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巴戰爭期間中國怎樣援助巴基斯坦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
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巴國政治家的座右銘: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在巴國分析中,中國對比西方對於巴國最大的優越性是「中國是中共領導的國家」,是一個傳襲制度的國家,可以穩固堅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於美國幾乎更換一個總統就會出現新的衡量朋友的標准。這對於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另外印巴戰爭期間,由於巴基斯坦方面的戰術失誤導致巴國的坦克部隊受到重創,當時的巴國總理到中國向周總理求助,周總理的決定是盡一切力量援助巴國,隨後,中國的坦克開進了巴國,由於數量不足乃至於裝備到一線部隊的坦克的一部分都援助到了巴國,但是隨之到來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也無力顧及巴國的戰事……最終導致東巴北阿三分裂獨立成為了第三個國家也就是後來的孟加拉國……
這只是中國對於印巴戰爭的立場與援助,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 用於中巴關系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隨後的巴國對於中國援助的感恩之舉估計樓主也應該月有所聞了吧。。。
美國帶頭制裁中國巴國和古巴的反對票,搭橋中美的外交,台獨最囂張的年代中國面對西方武器制裁有海無軍,巴國暗地買法國潛艇偷運中國以供中國研究製造潛艇(好像是宋級潛艇的2種型號,後來美國公開此事法國拒不承認巴國也不吭聲),近年來的不用提了汶川地震,巴國捐了戰備儲蓄的帳篷,乃至於數量上精確到個位數,這是一個同樣是多地震國家給予我們的援助。。國家主席訪問巴國,巴國印流星紅旗歡迎,葉門事件,巴艦隊的鏗鏘誓言:「只要中國留學生不到,我們的軍艦就不離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針對與他國外交頒布的法律罪行「破壞中巴友誼罪」這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中國的兄弟……
B. 古巴當初在安哥拉內戰的時候為什麼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
這話問的 就好像 蘇聯為什麼要支持中國共產黨
意識形態決定 斗爭陣營 解放陣線是紅色政權
C. 中國過打古巴嗎
沒有打過。。路途太遙遠。。而且在美國隔壁。。
古巴滅國??美國這么打壓都沒專滅國。。
幾十年屬前,中國有十來萬人口在古巴免費3年做工。。中國人確實在古巴打過仗。。但不是中國派他們打仗。。也不是中國人和古巴人相互打仗。。
在古巴的中國人,沒有一個當逃兵。沒有一個當俘虜。可見中國人的英勇
D. 「古巴出兵非洲」是怎麼回事
當時是美蘇對峙,蘇聯四處出擊,試圖擴大自己在全球的戰略位置
發動了不少代理人戰爭,但蘇聯人手不夠,於是古巴之淚的小兄弟就要出人
於是在安哥拉,古巴投入上萬人支持當地武裝,和南非作戰
E. 安哥拉內戰的過程與結果是怎樣的
1975年9月,安哥拉內戰全面爆發。按照美國人設計的作戰方案,安盟-南非聯軍與安解陣-扎伊爾聯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實施夾擊,企圖在一個月內摧毀安人運政權。為保證作戰進程,中情局甚至動用美軍C-54運輸機,直接把扎伊爾最精銳的第4、7步兵營送到安解陣根據地,幫助安解陣奪取安哥拉北部重鎮卡希托。美國人還送給安盟一架公務機,用於搭載南非軍事顧問,以便就近指導安盟作戰。
面對南北夾擊,安人運向蘇聯和古巴發出「加大支援」的呼籲,11月初,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批准代號「卡羅塔」的軍援方案,隸屬內務部的特種部隊與炮兵搭乘蘇聯安-22運輸機直飛安哥拉,古巴商船隊則負責輸送其他後續部隊和裝備。11月中旬,援安的古巴志願軍已達9000餘人,配備各式坦克裝甲車輛130餘輛,大口徑火炮97門,外加幾架蘇聯送來的米格-21戰斗機,安人運也在控制區內進行總動員,軍隊人數擴大到2.6萬人。
實力有所恢復後,古巴軍事顧問建議安人運採取「先北後南」的策略,集中主力打擊較弱的安解陣-扎伊爾聯軍,但安人運軍事代表多斯桑托斯(後來的安哥拉總統)則堅持安盟-南非聯軍離羅安達很近,要優先消除「肘腋之患」。11月23日,安人運執意向安盟佔領的南部鐵路樞紐基巴拉發起攻擊,由於缺乏空中支援和戰術配合,安人運被南非軍隊和安盟打得落花流水。
F. 安哥拉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和內戰
1974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發生康乃馨革命,新成立的軍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並向安哥拉三政黨聯盟(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移交權力。但聯盟迅速瓦解,安哥拉陷入內戰。
