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成都抗日戰爭結束

成都抗日戰爭結束

發布時間:2021-02-25 05:49:53

A. 二戰時期日軍攻入過四川嗎

沒有攻入過,只是派過戰機轟炸,最遠打到石牌山石牌保衛戰。

古鎮石牌在宜昌縣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依山傍水。石牌方圓70里,上有三斗坪,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六戰區前進指揮部、江防軍總部等均設於此。

下有平善壩,與之相距僅咫尺之遙,是石牌的前哨,亦為我軍河西的補給樞紐。它下距宜昌城僅30餘里,自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保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為保衛陪都,中國海軍於1938年冬就在石牌設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裝大炮共10尊,為長江三峽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線。與之相配套的還有川江漂雷隊、煙幕隊等。駐守石牌的海軍官兵共有100多人。

由於石牌與宜昌幾乎處於一條線上,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鎖南津關以上的長江江面,極具威懾力,令敵望而生畏。為保衛石牌要塞,軍委會派重兵防守。

日軍對石牌要塞早有覬覦之心。1941年3月上旬,敵曾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過石牌正面的平善壩,並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慘敗而歸。因此,日軍這次不敢貿然從正面奪取石牌要塞,而是採取大兵團迂迴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

(1)成都抗日戰爭結束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這場決戰,中國軍隊投入兵力15萬人,日軍投入10萬兵力,日軍傷亡兵力約25718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船艇122艘[6];中國軍隊傷亡約12000人取得戰爭勝利。

石牌保衛戰的勝利,實現了蔣介石「軍事第一,第六戰區第一,石牌第一」和「死守石牌,確保石牌」的軍事目標,它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制住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

中國軍隊頑強地守住了國門石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胡璉,成為了在石牌最有名的將軍。他的英名從此流傳在三峽沿岸,就像關羽和張飛。歷史真是眷顧三峽,兩千年前就給這塊土地送來了那麼多的大英雄,使這道從高山中噴涌而出的峽江當之無愧地獲得了民族忠勇之源的殊榮。

三國之後,三峽上下的戰火停息了很多很多年,也恰在沒有烽煙的歲月里,這道殊為峻險的三峽成了詩人和散文家們的天下。二十世紀的石牌之戰再為忠勇之河續寫了鏗鏘之史。祖宗留下來的是一條鐵血長河,這條河是不可能被外人辱沒的。

石牌保衛戰,是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並且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可以說,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確立為世界軍事史上中華民族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

B. 抗日戰爭日本是否打到成都

沒有。抗日戰爭期間,重慶是國民政府的陪都,日本沒有攻陷重慶,而位於重慶的大後方的西部城市成都肯定也沒有被日本攻佔。

C. 抗日戰爭時期有沒有打進成都

日軍的飛機進過成都,對成都平民區進行殘忍的無差別轟炸

D. 抗日戰爭死了多少川軍

陣亡263991人。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

據何應欽的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4)成都抗日戰爭結束擴展閱讀:

川軍出川:

1937年8月25日,劉湘發布《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為抗戰作巨大犧牲:全國抗戰已經發動時期,四川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川軍各將領紛紛請緡抗戰。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園(現人民公園)內人山人海、戰旗飄揚。四川省各界人士在此歡送出川抗敵將士。

「此行決心為國雪恥,為民族爭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復,誓不回川」。

抗戰全面爆發後,川軍七個集團軍,另有一軍一師一旅共40餘萬人,先後開赴抗戰前線浴血奮戰,此後8年中,四川提供了300左右萬人的兵源充實前線部隊!川軍傷亡64萬餘人。

川軍出川抗戰,建立了卓著功勛。

1937年10月後,淞滬戰役廣德戰場,23集團軍145師中將師長饒國華的部隊,戰斗尤為慘烈。

饒國華離川時對家裡人說:「我此去,為國而戰,義無反顧,我萬死不辭」。

日軍發起總攻,傾瀉成千上萬噸的炮彈、炸彈。饒部苦戰三晝夜、傷亡極慘重。

饒國華說:「前人史可法曾說過『以城為殉』,我誓與廣德共存亡」。

陣地失守,師長饒國華毅然率剩餘僅一營部隊沖入敵陣,以圖恢復陣地,終因寡不敵眾,身陷重圍,彈盡援絕,11月30日晚,饒國華舉槍自戕殉國、慷慨成仁,年僅44歲。

一四四師師長郭勛祺也在戰斗中負重傷。饒國華忠烈殉國後,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追贈為陸軍上將。

在淞滬會戰中,川軍將士幾乎全部戰死沙場,僅2000餘人撤退到湖北,後在棗宜會戰中,川軍再次成為主力,殲敵4萬日軍後,有20餘萬川軍士兵傷亡。

在出川的6名中將中,便有4名壯烈殉國,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團級軍官基本全部在前線犧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E. 8年抗戰死了多少川軍

在八年抗戰中,300萬國民黨川軍出川抗戰,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

一、300萬川軍出川抗戰

8月25日發布《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為抗戰作巨大犧牲:"全國抗戰已經發動時期,四川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川軍各將領紛紛請緡抗戰。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園內人山人海、戰旗飄揚。四川省各界在歡送出川抗敵將士。

抗戰全面爆發後,川軍七個集團軍,另有一軍一師一旅共40餘萬人,先後開赴抗戰前線浴血奮戰,此後8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00萬人的兵源充實前線部隊。川軍傷亡64萬餘人。

