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洛陽抗日戰爭

洛陽抗日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4 14:57:11

『壹』 日本侵略中國時有沒有進入洛陽

洛陽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佔領過

民國33年(1944)春,陷於困境的日本侵略軍發動了以回奪取洛陽為主要答軍事目標的河南戰役。
4月17日,日軍接近,洛陽長官部完全紊亂,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及高級將官紛紛搶運眷屬赴陝,計被敵機炸死於洛陽至潼關鐵路線者達千餘人。澠池失守時,敵擄去官太太、小姐等即達300餘人。洛陽此次損失糧食2000萬包以上,一戰區汽車350餘輛被敵完好開走。守城之劉茂恩部6000人被殲,4000人投敵,余皆散盡。孫蔚如部系一戰區所剩最完整者,也損失半數以上,僅余萬人。湯恩伯部15個師,只剩2萬,步槍不足1萬。一戰區全部重武器、大炮、重機槍、彈葯倉庫等統統損失殆盡,蔣鼎文率長官部由洛陽出逃至洛寧時,竟只剩一個司機和僱用的兩個農夫,後收容11個士兵作衛隊,也被民眾攻散。「其潰散紊亂情況之狼狽,實抗戰以來所僅見」。

『貳』 河南洛陽沒有被日軍侵略過,是嗎為什麼

不是的,從1938年開始,日本飛機開始頻繁空襲洛陽,大規模空襲進行了6次,小規模空襲每月不斷。當時洛陽城一片混亂,死傷無數,同時日軍還對老城進行地毯式轟炸,投放大量毒氣彈,死屍滿街,家家帶孝,文明街一帶數十家合家被燒死。

1944年3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為了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制訂了《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旨在打通中國東北到東南亞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以奪取洛陽為主要軍事目標的河南戰役是豫湘桂戰役的第一階段。

(2)洛陽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豫湘桂戰役的戰爭背景

世界背景

從1943年夏秋以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轉折,中國持續抗擊日寇,牽制了日本大部陸軍兵力,在歐洲戰場,德意法西斯逐漸潰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也接連失敗,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南洋日軍面臨被切割的困境。

為此,日本困獸猶斗,制定了從中國戰場尋求突破,企圖固守大陸以堅持長期戰爭的計劃。因此,表面看來是日本的積極進攻作戰,本質上卻是出於防禦目的。

日本目的

1943年,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使南洋(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日軍被分割成幾塊,始終不能形成完整的戰略體,陸軍主力深陷中國不能自拔,給日軍轉用兵力於太平洋造成極大牽制,導致太平洋兵力不繼,不斷失敗。

為此,日軍企圖以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企圖將侵華日軍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系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

另外,從中國大陸各個基地起飛的盟軍飛機直接轟炸日軍甚至日本本土,這意味著盟軍同時可以對日本本土日本發動大規模空襲,這使日本異常恐懼,打掉在中國的空軍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戰役的直接原因。

戰役經過

豫中會戰

戰役的第一階段河南會戰,日軍出動了約15萬兵力,國民黨軍集中了35—40萬兵力。日軍在4、5月間先後攻陷鄭州、洛陽等地。

1944年4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12集團軍共5個師又3個旅、1個飛行團(飛機168架)、第1集團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14.8萬餘人,在第11、第13集團軍各一部配合下,以攻佔平漢鐵路(北京一漢口)南段為目標,向鄭縣(鄭州)、洛陽地區發動進攻。

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8個集團軍1個兵團共17個軍約40萬人,在第八戰區和空軍(飛機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團軍依託黃河南岸既設河防陣地抗擊日軍;第4集團軍在河南汜水縣(今並入滎陽)、密縣(今新密)間山區構成防禦地帶,進行堅守防禦。

第31集團軍集結於禹縣(今禹州)、襄城、臨汝(今汝州)地區,待機殲敵。18日,日軍第37師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從中牟新黃河(今賈魯河)東岸向第28集團軍暫編第15軍河防陣地發起攻擊。19日,日軍第110、第62師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28集團軍第85軍邙山頭陣地發起攻擊。

突破陣地後,至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18日,日軍第13集團軍2個旅到安徽壽縣正陽關、鳳台集結,准備進攻阜陽,作出向河南漯河進攻的態勢,以牽制皖北、豫東的守軍,打通平漢鐵路後撤回。