南非、扎伊爾和美國武裝支持保守的安解陣(FNLA)和安盟(UNITA),而古巴在1975年出兵數千支援安人運,蘇聯則支持古巴和安人運。1980年11月,安人運已經基本上打垮安盟,南非部隊撤出安哥拉。後來,美國國會禁止美國軍事力量進一步捲入安哥拉內戰,以免成為另一個越南戰爭。
1975年11月11日,在葡萄牙人放棄羅安達當天,控制首都和沿海石油資源的安人運宣布安哥拉獨立。詩人、自由鬥士阿戈什蒂紐·內圖成為首任總統,1979年,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繼任。
1977年,安人運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定為黨的指導思想,與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保持緊密聯系,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和一黨制國家。數千名古巴軍隊留在該國打擊安盟的武裝分子和鞏固政權安全。
安盟一直受到南非和美國不同程度的支持,直至2002年安盟領袖若納斯·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隨後,安盟與安人運達成停火協議,安盟完成非軍事化轉變,成為一個普通政黨。
在1983年,安人運在它的葡萄牙語名字後加上Partido do Trabalho(工黨)。 在葡萄牙殖民戰爭和安哥拉內戰期間,安人運曾受到以下國家政府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支持:阿爾及利亞、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維德角、捷克斯洛伐克、剛果共和國、古巴、幾內亞比索、摩洛哥、莫三比克、奈及利亞、朝鮮、中國、羅馬尼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馬里、蘇聯、蘇丹、坦尚尼亞、越南和南斯拉夫。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並沒有簡單的一邊倒支持安人運,它也積極的支持過安人運的敵人:保守反共的安盟。原因在於蘇聯支持安人運,而中國和蘇聯在爭奪共產主義陣營的領導權上等存在諸多矛盾,故中國在安哥拉內戰前期支持安盟。
G. 幻影計劃 那兩艘潛艇為什麼互相打啊 不都是古巴的嗎 而且開頭為什麼古巴說中國是敵人還有當時古巴和
網路上可以查的
《幻影計劃》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講述的是冷戰時期,老船長德米接到任務,要駕駛著即將退役的柴油動力彈道導彈潛艇B-67(裡面副艇長一句台詞超幽默「這潛艇狀態還不錯,不過我們需要一個考古學家才能啟動她」)執行最後一次航行任務。一同上船的還有兩位KGB的技術人員,以及一台奇異設備。德米被告知這是一次實驗任務,名叫「幻影」的設備能混淆聲納對B-67的探測,讓敵方誤認為這是其它船隻。「幻影」實驗成功了,B-67成功躲過美軍偵查。但KGB的人卻突然叛變,控制了德米等人,原來他們還有第二步計劃:偽裝成中國潛艇,發射核導彈……
H. 如何輸出革命 古巴30年"非洲人民戰爭"史
剛果――初戰受挫
1960年1月,聲名如日中天的切?格瓦拉率領一個古巴代表團踏上了阿爾及利亞的土地,明白無誤地預示著他將把自己的超凡影響力和指揮才能運用到一場古巴以外的第三世界武裝革命中。對新生的古巴革命政權來說,將火種播撒到其他地方幾乎是生存的客觀需要以及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一年,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出席聯合國第十次代表大會時,發表題為《必須完全徹底消滅殖民主義》之演說,公開宣布「支持所有第三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獨立的反抗斗爭」。而同年8月8日的《時代》周刊以格瓦拉為封面,卻號召美國「採取積極行動來應對拉美地區中令人不安的新變化」,8個月後的豬灣事件似乎清晰地宣布,美國不能容忍在拉丁美洲出現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在革命軍佔領哈瓦那的一個月後,1959年2月,格瓦拉就在革命政府內建立了解放部,致力於訓練、派遣古巴志願者推翻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巴拿馬的獨裁政府。」愛德華?喬治告訴本刊記者,「然而隨著1963年6月古巴志願者支持的阿根廷反政府激進游擊隊在9個月的戰斗後宣告失敗,格瓦拉日益相信,除非藉助他本人的天才領導與個人魅力,否則不可能成功,古巴輸出革命的夢想於是也被放到了另一塊遠離美國干涉可能,但同樣充斥貧窮和社會不公的大陸――非洲。」
