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戰爭的時候是幾幾年到幾幾年
中國抗日戰爭的時候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結束,共14年抗戰。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抗日戰爭持續了幾年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在國際上受壓迫、被欺凌的歷史,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因為中國戰場戰略地位的重要,以及中國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巨大力量。
1942年10月10日,英美兩國分別通知國民政府,聲明願意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他有關權益,並於1943年1月簽訂了中美、中英新約,廢除了近代歷史上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之後,比利時、挪威、加拿大、瑞典、荷蘭等國也和中國簽訂條約,取消治外法權和在華的特權,使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體系宣告崩潰。
同時,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為世界創造了一個軍力、經濟力都不如敵人的弱國如何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經驗,為世界人民樹立了以弱勝強的範例,鼓舞了遭侵略、受奴役民族的解放斗爭。
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重大貢獻,極大地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的國際形象,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使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由一個飽受列強欺壓、凌辱的對象變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要力量。
戰爭後期,中國參加了開羅會議,與盟國共商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戰略,並探討處置戰後日本問題和亞洲被壓迫民族問題,參與制定並簽署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反法西斯的國際法規性文件。
為鞏固戰爭勝利成果,維護戰後世界和平與安全,1945年4月,在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的共同倡議下,舊金山會議共商建立聯合國。隨著「聯合國憲章」正式出台,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形成的大國地位得到國際法的正式確認。
從此,中國開始以能夠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身份重新走向世界,中華民族開始以能夠掌握自身前途命運的堅毅形象重新步入世界民族之林。國際社會再也不能無視中國的存在,再也不能輕視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強決心,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2. 抗日戰爭到底打了多少年
14年。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國局部抗戰開始興起。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粵軍)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滬會戰(淞滬抗戰)。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
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2)抗日戰爭持續了幾年擴展閱讀
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從1874到1945日本侵華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
3. 中國與日本的抗戰持續了多少年
關於抗日戰爭的時間問題,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開始,至內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為止,一容共八年,所以有「八年抗戰」之說。這也是一直以來比較主流的說法。
二、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為止,一共十四年。因為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就侵佔了我國東北,戰爭已經開始。
無論哪種演算法,抗日戰爭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3)抗日戰爭持續了幾年擴展閱讀:
關於抗日戰爭的時間問題,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因為依據當時中國落後的重工業水平和國際地位,提前公開宣戰,只能面對國際武器禁運,無法彌補戰爭損失。如果這樣,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
4. 抗日戰爭打了多少年從哪年開始哪年結束
抗日戰爭打了14年,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拓展資料:
一、抗日戰爭中的十大戰役:淞滬會戰,上高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緬北滇西戰役,湘西會戰。
二、抗戰中幾個重要的紀念日:
1、「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3、「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4、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由全國人大於2014年2月27日設立。
三、戰爭的評價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1、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3、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5]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