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抗日戰爭資料

中國抗日戰爭資料

發布時間:2021-02-02 05:00:11

1.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簡短資料50字左右

抗日戰爭的簡短資料: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內,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容族性的全面戰爭。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1)中國抗日戰爭資料擴展閱讀:

在抗日戰爭中,作為中國兩大政治力量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抗日,都為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日作了宣傳動員工作。蔣介石一度宣稱「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但面對已經出現的日軍侵略,國民黨卻實行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路線,不敢放手發動群眾,不肯放棄反共政策。特別是到抗戰後期,國民黨不斷強化獨裁統治,軍隊潰敗不已,逐漸失去民心。

2. 中國近代史抗日戰爭相關資料

抗日戰來爭(英語:Second Sino-Japanese War,在國際上源出於中立性的考慮,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文一般直接翻譯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由於戰爭時間約為八年,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為抗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1]

3. 抗日戰爭相關資料

抗日戰爭(有時簡稱為「抗戰」),狹義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國際上為區別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而將此次戰爭稱為「第二次中日戰爭」;廣義上指「二戰」期間東亞、東南亞各地抗擊日本入侵的戰爭;由於日本入侵東亞、東南亞各國,戰火蔓延至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日本稱為大東亞戰爭。以下為「二戰」期間各地的抗日戰爭:

中國:中國抗日戰爭
朝鮮半島:朝鮮抗日戰爭
緬甸:緬甸抗日戰爭
馬來亞:馬來亞抗日戰爭
新加坡:新加坡抗日戰爭
菲律賓:菲律賓抗日戰爭
香港:香港保衛戰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華民國政府或民間稱其為八年抗戰、日本侵華戰爭、中華民國的衛國戰爭等,簡稱衛國戰爭、抗日戰爭或抗戰,日本稱其為日中戰爭(日中戦爭),西方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相對於第一次中日戰爭,參見中日甲午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英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中國的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戰爭以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抗日戰爭 (朝鮮半島)
1910年日本佔領朝鮮(日韓合並)之後,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朝鮮獨立人士於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上海被日本佔領之後,流亡政府的核心人員十餘人流亡到了重慶。從1939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重慶組織光復軍。光復軍利用其通曉日語的優勢,主要從事書寫標語、對敵廣播喊話等瓦解敵軍工作以及審訊敵軍俘虜、破譯敵軍口令等工作。 而從1932年起,金日成就在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朝鮮共產黨人所領導的游擊隊是最主要的朝鮮抗日力量之一。金日成抗日部隊在1937年佔領朝鮮北部普天堡鎮,可是在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

(緬甸)抗日戰爭,是指在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緬甸而導致的緬甸人民抵抗日本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緬甸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地處東南亞和中國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當時英國由於自身受到法西斯同盟德國攻擊,自顧不暇,無力在緬甸投入很多力量以進行有效防備和抵抗日本的進攻。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佔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這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但在這之前緬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佔。遠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迫使中國遠征軍突圍。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迴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佔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兩路分兵撤回中國境內。最終緬甸失陷,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200師師長戴安瀾率部突圍時犧牲。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

日本佔領緬甸後,在緬甸實行殖民統治。許多緬甸人民積極展開與日本的斗爭,抗日戰爭一直堅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此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

不過,緬甸國內也有很多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希望緬甸獨立的人士,如緬甸歷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昂山。他在抗日戰爭前曾在日本組織和訓練緬甸獨立義勇軍,因此對日本持一定的好感。他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日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的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然而,他在利用日本人的支持得到獨立後,政策卻出現了大轉變,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開始反攻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即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並在獲得英國的承認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由於日本人早先對緬甸獨立所做出的幫助,昂山率領的緬甸政府在戰後對日本持一種比較同情的態度,可以從戰後賠款等問題上體現出來。

