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抗日戰爭中有哪些是中國共產黨的著名的戰役
1、平型關戰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
9月23日,第115師派出獨立團和騎兵營插到靈丘—淶源—廣靈之間地區活動,以鉗制和打擊增援平型關之日軍。24日夜,又以3個團的兵力冒雨設伏於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山地,等待來犯之敵。25日7時許,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全部進入設伏地域,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頓時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敵軍的車輛自相碰撞,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這時,我軍戰士勇猛地沖向公路,對敵實行分割圍殲,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經過一天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2、黃土嶺之戰
1939年11月7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在河北淶源黃土嶺伏擊日軍,擊斃號稱「名將之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此役殲敵9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3、昆侖關大捷
1939年12月18日,中國第五軍在軍長杜聿明指揮下,向被日軍佔領的位於廣西南寧東北50公里處的昆侖關發起攻擊,到12月31日,昆侖關戰役勝利結束。此役沉重打擊了日軍中素稱精銳的第五師團。昆侖關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罕見的一場成功的正面攻擊戰。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有11000人負傷,5500人為國捐軀。
4、仁安羌大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保障當時中國惟一有效的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並援助新結成的盟友英國,1942年3月,中 國10萬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4月17日,遠征軍派新編66軍38師113團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經過激烈戰斗,我軍終於佔領了仁安羌油田地區,使7000餘名被圍被俘英軍及500餘名美國傳教士、新聞記者得救脫險。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第一次主動進攻日軍取得的重大勝利,英軍脫險被稱為是「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跡」。
5、常德會戰
1943年秋,日軍集中8萬餘人的兵力和130餘架飛機,對常德地區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中國軍隊集中28個師約19.4萬人、飛機100餘架,進行防禦。1943年11月2日,會戰打響。常德會戰歷時65天,這在抗戰相持階段是少見的。戰斗激烈、傷亡慘重。日軍傷亡4萬餘人,戰死3名聯隊長;中國軍隊死傷5萬餘人,3名師長陣亡。中國軍隊不僅頂住了日軍的進攻,而且將日軍趕出了常德,保住了這一戰略要地,使中國入緬遠征軍無後顧之憂,打通了中印、中緬公路。常德會戰被稱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⑵ 抗日時期有哪些著名戰役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粉版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八權路軍方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打響了忻口會戰。抗戰初期,在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也是國共兩黨軍隊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戰役是忻口會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盪」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⑶ 國民黨在抗戰中的精彩戰役有哪些
國民黨在抗戰中的精彩戰役有:淞滬會戰,長沙保衛戰,昆侖關大捷,上高會戰,常德會戰。國民黨在抗戰中的精彩戰役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2、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3、昆侖關大捷
昆侖關戰役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主要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昆侖關,起始時間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侖關戰役有廣義和狹義兩個說法,廣義的就是指桂南會戰中的防守南寧、反攻南寧和賓陽作戰三部分,而狹義的只是指桂南會戰中的反攻南寧部分。
4、上高會戰
上高戰役(上高戰役、錦江作戰、鄱陽掃盪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5、常德會戰
常德會戰又稱湘北戰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華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常德地區進行的會戰。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抗日戰爭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
⑷ 抗日戰爭時期的三大著名戰役
1、平型關戰役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2、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3、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盪」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 ,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據八路軍總部1940年12月10日的統計,百團大戰僅前三個半月期間,就進行大小戰斗共1824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參考資料:淞滬會戰_網路
百團大戰_網路
⑸ 抗日戰爭中有哪些著名戰役
盧溝橋事變 平型關大捷 台兒庄大捷 百團大戰 鐵壁合圍 昆侖關戰役,長沙會戰,淞滬會戰,衡陽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
⑹ 抗日戰爭中有哪些著名戰役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雙方投入幾十萬的兵力。由於國軍武器裝備落後,損失33萬多人後,最終匆忙撤兵,。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
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此時國軍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0000多人。
太原會戰 1937年9月13日——11月,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黨軍英勇抵抗,付出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0000餘人。
徐州會戰 1938年1月——5月21日日軍打通了津溥線,擴大了佔領區,但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國民**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庄大捷消滅鬼子10000多人。
蘭封會戰 1938年5月21日——6月日軍試圖在徐州會戰後繼續擴大戰果,板垣征四郎師團孤軍深入,被以薛岳指揮的國軍包圍。最終功虧一簣。
武漢會戰 1938年6月——10月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雖然最終失守,但國軍的正面抵抗取得斃傷敵軍40000人、近10萬人喪失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
隨棗會戰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漢會戰後,日軍向湖北省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黨軍消滅斃傷敵軍13000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10月日軍動用10萬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國民黨軍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萬人,被迫撤軍,國民**軍傷亡3萬餘人。
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日軍佔領南寧和昆侖關後,國軍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
棗宜會戰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宜昌失陷。棗宜會戰是武漢會戰以來,日軍對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豫南會戰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省國民**軍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了9000人後,日軍最終撤軍。
上高會戰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為保南昌附近佔領區安全,日軍發動試圖消滅贛北國軍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圍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國民黨軍包圍而倉皇撤軍,傷亡15000人。
晉南會戰 1941年5月日軍是要殲滅山西南部國軍。國軍傷亡42000餘人,被俘35000餘人,日軍傷亡僅為國軍1/12,成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又稱「中條山戰役」。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10月1日國軍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上主動發起1941年以來惟一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日軍一度攻佔長沙,但國軍反攻,以傷亡失蹤70000人代價解放長沙,殲滅日軍20000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國民**軍第九戰區制定了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取得了長沙會戰的大捷,共斃傷日軍50000多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
浙贛會戰 1942年4月——7月28日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國軍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十五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148人。