二、川軍傷亡64萬餘人

日本軍隊武器精良及其殘暴的"武士道",當時是威震一時的。但川軍中從將軍到小兵,無數人出川前都預立遺囑,誓死報國。川軍在"抗日救國"感召下,出川後軍紀嚴明,沿途雞犬不驚,深受各地民眾歡迎。抗戰八年中,川軍擔任的前線戰場,約佔全國十分之二,打了無數惡仗,付出最慘烈的犧牲。

三、後方民眾共赴國難

八年抗戰歲月漫漫,由於四川這個"大後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負擔巨大。抗戰最困難時期,估計四川負擔了國家財政總支出30%以上。戰時糧食奇缺,全川物價暴漲。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內米價上漲3倍以上,糧、糖、鹽、火柴等,都曾限量供應。幾千萬四川普通民眾都掙扎在飢寒線上。

四、抗戰精神永垂青史

當年300萬川軍,穿一雙草鞋、扛一支"老套筒",帶了川中父老的囑托,一步一步走向生死未卜的前線。1944年7月7日,成都東門城門洞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設計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市民通常稱為"無名英雄銅像"。銅像造型是一國民革命軍人,著短褲、綁腿、草鞋,手握步槍,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視前方欲出征沖鋒狀,形態威武,長期為成都市民敬仰。

F. 四川省當年抗日出川多少兵力

2578810人。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四川歷年實征壯丁數如下:

1、1937年為103837人

2、1938年為174145人

3、1939年為296341人

4、1940年為266373人

5、1941年為344601人

6、1942年為366625人

7、1943年為352681人

8、1944年為391112人

9、1945年為283086人

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

四川的這個徵兵數還未包括西康征的30938人、特種部隊和軍事學校征的10萬餘人。如果加上此兩項數據,則抗戰期間,四川實征壯丁數近300萬人(此數尚不包括出川各集團軍自行回鄉募補之人數)。

(6)成都抗日戰爭結束擴展閱讀:

據何應欽的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其中軍官有將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計34人。現按照將、校軍銜次序錄名並附縣別 如下:

將官:王銘章(新都)、李家鈺(蒲江)、許國璋(成都)、饒國華(資陽)

校官:王潤波(開縣)、李成烈(安岳)、林相侯(瀘縣)、姚傑(奉節)、傅哲民(江安)、鄒紹孟(榮縣)、鄭少愚(渠縣)、樂以琴(蘆山)、謝北亭(忠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與貢獻

G. 抗日戰爭時期成都有日本軍隊嗎

有,日本海軍航空兵第五聯隊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成都七二七大轟炸

H. 抗日戰爭川軍死了多少

263991。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

據何應欽的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有2個軍1個獨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

(8)成都抗日戰爭結束擴展閱讀:

川軍(包括西康省)在抗戰中為全國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國民革命軍中尚有戰鬥力的部隊30%均為川軍,實際戰斗人員甚至超過了中央軍。

而提供純勞力的壯丁佔了全國壯丁1/5以上,其陣亡將士亦居全國之冠。

1937年9月1日,首批出川抗日的川軍先頭部隊分2路出征。之後的8年抗戰中,先後出川投入抗日前線的川軍編組為6個集團軍另2個軍,1個獨立旅。

他們轉戰晉東、魯南、皖南以及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區,馳騁於南北戰場,幾乎參加了所有的對日大會戰,其戰績輝煌。

全面抗戰中,川軍出川第一戰為第43軍26師和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

26師屬川軍43軍郭汝棟部,淞滬會戰爆發後,奉命開赴上海抗日前線,與楊森的20軍等協同作戰。當時,該師的武器裝備極差,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1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

有的槍使用過久,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系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雖然如此,官兵的抗敵激情並不稍減。

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和猛烈射擊下,盡管工事被摧毀殆盡,傷亡慘重,仍抱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白天與敵苦戰,阻敵進攻,晚上又不顧疲勞搶修被破壞的掩體,准備來日迎戰,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軍士「劉芳負傷不下火線,第2次重傷時還在說:『為抗日犧牲,死而無憾!』他一直堅持到停止呼吸」;155團中校營長、代理團長強兆馥左腿被敵彈打穿,頸部亦中流彈後,仍繼續和官兵一道堅持戰斗。

該師官兵就是這樣英勇頑強地在戰場上鏖戰了7個晝夜,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會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

但該師所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個團長,2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全師4000多人,僅剩下600多人」。其犧牲之慘重,於此可見。

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戰功。該軍的任務是接防蘊藻浜、橋亭宅、頓悟寺、陳家行一線陣地。當時日軍第9師團和近衛師團以及其他特種部隊共數萬之眾,以這一線為重點進行猛烈攻擊。

20軍在此與日軍激戰7個晝夜,盡管戰斗非常艱苦,但官兵們悍不畏死,殺敵熱情高昂,多次擊退其進攻,斃傷大量日軍,繳獲不少槍枝彈葯。

以「傷亡團、營長20多名,連排長200多名,士兵7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在粉碎日本侵略者迅速攻佔上海的狂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I. 關於成都抗日戰爭

成都在抗日戰爭中遭受過幾次突襲而已

J. 抗日戰爭結束後,流傳了一句對聯,上聯填國家名,下聯填城市名:「中國()日本,南京()成都」

上聯,中國捷克日本,是說中國戰勝日本投降。
下聯,南京重慶成都,是說慶祝南京重新成為國民政府的都城。抗戰後日本佔領南京,國發黨退守陪都重慶。抗戰勝利後再次回到首都南京

閱讀全文

與成都抗日戰爭結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