「古巴的革命輸出理想,無疑是卡爾?馬克思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論斷和從玻利瓦爾到何塞?馬蒂,18世紀以來拉美獨立運動精神的結合產物。」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克里夫?福斯在接受采訪中告訴本刊記者,「在被美國操控的美洲國家組織驅逐後,卡斯特羅和新生的古巴革命政權迫切需要盟友。」克里夫?福斯說,自1960年開始,古巴就開始訓練來自非洲的左派激進主義游擊隊員,1963年12月,格瓦拉本人到非洲考察,第一個選中的盟友就是比屬剛果(剛果金)左翼激進反政府武裝(CNL)領袖勞倫特?卡比拉。作為盧蒙巴的繼任者,卡比拉麵對的敵人除了美國扶植的右翼軍政府莫伊斯沖伯,還有綽號「瘋子麥克」的愛爾蘭籍白人僱傭軍剛果第五突擊隊,其指揮官湯瑪斯?邁克爾霍爾正是電影《野鵝敢死隊》中阿蘭?福克納上校的原型。
在達累斯薩拉姆與卡比拉會面後,格瓦拉充滿樂觀地估計,鑒於剛果非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一場由訓練有素的游擊戰士發動的革命戰爭,將在5年內解放剛果,最終將這股革命浪潮帶到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這些被寄予厚望的非洲革命力量,黨同伐異,戰鬥力低下且裝備落後,在他的《非洲之夢――剛果游擊戰日記》中,格瓦拉的失望與焦慮清晰可見,當時他忍受著輕度黃熱病帶來的寒顫與暈眩,發現這些被寄予厚望的非洲同志「酗酒、迷信巫術,甚至不敢在夜間進行偵查和偷襲行動,浪費寶貴的援助物資,唯一有把握的就是用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漫無目的地向遠在幾公里外的政府軍據點胡亂射擊」。為了迅速彌補這些劣勢,格瓦拉建議將古巴軍事顧問下放到游擊隊武裝的最基層去,以便「按照最基本的戰術布置任務,進行適當的指揮,並迅速抬高普通戰士的基本素質」。
很快,格瓦拉就向哈瓦那提出了自己雄心勃勃的計劃,包括將113名古巴現役陸軍軍人作為顧問,直接配備給卡比拉,其他300人分小股通過坦尚尼亞進入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1965年1月,格瓦拉還在布拉柴維爾會見了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領導人阿戈什蒂紐?內圖,為日後古巴在安哥拉的16年軍事存在開啟了序幕。1965年4月1日,格瓦拉正式從達累斯薩拉姆前往剛果,親自坐鎮指揮。6月20日,他命令已經接受古巴顧問訓練的剛果爭取全國解放陣線游擊隊發動第一次大規模進攻――偷襲位於基班巴西南的本德拉水電站,然而結果令人沮喪:在9天跋涉後,已經有一半的游擊隊員在叢林中落伍,剩餘的也被衛戍部隊輕易擊潰,導致20名游擊隊員和4名古巴軍事顧問陣亡。10月,約瑟夫?卡薩武布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立刻發表聲明,願意和CNL進行談判,並建議「一切外籍僱傭武裝撤離剛果」。11月21日,切?格瓦拉率領隊伍回到了坦尚尼亞,結束了他在非洲的冒險,「一部失敗的總記錄」,並把目光轉向了他革命生涯中的最後一個目標――玻利維亞,
與格瓦拉在剛果(金)的接連挫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剛果(布)隨之成了古巴非洲革命輸出的基地。「卡斯特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明智地選擇了一股願意接受古巴援助、意識形態相近的激進政治力量。」愛德華?喬治告訴本刊記者。於1963年「八月革命」中上台的新總統馬桑巴?代巴急於在西方陣營之外找到同情其民族主義立場的支持者。1965年3月,250名古巴軍人進駐剛果(布),古巴軍事顧問團總部設在距離首都布拉柴維爾西南6公里馬蒂布的基地,而國民防衛隊(CDC),一支獨立於剛果陸軍、忠於代巴個人的武裝防暴力量,也在古巴軍事顧問團的親自監督下建立。
「在這些成功的激勵下,將剛果南部飽受葡萄牙殖民統治摧殘的鄰國安哥拉,作為這場非洲獨立運動的下一個焦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愛德華?喬治說,「然而,被卡斯特羅、格瓦拉等古巴革命領袖奉為圭臬的游擊戰,其成功模式仍然不能在這里被成功拷貝。」在三股獨立運動主要力量中,接受蘇聯援助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自然成為古巴青睞的選擇。1967年2月,位於安哥拉飛地卡賓達省的MPLA游擊隊,由古巴陸軍中久負盛名的奧古斯托?馬丁內斯?桑切斯上校一手訓練的「卡梅旅」受命穿越叢林,前往安哥拉北部建立根據地。很快,這次行動變成了一場災難,暴雨使得姆布里傑河水暴漲,不少游擊隊員溺亡。再加上來自剛果(金)支持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FLNA)以及葡萄牙巡邏隊的伏擊,在經過79天的艱苦行軍後,150人的隊伍中只有21名倖存者到達了古巴軍事顧問劃定的「第一軍區」。盡管損失了大部分力量和裝備,表面上,哈瓦那宣稱這次進軍的意義堪比當年「格拉瑪號」的順利登陸。然而在背後,古巴和MPLA領導人都承認,缺乏地利,人數、訓練都難以迅速提升的游擊隊不可能按照計劃在安哥拉北部建立根據地。1968年5月,腹背受敵的MPLA正式將司令部遷移至尚比亞首都盧薩卡,7月31日,代巴被內古瓦比推翻,新總統對古巴疑慮重重,強烈要求哈瓦那的軍事存在迅速消失。自此,古巴的非洲革命計劃幾乎在一夜之內宣告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