鄂西會戰 1943年5月——6月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國民黨軍第十八軍堅守石牌要塞,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2日——12月在日軍三萬優勢兵力進攻下,國軍第57師官兵9000餘人孤軍誓死抵抗十六天。最終收復常德等陣地,斃傷日軍兩萬人。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5月25日日軍試圖通過豫中會戰圍殲國軍第一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由於指揮失當,洛陽淪陷。日軍實現作戰計劃。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8月豫中會戰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軍在衡陽進行長達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終因沒有後援而失敗。
桂柳會戰 1944年8月——12月10日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空軍基地發動桂柳會戰。國軍掌握制空權,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導致桂林和柳州僅數日即淪陷.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6月國軍在戰役中對日軍包圍,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一萬多人。最終在國軍的反攻下,日軍傷亡兩萬餘人,被迫撤軍。
⑺ 抗日戰爭中的著名戰役有哪些
著名戰役有平津會戰、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並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
1. 松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2. 太原會戰 1937年9月13日--11月
3. 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4. 徐州會戰 1938年1月 --5月24日
5. 蘭封會戰 1938年5月21日--6月
6. 武漢會戰 1938年6月 --10月
7. 隨棗會戰 1939年5月1日--20日
8.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10月
9. 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10.棗宜會戰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11.豫南會戰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12.上高會戰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13.晉南(中條山)會戰 1941年5月
14.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10月1日
15.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6.浙贛會戰 1942年4月--7月28日
17.鄂西會戰 1943年5月--6月
18.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2日--12月
19.豫中會戰 1944年4月--5月25日
20.長(沙)衡(陽)會戰 1944年5月--8月
21.桂(林)柳(州)會戰 1944年8月--12月10日
22.湘西會戰 1945年4月--6月
⑻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有哪些有名的戰役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的有名的戰役,像什麼百團大戰、台兒庄大捷等。我這次要說的是日軍掃盪時期的一次戰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次戰斗也非常的有名。
岡崎大隊憑借著居高臨下的地利和強大的武器裝備,將我軍的部隊牢牢的阻擋在山腳下。在《亮劍》中,李雲龍用挖掘工事和手榴彈的方法滅掉了山崎大隊,但是現實中並沒有那麼簡單。
為了能夠突破岡崎大隊的炮火,我軍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很多部隊被打的都不成建制了。當我軍好不容易攻上山頭後,遠處的援軍也已經馬上要到了。雖然很無奈,但是我們只能撤退,並沒有全殲岡崎大隊。
⑼ 抗日戰爭中有哪些著名戰役(要有戰役名稱、地點、時間、指揮者、主要戰績)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3個月的戰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兵力。由於國民革命軍戰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後,在付出 33萬多人的巨大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退,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
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由於國民革命軍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後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餘萬人。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 2萬餘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基本結束。
徐州會戰:1938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浦線,擴大了佔領區,但未能消滅國民革命軍主力。國民革命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庄大捷消滅日軍1萬多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蘭封會戰:1938年5月21日~6月
日軍試圖在徐州會戰後繼續擴大戰果,板垣征四郎師團孤軍深入,被以薛岳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包圍。但最後會戰沒有取得應有的戰略結果。
武漢會戰:1938年6月~10月
歷時4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雖然最終以武漢失守為結束,但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斃傷敵軍4萬人、近10萬日軍因戰斗、氣候、疾病等原因暫時喪失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隨棗會戰: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隨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革命軍消滅斃傷敵軍1.3萬人,第5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戰略目標。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軍動用10萬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等國民革命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國民革命軍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萬人,被迫撤退,國民革命軍傷亡3萬多人。
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軍佔領南寧和昆侖關後,國民政府從數百公里外急調10個國民革命軍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國民革命軍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宜昌失陷。棗宜會戰是武漢會戰以來,日軍對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百團大戰: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
計斃傷日軍二萬多人,偽軍五千多人;俘日軍二百八十多人、偽軍一萬八千多人;破壞鐵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梁、車站二百五十八處
豫南會戰: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9000人後,日軍最終撤退。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為保證南昌及附近佔領區的安全,日軍發動試圖消滅贛北國民革命軍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圍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國民革命軍包圍而倉皇撤退,傷亡高達1.5萬人。
晉南(中條山)會戰:1941年5月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國民革命軍中央軍」。國民革命軍傷亡4.2萬餘人,被俘3.5萬餘人,日軍傷亡僅為國民革命軍的1/12,成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
國民革命軍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主動發起1941年以來惟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日軍一度攻佔長沙,中國軍隊傷亡失蹤7萬人,日軍傷亡2 萬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制定了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取得了長沙會戰大捷,共斃傷日軍5萬餘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
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國民革命軍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15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148人。
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國民革命軍第18軍堅守石牌要塞,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軍3萬優勢兵力進攻下,國民革命軍第74軍57師9000餘人孤軍誓死抵抗長達16天。最終國民革命軍收復常德等陣地,斃傷日軍2萬人。
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
日軍試圖通過豫中會戰圍殲第一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由於國民革命軍指揮失當,洛陽淪陷。日軍實現最初的作戰計劃。
長(沙)衡(陽)會戰:1944年5月~8月
豫中會戰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革命軍在衡陽進行了長達48天的抵抗,最終沒有支援而遭到失敗。
桂(林)柳(州)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空軍基地發動桂柳會戰。國民革命軍在明顯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導致桂林和柳州僅數日即遭到淪陷。
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
國民革命軍在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包圍,創造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1萬多人。最終在國民革命軍的反攻下,日軍傷亡2萬餘人,被迫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