24日該部進至鳳台縣魯家口(今潁上縣魯口鎮),26日進入潁上縣境內,遭當地駐扎國軍和自衛隊阻擊,進展緩慢。27日,駐阜國軍陸軍騎兵第八師(青海馬步芳部)前往潁上增援,因無空軍支援,而且騎兵的馬匹被敵機驚嚇四散,潁上縣城隨即陷落,騎八師副師長盧廣偉犧牲。

國軍邊戰邊退往阜陽方向,至阜陽縣六十里鋪(今屬潁上),我軍援兵大至,壁壘堅固,沉船於淮河,阻斷了日軍西進之路,日軍力戰不能前進,於5月5日敗退到潁上縣城,10日從潁上撤走。4月30日,日軍第12集團軍以3個師又2個旅向許昌發起攻擊。

守城的新編第29師抗擊至5月1日失守。日軍第12集團軍旋以一部沿平漢鐵路南進,主力轉向西進,尋找第一戰區主力決戰。第31、第4集團軍予日軍以打擊後,於5、6日分別撤往伏牛山、韓城。至9日,西進日軍攻抵龍門附近。隨即以一部進逼洛陽,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進攻。

『叄』 抗戰時期洛陽地區一共岀多少位將軍

太多,憨玉琨,張治公,王殿閣,萬選才,姜明玉,梅發魁,趙秉鈞,閻曰仁,史克勤,韓文英,阮勛,徐鵬雲,宋天才,劉茂恩,劉鎮華,劉獻捷(這三位是鞏縣人,鞏縣歷來屬於是洛陽,新中國劃分給鄭州)。等等吧!

『肆』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打到過洛陽嗎

應該打到過。
洛陽晚報報道:昨日,市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告訴記者,6日下午,該館徵集到大批日軍侵華罪證。這些日軍侵華罪證是1944年8月22日鞏縣(現鞏義市)偽政府第一次參議會議文書,主要內容反映的是當年在鞏縣(現鞏義市)黑石關附近,日軍向附近居民徵用苦力及一切物資如何征送的提案。這些資料共計97張,5個類別,由宣紙油印,每張宣紙長32厘米、寬23厘米。

王支援說,這批日軍侵華罪證對研究河南省和洛陽的抗日歷史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實物資料。

日軍侵華罪證又添鐵證

王支援說,要了解這批日軍侵華罪證,首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環境。1944年春,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節節失利,妄圖進行一場縱貫中國大陸南北,連接印度的大規模戰爭。其目的在於摧毀美軍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空軍基地,防止轟炸日本國土,並確保中國東海的海上交通與南方軍隊的陸路聯系。此次作戰計劃被日軍稱為「一號作戰計劃」,計劃分三個階段,攻取河南、湖南、廣西。當年4月,「一號作戰計劃」開始實施。歷時8個月,日軍佔領146座城池、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打通了大陸交通線。

1944年4月13日,日軍集結了大量軍隊在中牟強渡黃河,先後攻佔密縣(今新密)、鄭州、滎陽、襄城、臨汝、洛陽等地。日軍進入中原後,在各地和漢奸一起組織「維持會」,成立偽政府組織,多以當地的漢奸為偽政府組織的負責人,企圖達到「以華制華」的丑惡目的。

經過王支援的初步研究,此次發現的大批日軍侵華罪證記錄了日軍侵華歷史,會議文書記載了偽鞏縣(現鞏義市)政府第一次參議會議前,日軍徵用苦力及一切物資的事實和成立偽政府組織「維持會」進行統治的鐵證。

張張文書見證日軍暴行

為了讓人們更詳細了解當年的屈辱歷史,王支援挑選了幾張有代表性的會議文書。

其中一張文書的內容為:開頭是鞏縣第一次參議會議,時間是民國33年8月22日,提案人是:蔣德欽、付志庭、孟仲德,案目:皇軍徵用苦力及一切物資如何征送案。理由:查西黑石關洛河橋被水沖毀,現架橋部隊已到,急於征工修復。現本鄉每日徵用苦力木工300餘名,一次派擔小麥5000公斤,維持費4萬元,木材2萬公斤,麥草2萬斤,大麥2000公斤。孝義皇軍每日徵用木泥匠工苦力500名。兩方供應需數繁多,長此偏枯,供難應求亟應平均分擔,以昭公允而赴事,公應如何辦理,請公決案。辦法:1. 西黑石關橋工苦力應按全縣配擔;2.如以本鄉全力供應,西黑石關應將本鄉應擔孝義一切全部免徵。

