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2 23:35:35

Ⅰ 下列哪一事件是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

答案C
解析:本題要扣住「歷史轉折點」去理解,從而找出答案。解放戰爭初版期,國民黨處於戰略權進攻狀態,人民解放軍處於戰略防禦狀態,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之後,人民解放軍轉入大反攻,將戰爭引向國統區。開始了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的新階段,這是一個大的歷史轉折點。

Ⅱ 解放戰爭真正的轉折點在哪兒

戰略反攻確實從挺進中原開始,不過不僅僅是千里躍進大別山,而是劉鄧,陳謝,陳粟三個集團一起打出去。這是歷史教科書上欽定的說法,沒必要懷疑是宣傳報道上的偏差。

1946年~1948年,晉冀魯豫解放區連年乾旱,而戰爭曠日持久,生產遭到破壞,農民負擔與日俱增,有些縣份開始出現逃荒,再耗下去有當年中央蘇區之危。需要把抵近的國軍牽走,讓老區喘口氣;

1947年國軍重點進攻陝北和山東,兩頭吃緊,而夾在中間的晉冀魯豫部隊在太行山和廣闊平原間縱橫馳騁,主力加地方部隊有四十萬,自衛有餘,有能力也有必要出擊一下支援兄弟根據地;

背後的閻老西早在上黨戰役就被打慘了,雖然只損失3.5萬人,但那是抗戰剛結束大家都不寬裕,11個師的編制被吃掉了,又不再擁有全山西的地盤,只有固守的份,這讓劉鄧少了後顧之憂。

綜上,
晉冀魯豫力量充足,而其他根據地力量不足;
晉冀魯豫資源不足,而面前的河南資源充足
(反正共軍的裝備有凱申物流供應,急需的資源是人力和糧食,河南最豐富)。

所以打出去成為必然。

劉鄧南下,立即牽動了中原地區數十個旅的國軍機動部隊,同時陳賡部從山西渡黃河進軍豫西,和劉鄧呼應鉗制了華中地區兇悍的桂系。隨著晉冀魯豫的這兩個集團逐漸連接到一起,整個河南逐漸被共產黨包圍消化了,佔領新區人口有四千多萬,為中原野戰軍參加淮海戰役打下了基礎
(其實「綰轂中原」的戰略構想太祖早都嘗試過,豫湘桂會戰時國軍大崩潰,共軍就尾隨日軍深入河南,但到日本投降時還沒發展起來,於是有了新四軍5師的中原突圍)。

老區也緩過勁來,新兵源源不斷補充劉鄧,留守部隊在徐向前的指揮下在山西瘋狂刷怪,六萬雜牌的基礎最後拿下整個山西。。。

陳賡部在豫陝的動作也使得胡宗南南北受敵狐疑不決,最後不得不吐出延安,而北面彭德懷部在連續作戰中部隊翻倍,一直南下追殺到隴東。

華東方面七月分兵後南麻、臨朐等戰打得很難看,基層牢騷「反攻反攻,丟了山東」。然而國軍打仗只能指望少量精銳,把粟裕打消停了又要轉頭去追殺劉鄧。於是華東壓力明顯減小。陳粟跳出山東進占豫皖蘇,山東內線也開始收復失地,許和尚快憋壞了。

到1947年底,全國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改變,幾個月反攻消滅國軍54個旅和100個保安團,共75萬人,國民黨軍需要處處守備,僅在大別山周圍和淮河以北剩下26個機動旅。

兵勢既成,橫行中原,不可阻擋,再也沒有根據地、補給什麼的限制了。變數只在於粟裕在豫東戰役驗證了解放軍在承受一定傷亡情況下有能力殲滅國軍大集團,而不用按照原來的計劃付出更多傷亡去渡江又一次扯散國民黨防線。所以豫東戰役只是決定了勝利是大口吞噬的獅子姿態還是撕碎後啄食的雄鷹姿態。而王的審判,已經提前來臨。

所以,戰略反攻確實是三路大軍挺進中原。

至於東北,本來就毫無懸念,國民黨對東北的猶豫不決給了林彪太多便宜可占。對全國戰局一點裨益都沒有。

三路大軍中劉鄧部付出的犧牲最大。大別山之旅並不是現在輕描淡寫的武裝遊行就把國民黨軍調動了。以紅四方面軍為老底子的劉鄧大軍打回老家卻發現比離家長征的時候還要艱苦,除了沒有根據地支持補給困難,還有多如牛毛的土匪和小保隊的騷擾。共產黨武裝曾四進四齣的大別山對這支子弟兵顯得無情,不能提供什麼支持,也不敢支持,殺怕了…老百姓早已沒有鬧革命分土地的熱情,他們只求不捲入戰爭能活下去。

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12.4萬人,轉出時除去部分留守地方武裝人員,只剩5.86萬人,犧牲不可謂不大。(流動作戰中負傷、掉隊和逃兵很常見,但在北方好歹能回後方,在大別山遇到小保隊土匪聽口音不對就殺,所以這些減損的人員大部分都死了……)
但是這些犧牲換來了中原戰場的大轉變,比起留守老區同等數量的犧牲意義更大。所以現在比較流行的「大別山敗筆」說是不對的,要麼是naive,要麼本來就是某粉為了黑劉帥,但如果不是劉帥他們在前面做犧牲,還不知道某粉愛吹的那位要去展望哪個兄弟根據地。

