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亂世王者武將蔡琰怎麼獲得 亂世王者蔡琰技能屬性介紹
武將定位
紫色、發展
屬性:戰爭62、發展215、輔助43
獲取途徑
1、 抽取:通過點將台招專募抽取該武將,高屬級招募有一定幾率抽取,設置為尋訪目標,抽取概率增加3倍。
2、 兌換:利用10個蔡琰將魂可以兌換得到紫色輔助系武將張角,而萬能將魂在武將未招募時無法兌換。
固有技能
高級採集:採集速度提高+1.93%(每100點發展獲得0.90%加成)
解析:技能的實用性非常的高,在野外採集速度增加。武將的發展屬性是決定採集速度的關鍵,配合高級採集技能可以讓採集隊更快的完成採集工作,有效的節省發展時間。
總結
在游戲中,屬於發展型紫色品質的武將,蔡琰和小喬以及郭嘉搭配都很有用。與前者搭配可以獲得雙重採集加成屬性,可以使資源採集效率大大提高;與後者搭配,在過渡期可以更好的發揮蔡琰的屬性加成。
⑵ 曹操是如何把蔡文姬接回到大漢朝的
記載中提到曹操一聽到蔡文姬的消息,就找人和匈奴的左賢王商談,將蔡文姬帶回了漢朝,一共花了黃金千兩、白壁一雙。個人卻覺得這些錢財是擺在明面上的,曹操的行為並不只是商量,如果左賢王不同意,那麼大漢和匈奴的戰爭又將開始。所以曹操的贖回其實是一種掠奪,因為他從頭到尾沒有問過蔡文姬的意見。
回來之後的蔡文姬只能依附曹操,而曹操為她做媒嫁給了董祀,但董祀看不起跟過兩個男人的蔡文姬,平日里根本不搭理她。後來他犯事差點被處死,蔡文姬冒死和曹操求情他才撿回了一條命。據說這件事發生之後兩個人就此隱居,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⑶ 曹操花許多錢贖回蔡文姬,為何要把她嫁給農民
曹操並沒有將蔡文姬嫁給一個農民,蔡文姬最後嫁的人是屯田都尉董祀,雖然這個人不學無術,但大小也算是一個官。曹操將蔡文姬嫁給董祀其實也是為了蔡文姬好,希望蔡文姬有一個好歸宿。
⑷ 誰能講一下蔡文姬的故事
1、默寫古籍
蔡琰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曹操見蔡琰沒有穿鞋又披散著頭發,於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蔡琰的父親蔡邕家裡曾經收藏了很多古書,曹操問蔡琰:「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在還能想起來嗎?」
蔡琰說:「當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餘卷,但因為戰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餘篇。」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蔡琰說:「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於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沒有一點錯誤。
2、辨琴
蔡琰九歲時,父親蔡邕夜間彈琴,突然斷了一根弦,蔡琰說:「是第二根弦斷了。」蔡邕說:「你這不過是偶然說中罷了。」於是故意弄斷一根問她,蔡琰說是第四根。 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經中也有出現。
(4)全面戰爭蔡琰擴展閱讀:
蔡文姬生平介紹:
蔡文姬為人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給河東衛仲道,衛仲道早亡,二人又沒有子嗣,於是蔡琰回到自己家裡。興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後有董卓、李傕等作亂關中,匈奴趁機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並生下兩個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來喜愛文學、書法,常與蔡琰的父親蔡邕有文學、書法上的交流。曹操見蔡邕沒有子嗣,用金璧從匈奴那裡將蔡琰贖回來,並將蔡琰嫁給董祀。而後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給董祀求情。當時曹操正在宴請公卿名士,
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蔡琰披散著頭發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但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怎麼辦?」
蔡琰說:「你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於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蔡琰回家後,傷感悲憤之餘作《悲憤詩》二首。 此後再無蔡琰相關記載,卒年不詳。
⑸ 夢三國蔡文姬游戲中都說什麼話啊
夢三國蔡文姬台詞:
1、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2、詩中有畫,畫中有人。
3、讓我為你演奏一曲。
4、悲歌可當泣,遠望可當歸。
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5)全面戰爭蔡琰擴展閱讀:
英雄資料
塞外的匈奴國,胡風浩浩,冰霜凜凜。傳聞這里有個神秘的王妃,國色天香,風華絕代。遺憾的是,從沒有人見過她的笑容。據說每當夜晚來臨,王妃會在帳前吹起胡笳,聲如嗚咽凄凄涼涼,聽過的人無不感傷。 秋夜蒼涼,偶爾有孤雁向南飛去。
有雙眼睛一直望著雁影消逝的方向,火光在眼底投下沉沉晃動的陰影,透著艷羨和哀傷。不遠處明亮的篝火旁胡人跳舞喝酒,好不熱鬧。 蔡文姬繞到帳後,想離生肉膻味遠些,涼涼的月光照在她身上,顯得有點孤單寂寥。
她突然回憶起當年的秋日是秋高氣爽的,年幼的她坐在庭院里,跟隨父親讀《琴清英》,父親慈愛地撫她的頭,溫和的陽光照著安寧的歲月。如果能再回去,她一定看清玩耍的古井旁繁茂盛開的,是秋菊還是月季。
不知道棲音亭下的牡丹是不是還開著,亭中焦尾,音色能否純厚如初?只是,她再也回不去了,這一切,都是因為這該死的戰爭!
