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岳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2、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

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3、 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住文水一帶的八路軍調往晉西作戰,閻錫山趁機掃盪晉中平川,形勢惡化。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幹部組織「武工隊」,堅持敵後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經過鍛煉逐漸成熟起來的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敵後工作更需要她,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

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4、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5、李宗仁

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1965年(74歲)從美國返回中國大陸。1969年逝世於北京。

李宗仁在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

6、杜聿明

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將領。出身於黃埔軍校,後在國民革命軍機械化部隊任職,歷任第二百師師長、第五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昆侖關大捷。

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河南省商丘市永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7、孫立人

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預科畢業,同年赴美留學,入柏杜大學學土木工程。

後畢業於弗吉尼亞軍校,抗戰中遠征緬甸,於仁安羌一戰贏得了國際聲譽,營救英軍並和美軍並肩作戰,打通中緬公路中聲譽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

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

⑷ 中國抗日戰爭的十大偉人是哪些

張自忠: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中共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庄戰役後,李宗仁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台兒庄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宋哲元:第二十九軍軍長,長城抗戰名將。以喜峰口戰斗最為有名。1933年3月9日下午,日軍服部、鈴木兩旅團的聯合先遣隊進抵河北遵化東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東北軍萬福麟部進攻。傍晚,侵佔北側長城線及喜峰口以東的董家口等陣地。守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指揮該軍英勇抗擊。第三十七師馮治安部旅長趙登禹,奉命派王長海團為先鋒,急行軍增援喜峰口。王長海組成500人的大刀隊,乘夜分兩路潛入敵陣,趁日軍酣睡,用大刀砍殺,暫時穩定了戰局。日軍服部旅團長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聯隊一部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鐵門關等處發起進攻。趙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敵人,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師王治邦、佟澤光兩旅分左右兩翼支援,與敵展開激烈戰斗。日軍以一部確保喜峰口關口,將主力集中在長城北側地區待機。3月11日夜,第二十九軍採取迂迴夜襲戰術,分左右兩路向敵出擊。趙登禹帶傷率兩個團從左翼出潘家口,繞至敵右側背,攻擊其喜峰口西側高地。官兵們身攜手榴彈,手提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進,於次日拂曉前進至日軍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檯子等陣地。敵人在睡夢中未及還擊,紛紛被砍殺。佟澤光率兩個團從右翼經鐵門關出董家口,繞至敵左側背,攻擊喜峰口東側高地之敵。王治邦旅在第一線固守,候左右兩路出擊得手後,即行出擊。駐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軍趕來增援。雙方激戰,傷亡均重。日軍再攻喜峰口,迄未得逞,漸次後撤到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宋哲元部收復老婆山。此役,第二十九軍殺敵數十人,天津《大公報》稱喜峰口抗戰「竟能使驕妄氣盛之日軍受偌大打擊,此誠足為中國軍人吐氣」。日軍在喜峰口受挫後,於3月16日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9公里的羅文峪進攻。被第二十九軍劉汝明部擊退。3月17日,日軍三四千人又向羅文峪、沙石口一帶進攻,並以飛機20多架助戰。劉汝明部奮起抵抗,反復爭奪陣地10多次。當晚,劉部從兩翼夾擊日軍,營長王合春率部抄到敵後,重創日軍。王合春陣亡,全營生還者僅70多人。敵向鶯手營方向退去。3月18日晨,日軍再次猛攻羅文峪。守軍依託城牆、碉樓頑強抵抗。劉汝明師長親率手槍隊督戰。激戰至天黑,將敵擊退。此時,李金田旅長率一個團由沙寶峪繞攻敵之側背,另一個團由左翼繞攻敵之後方,正面守軍也全線出擊。次日拂曉,敵除以一部配置在龍王廟警戒外,主力調回承德。羅文峪戰斗後,第二十九軍在整個防禦線上與敵形成對峙狀態。
杜聿明:國軍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岳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孫立人: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緣於此。不過,我並不認為英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更值錢。 欣賞孫立人的是他對日本俘虜的態度,對那些曾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禽獸,盡管成了俘虜也照樣格殺勿論,此舉大快人心。

薛岳: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台兒庄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不過,薛岳雖軍事上成就顯著,但治理湖南卻頗遭物議,為了謀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廣東,結果使湖南百姓在豐收之年餓死無數,百姓編民謠罵他

