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重慶失守了嗎

抗日戰爭重慶失守了嗎

發布時間:2021-02-04 15:25:53

① 抗戰時期的重慶為什麼沒淪陷

1、四川地形易守難攻,重兵把守

2、鬼子已是強弩之末

3、對於鬼子來說,東南亞、內太平洋諸島的石油、橡膠、鋼鐵容、糧食、蔗糖才有吸引力。在中國它的重兵也主要把守資源豐富的東三省、工業商業發達的上海江浙、糧食產地華北。對於四川沒有速勝的強烈願望

② 抗戰時期,長沙失守過嗎中國哪些城市沒有有失守重慶嗎

長沙當然失守過,第一次長沙會戰,曾實行的是焦土政策,長沙城內大火連續燒了好多天,留給日本一座空城。

③ 為什麼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打不到重慶

1、地理位置:重慶位於四川省,地勢險要,身處我國西部地區,身居內陸地區,受群山峻林包圍,難以進行攻佔,易守難攻。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部隊行進困難,且地形因素不利於大軍隊作戰。路面崎嶇陡峭,坦克等重型武器無法行進,也比較難以施展。重慶的水路也比較艱難,水情復雜。

日本在江湖作戰的戰艦較少,不利於水路方面的攻打。由於水陸兩方面都難以進攻,輕易進攻會導致日本軍隊損失慘重,即使打下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2、侵略目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爭奪資源,謀求經濟發展。重慶地區由於身居內陸,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較落後,資源也不豐富,因此對於重慶不那麼看重,而是把重點放在沿海地區,主要是我國東部經濟沿海地帶。

(3)抗日戰爭重慶失守了嗎擴展閱讀:

日軍曾計劃在1943年春季以後,發動一次大規模的「五號作戰」,進攻四川,佔領重慶、成都等地,只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該「作戰」計劃未能實施。

「五號作戰」方案是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統帥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產物,要發動這一作戰方案,除了要向中國關內大量增兵外,還需要投入數量龐大的物資,主要有船舶10萬噸、鋼鐵5萬噸、汽油5萬噸。以日本當時的國力而言,要發動這一作戰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這一方案出台後,日本陸軍省、海軍、關東軍等方面都對此表示反對或持消極態度。

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把「五號作戰」的方案上奏天皇,天皇對這一方案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他只是懷疑能否從南方抽調兵力加入中國戰場,在得到杉山元肯定的答復後,他批准了這一方案。

9月4日,杉山元正式向中國派遣軍司令部下達了「五號作戰」計劃,指示:「為謀求中國事變的迅速解決,預定實施『五號作戰』,目前在可能范圍內進行作戰准備。」

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接到命令後,開始從各方面為發動「五號作戰」做准備。他們設立了特務機關,專門收集四川的情報,並派特務潛入四川;組織作戰參謀乘飛機對進攻路線及四川省的地形進行空中偵察;編訓山嶽大隊,准備在進攻四川時擔任尖兵。

與此同時,各種作戰物資也源源不斷地從日本運往中國。一時間,中國上空戰雲密布。

然而,太平洋戰場形勢的急劇變化,使日軍統帥部精心策劃的「五號作戰」方案徹底成了泡影。

1942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慘敗,喪失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8月7日,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由此開始了長達6個月之久的瓜島爭奪戰。自此以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逐漸由攻勢轉為守勢。

為了阻止美軍的反攻,日軍不僅不能從太平洋戰場抽調兵力增援侵華日軍,反而要從中國戰場抽調兵力到太平洋戰場作戰。這樣,日軍顯然已無足夠的兵力發動「五號作戰」。11月7日,陸軍部秘密與中國派遣軍司令官聯系,決定中止「五號作戰」。

④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什麼沒有能夠佔領重慶

重慶大轟炸
重慶大轟炸指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首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 據不完全統計,此段期間日本對重慶實施轟炸超過200次,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投彈11500枚以上。重慶死於轟炸者10,000以上,超過10,000幢房屋被毀,市區大部份繁華地區被破壞。日本對重慶實施的空襲,是繼德國在1937年4月西班牙內戰中對格爾尼卡(Guernica)平民實施轟炸之後,歷史上最先實行的戰略轟炸。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製造大量平民殺傷,以瓦解對方抵抗的士氣。故此轟炸時不分前線及後方,亦不以軍事目標為主要對象,反而多以為居民區、繁華的商業區等為目標。之後二次大戰中德國對英國考文垂的空襲;英、美對德國的空襲,皆為同樣的手法。日本轟炸重慶時首次大量使用燃燒彈,用以燃燒市區的房屋。到了二次大戰的末期,美國亦以相同的手段對付日本,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燃燒轟炸。

