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是誰打的

抗日戰爭是誰打的

發布時間:2021-02-03 12:38:56

⑴ 抗日戰爭是誰打的

中國抗日戰爭,日本稱為日華戰爭,西方國家多數稱為第二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指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人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其實,關於起始時間的爭論並不是很重要的,重要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是誰進行了。毋庸置疑,中國的抗戰是全中國人民進行的,這是誰也不能抹煞的。但具體來說,又有幾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說,抗戰主要是共產黨進行的,國民黨兵見了日本人兵敗如山倒。另一種觀點則是近年來敵視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的觀點,說抗戰是國民黨和蔣介石進行的,共產黨堅持運動戰和游擊戰是游而不擊。當我在博客上發表了一點關於抗戰的言論,同時轉載了一些專家的文章時,竟有一些博友留言堅持非常強烈的觀點,共產黨沒有抗戰,是國民黨在抗戰。更有甚至,還有人留言說,1927-1937這十年中共產黨一直在搗亂,是另一次「文革」,而且是武裝的搗亂。我的觀點是,從1936年西安事變始,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共同領導了中國的抗戰。這個領導的權力體就是國民政府。國民政府領導三部分力量進行抗戰:其一、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其二、各地軍閥的地方部分。其三、蔣介石直接掌握的,先是得到德國訓練與軍事援助,後來又得到美國訓練與援助的中央軍。但這三部分軍隊在抗戰中的作用是不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從日本人手搶回地盤,在抗戰中壯大了自己。軍閥們則在抗戰是被大量地消耗,被中央軍整編。大仗惡仗多是這些雜牌軍打的。中央軍也有抗戰立功的,但有些中央軍中受蔣介石垂青的將領往往是一遇大戰,每當把日寇包圍時就放水,其行為無異於通敵。我還認為,抗戰的結果是,蔣介石控制的中央政府和共產黨領導的邊區政府都擴大了自己的力量。抗戰結束後蔣介石又大力地使用日本人的力量,大量接收戰時投敵的偽軍,即原先從國民黨部隊中投敵的皇協軍,為戰犯岡村寧茨開脫罪責並聘其為顧問專門用於打內戰,並且收編一部分日本兵直接作為國民黨的戰斗部隊成員。

⑵ 抗日戰爭究竟是誰打的誰出的力最多那些吹牛皮的算不算有罪他們怕什麼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結果,缺少任何一方都很難獲得勝利。國民政府軍是正面戰場的主力,出兵最多,犧牲最大,殲敵總數(日寇)最多。按照這個標准國軍出力最多。但是如果按照主動程度來看,按照軍隊人數與殲敵比例、戰略的主動性、解放國土來看共軍又占據優勢。此外,美國、蘇聯的援助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海外華僑支持祖國抗戰事業。
吹牛皮嗎?其實兩岸都在做,大陸在1979年之前不承認國府和國軍,其實這是國共兩黨斗爭的需要。直至今日,台灣部分史學家和民眾把共軍說的一無是處。其實這都不對,怕什麼?兩岸的人其實都怕政治壓力,兩岸的宣傳其實都是時代因素造成的,抗戰結束後國共兩黨的激烈斗爭使得這個問題帶有政治色彩,抗戰里那個時候是很近的,很近的歷史是很難做到客觀的。
抗戰是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結果,爭絕對的正統其實對誰都沒有好處,兩黨都各自做出了貢獻,如果否定任何一方都會辱沒了革命先烈。大陸如今解放了思想比較的實事求是了,部分耿耿於懷的台灣民眾和大陸國粉們也要釋懷。歷史的恩怨都過去了,中華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人,共同努力做好今天的奮斗,把我們中國建設好這不比什麼都強。建議樓主放棄冷戰時期的心態,中華民族要完成復興的偉業需要我們炎黃子孫,齊心協力去實干去奮斗。

