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的小英雄有誰

抗日戰爭的小英雄有誰

發布時間:2021-02-07 17:55:18

❶ 抗日戰爭時的小英雄有哪些

地道戰嘎子,放牛郎王二小,雞毛信放羊娃

❷ 中國抗戰小英雄有哪些

1.王二小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2.楊來西

楊來西,是蘇北人,家裡人被日本人在「大掃盪」時殺害,被迫流浪到上海,過著無依無靠,沒有著落的生活。楊來西的悲慘生活,為當時在上海的地下黨員關注,他們收留了楊來西,自此後,楊來西也就加入了革命隊伍。

在革命過程中,楊來西還是非常賣命的,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1941年,楊來西跟隨著隊伍來到浙東,參與了相公殿戰斗、橫河戰斗。

3.張晶麟

張晶麟,出生於1926年,是膠東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張晶麟從小就乖巧懂事,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不不錯,尤其是非常崇拜愛國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對張晶麟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盪,犯下了累累罪行,張晶麟見到日寇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組織。因為年齡小,張晶麟所做的是一些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發放傳單之類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認真負責完成任務。

4.李愛民

李愛民的事跡流傳在太行山區,他出生於1930年,家住在山西武鄉縣白家莊,因為表現積極,成為當地的兒童團團長。李愛民曾多次為八路軍傳遞情報,運送緊急信件,因為靈活機智,多次躲避過了敵人的抓捕。

1943年,他在和鄉親們搶收完莊稼後回去的路上,碰上了正在巡邏的日本軍隊,為了掩護鄉親們的安然撤退,李愛民挺身而出,吸引了日本軍隊的注意力,最終為日本人所抓捕。

日本人對李愛民動用了多種酷刑,小英雄就是不招供,最後犧牲在日本軍隊的屠刀下。他的事跡一出,感動了當地無數人。

5.王朴

王朴,又叫作王璞,出生於1929年,河北省完縣人野場村,年僅11歲時被推選為兒童團團長,對於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行為及其厭惡。1943年,日寇和偽軍掃盪到野場村,將鄉親們圍在了一起,逼迫他們交待出八路軍的去向。

王朴寧死不屈,堅決不供出任何人,日本鬼子就把他給殘忍殺害了。就這樣,為了革命事業,王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後來,王朴被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解放後,他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2)抗日戰爭的小英雄有誰擴展閱讀: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網路-抗日小英雄

❸ 抗日時期有哪些小英雄

1、趙志強

趙志強1931年生於萬全縣,家裡開有一個小雜貨鋪,生活過得還算安逸。抗戰爆發後,日本鬼子對萬全一帶進行了掃盪,壞事做盡,令人發指。

一天下午,幾個鬼子沖進了家中。殘暴的鬼子將家裡的財物劫掠一空,用刺刀殺害了他的爸爸、爺爺,還在光天化日之下侮辱了他的媽媽和姐姐。隨後,鬼子將媽媽和姐姐押往一座大院之中,逼著她們給鬼子跳舞表演。

不堪受辱的媽媽、姐姐和其他婦女拚死反抗,她們有的咬斷了鬼子的鼻子、有的摳出了鬼子的眼珠、有的咬掉了鬼子的耳朵。鬼子惱羞成怒,滅絕人性地挑死了所有反抗的人。

在慘案發生前,街坊的一位老奶奶將他藏進了羊圈裡躲過了一劫。鬼子走後,老奶奶將他帶到了位於懷安小狼窩溝村的舅舅家,將他交給了趙志強的姥姥。目睹親人慘死,在趙志強小小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暗暗發誓,血債要用血來償還,一定要為親人報仇。