⑹ 曹操花重金贖回的蔡文姬,為何要將她嫁給種田老漢
公元188年,16歲的蔡文姬,嫁給了天才學者衛仲道,衛仲道和蔡文姬本應是一對天作之合的夫婦,但她的丈夫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去世了。沒有孩子的蔡文姬,被她丈夫的家人趕回家,當她成為寡婦時還不到17歲。幾年後,她的父母相繼去世,蔡文姬完全失去了世界上最後一絲支持。那時,她是如此無助和痛苦。但禍不單行。南匈奴困擾中原。戰爭蔓延到了蔡文姬的家鄉。
他花了很多錢贖回蔡文姬,因為他不想辜負老師的教導。他明白人滴水應得報的道理,他的行為也是為了安撫酒泉之下主人的心。我希望師妹不會因流離失所而受苦。此時,曹操已經失去了對蔡文姬最初的迷戀。畢竟,時代變了,事情也變了。
此時,曹操想取得偉大的成就,而他對師妹的愛早已被擱置一旁。他只希望師妹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他會滿足的。愛與被愛不是曹操生活的主題,但他一生的追求是霸權。
⑺ 蔡琰《悲憤詩》的翻譯
漢末王朝權力失控,董卓專權亂了綱常朝政。他一心密謀殺君奪位,首先殺害了漢朝的好多賢臣。然後又焚燒洛陽宗廟宮室,逼迫朝廷西遷舊都長安,挾持幼主以擴張自己的勢力。國內諸侯聯盟發動正義之師,希望共同起兵討伐董卓。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出兵函谷關東下平原,他們來勢兇猛盔甲在陽光下閃著金光。平原地區的人軟弱不強,抵抗不了來犯的北方胡羌。胡羌亂兵踐踏了野外的莊稼,圍攻了城池,亂兵所到之處殘害的百姓家破人亡。他們瘋狂砍殺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馬邊懸掛著男人的頭顱,馬後捆綁著搶來的婦女。在漫長的路上不停地驅馬西進直入函谷關,西進的道路險峻遙遠,所以行進十分艱難。被虜掠的人回望來路兩眼墨黑迷茫不清,肝脾早已傷透如同爛泥。被擄掠者數以萬計,胡羌兵不允許她們集中住在一起。如有親人們偶然相遇,想說句話卻又不敢吭氣。只要使他們有一點的不如意,馬上就說「殺死俘虜不要客氣,正當刀刃有空閑,我輩本來就不想讓你們活下去。」這時候難道還會有誰把性命顧惜,最不能忍受的是他們辱罵的惡語。有時他們順手舉起棍棒毒打,連罵帶打交並齊下。白天嚎哭著被迫走路,夜裡無奈地悲哀坐泣。想死死不成,想活卻沒有一點希望。老天啊!我們有什麼罪過?讓我們遭此惡禍!