王支援說,該文書稱日軍為皇軍,稱中國人為苦力,可見日軍對中國人的輕蔑和侮辱。日軍徵用苦力及一切物資數量巨大,一個鄉每日徵用苦力木工300餘名,一次派擔小麥5000公斤,維持費4萬元,木材2萬公斤,麥草1萬公斤,大麥2000公斤。可見日軍對中國人的壓榨是多麼的殘酷和無情。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在成立偽政府組織的「維持會」中,當地的漢奸為偽政府組織服務,幫助日軍對廣大老百姓進行欺壓,漢奸的奴才嘴臉在提案中看得清清楚楚。

王支援說,個個提案見證日軍侵華罪證,確鑿的證據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在「七七事變」 爆發70周年之際,大批日軍侵華罪證在洛陽發現,它提醒市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這批日軍侵華罪證經過整理後,近期可以和市民見面。

『伍』 抗日戰爭中,日軍何時攻陷洛陽城洛陽當時守備軍是誰率領的傷亡如何

1944年5月25日,洛陽淪陷。

當時奉命固守洛陽的是武庭麟將軍領導的國軍第十五軍六十專四師、六十五師屬和第十四軍第九十四師。武庭麟是伊川人,副軍長姚北辰是洛陽縣人,所領15軍官兵多為豫西人。因此,這支軍隊不願看到家鄉的淪陷,保家衛國的激情高漲,武庭麟號召大家要抱定「殺身成仁」的決心。但戰至25日,終因人數太少,力量懸殊,洛陽淪陷。

在整個洛陽保衛戰中,共幣敵2萬餘人,我軍陣亡1萬餘人,受傷被俘三千餘人。洛陽民眾在日軍的轟炸中被炸死近萬人。

『陸』 洛陽歷史上被日本佔領過嗎

洛陽歷史上被日本佔領過。1944年5月28日凌晨,日軍坦克部隊以強大的炮火突入洛陽城。

日軍第十二軍所屬第三十七、第六十二、第六十三、第一一0師團等部以強大的攻勢,佔領鄭州、新鄭、長葛、許昌、郾城等城鎮後,於1944年5月9日上午打通河南境內的平漢鐵路。

與此同時,日軍還攻佔了平漢路以西的密縣、禹州、郟縣、汝州等地。日本華北方面軍又以第十二軍一部繼續西犯,以駐晉東南的第一軍第六十九、第二十七師團等部南下,造成兩面夾擊洛陽之勢。

1944年5月12日,木村千代太率步兵第五十九旅團佔領澠池,切斷隴海鐵路,使洛陽成為日軍合圍中的孤城。同時,日第十二軍發起對洛陽的攻堅戰。

中國守軍第三十六集團軍所部依託工事殘損的陣地進行頑強抗擊,最後甚至把整袋的大米和食鹽也搬來充做胸牆和障礙物,給日軍以較大的殺傷。但在日軍猛烈的炮火沖擊下,守軍彈葯將盡,市內通訊聯絡全部中斷,終於未能擋住日軍進攻,洛陽淪陷。

(6)洛陽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日軍在洛陽淪陷後,政治上對豫西人民實行法西斯統治,日軍軍政部支部召集各地鄉紳名流成立治安委員會,成立偽政府,恢復警察局。先後在各縣成立維持會、縣政府。還成立各種特務組織,搜集有關抗日活動的情報。

經濟上勾結漢奸商人,用沒有金融儲備的「偽幣」瘋狂掠奪糧、棉、銅、鐵、硝磺等戰略物質,文化上實行奴化教育。

為了戰爭需要和粉飾侵略,日軍強迫商店開門。當時,日軍控制食鹽與日用品,並強行扣留車站各鹽商的鹽400萬公斤, 用聯合準備銀行的偽鈔、軍票大肆搶購,小麥每市斗銳漲至700元、食鹽每市斤650元,而淪陷前不足5角,洛陽民眾過了一年多沒鹽吃的日子。

並在洛陽旅店、茶館、商店公開販賣各種毒品,紅丸、白面遍地都是,引誘中國人吸食上癮,以獲取巨額利潤。很多人為了吸食毒品傾家盪產,家破人亡。日軍還用毒品換取民間的糧食、棉布、黃金、白銀等硬通貨,瘋狂地榨取,使洛陽經濟一度處於崩潰的邊緣。

