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羅馬全面戰爭自定義戰爭怎麼弄
單人戰役裡面有,選擇自定義戰爭就好了啊
② 什麼叫常規戰爭什麼叫局部戰爭什麼叫全面戰爭
局部戰爭
在一定的地區內,使用一定的武裝力量進行的有限目的的戰爭。與世界大戰相對而言。戰爭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區,在一定范圍內對國際形勢產生影響。美國一些人士把局部戰爭稱為「有限戰爭」,即在戰爭目標、武器使用、參戰兵力、作戰地區等方面有所限制的戰爭。80年代,他們還把戰爭區分為低強度戰爭、中強度戰爭和高強度戰爭。局部戰爭主要是指低強度戰爭,其中包括地區性武裝沖突,游擊戰與反游擊戰,叛亂與反叛亂,中、小規模武裝入侵與反入侵,「外科手術式」的突然打擊等。
歷史上雖有許多戰爭帶有局部戰爭的性質,但都沒有「局部戰爭」的稱謂。馬克思於1859年在《普魯士對戰爭的看法》一文中提到:「法國專制君主所發動的戰爭,無疑地不僅不可能是政治術語中所指的那種『局部戰爭。」從19世紀末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前夜,歐洲各國的戰爭可能發展成為世界大戰時,恩格斯在1887年3月致J.倍倍爾的信中也談到了歐洲的戰爭和世界大戰問題,恩格斯指出:俄國和普魯士的外交界曾竭力要挑起一場局部戰爭,遺憾的是,誰要是首先動手,誰就會挑起一場世界大戰。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爆發了數百次戰爭,其中除兩次世界大戰以外,其他的都是局部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國際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和蘇聯成為主要的競爭對手,經過半個世紀的激烈角逐,雙方的核武器力量勢均力敵,常規武裝力量也互有長短,它們有資格進行世界大戰,但是因為誰也無法打贏一場大戰而未敢首先動手。蘇聯解體以後,世界戰略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變化,爭取和平的力量已經超過了戰爭力量,世界大戰在較長時期內可能打不起來。但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還存在,世界的各種矛盾還存在,軍備競賽依然在進行,國際社會還很不穩定,局部戰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戰爭形態。
局部戰爭由於其原因 、時間、地域 、規模、目的 、手段和性質等方面的不同 ,可區分為不同的類型。①從原因上區分,有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領土完整的戰爭;有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國家為其經濟或戰略利益而直接進行武裝侵略或操縱和支持別國進行的戰爭;有全球霸權主義國家與地區霸權主義國家爭奪勢力范圍的戰爭;有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由於利益沖突而進行的戰爭;有發展中國家之間因經濟利益沖突、民族沖突、宗教沖突或歷史遺留問題而引起的戰爭等。②從時間上區分,有短期(突發性)、中期或長期的戰爭。短期戰爭偶然性、突然性大,戰爭進程快,一場戰爭往往只有幾天甚至幾小時就可結束。中期戰爭持續時間一般在幾個月至1年。長期戰爭持續時間達1年以上。③從地域上區分,有世界某一地區內兩個或若干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有世界不同區域內的兩個或若干個國家的戰爭, 有某一個國家內部的戰爭。④從規模上區分,有參戰兵力較少,具有戰術性質,國家一般不需進行動員的小規模戰爭;有參戰兵力較大,國家需進行局部動員的中等規模的戰爭;有參戰兵力和戰爭動員涉及1個至數個戰區,在1個甚至幾個戰略方向上進行的大規模戰爭。⑤從目的上區分,有奪占對方領土、領海及戰略資源等掠奪性戰爭,或奪回被對方佔去的領土、領海而發動的戰爭;有破壞對方經濟建設、軍事設施等為目的的破壞性戰爭;有使用強大的軍事實力,以恐嚇教訓對方為目的的戰爭;有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國家為干涉別國內政,鎮壓別國人民,肢解別國領土等而發動的顛覆性戰爭;有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內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政治集團,為奪取國家政權或地區政權而進行的奪權性戰爭,等等。⑥從使用武器類型上區分,有常規戰爭、核戰爭以及核威懾條件下的戰爭。⑦從戰爭性質上區分,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