衛立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適的。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如果不是劉峙在河北大潰退,使得娘子關門戶大開,也許會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戰役畢竟是個不敗而敗的戰役。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只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最不為蔣信任。
林彪: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和該師軍政委員會書記。1937年9月25日與聶榮臻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0餘匹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同時使他成為名噪一時的抗日名將。10月17日,他以《平型關戰斗的經驗》為題在《解放》周刊發表文章,總結出12條與日軍作戰的經驗。平型關戰斗後,率第343旅由五台地區南下,於11月初在廣陽設伏,再殲日軍近千人,繳獲騾馬700餘匹以及大批軍需物資。由於平型關戰斗的意義重大而深遠,此戰在全國的輿論工具中成了重大新聞,被各報刊登載。林彪作為作戰的指揮官在黨內的影響更大,在全國也成了知名人物。
彭德懷: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副總指揮(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八路抗戰的直接指揮員。1938年起在華北敵後參與領導發動群眾,創建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武裝;指揮部隊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挫敗日軍多次「圍攻」和「掃盪」,同時與製造磨擦的國民黨頑固派進行堅決斗爭。以指揮百團大戰而聞名。1940年8月,為粉碎日軍的進攻和防止國民黨投降的危險,在華北指揮實施百團大戰,對正太、同蒲、平漢鐵路等重要交通線進行大規模破襲戰,前後歷時3個多月,進行大小戰斗18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4萬餘人,增強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左權: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彭德懷的助手。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犧牲的最高軍事指揮官。1938年12月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38年春,八路軍總部決定殲滅日軍一部,左權建議先攻打苫米地旅團。他決定利用長樂灘的地形優勢,兵力分作三部分,布成口袋狀。待日軍全部進入口袋之後,左權一聲令下——「打」,日軍隊伍被斬成數段。最後被八路軍用火力和肉搏消滅。旅團長苫米地親自率精銳前來救援,左權又安排部隊截擊,使其逃走。長樂之戰殲敵2000多人,繳獲大批輜重。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次戰役的總指揮所設在武鄉縣王家峪村。左權協助彭德懷全力投入作戰指揮。1941年11月日軍第36師團及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7000餘人向黃崖洞進攻,負責保衛黃崖洞的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左權要求該團在保衛戰中「一定要抓住一個』穩『字,堅持不驕不躁,不惶不恐,以守為攻,以靜制動的原則」。11日凌晨戰鬥打響。21日乘勝追擊的八路軍收復了黎城,勝利地結束了黃崖洞保衛戰,此仗日偽軍損失2000餘人,雙方傷亡之比為6:1。中央軍委認為:「這次保衛戰是最成功的一次,不僅我受到損失少,同時給了日軍數倍殺傷,應作為1941年以來反『掃盪』的模範戰斗。

⑸ 抗日戰爭名人故事 急需兩個

王二小
一天,王二小在山上放牛。突然有一小股日本人來掃盪,抓住了王二小。讓王二小帶路,王二小把日本人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八路軍把日本人消滅了,王二小也被日本人殺了。

永遠的豐碑: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這是抗日名將吉鴻昌臨刑前寫下的一首氣壯山河的就義詩。
吉鴻昌,河南扶溝縣人。1895年生。1913年入馮玉祥部當兵,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人稱「吉大膽」。1930年9月接受蔣介石收編,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但不願替蔣打內戰,態度消極。1931年8月被蔣介石解除兵權,強令出國「考察」。遂環游歐美,發表抗日演說,尋求國際聲援。
1932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加入中國共產黨,按黨的指示潛赴泰山聯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隨即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槍械。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蔣介石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吉鴻昌率部戰至10月中旬彈盡糧絕而失敗。潛往天津繼續從事抗日活動,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准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引渡到北平軍分會。敵人使出種種手段,讓他招供。吉鴻昌大義凜然地說 「我是共產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轉到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頭來。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24日,經蔣介石下令,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⑹ 抗日英雄人物事跡

抗日戰爭英雄有哪些
懸賞分:10
|
提問時間:2007-12-9
10:31
|
提問者:chenmmm
推薦答案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
中國人民的朋友——約瑟夫·史迪威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