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

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

發布時間:2021-02-07 05:30:52

⑴ 求圖:抗戰時期中國各大戰區分布圖

一、蔣介石於1937年8月20日,按照戰斗序列,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

1、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蔣介石親自兼任司令長官。

2、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山西王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

3、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馮玉祥擔任司令長官。

4、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

5、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

二、1938年2月,隨著戰事的進展,蔣介石重新劃分戰區。

1、第一戰區,在平漢路作戰,程潛擔任司令長官。

2、第二戰區,在山西作戰,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

3、第三戰區,在蘇浙作戰,顧祝同擔任司令長官為。

4、第四戰區,在粵桂作戰,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為。

5、第五戰區,在津浦路作戰,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

6、第六、第七戰區撤銷,增設第八戰區,守備甘寧青地區,蔣介石兼任司令長官。

7、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武漢會戰後,抗戰轉入相持階段。1938年11月,蔣介石再次劃分戰區。

1、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

2、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

3、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4、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5、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6、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

7、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8、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1)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擴展閱讀:

全面抗戰開始時,實力最強的當屬於第三戰區。這里集結了國軍的主力部隊,包括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

因此,當淞滬會戰打響後,第三戰區頑強堅守三個月之久,讓日軍損傷慘重,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言妄語。

1938年3月—4月,徐州會戰中,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率領下,奮起作戰,取得了台兒庄大捷,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取得了是抗日戰爭以來最大勝利。

1938年的武漢會戰從6月打到10月,中國軍隊第五、第九戰區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與日軍英勇作戰,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

1938年11月後這八大戰區中,第九戰區實力最強。著名的長沙會戰,就發生在這里。當時,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持續近一年。

雙方總共投入兵力達到160多萬(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特別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率部斃傷日軍56000餘人,俘虜139人,取得了輝煌勝利。

⑵ 尋找抗日戰爭階段性地圖

http://www.fs7711.com/01ZGZZ/22kangzhang/index.htm(這個網站幾次大會戰地圖全有,在下專面附著屬。各種地圖也全)

⑶ 抗日戰爭的戰略圖

建議去看《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裡面有圖,網上能下到電子版的, 作者是郭汝瑰. 本書由郭汝瑰、黃玉章任主編,田昭林、王文榮、張毓清、戚厚傑任副主編,蕭克題寫書名。參加編寫和編審的有參加過抗日戰爭的國共兩黨的將領,也有研究軍事史的專家,他們查閱了大量國家和地方檔案館的抗戰原始檔案,參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國大陸、台灣出版的300多種圖書,經6年寫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本書實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戰場上的抗日歷史,既不為之「擦粉」,也不為之「抹黑」,還歷史以本來面目,讓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華,以及中國在正面戰場抗擊日寇的真實面貌;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審時度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按事態的發展(同時也是按地域、地區),將正面戰場上開展的主要戰役、戰斗都作了介紹。每一重要戰斗,都交代背景、中日雙方的作戰指導與兵力部署、作戰經過,並對中國軍隊的得失加以評析。

這本書可算是至今為止第一本比較全面、客觀的敘述了整個抗日戰爭史(1931--1945)以前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總有這個或那個戰爭忽略不提,本書卻都很詳盡。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⑷ 抗戰初期國民黨的抗戰形式圖

1941-1942年形勢圖http://www.xwjinxiu.cn/zxls/Soft/UploadSoftPic/200510/20051017180559484.jpg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那以後除了棗宜會戰對國民黨與日本回的對峙形式答產生了一些變化之外,直到1944年國民黨豫湘桂戰役慘敗才使得局勢發生了較大變化。

⑸ 抗日戰爭階段劃分

對於抗爭階段劃分有不同觀點,這是普遍觀點:
1931年九一八事變,標志著局部抗戰的爆發,版1937年七七權事變,抗戰全面爆發。
1937.7-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戰略防禦階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進入相持階段
1945年8月-9月 反攻階段
另外的觀點:
局部抗戰的6年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九一八事變到1932年12月,為日軍侵佔東北的階段;第二階段從1933年1月至1935年7月,為日軍侵入華北的階段;第三階段從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發表到七七事變爆發,為全國抗日救亡高漲的時期。全面抗戰的八年總的可按毛澤東《論持久戰》中的三階段來劃分,但為敘述方便,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七七事變爆發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為戰略防禦階段;第二階段從武漢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戰略相持階段前期;第三階段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上旬,為戰略相持階段後期;第四階段從1945年8月10日到最後勝利,為大反攻階段。

⑹ 抗日戰爭分為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重大戰役

抗日戰爭分為三個階段: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

一、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將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中國掀起了全國性的反對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頑強抵抗,與日寇浴血奮戰。

國民政府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四次大規模會戰,這些大會戰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作戰實力和精銳部隊,中國軍隊以空間換時間,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圖謀,使抗戰進入對中國有利的戰略相持階段。