正如劉伯承說的:「我們老根據地的街頭沒有了飛機的聲音,我們的娃娃胖了,有什麼不好?」把挺進中原當做轉折點是合適的。

Ⅲ 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

遼沈戰役~來解放軍解決了缺少重武器自的問題~
平津戰役~和平解放首都北京,為後續工作減輕了重建負擔~
淮海戰役~控制住了中國的金融經濟重鎮~為建立新中國提前做好防範日後可能和必將出現的戰後經濟危機~
渡江戰役~粉碎了老美劃江而治的分裂中國政策~
接著就是中國南方的剿匪戰和北方的反間諜戰~這些都是針對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勢力處心積慮的大陸反攻作戰~一直持續到美國與中國邦交正常化,大概是70年代~
另外還有建國後的幾次和國民黨海軍的海戰或者海上沖突~
每一次作戰都是一次轉折~

Ⅳ 人民解放戰爭從戰略防禦走向戰略反攻的轉折點是

選B:

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這是解放戰爭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一專個偉大轉折屬,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

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威脅南京和武漢,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起到了戰略進攻的先鋒作用。

挺進大別山完全扭轉了依託根據地抗擊敵軍進攻的情形,把戰爭引向了蔣管區,使得晉冀魯豫根據地在長期得戰爭後得到恢復,陝北和山東根據地渡過難關。

Ⅳ 人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是

林彪四野接收日本關東軍全部裝備、軍械廠及全部偽軍,一舉成為當時中國境內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的大兵團。

Ⅵ 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哪場戰役

解放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戰略防禦、戰略反攻、戰略決戰

防禦階段:1、全面進攻:國民黨憑借美帝的支持,向中原、華東、晉冀魯豫、晉綏等解放區大舉進攻。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和勇氣。中共方面則實行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的對策。粉碎了國民黨的進攻計劃。2、重點進攻:全面進攻計劃失敗後,國民黨開始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陝北的有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等戰斗;山東的有孟良崮戰役,國民黨軍整編美械74師被我軍一舉殲滅。人民解放軍再次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
反攻階段:共產黨向敵人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區進行反攻,三路大軍挺進中原,華北解放軍解放石家莊;東北解放軍解放東北廣大地區;西北解放軍收復延安。反攻階段成為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決戰階段:進行三大戰役,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解放戰爭決戰階段共有三大戰役,分別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遼沈戰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間進行的。第一階段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於10月15日打下錦州,殲敵10餘萬,俘敵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范漢傑。截斷了北寧線,封閉了東北與華北的陸上通道。長春守敵動搖,一部起義,一部投誠,長春順利解放。第二階段從10月20日開始至28日,進行了遼西會戰,東北野戰軍全殲了妄圖重占錦州,奪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團10萬餘人。第三階段從10月29日至11月2日,東北野戰軍解放了沈陽和營口,東北全境得以解放。遼沈戰役共殲敵47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連同其他戰場的勝利,人民解放軍上升為300萬人,國民黨軍隊則下降為290萬人。全國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鞏固的具有一定工業基礎的戰略後方,並擁有了東北野戰軍這支近百萬的戰略預備隊,為以後解放平津與華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

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6日發起,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1月6日至22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在徐州以東碾庄地區,圍殲敵人黃伯韜兵團,擊斃敵兵團司令黃伯韜。敵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中共地下黨員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3000人在賈汪、台兒庄地區起義。從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主要作戰目標是殲滅由豫南趕來增援而孤軍突擊的黃維兵團。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一部的配合下,全殲敵第十二兵團於雙堆集地區,生俘兵團司令黃維。在此期間,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撤離徐州,被華東野戰軍主力合圍在陳官莊一帶,孫元良兵團被殲滅。第三階段從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軍發起總攻,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擊斃兵團司令邱清泉,生俘副總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這次戰役共計殲敵55.5萬人,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的地區。國民黨統治的心臟地帶京、滬一帶完全暴露於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之下。

平津戰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間進行的。平津戰役第一階段從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確定的對平、津、張實行圍而不打或割而不圍的作戰方針,人民解放軍完成了對平、津、張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任務,使敵人失去南逃或西竄的可能,造成了解放軍從容殲敵的態勢。第二階段從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軍按照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作戰方針,先殲滅新保安之敵兩個師,接著殲滅由張家口突圍之敵七個師,並於1月14日總攻天津,全殲守敵13萬人,生俘敵警備司令陳長捷。第三階段從1月16日至31日,在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和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有力地促進下,經過談判,傅作義率部25萬餘人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整個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達52萬人,華北基本上獲得解放,並使華北、東北這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群眾勝利地完成了與敵主力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共進行了142天,殲滅敵人173個師,共計154萬多人。連同在此期間其他地區的作戰,人民解放軍共計殲敵182萬人。這意味著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滅殆盡。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

Ⅶ 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什麼

遼沈戰役~解放軍解決了缺少重武器的問題~
平津戰役~和平解放首都北京,為後內續工作減輕了重建負擔容~
淮海戰役~控制住了中國的金融經濟重鎮~為建立新中國提前做好防範日後可能和必將出現的戰後經濟危機~
渡江戰役~粉碎了老美劃江而治的分裂中國政策~
接著就是中國南方的剿匪戰和北方的反間諜戰~這些都是針對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勢力處心積慮的大陸反攻作戰~一直持續到美國與中國邦交正常化,大概是70年代~
另外還有建國後的幾次和國民黨海軍的海戰或者海上沖突~
每一次作戰都是一次轉折~

Ⅷ 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是

C 解析: 1947年夏人民解放軍的戰略反攻對扭轉全國戰局起了決定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