經過
1937年7月七七事變後,中國展開對日抗戰。11月,國軍在淞滬抗戰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機,國民政府在11月20日起遷往重慶作為戰時首都。

1938年初至1938年底,日本對重慶主要為試探性的轟炸。出動的架次較少,多數為陸軍航空隊。1938年10月日軍攻陷武漢後,日軍在日皇的命令下開始向重慶實施戰略轟炸,目的是希望震撼作為戰時首都的重慶,打擊中國政府抗戰的意志。同年12月底起,由陸軍對重慶開始實施戰略轟炸。1939年5月,改以海軍實行轟炸。5月3日及4日,日機從武漢起飛,連逐轟炸重慶市中心區,並且大量使用燃燒彈。重慶市中心大火兩日,商業街道被燒成廢虛,2000人以上死亡,十萬人以上無家可歸。外國使館亦受波及。此次轟炸稱五三、五四大轟炸。

1940年5月,日本大本營發動《101號作戰》,由陸、海軍同時對中國後方進行轟炸。陸軍主要以山西運城為基地,海軍主要基地為漢口。轟炸重慶的日機超過2,000架次。8月19日的轟炸尤為慘烈,日本海軍投入超過140架轟炸機,以零式戰機護航轟炸,重慶2000多戶民居被毀,稱八一九大轟炸。

1941年初,日軍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先向中國集中力量進行空襲,發動名為《102號作戰》的大規模轟炸。在1月至8月,超過3,000架次飛機空襲重慶,當中包括夜間空襲。6月5日,從傍晚起至午夜連續對重慶實施多小時轟炸。重慶市內的一個主要防空洞部份通風口被炸塌引致洞內通風不足,洞內市民因呼吸困難擠往洞口,造成互相踐踏,估計數以千人死亡;稱為六五隧道慘案。

1941年中以後,日軍為准備在太平洋發動戰爭,陸、海軍航空隊主力從中國抽出。之後對重慶只有零星轟炸。到了1943年8月以後,日軍再無能力空襲重慶,重慶大轟炸告一段落。

⑤ 抗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攻佔重慶

日本沒有進攻重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首先,遠東蘇軍部隊一直保持了上百萬的龐大兵力,這樣日軍就有所顧忌不敢進入關內作戰。日本在作出決定之前,對四川和重慶等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各個方面都做了非常詳細的研究,研究出了山地作戰的一些要求。

想要在山地作戰,他們需要建立更多的工兵部隊,還要很多關於道路、鐵路建設部隊以及渡河的一些器材。同時還要增加各個獨立炮彈部隊的人數,還要給這些部隊配備一些便於攀崖的器材。

2、日軍制定了一個五號作戰計劃,日軍強調加快汽車行進的速度,也製作了關於四川一帶的汽車詳細路線圖。同時還組織許多工兵展開了舟橋架設的相關演習,步兵就進行重新編組,訓練士兵的攀爬能力並消滅了一些隱蔽的火力點,還開展了其他的很多演練。

但是想要徹底掌控西部地區,日本還需要新增23萬士兵加入作戰,同時還要生產大量的作戰使用到的器材。後來日本因為中途島戰爭、所羅門航空戰以及瓜島戰役被牽扯了大量兵力,所以不得不放棄五號計劃的實施。

3、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軍隊的主力並沒有被消耗很多,還是保持得非常完整。而反觀日本,他們一直都沒能建立起一支規模強大的作戰部隊,所以只對我國的主力部隊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5)抗日戰爭重慶失守了嗎擴展閱讀:

石牌鎮保衛戰,阻止了日本佔領重慶的腳步。

石牌是個不足百戶的古鎮,在宜昌縣(今宜昌市夷陵區)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距離宜昌城30多里,扼守長江天險,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拱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也可以說是唯一一道可以稱作「天險」的門戶。石牌一旦被攻陷,在日軍的水陸空配合下,重慶將無險可守,中國將無險可守。

中日雙方都看到了這里的重要性,中國海軍於1938年冬就在石牌設置了第一炮台,安裝大炮共10尊,配備漂雷隊、煙幕隊和100餘名官兵,用於封鎖長江。果然,1941年3月上旬,日軍以重兵從宜昌對岸進攻石牌正面的平善壩,並以另一路進攻石牌側翼之曹家畈。

兩路日軍當時都遭到我守軍的嚴重打擊,慘敗而歸。吸取教訓的日軍不敢貿然從正面奪取石牌要塞,於是,1943年5月,日軍採取大兵團迂迴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

身在重慶的蔣介石自然對石牌要塞的安危極為關注,他不止一次地給六戰區陳誠、江防軍吳奇偉拍來電報,強調確保石牌要塞。5月22日,蔣介石又發來電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如此重任即落在十八軍第十一師身上,師長胡璉,一位國軍的名將。