邊地荒蠻和中原不一樣,人性粗俗不講道德禮儀。住的地方長時間蓋滿霜雪,北風不分春夏呼呼颳起。每當北風翩翩捲起我的衣裳,蕭蕭震入我的耳朵。就會激起我對父母的思念,這樣的哀怨和嘆息長此以往不能止息。每當有客人從外地到來,聽到後我很是欣慰,急忙忙迎上前打聽家鄉的消息,卻被告知說不是鄉人鄰里。想不到徼幸能滿足平時的心願,很慶幸親人能來把自己接回家去。難得自己有幸可以解脫回去,可面對的是拋棄兒子的訣別。天性中母子心連著心,心想著分別後再也沒有見面的機遇,從今後不管是活著還是死亡,我們母子將永遠的天各一方,我怎麼能忍心與兒子辭別。兒子跑上前來抱住了我的脖子,問:「母親啊,你要到哪裡去?有人告訴我母親將要離去,難道說走後還能夠再回來相聚!阿母你一貫的善良仁慈,今天你為什麼變得這么無情?我還沒有長大成人,為什麼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見兒子這樣的苦苦哀求,我的五臟崩裂一樣的沉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哭泣著用手撫摩著我的兒子,當要出發時我多次返回去猶豫不決。還有同時擄掠來得同伴們趕來相送與我告別,她們羨慕並痛惜只有我一個人能夠回去,哀叫聲哭喊聲傷痛欲絕。馬兒為此悲哀的立在那裡不走,車兒為此悲哀的輪子不轉。圍觀的人都在跟著抽搐,過路的人也為此感動低泣。
走啊走啊割斷了母子依依不捨的情感,疾速的行走一天比一天遙遠。漫長的道路阻隔啊,什麼時候我們母子再能交相見面? 想想從我腹中生出的兒子啊,我心中撕裂一樣的疼痛。到家後發現家人早已死絕,甚至沒剩下一個姑表親戚。城裡城外一派荒蕪變成了山林,庭院和屋檐下長滿了艾草和荊棘。眼前的白骨分不清他們是誰,橫豎交錯沒有覆蓋掩埋。出門聽不到人的聲音,只有豺狼嗚嚎哭叫。孤零零對著自己的影子,不停的哭喊聲撕肝裂肺。爬到高處向遠方望去,突然覺得魂魄出竅飛逝離去。奄奄一息好像是壽命將盡,旁人們相繼安撫寬慰。掙扎著睜開眼睛又勉強活了下去,雖然沒死可又有什麼希冀?把命運寄託於再嫁的丈夫董祀,盡心竭力自我勉勵努力生活下去。自從流離後成為鄙賤之人,常常害怕丈夫廢婚拋棄。想人生能有多少時間,懷著憂傷一年又一年。
⑻ 有誰知道蔡琰《悲憤詩》的翻譯!急求!
悲憤詩(一)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悲憤詩(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羗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嘆。
{冥冖=宀}當寢兮不能安。飢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幹。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苟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冖=宀}{冥冖=宀}。
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
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
作品注釋
注釋:
天常:天之常道。「亂天常」,猶言悖天理。
篡弒:言殺君奪位。董卓於公元189年以並州牧應袁紹召入都,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次年殺弘農王。
諸賢良:指被董卓殺害的丁原、周珌、任瓊等。
舊邦:指長安。公元190年董卓焚燒洛陽,強迫君臣百姓西遷長安。
興義師:指起兵討董卓。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州郡皆起兵討董,以袁紹為盟主。
祥:善。「不祥」,指董卓。
卓眾: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帶的軍隊。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關東,大掠陳留、穎川諸縣。蔡琰於此時被擄。
胡羌:指董卓軍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見《後漢書·董卓傳》)。李榷軍中雜有羌胡(見《後漢紀·獻帝紀》記載)。
截:斬斷。
孑:獨。這句是說殺得不剩一個。
相撐拒:互相支拄。這句是說屍體眾多堆積雜亂。
西入關:指入函谷關。卓眾本從關內東下,大掠後還入關。
迥:遙遠。
邈冥冥:渺遠迷茫貌。
弊:即「斃」,詈罵之詞。「弊降虜」,猶言「死囚」。
亭:古通「停」。「停刃」猶言加刃。
我曹:猶我輩,兵士自稱。以上四句是說兵土對於被虜者不滿意就說:「殺了你這死囚,讓你吃刀子,我們不養活你了。」
毒:恨。
參:兼。這句是說毒恨和痛苦交並。
彼蒼者:指天。這句是呼天而問,問這些被難者犯了什麼罪。
邊荒:邊遠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附近)。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本詩略而不敘,史傳也不曾明載。《後漢書》本傳只言其時在興平二年(195年)。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軍為南匈奴左賢王所破,疑蔡琰就在這次戰爭中由李、郭軍轉入南匈奴軍。
少義理:言其地風俗野蠻。這句隱括自己被蹂躪被侮辱的種種遭遇。
邂逅:不期而遇。
徼:僥幸。這句是說平時所覬望的事情意外地實現了。
骨肉:喻至親。作者苦念故鄉,見使者來迎,如見親人,所以稱之為骨肉。或謂曹操遣使贖蔡琰或許假託其親屬的名義,所以詩中說「骨肉來迎」。
天屬:天然的親屬,如父母、於女、兄弟、姐妹。
綴:聯系。
五內:五臟。
恍惚:精神迷糊。
生狂痴:發狂。
遄征:疾行。
日遐邁:一天一天地走遠了。
中外:猶中表,「中」指舅父的子女,為內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為外兄弟。以上二句是說到家後才知道家屬已死盡,又無中表近親。
煢煢:孤獨貌。
景:同「影」。
怛吒:驚痛而發聲。
相寬大:勸她寬心。