局部戰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①戰爭與政治的聯系更加直接。在現代條件下,局部戰爭受政治因素的制約非常明顯。在許多情況下,局部戰爭的目的最終不是完全依靠軍事行動來達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來解決。軍事行動不能須臾脫離政治為其規定的目標,有時則應以准確有效的軍事行動為外交談判服務,成為直接進行政治斗爭的工具。戰爭過程中往往是作戰與談判相配合,「邊打邊談」,「打打談談」,而其結局多以外交談判或政治妥協方式解決。②戰爭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局部戰爭的目的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目標上;戰爭規模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運用一定的兵力;戰爭的時間有限,力爭避免曠日持久;戰爭的空間有限,多發生在戰略邊緣地區、爭議地區或敏感地區,限於雙方境內一定縱深、一定的海區或空域范圍。③戰爭的爆發多具有突然性。挑起戰爭的一方,力求在短時間內取得決定性戰果,又不致使事態無限制地擴大,往往以突然的方式給對方以猝不及防的打擊,造成既成事實和有利於己的局面。同時,由於局部戰爭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突然襲擊可以達到「閃擊致勝」、「初期致勝」的目的。④大量使用新式武器。現代局部戰爭的戰場,有人稱為是「新式武器的試驗場」。雖然戰爭規模有限,但現代化程度很高,消耗巨大。除核武器外,往往使用最先進的飛機、艦艇、坦克、火炮、導彈以及激光、電子、衛星等尖端技術。科學技術越現代化,局部戰爭的高技術性也隨之增強。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由於世界上許多社會基本矛盾尚未解決,強權政治、霸權主義仍然是產生戰爭的根源。因此,在長時期內世界大戰沒有爆發的情況下,局部戰爭仍將是主要的戰爭形態並將長期存在。局部戰爭與世界大戰雖然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世界大戰。未來有的局部戰爭可能對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常規戰爭 常規戰爭
conventional war
使用常規武器進行的戰爭。它是同核戰爭相對而言的。過去發生的戰爭都是常規戰爭,但在戰爭中有的國家使用過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見生物武器),遭到了譴責。常規戰爭是隨著常規武器的發展而發展的。古代作戰使用冷兵器,交戰雙方距離很近,組織指揮比較簡單。近代作戰主要使用火槍火炮,戰場規模顯著擴大。飛機、坦克、自行火炮以及各種艦艇的大量使用,戰場范圍更加擴大,戰爭已成為諸軍種、兵種合同作戰的立體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常規精確制導武器和武器火控系統的出現,電子技術、激光技術、紅外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常規戰爭具有更新的特點。
要知道常規戰爭的含義,首先得知道什麼是常規武器。所謂常規武器,顧名思義,就是人類自有戰爭以來通常使用的那些武器,它是相對有特殊性殺傷機能的核、化學和生物武器而言的。換句話說,除了核、化學、生物武器之外的所有武器都是常規武器。
那麼,使用常規武器所進行的戰爭,自然就是常規戰爭了。在人類戰爭中的長河中,盡管在近、現代的一些戰爭中,曾多次出現過使用化學、細菌甚至核武器的現象,但規模都不大,沒有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以往發生的戰爭都屬於常規戰爭。
常規戰爭是隨著常規武器的發展而發展的。冷兵器時代,刀對刀,矛對矛,交戰雙方近在咫尺,戰爭的組織指揮比較簡單,比如在我國古代,通常採用擊鼓進軍、鳴鑼收兵的方法指揮打仗。到了近代,熱兵器問世,火槍、火炮躋身戰爭舞台,可以在幾百米、上千米的距離上殺傷敵人,戰場范圍顯著擴大,作戰指揮日益復雜。隨著飛機、坦克、火炮以及各種艦艇的大量使用,戰場向立體方向發展,戰爭已由過去的平面戰爭發展到陸、海、空諸軍種參加的立體戰爭。尤其是當前,在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湧出現了各種常規的精確導武器和先進的武器火控系統, 電子戰、空間戰、導彈戰等大量新手段相繼問世,更是使現代常規戰爭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國家發展裝備了大量的核、化學、生物武器,但懾於這些武器的毀滅性威力,任何國家都不敢輕易大規模使用,許多軍事專家認為,地區性的常規戰爭仍是目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內的主要戰爭形式。
全面戰爭
全面戰爭,是國家實施總動員,全力以赴進行的戰爭。其基本戰爭行動樣式和特徵是,以武裝斗爭為主,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條戰線的斗爭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地發揮國家的整體力量,以保證戰爭的勝利。