(馬來亞)抗日戰爭,是指在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馬來亞導致的馬來亞人民抵抗日本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馬來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馬來亞設有遠東軍司令部和東方艦隊以控制遠東的殖民地。由於馬來亞盛產一些重要的戰略物資,以及它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就決定立即佔領它,既可以取英國人而代之控制當地,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且可以作為進入荷屬東印度(即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的基地。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突然強行登陸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巴魯,馬來亞英軍總司令部決定進行抵抗。當天,英日雙方激戰到夜晚,英軍大敗,結果日軍佔領了哥打巴魯的市區和飛機場。日軍繼續進攻,而英軍由於缺乏足夠的准備,再加上訓練和裝備等問題,英軍多次敗於日軍。日軍還轟炸了關丹等英軍基地和機場,使英國的空軍力量受到沉重打擊。不久,英國東方艦隊就失去了作戰能力,而日本則控制了馬來亞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隨後,日軍沿馬來半島東西海岸分兩路迅速向南推進。英軍曾試圖在柔佛州阻止日軍前進,但未成功。日本陸軍在海軍配合下於12月31日佔領關丹,1942年1月11日攻佔馬來亞首都吉隆坡。英軍全線潰敗,損失慘重,被迫於1月31日退守新加坡。至此,日軍全面打敗了馬來亞的英軍,從入侵到佔領馬來亞共經過了50多天的時間。

與此同時,馬來亞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抗日軍隊「馬來亞人民抗日軍」開始進行長期的抗日游擊戰,而這支隊伍的主要成員和力量都是華僑。同時,馬來亞人民還建立了馬來亞的抗日組織「馬來亞人民抗日聯盟」,聯合各種力量在城鎮和鄉村開展抗日行動,並採用多種辦法聲援及幫助「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武裝斗爭。從1942年到1945年間,「馬來亞人民抗日軍」迅速發展到數千人,逐漸活躍於馬來亞全境,在全馬范圍內開展游擊抗日斗爭。在此期間,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抗日力量也對「馬來亞人民抗日軍」進行了物質援助和技術培訓,更是大大增強了「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抗戰能力。據統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一共與日本作戰達數百次,其中超過一半是主動出擊,擊退或擊敗了日軍多次大規模的進攻,日軍官兵死傷5000多人。同時,抗日軍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戰死者達千餘人,其中大部分是華僑。1945年8月日本宣布向盟國投降後,馬來亞的部分日本佔領軍一時不願放下武器投降。「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則繼續英勇戰斗,最終迫使馬來亞的日軍正式投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新加坡)抗日戰爭,是指在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新加坡而導致的新加坡人民抵抗日本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1941年底,日本攻佔馬來亞後,開始准備入侵新加坡。新加坡當時和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一樣,也是英國的殖民地,駐有英國軍隊,不過新加坡當地居民以華人華僑為主。面對日本的即將入侵,新加坡華人積極開展准備活動。一些華人組織的「華僑抗日義勇軍」成立後,正式成員人數達到數千,包括黨員、工人、學生在內的新加坡各地人民。12月30日,新加坡華僑的各派人士成立了「新加坡華僑抗敵後援會」,對「華僑抗日義勇軍」的抗日行動進行資助。1942年2月1日,日本開始進攻新加坡。英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珀西瓦爾隨後宣布新加坡攻防戰開始,並決定防守前線,駐新加坡的英軍開始與日軍交戰。與此同時,2月8日,千餘名「華僑抗日義勇軍」隊員,在「保衛星洲」的口號下,由馬來亞共產黨黨員林江石率領開往前線協助英軍作戰。在新加坡的很多地方,例如裕廊前線、巴絲班讓沿海防線、武吉智馬沿海海岸等地,義勇軍都與日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激戰,曾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而義勇軍隊員也有很大傷亡。但英國由於以保衛遭受法西斯同盟德國侵略的本土為主,除1月下旬曾有少量從馬來亞退守的援軍抵達新加坡外,並沒有向駐新加坡的英軍提供其它任何實質上的軍事援助,造成防守新加坡的力量勢單力孤。再加上由於訓練和裝備等問題,新加坡英軍節節敗退。在多次敗於日軍後,英軍總司令部決定投降。由於此時「華僑抗日義勇軍」仍在繼續抗日,英軍總司令部在投降後於2月13日下令解散「華僑抗日義勇軍」。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珀西瓦爾中將親自簽署投降書,正式將新加坡的主權交給日本,英軍則退出新加坡。新加坡被日本佔領後,由於新加坡保衛戰中「華僑抗日義勇軍」堅持抗日,再加上此前新加坡華人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援助(例如新加坡的南洋機工曾在中國接受軍事訓練,然後派往滇緬路服役,與中國國內機工共同抗日等),日軍對新加坡抗日的華人進行了許多報復和整肅,尤其是殺害了許多義勇軍隊員。新加坡人民的這場轟轟烈烈的保衛戰在日本的猛烈攻擊下最終失敗了,一共堅持了八天。不過,隨後一些義勇軍成員開始了游擊戰術,將抗日行動一直持續了下去,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間,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抗日力量也對新加坡的抗日力量進行過大量援助。日本投降後,新加坡各地展開了慶祝抗日勝利的活動。