『柒』 抗戰時期日本到落陽城區沒有

您好,抗戰時期日本到了洛陽城區的。具體詳情請參看下面資料:

民國33年(1944)春,陷於困境的日本侵略軍發動了以奪取洛陽為主要軍事目標的河南戰役。
4月17日,日軍接近,洛陽長官部完全紊亂,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及高級將官紛紛搶運眷屬赴陝,計被敵機炸死於洛陽至潼關鐵路線者達千餘人。澠池失守時,敵擄去官太太、小姐等即達300餘人。洛陽此次損失糧食2000萬包以上,一戰區汽車350餘輛被敵完好開走。守城之劉茂恩部6000人被殲,4000人投敵,余皆散盡。孫蔚如部系一戰區所剩最完整者,也損失半數以上,僅余萬人。湯恩伯部15個師,只剩2萬,步槍不足1萬。一戰區全部重武器、大炮、重機槍、彈葯倉庫等統統損失殆盡,蔣鼎文率長官部由洛陽出逃至洛寧時,竟只剩一個司機和僱用的兩個農夫,後收容11個士兵作衛隊,也被民眾攻散。「其潰散紊亂情況之狼狽,實抗戰以來所僅見」。
5月5日,日軍攻佔龍門,由洛陽地方民團組成的國軍第15軍和94師守衛的洛陽成為一座孤城。面對數倍的日軍,洛陽民眾和愛國官兵誓與洛陽共存亡。日軍窮凶極惡,每日發射炮彈近萬發,把洛陽炸成一片火海。洛陽民眾、愛國官兵寸土必爭,把每個街巷、民居、溝岔變成戰場,人人當先,個個英勇,白刃格鬥,血染古城。在堅守洛陽的21天中,中國軍隊自師參謀長到士兵,陣亡13萬人,僅剩1000餘人。日軍雖被殲2萬,但不斷增援。而擁有重兵的劉峙、蔣鼎文違抗中國軍事最高統帥部命令,坐視洛陽淪陷而不救。5月25日,洛陽淪陷,未退到城外的愛國官兵全部戰死。洛陽抗日保衛戰是中國廣大愛國軍民用血肉之軀譜寫的一首民族正氣之歌。
5月28日凌晨,日軍坦克部隊以強大的炮火突入洛陽城。日軍第十二軍所屬第三十七、第六十二、第六十三、第一一0師團等部以強大的攻勢,佔領鄭州、新鄭、長葛、許昌、郾城等城鎮後,於5月9日上午打通河南境內的平漢鐵路。與此同時,日軍還攻佔了平漢路以西的密縣、禹州、郟縣、汝州等地。日本華北方面軍又以第十二軍一部繼續西犯,以駐晉東南的第一軍第六十九、第二十七師團等部南下,造成兩面夾擊洛陽之勢。5月12日,木村千代太率步兵第五十九旅團佔領澠池,切斷隴海鐵路,使洛陽成為日軍合圍中的孤城。同時,日第十二軍發起對洛陽的攻堅戰。
中國守軍第三十六集團軍所部依託工事殘損的陣地進行頑強抗擊,最後甚至把整袋的大米和食鹽也搬來充做胸牆和障礙物,給日軍以較大的殺傷。但在日軍猛烈的炮火沖擊下,守軍彈葯將盡,市內通訊聯絡全部中斷,終於未能擋住日軍進攻。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如果有其他需要幫助,您可以求助我。謝謝!!

『捌』 洛陽市在解放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

1、王民信

解放洛陽戰役時的身份:陳謝兵團四縱十旅二十八團特派員。王民信1922年8月出生於宜陽縣柳泉鎮,現居雲南省昆明市。

他在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王民信被黨組織安排到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從事行政和秘密保衛任務,先後接待過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我黨我軍領導人。

百團大戰開始後,洛八辦開始刻蠟版印發宣傳品,宣傳八路軍英勇抗戰取得勝利的消息,並通過各種渠道,將印刷品送到各地同志和進步人士手中。

為躲過國民黨的封鎖和查扣,王民信和其他同志穿上郵局工作人員的綠色制服,裝成郵差,在天黑時混進洛陽郵局,趁工作人員繁忙之際,將宣傳品郵件混入即將發出的郵件堆內以躲過檢查。

