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思維導圖

抗日戰爭思維導圖

發布時間:2021-02-07 04:20:19

Ⅰ 第六單元抗日戰爭。 畫這單元時間軸和思維導圖

第六待遇可以再找啊,這待遇。世界石油和四味道。好多好多天。

Ⅱ 中國近代史中,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救中國的思維導圖

十月革命的炮聲有一次驚醒了中國的知識階層,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而五內四運動的興容起,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成了民族獨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的社會結構依舊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中,中國人民依舊處於三座大山的壓迫之下。然而,中國的精神氣質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發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革命實踐中,廣大的人民群眾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只有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才能使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困境,使中國完成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Ⅲ 請給我看一張高中歷史的思維導圖.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專的形成
【知識梳理】屬
一、「百家爭鳴」
1. 背景:
(l)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促進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2)社會變革:社會結構發生急劇分化,「士」受到重用, 並提出自己的主張。
(3)學術下移:出現私人講學,「學在官府」發展為「學在民間」。
(4)社會需求:各國紛爭的社會環境,對人才及其治國方略的需求。
2.各學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莊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韓非子;等等。
3. 評價:
(1)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 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
(3) 各家學派彼此滲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時期 人物 主張 (列表)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愛人」。 b.「德政」,即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c.主張「克己復禮」,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②教育:首創私學,主張「有教無類」。

Ⅳ 有沒有大江保衛戰的思維導圖

台灣島內很少拍抗戰題材電影,因為台灣人對日本對台灣的佔領(一部回分人認為是治理)答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和我們大陸人一樣認為是侵略,但是另一種認為是對台灣的幫助,讓台灣有了新生活等。

台灣基本上不怎麼拍國軍當年抗日戰爭的電影,主要是比較丟人,不敢拍,怕拍出來被人罵死。

目前最出名的抗日電影,還是拍的清朝當時的高山族抗日的,《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拍的相當不錯,建議大家都看一看,網上有高清的那種版本可以看的,上下兩部好幾個小時,一部難得的電影,台灣優美的風景,高山族獨特的民俗,抵抗日本戰斗的精彩場面等,的確值看一下。

Ⅳ 小兵張嘎的思維導圖怎麼寫,急

以小兵張嘎為中心,列出跟他比較親密的幾個人以及事件

《小兵張嘎》是2006年12月1日在湖北少年兒版童出版權社出版的革命小說,該小說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家徐光耀。《小兵張嘎》是《百年經典》中的一冊,以一級戰斗英雄燕秀峰為原型講述了抗日小英雄張嘎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

以「一級戰斗英雄」燕秀峰為原型,講述的是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白洋淀邊一個小水莊子里,有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叫張嘎,他熱愛八路軍,八路軍也很喜歡他,住在他家裡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常常講英雄故事給他聽。

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支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

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

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

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製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Ⅵ 狼牙山五壯士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狼牙山五壯士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概念: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狼牙山五壯士》簡介:

《狼牙山五壯士》收入自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22課、北京課改版六年級上冊第25課和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22課,滬教版四年級上冊13課,作者為當代作家沈重。文章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的轉移,引敵上山,頑強殲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最後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位戰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於犧牲的精神。

作者簡介:

沈重(1915——1986) 原名沈紹初,浙江吳興縣人。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同年參加革命。1939年到晉察冀邊區,先後擔任晉察冀通訊社科長,特派員,新華社冀晉支社副社長等職,抗戰中作為《晉察冀日報》特派記者,主要在冀西遊擊區參加部隊和地方的軍事活動,因此,他的通訊報告作品大多是武裝斗爭的題材。解放戰爭期間擔任《新張家口報》社長,身體有殘疾,一目失明。曾用筆名沈重和藍戈。解放後任太原市市長。

Ⅶ 如何手繪製作百年屈辱抗戰的思維導圖

百年屈辱抗戰的思維導圖,只要是繪制和學科相關的思維導圖,最有效的學習途版徑就是參考思維可視權化研究院劉濯源老師團隊的高品質學科思維導圖:

高中歷史(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學科思維導圖

Ⅷ 冀中的地道戰思維導圖怎麼寫以大括弧行式寫

寫作思路:先寫出整體,再在整體處分支兩個重點,最後總結。

冀中的地道戰思維版導圖:

這篇課文從權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8)抗日戰爭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這篇課文可分三個部分,前面一部分說明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和作用,後一部分對其作出高度評價,中間的重點部分則主要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

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的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抗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敵情信息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有了地道戰這個斗爭方式,敵人毒辣透頂的「掃盪」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堅持了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Ⅸ 怎樣設計甲午戰爭與瓜分狂潮的思維導圖 急用。

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專化成果化為烏屬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思維導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