息:呼息。這句是說又勉強活下去。
何聊賴:言無聊賴,就是無依靠,無樂趣。
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勖:勉勵。
捐廢:棄置不顧。以上二句是說自己經過一番流離,成為被人輕視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拋棄。
簡析:
《後漢書·董祀妻傳》說蔡琰「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第二章是騷體,凡三十八句。第一章是五言詩,凡一百零八句,就是本篇。這詩開頭四十句敘遭禍被虜的原由和被虜入關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敘在南匈奴的生活和聽到被贖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鬍子」分別時的慘痛。最後二十八句敘歸途和到家後所見所感。
⑼ 蔡琰悲憤詩翻譯 謝謝
悲憤詩(一)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悲憤詩(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羗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嘆。
{冥冖=宀}當寢兮不能安。飢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幹。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苟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冖=宀}{冥冖=宀}。
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
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
作品注釋
注釋:
天常:天之常道。「亂天常」,猶言悖天理。
篡弒:言殺君奪位。董卓於公元189年以並州牧應袁紹召入都,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次年殺弘農王。
諸賢良:指被董卓殺害的丁原、周珌、任瓊等。
舊邦:指長安。公元190年董卓焚燒洛陽,強迫君臣百姓西遷長安。
興義師:指起兵討董卓。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州郡皆起兵討董,以袁紹為盟主。
祥:善。「不祥」,指董卓。
卓眾: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帶的軍隊。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關東,大掠陳留、穎川諸縣。蔡琰於此時被擄。
胡羌:指董卓軍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見《後漢書·董卓傳》)。李榷軍中雜有羌胡(見《後漢紀·獻帝紀》記載)。
截:斬斷。
孑:獨。這句是說殺得不剩一個。
相撐拒:互相支拄。這句是說屍體眾多堆積雜亂。
西入關:指入函谷關。卓眾本從關內東下,大掠後還入關。
迥:遙遠。
邈冥冥:渺遠迷茫貌。
弊:即「斃」,詈罵之詞。「弊降虜」,猶言「死囚」。
亭:古通「停」。「停刃」猶言加刃。
我曹:猶我輩,兵士自稱。以上四句是說兵土對於被虜者不滿意就說:「殺了你這死囚,讓你吃刀子,我們不養活你了。」
毒:恨。
參:兼。這句是說毒恨和痛苦交並。
彼蒼者:指天。這句是呼天而問,問這些被難者犯了什麼罪。
邊荒:邊遠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附近)。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本詩略而不敘,史傳也不曾明載。《後漢書》本傳只言其時在興平二年(195年)。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軍為南匈奴左賢王所破,疑蔡琰就在這次戰爭中由李、郭軍轉入南匈奴軍。
少義理:言其地風俗野蠻。這句隱括自己被蹂躪被侮辱的種種遭遇。
邂逅:不期而遇。
徼:僥幸。這句是說平時所覬望的事情意外地實現了。
骨肉:喻至親。作者苦念故鄉,見使者來迎,如見親人,所以稱之為骨肉。或謂曹操遣使贖蔡琰或許假託其親屬的名義,所以詩中說「骨肉來迎」。
天屬:天然的親屬,如父母、於女、兄弟、姐妹。
綴:聯系。
五內:五臟。
恍惚:精神迷糊。
生狂痴:發狂。
遄征:疾行。
日遐邁:一天一天地走遠了。
中外:猶中表,「中」指舅父的子女,為內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為外兄弟。以上二句是說到家後才知道家屬已死盡,又無中表近親。
煢煢:孤獨貌。
景:同「影」。
怛吒:驚痛而發聲。
相寬大:勸她寬心。
息:呼息。這句是說又勉強活下去。
何聊賴:言無聊賴,就是無依靠,無樂趣。
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勖:勉勵。
捐廢:棄置不顧。以上二句是說自己經過一番流離,成為被人輕視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拋棄。
簡析:
《後漢書·董祀妻傳》說蔡琰「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第二章是騷體,凡三十八句。第一章是五言詩,凡一百零八句,就是本篇。這詩開頭四十句敘遭禍被虜的原由和被虜入關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敘在南匈奴的生活和聽到被贖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鬍子」分別時的慘痛。最後二十八句敘歸途和到家後所見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