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兵力對比

抗日戰爭兵力對比

發布時間:2021-02-03 14:44:42

㈠ 抗日戰爭(中日戰爭)雙方兵力傷亡率有多大

一般的統計數字是;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

其中中國政府軍隊犧牲專200萬,游擊隊犧牲60萬(包括八路軍,新四軍).

屬手無寸鐵的被日軍屠殺的中國老百姓,在2000萬以上.

另外因為戰爭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

侵華日軍的傷亡人數在120萬-150萬左右

其中被擊斃僅53萬人,中華民國確認死亡44萬人,目前該數字還有爭議。

侵華日軍的總數在250-300萬左右.占日軍陸軍的1/3,海軍的1/5

為什麼我們用如此巨大的人力財力的犧牲才僅僅打死53萬日軍.

而且日本根本沒有盡全力同中國作戰.因為它的主要對手還是美國,蘇聯。

㈡ 二十世紀初至抗日戰爭爆發中日國力、軍力以及文化上的差別對比

抗戰爆發以前,日本已是現代化的軍事強國,有健全的工業,陸海空軍隊所使用的先進武器,幾乎全部是由自己設計與生產的,日軍又有先進以及完整的軍事組織體系與半世紀以上的徵兵制度,因之日本的軍力,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都是現代化的作戰結構。而中國還是一個落後國家,軍事觀念跟不上發展,各地方派系林立,一支支文盲組成的軍隊,雖從國外買來部分先進武器,但是國家沒有工業化的經濟基礎來支持戰爭,部隊訓練也沒有統一的章法。

從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開始入侵中國東北的領土起,中日雙方就處在對立之中,其中也經過幾次局部戰爭,,但是中日雙方一直沒有正式的宣戰,中國在近五年又十個月的折沖與忍讓下,被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北,一半的內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五千多萬的中國人成為亡國奴。日本在中國的境內,事實上取得全部帝國主義宗主國為所欲為的特權,但是日本對於自己能否取得對抗蘇聯及與美國決戰的戰略優勢,仍然不確定,因此對華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終於在盧溝橋事變的沖突中失控,迫使中國全面對日作戰。

中日雙方這場全面與持續的歷史大決戰,總共進行了八年一個月又三天,兩軍雙方總共進行過二十二次的會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十萬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戰斗(雙方兵力在一萬人以上),以及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戰,中國軍方傷亡了360萬人,日軍傷亡了110萬,中國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萬人,接近六千億美元的財產以及無數的文物遭到日軍的摧毀與劫掠。

以戰爭規模而言,這場決戰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與最為慘烈的戰爭,但是這是中國一個多世紀以來不進取的結果,抗日戰爭和歐洲及太平洋上的戰爭相比,裝備,技術,規模都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的想法是,中國人對反法西斯的最大貢獻是百年來的不作為,讓日本人總和一個臭手下棋,把日本人慣壞了!

㈢ 抗日戰爭中日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抗日戰爭可以說是是一場典型跨越時代的遭遇戰,其主要的關鍵,不僅在於雙方武器內裝備上的巨大差異,更容在於總體國力,舉凡經濟、社會與文化結構上的差別。當時的日本,已是一個工業化的軍事強國,無論是社會組織與國民觀念,都已能適應現代化的總體作戰。但是當時的中國,卻仍在落後與農業化生產的社會結構之下,因此難以發揮總體作戰的能力。同時日本對外的作戰力量是團結一致的,中國則有著國、共對立以及各地山頭的分裂問題。

㈣ 抗日戰爭期間,中日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為何中國可以打贏

①正義性的反侵略戰爭:這是中國民族革命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兩重性質的專進步的和正義的戰爭,因屬此得道多助,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②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的凝聚力。從敵後戰場到正面戰場,從國統區到論陷區。從國內社會各階層到國外華僑,從漢族到少數民族都充分體現了全民抗戰的特點。 ③ 國民黨有大批能征慣戰的將軍,在前線的正面戰場浴血殺敵,比如萬古山大捷,上高會戰,長沙會戰,台兒庄戰役。著名的有薛岳,孫立人,杜聿明,張靈甫,李宗仁,張自忠等等當然少不了敵後戰場中共的支持,百團大戰經典戰例。著名將領有朱德,左權,彭德懷,粟裕等。 ④兩大戰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堅持到抗戰勝利,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突出特點。 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作戰的相互協調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蘇美對日作戰是中國抗戰決勝的有力配合

㈤ 二戰中中日總兵力對比

二戰前夕,斯大林曾說過:「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她。」這種充滿沙文主義色彩的評判,聽起來相當刺耳,卻是中國人不得不承認的殘酷現實。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中國軍備的全面落伍,在中日直接較量中驚人地展現了出來。

無論國家的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遙遙領先中國整整一代。先以雙方海軍軍力對比為例:「七七事變」前夕,中國海軍兵員共約兩萬五千人,共有66艘艦艇,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五類,總噸位57608噸。

而截至1937年6月,日本海軍兵員十二萬七千人,共有艦艇285艘,總噸位超過115萬噸。其中作戰軍艦約77萬噸。包括航母4艘(近7萬噸,總噸位,下同),水上機母艦2艘(約3萬噸),戰列艦9艘(約27萬噸),重型巡洋艦12艘(近10萬噸),輕型巡洋艦21艘(近11萬噸),驅逐艦102艘(超過12萬噸),潛艇59艘(超過7萬噸)。