⑥ 歷史沒有假如,但是還是要冒昧的請教下。抗戰時期,假如重慶失守,後果如何

重慶來失守就再遷到其他地方繼續抗戰自啊,就像是南京失守後就遷來重慶一樣,再說了,後來國民黨戰敗,就連整個大陸都丟了(可不止是南京和重慶哦)還不是照樣遷到一隅之地台灣去苟延殘喘的啊!
不過如果抗戰時重慶如果失守的話,可能會對軍心產生某些消極影響導致更多的軍隊去投靠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曲線救國」對中國的抗戰會造成一定的困難,但是主流仍會是堅持抗戰直到盟軍戰勝日本中國也就跟著贏得勝利的。

⑦ 為什麼重慶在抗日戰爭中沒有淪陷

小日本沒打到重慶
就被我們趕走了
重慶當時是國名政府的戰時陪都

⑧ 抗日戰爭時重慶失守會怎麼樣

當時重慶是國民政府所在地,是革命的大後方,如果掌權的政府都被推翻了可不就改朝換代了嘛,那如果是被異族推翻,那就叫侵略,就是亡國,絕對不能讓這件事情發生!

⑨ 抗日戰爭時重慶為什麼沒有被攻下

原因有以下幾點:
重慶的地理位置。深處內陸,群山拱衛,地形險要日本的海空軍優勢無法發揮(這里要說一點,日本只有陸海兩軍,海軍的地位比陸軍高,技術水平也比陸軍先進,你看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打那麼慘,就是因為有海上的艦隊和陸軍協同作戰,日本沒有專門的空軍建制,只有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而飛機的先進度和飛行員的素質也是海軍優先),重慶周圍群山環繞,不利於大兵團作戰,也不利於坦克和重炮的展開,水路進軍的話,沿長江逆流而上越往上游越是水路曲折,水情復雜,而且日本海軍也沒有適合江面作戰的艦船,所以重慶相對比較安全。
日本的戰爭策略。日本侵華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滅中國的政府,而是中國的資源和經濟,當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華中華南江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東北華北,都被日本控制了,對重慶或者說對國民政府是否拿下來並不是特別急切。
日本的外交策略。日軍在經歷前期的一系列大勝之後,明顯感到後方不穩,導致進攻乏力,特別是打湖南時,中國軍隊的頑強讓日軍損失慘重(具體可以去了解一下虎賁軍守常德的戰斗,有個電影演過我忘了叫什麼名了,呂良偉安以軒主演的),所以日本改變了外交戰略,對國民政府採用軍事進攻為輔,政治誘降為主的策略,日軍曾一度打到離重慶只有400公里的宜昌,兩軍陣地最近時不到100米,但就是不打,用軍事壓力逼迫老蔣投降,雙方也確實在香港談了一陣,不過後來不了了之,日本的軍事重心在41年以後轉向了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

⑩ 抗日戰爭時重慶為什麼沒有被攻下

重慶的地理位置。深處內陸,群山拱衛,地形險要日本的海空軍優勢無法發揮(這里要說一點,日本只有陸海兩軍,海軍的地位比陸軍高,技術水平也比陸軍先進,你看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打那麼慘,就是因為有海上的艦隊和陸軍協同作戰,日本沒有專門的空軍建制,只有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而飛機的先進度和飛行員的素質也是海軍優先),重慶周圍群山環繞,不利於大兵團作戰,也不利於坦克和重炮的展開,水路進軍的話,沿長江逆流而上越往上游越是水路曲折,水情復雜,而且日本海軍也沒有適合江面作戰的艦船,所以重慶相對比較安全。
日本的戰爭策略。日本侵華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消滅中國的政府,而是中國的資源和經濟,當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華中華南江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東北華北,都被日本控制了,對重慶或者說對國民政府是否拿下來並不是特別急切。
日本的外交策略。日軍在經歷前期的一系列大勝之後,明顯感到後方不穩,導致進攻乏力,特別是打湖南時,中國軍隊的頑強讓日軍損失慘重(具體可以去了解一下虎賁軍守常德的戰斗,有個電影演過我忘了叫什麼名了,呂良偉安以軒主演的),所以日本改變了外交戰略,對國民政府採用軍事進攻為輔,政治誘降為主的策略,日軍曾一度打到離重慶只有400公里的宜昌,兩軍陣地最近時不到100米,但就是不打,用軍事壓力逼迫老蔣投降,雙方也確實在香港談了一陣,不過後來不了了之,日本的軍事重心在41年以後轉向了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
以上幾點就是日本沒有打下重慶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重慶失守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