二、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

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在這個階段發生的戰役有: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黃土嶺戰役、桂南會戰、棗宜會戰、五原戰役、百團大戰、豫南會戰、上高戰役、中條山戰役、蘇南反清鄉作戰、第二次長沙會戰、香港保衛戰、第三次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

三、戰略反攻階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了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系。

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中華民族八年的全面抗日戰爭宣告勝利結束。

(6)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擴展閱讀: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演講。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准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著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

為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毛澤東還提出了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第三階段中,應是戰略的反攻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⑺ 抗日戰爭的各個階段、時間、標志

抗日來戰爭分為三個階源段,戰略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從1937年開始到1940年末結束,標志事件是稱為百團大戰的北方戰役勝利結束,我國我軍力量得到快速發展,建立了各級軍區各級政權,組織了起來,具備了同敵人在全國各地戰斗的力量,有人說北方戰役過早暴漏了力量這是不對的,無論有沒有北方戰役戰略發展階段都將結束,日本軍隊絕不會放視我們的發展。第二階段,戰略防禦和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由於我各軍區軍分區力量快速增長,因為民族大義人口眾多,我們的力量發展速度是很快的,有在各軍事地域超過敵人的危險,敵人必然拚命在各地反撲,我們要通過內外線作戰機動靈活戰術打退敵人進攻並進一步鞏固發展自己,這到1942年末結束,第三階段,戰略進攻階段,從1943年初開始,各軍區部隊進一步壓縮敵人空間,向敵人各要點進攻奪取這些要點,發展自己,在1944年下旬就已經具備了發動大規模運動戰和進攻敵人佔領的大中城市的力量,在前兩階段是不具備進攻大中城市的力量,要深扎基礎,不要一開始就想玩大的,這時國際局勢不利和開會和思考部署進攻奪取大城市。

⑻ 抗日戰爭分為哪幾個階段

抗日戰爭分以下5個階段:

1、局部抗戰興起階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

2、局部抗戰發展階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

3、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4、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5、戰略反攻階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從1937年7月7日爆發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了「戰爭結束」。事實上,中國戰場的最後停戰時間是1945年8月23日蘇聯軍佔領旅順港。

(8)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的著名戰役——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或稱「長沙保衛戰」。

中國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禦,由第9戰區集結重兵與日軍在戰線對峙。前2次長沙會戰,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從戰術上看,雙方並未分出勝敗,中國軍隊的損失更大;但從戰略上,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可以認為是抗戰中的勝利。

第3次長沙保衛戰則是一場典型的勝仗,中國軍隊與之展開殊死搏鬥,終將日軍擊退。第4次長沙會戰日軍以優勢兵力發動猛攻,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這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人數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雙方都損失嚴重。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

⑼ 抗日戰爭全過程

中國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科研人員發明了缸塔法工業生產硫酸技術,之後傳到了各大軍區,自此人民軍隊掌握了火炸華葯生產技術,生產無煙火葯,硝銨炸華葯,後又研製硝化甘華油炸華葯成功,晉察冀軍區1944年僅硝化甘新油炸華葯月產量達到了15800斤,華東軍區1948年濟南戰役時炸華葯月產量是15萬斤,在抗日戰爭中晉察冀軍區發明了「坩堝煉銅鋅」製造全新子華彈,在晉冀豫軍區的八路軍總部軍工人員發明了「窯爐燜火法」韌化炮彈彈體技術,相當武器尤其是大部分彈葯是自產的,自己生產才是長久的,可持續的,能源源不斷補充,自己不能造會影響戰斗戰爭,有了炸新華葯包中國人民軍隊就有了大規模攻城戰的能力,武器彈葯能源源不斷補充就可以進行大規模戰爭,我國的問題是因為分裂內戰等原因造成國家處於大而弱的無組織狀態,敵人小而強,力量只能佔領城市,對農村地區則無力佔領,中國處於一個進步的時代,擁有大量生氣,有優秀的領導人,正確的理論,嚴密的組織,這些都是宋國明國滅亡時沒有的,敵人是做不了元朝滅宋清朝滅明的夢的,我們在農村去分散組織發動群眾,建立各級政權,大軍區下轄二級軍區,二級軍區下轄三級軍分區,分別有部隊隸屬,野戰部隊與軍區部隊結合,軍分區下還有縣區武裝,縣大隊區小隊民兵自衛軍,形成一完整戰爭體系,恢復發展生產,發展工業,支援戰爭,通過機動靈活戰術打敗敵人進攻,不斷向敵人進攻,壯大自己,壓縮敵人生存空間,在大規模運動戰和攻城戰中打敗敵人,不斷繼續發展工業,發展教育,進行戰略追擊,解放中國東北人民,解放朝鮮人民,造大船,造飛機,攻佔日本。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各階段形勢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