⑶ 抗日戰爭中是誰打響了第一槍

王鐵漢:「九一八」之夜下令打響抗日第一槍 「鐵漢」,這個名字無愧於他——王鐵漢,一個真正的血性漢子,一個真正的鐵血男兒。 就是他,在那「九·一八」之夜,在那國難當頭的時刻,毅然拋棄上級的「不抵抗」命令,以民族大義為重,忍無可忍地下令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 當時,正在東北軍陸軍第七旅當團長的王鐵漢年方二十六、七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他的團與同旅另外兩個團就駐扎在北大營。 那天夜裡十時二十五分許,「九·一八」的爆炸聲剛過,埋伏在北大營圍牆外面的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的步兵在炮兵掩護下,以坦克開路,向北大營發起攻擊。東北軍參謀長竟然命令說:"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晚十一時剛過,兩個兄弟團已開始分別向北大營的東面撤退。王鐵漢此時因未接到撤退命令而依然堅守營房。子夜時分,第七旅旅長終於從沈陽城內打來電話,指示說「不抵抗,等候交涉」,隨後卻失去聯絡。 凌晨一時四十分,進攻的日軍開始接近王鐵漢團,並炮擊營房。這時,東北軍參謀長再次來電話詢問情況,並嚴令不準抵抗。王鐵漢激憤地回答「敵人侵我國土,攻我兵營,斯可忍,則國格、人格,全無法維持。而且現在官兵憤慨,都願與北大營共存亡。敵人正在炮擊本團營房,官兵不能持槍待斃。」 這位參謀長當即質問:「你為什麼不撤出?」王鐵漢說:「只奉到不抵抗、等候交涉的指示,並無撤出的命令」。參謀長氣哼哼地說「那麼你就撤出營房,否則,你要負一切責任!」電話隨即中斷。 正在王鐵漢准備撤退的時候,日軍開始向王鐵漢團發起新一輪進攻。被逼無奈的王鐵漢怒火中燒,毅然下令還擊。凌晨五時,就在日軍攻擊頓挫之際,王鐵漢率部忍痛撤出了北大營。 就是這樣,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打響了抗日第一槍。後來,王鐵漢先後率部參加了長城抗戰、淞滬抗戰、長沙會戰、南昌會戰、浙贛戰役。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王鐵漢曾奉命赴杭州受降。 後來,王鐵漢回到遼寧,出任了國民政府最後一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這期間,王鐵漢曾陪另一位著名抗日將領馬佔山回到北大營舊址。面對斷壁殘垣,王鐵漢淚流滿面地說:日本進攻北大營時,我們兵力將近八千人,敵方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們竟然要放棄!正是這一放棄,日本人進了中國,十四年間殺了我們那麼多同胞!慘不慘?!慘不慘?!」 此後,王鐵漢客居台灣,幾十年不忘故土,常以詩文寄託思鄉之情,直到前幾年,這位抗日名將以九十多歲的高齡在台灣辭世,最終沒能重返故鄉。 如今,他的女兒王翠鳳現在生活在沈陽市的鐵西區,現年已經八十五歲了,父親在辭世前還與她有書信往來。 在王鐵漢將軍的家鄉——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許多鄉民都知道這位抗日英雄、民族驕子的事跡。 王鐵漢,以他「鐵漢」之風,在那如磐之夜,拔槍而起、挺身而出,打響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打響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向世界昭示: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欺!(記者 金果林) http://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5-09/18/content_5155270.htm

⑷ 誰打贏了抗日戰爭

如果來僅僅從字面上來源講,抗日首先得是被日本侵略的國家。所以,凡是被日本侵略的國家,最後都打贏了這場戰爭,盡管付出的代價有大有小。但是,這里不包括美國,因為美國和日本的較量,場地一直在亞洲,他們之間不存在抗日,而是抗美。

⑸ 抗日戰爭到底是誰打贏的請舉例

沒有美國佬的教唆會有日本軍國主義么?沒有英美對日本的大力扶持,日本會有版航母飛權機坦克?沒有美歐拜仁隊日本的綏靖沒有蔣介石張學良對日的配合鬼子會有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能力么?沒有美軍的太平洋戰爭日本可能投降么?說中國戰勝了日本實在是自欺欺人的

⑹ 抗日戰爭誰是打贏

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是最後的決勝武器

⑺ 抗日戰爭是哪一年打的~~在線等~~~

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同年,西安事變爆發,使國民黨不得不聯版合共產黨抗權戰,全民抗戰爆發!~
8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和遠東戰場失利,蘇聯嚴厲打擊東北三省的日軍,日本無力再做支持,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勝利!