(菲律賓)抗日戰爭,是指在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菲律賓導致的兩國之間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菲律賓的抗日斗爭風起雲涌。菲律賓當時還駐有美軍,也曾與日本展開大規模的交戰,但最終由於寡不敵眾,菲律賓被日本佔領,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後,菲律賓建立了紀念碑來紀念菲律賓抗日犧牲的烈士。

香港保衛戰,又稱十八日戰事,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其亞洲鄰國時,於1941年12月8日起進攻香港至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的戰役,並開始了日軍在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管治。

4. 中國抗日戰爭的資料250字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內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容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5. 中國抗日戰爭簡介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內,中國抵抗日本侵略容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6. 中國抗戰史介紹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侵佔了中國東北,此後又陸續在華北和上海等地挑起軍事沖突,國民政府當時採取妥協的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之間的戰事隨即全面爆發。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中美雙方始正式宣戰,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作戰。

日本在戰爭期間,佔領了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並樹立包括滿洲國、汪兆銘政權在內的多個傀儡政權。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6)中國抗日戰爭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是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改變了中國自近代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屈辱 地位,一掃近百年屢戰屢敗的悲觀陰霾,鼓舞著中國人民走出灰暗的歷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與自信。

抗日戰爭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創造了歷史機遇。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 戰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國際地位也隨之提高。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擁護和支持,為新中國成立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7. 關於中國戰爭時期的資料

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為日本侵華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年代,由於日本帝國
日本向中國投降
非法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民國政府及多數華人稱其為八年抗戰、中日戰爭等等,簡稱抗戰,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日本稱其為日華戰爭(日語:日中戦爭)或支那事變(支那事変),西方國家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把甲午戰爭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
抗日戰爭紀念館
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而中國的抗戰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最後,日本節節敗退,戰爭以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同盟國勝利而結束

8.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簡短資料50字左右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

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8)中國抗日戰爭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斗爭。

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在中國正面和敵後戰場上,國共抗日軍隊一共抵抗著日軍57個師團,超東南亞加上太平洋戰場的日軍總數。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9. 抗戰資料

從1894年甲午戰爭開始,日本帝國主義蓄意擴大侵華戰爭。先是台灣,繼而東北,隨後是熱河、綏遠,大片中國領土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自1937年「七七事變」起,日本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浩劫。

欺凌一個民族,勢必會喚醒一個民族,這是所有侵略者不能不遭遇的歷史鐵律。中華民族酷愛和平,但絕不會默默地忍受外來的壓迫和欺凌。中華民族蘊藏的強大凝聚力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在危亡之際發出了格外耀眼的光芒。1938年,在武漢舉行紀念抗戰一周年的群眾大會上,國民參政會最年長的參政員、年逾古稀的清朝老翰林張一麐說了這樣一句話:「七七」抗戰是最光榮的一天,希望大家「永遠豎起一條脊樑」。中國人民在強大的日本侵略者面前勇敢地豎起自己的脊樑,爆發出一種以民族精神空前覺醒、愛國激情空前高漲、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強為突出特徵的抗日民族精神,進而創造出一個經濟和軍備實力都遠不如侵略者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戰爭奇跡。