皖南事變發生後,洛八辦面臨的形勢變得更加危急。王民信在回憶中說,當時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然事變,洛八辦的同志們每日枕戈待旦。王民信也不例外,負責保管黨內文件的他隨身帶著蠟燭、汽油、火柴,隨時准備在緊要關頭燒毀文件,並下定了即使犧牲也不泄露黨的秘密的決心。

解放洛陽戰役結束後,時任四縱十旅二十八團特派員的王民信參加了接管工作,並破獲了國民黨潛伏特務組織,繳獲電台一部,俘獲台長等多人。

隨後,他又隨軍南下到了雲南。1950年4月,王民信被調到雲南省軍管會公安部幫助工作,他先後審訊了軍統保密局西南局局長徐遠舉、副局長周養浩、經理處長郭旭、總務處長成希超、雲南站站長沈醉、貴州站副站長汪劍英和中統孔秉禮、查宗藩、刁寄萍等重要特務20餘人。

經過一個多月的工作,王民信使他們交代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根據這些情報,王民信在滇南領導破獲了一大批特務組織,為鞏固滇南邊疆做出了貢獻,他也因此被記特等功一次。

2、於平法

解放洛陽戰役時的身份: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七十三團二營四連通信員。於平法,宜陽人。1948年4月5日我軍攻克洛陽後,上級決定讓七十三團擔任防守洛陽城的任務,清理國民黨軍隊的殘部,穩定局勢、安定民心。

5月初的一天,於平法執行任務過程中被一位老大娘攔住。老大娘從衣袋裡掏出幾張彩紙,上面印著咒罵八路軍的反動言論。他看後對老大娘說:「這是國民黨反革命分子和特務散發的反革命傳單。」

當時有不少人圍觀,於平法就趁機做起了演講:「我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就是打仗被打死了,也是為人民的利益和解放而死的。」

(8)洛陽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洛陽戰役是1948年3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掩護劉鄧野戰軍主力休整和策應西北野戰軍作戰發起的作戰。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陳賡集團軍各派兩個縱隊,乘國民黨軍裴昌會團從豫西西調,兵力空虛之機,發起洛陽戰役。

1948年3月9日夜,解放軍攻城部隊攻佔了洛陽四關,基本上肅清了外圍國民黨軍。11日晚,總攻城垣的戰鬥打響。攻東門的部隊首先攻入城內,接著大隊步兵迅速向城內縱深發展。

隨後,南門和西門的攻城部隊也相繼攻入,從東南西三面往西北會集。殘敵龜縮在城西北角易守難攻的核心陣地上死守待援。14日晚,攻城部隊發起最後攻擊,用爆破開道,摧毀敵軍核心工事,全殲守敵,解放洛陽。

『玖』 河南洛陽沒有被日軍侵略過,是嗎

抗戰時期洛陽被侵略過。

1943年秋到1944年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為了挽救其滅亡的命運,1944年3月,日軍制訂了「一號作戰計劃」(史稱:豫湘桂戰役),旨在打通中國東北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

史料記載,以奪取洛陽為主要軍事目標的河南戰役,是豫湘桂戰役的第一階段。中國軍隊制定了「以弱勢兵力守衛洛陽城吸引日軍大部隊,其他中國部隊在外迂迴對攻擊洛陽的敵軍實施反包圍並一舉殲滅日軍」的戰略計劃,史稱河南會戰。

然而,面對總兵力數倍於我軍,同時以飛機、坦克掩護的日軍,裝備落後的中國1.8萬余洛陽守軍,雖有堅固防線為依託,卻未能擋住日軍的猛烈攻勢。5月25日,洛陽淪陷。

在保衛洛陽的整個戰斗中,共斃敵2萬餘人,我軍陣亡1萬餘人,受傷被俘三千餘人。突圍後,我軍僅存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洛陽民眾在日軍的轟炸中被炸死近萬人。

(9)洛陽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日本攻佔洛陽的戰斗過程:

1944年5月9日,日寇第1軍由垣曲渡過黃河,侵佔澠池後兵分兩路。一路攻克新安,從西翼進逼洛陽,一路西犯陝縣、靈寶、盧氏。同時,洛寧、伊川、嵩縣、偃師、孟津相繼淪陷。洛陽成為一座孤城。

5月11日晨,敵人向64師駐守的西工防區發動進攻,先後在下池、七里河、興隆寨、翟家屯、小屯等地進行激烈的戰斗。在兩天的激戰中,我守軍傷亡過重,兵員嚴重不足。為了節約兵力繼續戰斗,12日晚上遂令該師放棄西工陣地,佔領新的陣地。