㈥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規軍跟日軍的實力對比,兵力和裝備對比怎樣當時日本在華兵力有多少

1937年日本兵員總數448.1萬(其中補充兵為248.2萬),這還不算協同作戰的100多萬偽軍。而中國當時僅有170萬兵力,補充兵約50萬,即使後期不斷補兵,巔峰時期總兵力也不過500萬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拉壯丁拉來的炮灰,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如果說陸軍方面中國和日本有差距,那麼海軍和空軍就只能說差距懸殊了。1937年日本空軍飛機2700多架,海軍艦艇190萬噸位,而中國僅有戰機305架,各式飛機加起來也不過600架左右,海軍艦艇僅僅11萬噸位。

此外,雙方在武器產能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1937年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而當時中國的大口徑火炮、坦克和汽車的產量為零,飛機產量只是日本的零頭。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關東軍73萬人,中國派遣軍62萬人,共計135萬人。日軍投降時。「中國派遣軍」105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共計173萬人。

(6)抗日戰爭兵力對比擴展閱讀:

中日軍隊傷亡對比:

日本方面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國軍方面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

行政院發布的《關於抗戰損失和日本賠償問題報告》中公布全國軍民人口傷亡統計數字如下:軍人作戰傷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數字不包括台灣省、東北地區和解放區軍民的傷亡數字。

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㈦ 抗戰爆發時,中日軍力對比怎樣

這么說吧,10個拿沖鋒槍的日本人
沖進1000個拿磚頭的中國人裡面去了!就是這個道理!再牛逼的沖鋒槍也要換子彈,當換子彈的時候
這強大的10個日本鬼子被飛來的1000快磚頭砸死了,我大中華是無敵的!

㈧ 抗日戰爭中日兵力對比

抗日戰爭中日兵力對比:日本遙遙領先中國整整一代。

1、一國的軍事實力強弱,歸根到底由綜合國力,尤其是工業生產能力來決定。

抗戰爆發前中日雙方的一系列數據對比:日本年工業總產值60億美元,中國13.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中國4萬噸;日本年產煤5070萬噸,中國2800萬噸;日本年產石油169萬噸,中國1.31萬噸。

日本年產飛機1580架,大口徑火炮744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戰艦52422噸,而這些現代化武器裝備,中國均無自產能力。也就是說,當日本已緊跟世界潮流大踏步邁入機械化軍事時代之際,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拿得出手的主戰兵器。

2、以雙方海軍軍力對比為例:

「七七事變」前夕,中國海軍兵員共約兩萬五千人,共有66艘艦艇,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五類,總噸位57608噸。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軍兵員十二萬七千人,共有艦艇285艘,總噸位超過115萬噸。其中作戰軍艦約77萬噸。

包括航母4艘(近7萬噸,總噸位,下同),水上機母艦2艘(約3萬噸),戰列艦9艘(約27萬噸),重型巡洋艦12艘(近10萬噸),輕型巡洋艦21艘(近11萬噸),驅逐艦102艘(超過12萬噸),潛艇59艘(超過7萬噸)。

還有練習艦、潛水母艦、布雷艦(艇)、海防艦、炮艦、水雷艦、掃雷艦數十艘,總噸位約13萬噸,以及修理艦、運輸艦、練習特務艦、測量艦、佈雷艇、獵潛艇等配套艦艇。

此外,又有戰列艦2艘、航母2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12艘、水上機母艦3艘、水雷艦4艘正在建造。其中2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武藏」,每一艘的排水量都在7萬噸以上。換言之,日本一艘大型戰列艦的排水量,就超過了當時的整個中國海軍。

(8)抗日戰爭兵力對比擴展閱讀:

在兵員的訓練上,中日同樣存在著重大差距。

抗戰前,中國士兵大部分是文盲,截至1936年底,中國訓練完畢之高中及同等學校的合格預備兵,僅17490人。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補軍官僅880人。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抗戰時當過國軍排長,他發現基層軍官連花名冊都點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戰術,打仗全憑血氣之勇。進攻時以密集隊形蜂擁蟻附,失利時又鳥奔獸散。

以單兵射擊訓練論,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七斤半大米,或35個雞蛋。所以平時訓練多數是打空槍,就算物質條件最好的中央軍,也不過每兵配發15發子彈作實彈射擊,開戰後每兵配發20發子彈上戰場。

而日軍《步兵操典》規定,新兵入伍後,每月用於實彈射擊的子彈,步槍不得低於150發,機槍不得低於300發。結果日軍每個中隊都有三分之一的步槍兵可以達到優秀射手的水平。

至於雙方步兵重火器威力的落差,就更不用說了。「七七事變」前,中國75mm以上口徑的火炮僅800多門,重炮只有可憐的48門,雖全部從德國進口,但總數連日軍同類火炮的零頭都不到。

㈨ 抗日時八路軍兵力和日本兵力對比

他們只是游擊隊,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他們真能對日軍構成威脅延安早就挨轟炸了,可事實是日本佔領山西後近在黃河對岸也從來不去襲擊延安。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兵力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