中國人民的抗日民族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歷史主動性,表現出中國人民在反侵略斗爭中的無比堅決、堅韌和堅強。在抗日民族精神的激勵下,在需要付出自我犧牲以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光榮的時候,人們敢於赴湯蹈火,把覺醒變為行動,將精神化為抗爭,使救亡圖存成為不屈不撓的英勇卓絕的斗爭。正像《義勇軍進行曲》唱的那樣,「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用磚石壘起來的長城,在炮火的轟擊下或許會坍塌,但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和不屈脊樑築起的長城,卻是任何強敵都摧不垮的。

在中國當時的各派政治力量中,率先肩負起民族救亡使命的是中國共產黨。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等就開始了局部抗戰。還在被國民黨軍隊「圍剿」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就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了種種努力,並於1936年12月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達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共赴國難的政治新局面。在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戰、團結、進步的大旗:當國民黨政府積極抗戰時,主動以敵後游擊戰配合正面戰場;當國民黨政府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後,仍然以民族大義為重,在困難局面中堅持敵後游擊戰爭,抗擊和牽制侵華日軍主力,同時對國民黨當局採取既聯合又斗爭的策略,從而在驚濤駭浪中保住了國共合作的大局。因此,中國共產黨當之無愧地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領導者和維護者,成為中國一切反侵略力量的傑出組織者和鼓舞者,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凝聚抗日民族精神與民族力量的政治形態和重要途徑。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包括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政黨、團體、愛國人士、少數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華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甘做亡國奴的人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找到了抗日救亡這個集合點。外敵當前,民族利益、國家利益至高無上,高於所有的階級利益、黨派利益和團體利益,成為人們的共識;抗日還是不抗日,成為區分是否愛國的唯一標准。不同的利益群體作出相同的選擇,既出自生存下去的現實需要,也來自民族大義的精神驅動。在中國歷史上,石敬塘、張邦昌、秦檜等認賊作父之輩受到誅貶;抗日戰爭時期,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中的漢奸之流遭到唾棄,充分反映了中國人民深厚久遠的崇尚民族氣節的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也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精神來源。

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僅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抗戰的動員程度和組織程度,而且為民族精神的振奮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毛澤東同志說,抗日戰爭「鍛煉了中國人民。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由此,日本帝國主義面對的再也不是甲午戰爭時的中國,再也不是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時的中國,也不是「九一八事變」時的中國,而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中心的共同抗日、團結禦侮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就意識到,「國民政府所擁有的武力,恐怕並不是多麼地了不起的問題,而與支那民族陣線的全面抗日戰爭相沖突,才是更為嚴重的問題。」「四億民眾的覺醒與復興的命運,並不是日本一國的勢力所能長期壓服的。」中國人民一旦能夠並且自覺和勇敢地起來掌握自己民族的命運,前人犧牲奮斗而沒有能夠辦到的事情就必定會繼續奮斗下去,直至辦到為止。這是歷史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

轉載自http://news.sina.com.cn/c/2005-09-02/05246841358s.shtml

10.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戰爭背景

1、日本對外擴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的迅速強大,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中從中國奪得的賠款2.3億兩白銀中的80%來發展軍事,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20]

1900年,因為庚子事變問題,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攻克俄國建立的旅順口要塞,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更加加強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韓並合,更使日本有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占據山東。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7年,中國國民革命迅速發展,日本一面策劃「滿蒙」獨立,一面出兵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有外務省、陸海軍省、參謀本部、關東軍及有關中國問題專家等人參加的「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先佔東北、內外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

隨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摺》,明確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對華政策綱領》和《田中奏摺》的出籠,標志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

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專車開到皇姑屯車站以東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叉點的橋洞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橋下的炸葯炸得粉碎,張作霖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這就是轟動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翌年義大利也加入這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的軸心國聯盟,標志世界法西斯國家侵略聯盟正式建立。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3、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10)中國抗日戰爭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抗日戰爭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