13日,敵人已攻佔了周公廟。西工陣地放棄後,重新調整了64師與65師的防地。64師主要防守邙山南麓史家屯經苗溝、燒溝到城西北角關帝廟一線,65師主要防守邙山望朝嶺、營庄、上清宮、庄王山、後洞一線。

他們利用邙嶺的梯田斜坡、懸崖壕溝及各村民房修成槍眼,用混凝土和磚石修築隱蔽火力點,以散兵壕和交通溝把各個火力點連接起來。在火力點外面架設鐵絲網,挖防坦克壕,在防坦克壕附近埋設地雷。

15軍的兩個師憑借這些半永久性工事迎擊敵人,固守邙嶺,與敵逐村逐地進行爭奪,多次進行白刃格鬥。

5月22日,敵以63師團、坦克第3師團、騎兵旅團及野添兵團等數倍於我守軍的兵力猛攻洛陽。當日午後,飛機給15軍投送蔣介石20日手令:「著仍固守洛陽,勿輕信謠言,至遲一星期,我必負責督飭陸空軍增援洛陽。」

根據這一命令,15軍再次變更部署,除東、西車站各置有力一部保持據點外,該軍主力全部撤入城內,與94師合力守衛城廂。但是,蔣鼎文、劉峙抗拒執行馳援洛陽的命令。

城廂是洛陽的最後支撐點,也是洛陽保衛戰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為了便於守城,洛陽城外挖有寬約6米、深7米至8米的城壕,壕內引來流水,形成一條人工護城河。

城區各街巷挖有寬、深各2米的壕溝,壕溝上邊再以麻袋、沙土或磚石堆積成高1.5米,寬1米的牆壁。22日夜15軍撤入城區後,23日即對城廂的防區重新調整。

94師守東半城、東車站與南北大街,64師守西門、西南隅、集道街、幸福街、古香巷和河洛中學後巷至南城基;65師守西車站及西北隅。軍部設在義勇街,指揮所在寶城銀樓。64師師部在西南隅,65師師部在復旦中學。

5月23日,日軍司令官內山英太郎以「防止洛陽古城毀於戰火」為名逼迫白馬寺的僧人給中國守軍送去一紙勸降書,當場遭中國守軍司令武庭麟將軍嚴辭拒絕。當日爭奪城廂的戰斗全面展開。

敵人炮兵在安樂窩、周公廟、西關、火柴公司、苗家溝、庄王山、上清宮、葛家嶺、五里鋪、下園街等處,遍向城內及東、西車站轟擊。

一天之內向城區發炮約8000餘發。當日夜晚,敵人攻城兵力已增至3.5萬餘人,戰車400餘輛,野山重炮、機械炮120門,調兵和運送彈葯共動用汽車1000餘輛。

24日拂曉,除敵機多架飛抵洛陽上空轟炸、掃射、散發傳單外,五六千敵人向94師守衛的東半城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

中午12時,敵120門火炮向城內轟擊,炮彈如雨,暴露的工事及房屋均被摧毀。敵在炮火的掩護下,戰車300餘輛,分6路由西南城角、西門、西北城角、東北城角、東門、東南城角向城內猛攻。

敵主力集中在西北城角和西南城角。午後3時,94師防守的東北城角和65師防守的西北城角同時被攻破。4時,專署及復旦中學等處均發現敵人。5時,敵戰車經北大街進至十字街口。

守軍各級指揮系統被逐段隔絕。在指揮中斷情況下,守城官兵利用民房和敵人進行巷戰,逐街逐巷進行爭奪,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日暮後,全城進入混戰狀態。經過激烈戰斗,共斃傷敵人8000餘名,15軍官兵也傷亡3000餘人。在無法堅持戰斗的情況,當夜下令,命各部奪路出城,到洛陽城外集結待命。

25日,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在十多處街巷與敵血戰,終因人數太少,力量懸殊,洛陽淪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洛陽保衛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重話抗戰時的洛陽保衛戰

『拾』 洛陽在抗戰時期被佔領了嗎

外蒙古(那時候外蒙古還是中國的國土),福建(只有廈門一帶被占內),四川,貴州(只有容很少的地方),甘肅,新疆,西藏,西康(國名黨統治時的一個地區),青海,寧夏。基本上就是這些,在當時還沒有被日本侵略殆盡。

閱讀全文

與洛陽抗日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