在狼窩溝村,趙志強為村裡的張姓財主當起了羊倌。他每天趕著羊群上山,傍晚時分再將羊趕回家,過著簡單而枯燥的日子。

1945年8月,蘇蒙聯軍開始向盤踞在狼窩溝兩翼野狐嶺和東山上的鬼子發起攻擊。攻擊的焦點是狼窩溝上的北大橋。

為搞清鬼子的火力點所在,聯軍朝著鬼子的陣地發射了大量炮彈。但即使被炸,鬼子絲毫不還擊,龜縮在暗堡里。

18日上午,蘇軍的摩托化火力偵察小隊沖上了大橋。他們剛上大橋,接連幾聲爆炸響起,幾個蘇軍士兵當場被炸身亡。

聯軍又派來飛機對鬼子暗堡進行轟炸,劇烈的爆炸在山間響起。但鬼子就是死不開槍,躲在暗堡里不動。

就在聯軍一籌莫展之際,他們看見一個小羊倌趕著數十隻羊迅速走向了大橋。一個蘇軍士兵騎著摩托趕去,示意他停下,前面有危險。但他絲毫沒有回頭,反而加快了腳步。他就是趙志強,他趕著羊群沖向大橋,向鬼子的暗堡從容奔去。

一陣劇烈的爆炸聲響起,羊群踩中了地雷,羊群驚得四處亂竄,鬼子布置在橋上的地雷群紛紛被引爆。躲在暗堡里的鬼子再也沉不住氣,紛紛朝大橋上開火。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陳連祥老人清楚地記得,趙志強在犧牲前曾對著天空大喊:「媽媽,我為你們報仇了!」

隨後,他放聲大笑,聲音穿透了爆炸聲、穿透了槍聲。他被鬼子的機槍打中,又被地雷撕碎,散落在了血泊之中。小羊倌慘死,聯軍士兵們憤怒了,他們踏著羊群和趙志強的鮮血沖向鬼子暗堡,將躲在暗堡里的800多個鬼子全部打死,一個不剩。

小羊倌壯烈犧牲時,年僅14歲。他的壯舉感動了聯軍士兵、感動了狼窩溝所有的人,就連聯軍司令扎哈羅夫也為他流下了淚水。

2、海娃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插了雞毛,就知道十分重要,於是趕著羊群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

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快要到目的地的時候,鬼子才追了上來。

望著這群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計上心頭,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聲喊起來:「八路軍叔叔,快打鬼子啊。」

霎時間,四面八方的八路軍瞄準鬼子的腦袋,乒乒乓乓的就開了火,打得鬼子喪了命!張連長根據海娃送的雞毛信又成功搗毀了敵人的炮樓, 而且還活捉了「貓眼」司令。

3、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

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的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4、王小二

王小二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將他狠狠地摔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

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5、姜墨林

姜墨林1921年出生在寧安紅土牆子村(現寧安市三陵鄉紅土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之所以說他小,一是長的比較小,二是參加抗日斗爭年齡小。

九一八事變後,11歲的他就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兒童團,經常被黨組織派到敵占區偵察或做交通聯絡工作,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13歲參加綏寧反日同盟軍,首次參加戰斗,立功受獎。

14歲就任青年義勇軍小隊長,身先士卒,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能關心戰士們的吃穿住行等,深受戰士擁護,領導信任。17歲被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獨自帶隊戰斗,直至英勇犧牲。

❹ 中國抗日小英雄有哪些人

一、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 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五、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

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庄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❺ 抗日小英雄有哪些

你好。樓主!抗日小英雄

1、王朴: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專
2、張嘎:電影《小兵屬張嘎》主人公
3、海娃:電影《雞毛信》主人公
4、雨來:語文課本《小英雄雨來》主人公
5、王二小: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主人公
6、李愛民:太行山區的一個抗日小英雄
7、謝榮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8、周銀海:語文教材《兒童團長周銀海》主人公

很高興能為你解答問題!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你。

❻ 抗日的小英雄都有誰

一、王二小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
http://www.akcnc.net/fcak/hero/herodetils.asp?heroname=%CD%F5%B6%FE%D0%A1
2、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3、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主角是12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4、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❼ 中國抗戰小英雄有哪些

有:張嘎、海娃、雨來、王二小、謝榮策、周銀海等。

1、王二小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本名閻富華,生於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2、張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襲中,嘎子的奶奶為掩護八路軍被鬼子打死。八路軍偵察連連長鍾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絕,他決心報仇,毅然出發去尋找打鬼子的地區隊伍。在路上,他誤把游擊隊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想繳他的槍而鬧出笑話。