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全面戰爭」的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歐洲戰爭的發展趨勢中,於1854年首先提出來的。在帝國主義國家裡,「全面戰爭」的理論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帝國主義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了幾個月之後,戰略儲備物資消耗殆盡,戰爭雙方都被迫進行了國家經濟動員,從而使戰爭的總體性大有發展。這一經驗,促進了帝國主義「總體戰」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最先提出「總體戰」理論者,是德國納粹黨軍事家K.希爾 1929年在該黨的代表大會上提出來的。德國元帥魯登道夫於1935年出版了《全民族戰爭論》(又譯《總體戰》、《全民戰爭》)一書,該書系統地闡發了「總體戰」的理論和原則。其核心思想是,動員「全體國民參加」全民族的「全體性戰爭」,主張國家的一切領域都要服從戰爭准備與實施的需要,以保證爭奪「生存空間」戰爭的勝利。這一理論,成為希特勒准備和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理論和戰爭指導原則的基礎。法西斯集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覆軍亡國的徹底失敗,證明了帝國主義進行的侵略戰爭,政治目的反動,戰爭政策和戰略戰術極端野蠻,激起了國內外人民的反對,不可能充分發揮全民族的「全體性戰爭」的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國外,對「全面戰爭」的概念各有不同的解釋。美國1962年版《作戰綱要》,把「全面戰爭」與「全面核戰爭」、「總體核戰爭」定為同義的戰爭。美國1968年版《統帥綱要》,給全面戰爭下的定義是:「全面戰爭是主要強國之間使用全部人力物力所進行的並危及到一個主要交戰國的生存的武裝沖突」,「包括使用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日本原田稔所說的總體戰爭,包括武力戰、政治戰、外交戰、經濟戰、思想戰等。法國博福爾說的「全面戰爭」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的斗爭。
全面戰爭系列電腦游戲
簡稱全戰全戰
是英格蘭的Creative Assembly製作的著名電腦游戲系列,屬於策略類即時戰略游戲,全系列體現了日本戰國,中世紀歐洲,羅馬帝國時期的國家建設與戰爭
戰爭場面十分宏大是本系列一貫的特色,在初代中就已經達到1萬人同屏的她,到了中世紀2已經可以達到10萬人的戰場,並且士兵的服裝長相武器都各不相同,整個游戲氣勢恢弘,具體介紹請見全戰詞條
③ 三國:全面戰爭自定義游戲 攻城器械的使用
- -· 我來說吧。
大概有幾種。
攻城塔。人爬進去塔推過去。人可以內進塔上2樓直接登城容。
雲梯。人架上去爬過去。在牆頭戰斗。
這兩種。基本都是白死的。除非是敢死隊一類的上去。死傷超級大才能佔下牆頭。後續的戰斗會很無力。
而且好像對史詩城牆沒什麼用。我也沒見過多少史詩牆。自己也不曾建造。所以也不清楚。
坑道。這種東西比較有用。大部分步兵可以用。他會在戰場上牆邊開一個洞。士兵鑽進去。挖到牆門口。然後牆會受到一部分傷害。低級城牆一挖就散。中級要兩個坑道。高級要四五個。
但是缺點是士兵會很疲勞。相當的疲勞。
還可以造一些攻城設備。例如投石車什麼的。不過威力也很一般。
這些都是亂七八糟的東西。沒什麼用。
比較有效的是方法來了。。
就是用間諜進去開門。
基本都是這樣。
當然如果是木柵欄的話。大象也可以直接撬。
不過到底還是不建議修牆。
因為你後期人口太多了肯定會不滿。你只能逼他叛變然後屠城。修牆的話會給自己製造麻煩的。
純手打。- -·
④ 羅馬全面戰爭里的自定義游戲里出現每個軍隊至少要一個部隊的提示,啥意思
你要選擇參加自定義戰斗的部隊,包括敵我雙方!
⑤ 三國全面戰爭的自定義可以選武將嗎(請詳細一點 )
不可以,自定義就是你可以隨便挑選兵種,包括電腦的兵種都可以由你來選版擇。但是沒有像關權羽、張飛這樣的主將。自定義主要就是看你對戰局的控制,以及兵種的配合。你可以加一個三國全戰對戰群,打上對戰補丁。用蛤蟆玩虛擬區域網,那樣就可以玩家和玩家對抗了,就不用打蛋疼的電腦了!
⑥ 全面戰爭怎麼進行自定義會戰
一般進去游戲界面以後會有個戰役界面,一般來說是第一個,在那裡面內可以找到自定義戰容役,或者是自定義balabla然後你點那個,再進去以後是調整兵力,地圖,天氣,金錢,交戰場合之類的調整界面,然後點開始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圖標就能進去了
⑦ 帝國全面戰爭自定義攻城戰
可以1V2電腦,只要你在圍城,敵人的援軍會沖上來,這樣城裡的部隊也會出來,形成2打1的局面,還有就是大地圖上敵人在城市放兩只軍隊的時候,你沖上去就可以1打2了
⑧ 請問羅馬全面戰爭自定義戰役怎麼玩叛軍啊
其實叛軍抄是兵種最多的派系,只不襲過缺乏高級兵種
以下來自網路羅馬全面戰爭吧麻花和菜花的叛軍研究貼
自定義選叛軍的方法
游戲主目錄下data文件夾找到descr_sm_factions.txt文件。
搜索
faction slave
一般是在最後,這個就是叛軍了,
看到custom_battle_availability no沒?
把no改成yes
保存進游戲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