⑻ 抗日戰爭到底誰出力更大

國民革命軍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三個月的戰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的兵力。由於國民革命軍戰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後,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兵,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傷亡50000餘人。
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由於此時國民革命軍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開始了長達數月,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0000多人。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國民革命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0000餘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徐州會戰:1938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溥線,擴大了佔領區,但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國民革命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庄大捷消滅鬼子10000多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蘭封會戰:1938年5月21日----6月:
日軍試圖在徐州會戰後繼續擴大戰果,板垣征四郎師團孤軍深入,被以薛岳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包圍。最後由於蔣軍嫡系將領的無能,國民革命軍最終功虧一簣。
武漢會戰:1938年6月----10月:
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雖然最終以武漢失守而結束,但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斃傷敵軍40000人、近100000名日軍因戰斗、氣候、疾病等原因暫時喪失了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隨棗會戰: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國民革命軍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省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革命軍消滅斃傷敵軍13000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軍動用100000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國民革命軍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0000人,被迫撤軍,國民革命軍傷亡30000餘人。
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軍佔領南寧和昆侖關後,國民政府從數百公里處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宜昌失陷。棗宜會戰是武漢會戰以來,日軍對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豫南會戰: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省國民革命軍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了9000人後,日軍最終撤軍。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為保證南昌附近佔領區的安全,日軍發動試圖消滅贛北國民革命軍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圍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國民革命軍包圍而倉皇撤軍,傷亡高達15000人。
晉南(中條山)會戰:1941年5月: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傷亡42000餘人,被俘35000餘人,日軍傷亡僅為國民革命軍的1/12,成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
國民革命軍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上主動發起1941年以來惟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最終由於第九戰區指揮失誤,日軍一度攻佔長沙,國民革命軍傷亡失蹤70000人,日軍僅傷亡20000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制定了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取得了長沙會戰的大捷,共斃傷日軍50000多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
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國民革命軍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十五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148人。
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堅守石牌要塞,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軍30000優勢兵力進攻下,國民革命軍第57師官兵9000餘人孤軍誓死抵抗長達一十六天。最終國民革命軍收復常德等陣地,斃傷日軍20000人。
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
日軍試圖通過豫中會戰圍殲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由於國民革命軍指揮失當,洛陽淪陷。日軍實現最初的作戰計劃。
長(沙)衡(陽)會戰:1944年5月----8月:
豫中會戰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革命軍在衡陽進行了長達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終因沒有拒不後援而遭到失敗。
桂(林)柳(州)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空軍基地發動桂柳會戰。國民革命軍在明顯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導致桂林和柳州僅數日即遭到淪陷。
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
國民革命軍在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包圍,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10000多人。最終在國民革命軍的反攻下,日軍傷亡20000餘人,被迫撤軍。

⑼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第一槍是由誰打出去的

江橋抗戰被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九一八」事變時,齊齊哈爾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謝珂將軍在獲悉日本關東軍將向省城進攻的情報後,從9月下旬起,果斷採取了一系列阻擊日偽軍的戰略措施:調朴炳珊炮兵團的兩個營布防齊齊哈爾,並委任其為齊齊哈爾警備司令;調程志遠第二騎兵旅的朱鳳陽團從小蒿子站(今泰康)進抵泰來附近,擔負對洮南方向的警戒;將駐拜泉的吳松林第一騎兵旅調齊齊哈爾城南布防;由徐寶珍率衛隊團及配屬炮兵一個營,工兵及輜重各一個連2000餘人進駐江橋北端陣地,構築戰斗工事,在橋南端布設地雷場,並把庫存的近百挺捷克式輕機搶裝備給第一線守備部隊。同時,電告黑河馬佔山和省防軍第一旅旅長張殿九,省防軍第二旅旅長蘇炳文各派一個步兵團進駐昂昂溪,電令駐滿洲里的程志遠旅做好准備待命而動,至此,江橋阻擊戰的各項准備工作基本就緒。
1931年10月,叛軍張海鵬派徐景隆率3個團從白城子出發向江橋進犯,15日到泰來,日軍飛機飛抵龍江上空助威。16日拂曉,叛軍進抵江橋南端,在戰斗轟炸機的支援下,與守軍徐寶珍部發生激烈戰斗,其3個團在守軍的反擊下傷亡慘重,一齊潰退,在江橋以南地區與守軍對峙。守軍遂將江橋破壞3孔,阻止日軍再犯。
1931年10月16日,馬佔山接到張學良任命其代理黑龍江省主席、軍事總指揮的電令後,立即從黑河晝夜兼程前往省城,19日15時抵松浦後,即乘火車於當夜到達省城齊齊哈爾市。20日上午就任黑龍江省代主席,親赴前線激勵抗日將士,同時發布告懸賞索取張海鵬首級,並宣布成立黑龍江軍臨時總指揮部,以便統一指揮。馬佔山任總指揮,以副司令公署參謀長謝珂任副指揮。
雖然在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佔山指揮下失敗了,江橋抗戰被評為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也被評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⑽ 抗日戰爭到底是誰打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主要在日版軍後方及日佔區進權行游擊戰。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記載: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共作戰125165次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政府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斗、小型戰斗38931次。

國軍抗日名將無數,其中重大戰役有《淞滬戰役》《台兒庄戰役》《常德會戰》《昆侖關戰役》《衡陽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會戰》《中條山戰役》《 浙贛會戰》《鄂西會戰》《上高會戰》《滇緬大反攻》等著名戰役達22次。培育出以李宗仁、杜聿明、孫立人、薛岳、衛立煌、傅作義、戴安瀾、張靈甫、王耀武、張自忠、邱清泉、等為楷模的抗日英雄若干個。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

應該說是國共兩軍打的。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是誰打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