後來,人小鬼大的嘎子喬裝打扮成賣西瓜的小販,用木頭槍繳了胖墩翻譯的「真傢伙」。為了不讓隊長把槍收回去,他竟動了「嘎」氣,將槍藏到了老鴰窩里,因而受到批評關了禁閉。經過區隊長的教育,嘎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在一次戰斗中,他受了傷在老鄉家裡修養。游擊隊攻打敵人崗樓時,他偷偷從老鄉家裡跑回參戰,不幸在進城偵察時被捕。在敵人面前,嘎子剛強不屈,並在戰斗中逃了出來,他配合游擊隊拔掉崗樓,救出了鍾亮。

勝利了,區隊長代表部隊表揚了嘎子,獎勵給他一支真正的手槍。嘎子高興極了,最終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偵察員。嘎子的家鄉也解放了!

3、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

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就這樣,海娃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4、雨來

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個小村莊叫蘆花村,12歲的雨來就住在這個村子。雨來喜歡游泳,他的游泳本領可高了。後來雨來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朴實的話語。

秋天,鬼子又開始掃盪。爸爸媽媽留下雨來一個人在家,雨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忽然聽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把書塞在懷里就往外跑。他剛邁出門檻,就進來一個人。他抬頭一看,是交通員李大叔,隨後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里,小雨來趕緊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到堂屋,鬼子就硬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的引誘和嚴刑拷打下,堅強不屈,把敵人氣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這時河邊響起幾聲槍響。

敵人走後,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了,老人們含著淚,說:「有志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屍體吧!」就在這時突然水面上露出了一個小腦袋,還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

向岸上說道:「鬼子走了?」大家高興的叫起來:「雨來沒有死!」 原來槍響以前雨來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裡,鬼子沖著河開槍時,雨來早就從水底游到遠處了。

5、謝榮策

1948年3月11日,在掩護幹部和群眾轉移時,被國民黨騎兵團抓走。他面對凶惡的敵人毫無畏懼,英勇斗爭,不幸被敵人殺害,年僅16歲。

謝榮策的童年是在苦水裡度過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艱難,使榮策幼小心靈上萌發了反抗壓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裡地主老財紛紛逃往沈陽。

鄉親們如久旱盼甘露一樣的心情,盼望著共產、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夥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

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我人民解放軍,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陸續開往前線。龜縮在沈陽城裡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沈遼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

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過斗爭的鍛煉,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斗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斗爭。

❽ 中國有哪些抗日小英雄

1、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了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2、海娃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

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插了雞毛,就知道十分重要,於是趕著羊群作掩護送信去了。

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

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快要到目的地的時候,鬼子才追了上來。

望著這群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計上心頭,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聲喊起來:「八路軍叔叔,快打鬼子啊。」

霎時間,四面八方的八路軍瞄準鬼子的腦袋,乒乒乓乓的就開了火,打得鬼子喪了命!張連長根據海娃送的雞毛信又成功搗毀了敵人的炮樓, 而且還活捉了「貓眼」司令。

3、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

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的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4、李愛民

李愛民是一個佃農家的孩子,1930年生於山西武鄉縣白家莊.抗日戰爭後任本村兒童團團長,積極為抗日戰爭做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據點附近搶收莊稼,返迴路上,與日本鬼子的巡邏兵相遇。為了掩護民兵和鄉親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嚇和毒打下,他堅貞不屈,被打得皮開肉綻、雙腳骨折仍痛斥敵人,最後犧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僅13歲。

5、王朴

王朴,又叫作王璞,出生於1929年,河北省完縣人野場村,年僅11歲時被推選為兒童團團長,對於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行為及其厭惡。1943年,日寇和偽軍掃盪到野場村,將鄉親們圍在了一起,逼迫他們交待出八路軍的去向。

王朴寧死不屈,堅決不供出任何人,日本鬼子就把他給殘忍殺害了。就這樣,為了革命事業,王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後來,王朴被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解放後,他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❾ 抗日小英雄有哪些人

一、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

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 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五、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

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 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庄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的小英雄有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