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建國後有幾次對外戰爭要詳細內容求大神幫助
截止2018年,中國建國後有7次對外戰爭
1,抗美援朝戰爭
時 間: 1950年10月1至1953年7月
地 點: 朝鮮半島
導火索: 美國侵朝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
對 手: 中國、朝鮮——美國為首的16國聯合國軍
結 果: 迫使美韓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2,中印邊境反擊戰
時 間: 1962年6月至11月
地 點: 中印邊境
導火索: 印度在邊界製造流血事件。
對 手: 印度(美國、英國、蘇聯支持)
結 果: 換來數十年的邊境安寧。
3,抗美援越戰爭
時 間: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
地 點: 越南境內
導火索: 美國軍機入侵海南島、雲南、廣西等地轟炸,威脅中國安全。
對 手: 越南、中國——美國
結 果: 迫使美國與越南簽署《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
4,中蘇珍寶島之戰
時 間: 1969年3月
地 點: 珍寶島
導火索: 蘇聯軍隊武裝入侵珍寶島,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
對 手: 當時的超級大國蘇聯
結 果: 常年駐軍
影 響: 中國讓蘇聯震驚,讓世界刮目相看。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戰
時 間: 1974年1月
地 點: 琛航島
導火索: 越南貪婪地侵佔南海諸島
對 手: 中國——南越
結 果: 收復了西沙島嶼。
6,對越自衛還擊戰
時 間: 狹義:1979年2月-1979年3月;廣義:1979年到1989年。
地 點: 中國和越南邊境
導火索: 越南1975統一後開始反華排華。開始時是南部反華排華,後來在1977年北部也開始反華排華,造成了華人華僑數十萬人死亡,同時越南軍方在中越邊境不斷進行騷擾並挑起武裝沖突,打死、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等行為和事件,由此點燃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索。
對 手: 中國——越南
結 果: 迫使越南同意邊境談判,經過10年努力,目前基本完成邊界劃界立碑。
7,南沙海戰
時 間: 1988年3月14日
地 點: 南沙群島永暑礁附近
對 手: 中國海軍——越南海軍
持續時間: 50分鍾
結 果: 中國海軍勝
傷亡情況: 中國海軍1人負傷
越南海軍: 2艦軍艦被擊沉、1艦重創。
Ⅱ 請列舉,新中國從建國至今,打過的所有戰爭和時間。
本人多年鐵桿軍迷,按照時間來列舉下1949年10月1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或參與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1950-1953年,交戰方聯合國軍,勝利;
一江山島戰役:1955年,交戰方「台灣國軍」,勝利;
金門炮戰:1958年,交戰方「台灣國軍」,勝負無定論(如果從遏制台獨這一目的看,是勝利的);
藏區平叛:1959年,交戰方藏區叛軍,勝利;
對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交戰方印度軍隊,勝利;
八六海戰、東引海戰、崇武以東海戰:1965年,交戰方「台灣國軍」,勝利;
第二次中印邊境沖突:1967年,交戰方印度軍隊,勝利;
中蘇邊境沖突(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鐵列克提事件):1969年,交戰方蘇聯紅軍,珍寶島戰爭勝利,鐵列克提事件戰敗,但1999年中國恢復了這一地區主權;
越南戰爭:1965-1973年,交戰方美軍、南越軍隊,勝利;
西沙自衛反擊戰:1974年,交戰方南越軍隊,勝利;
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交戰方越南軍隊,勝利;
兩山輪戰:1984-1990年,交戰方越南軍隊,勝利;
赤瓜礁海戰:1988年,交戰方越南軍隊,勝利。
可見雖然中國歷史教材上貌似波瀾不驚,實際風起雲涌,中國從來不畏懼戰爭,更不缺乏勝利!
希望能幫到你。
Ⅲ 建國以來發生了幾次大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對蘇自衛還擊戰,對印自衛還擊戰,對越自衛還擊戰
Ⅳ 求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所有戰爭
看看哥哥可概括
Ⅳ 建國以來中國發生了幾次戰爭和叛亂
中國建國後抄的6次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
1962年10月17日,中印之戰
1965年春,抗美援越
1969年3月2日,中蘇珍寶島之戰
1971年7月,西沙保衛戰
1979年2
月17日凌晨,對越自衛反擊戰
Ⅵ 中國建國後的戰爭都有哪些
我國建國後的戰爭有: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役、抗美援越戰爭、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越陸地邊境戰爭等。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越過三八線,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威脅中國安全。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Ⅶ 建國後中國一共打過幾戰爭最後一次是哪一場有多久時間
建國後中國一共打了八場戰爭。它們分別是:
1. 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停戰時說的好聽叫打成了平手,但是占據裝備優勢的美國實際上就是輸了這結局;
2. 援越抗法戰爭:1950年初—1954年7月21日。最後殲滅法軍14萬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3. 中印邊界戰爭:1962年6月—11月21日。1962年11月22日,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4. 抗美援越戰爭:1965年6月—1973年8月,包含西沙海戰(1973年1月19日);
5. 中蘇珍寶島之戰:1969年3月2日—17日。雙方談判但未和解。2005年雙方簽訂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確定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6. 鐵列克提之戰:1969年8月13日。8月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了一場邊境沖突,這場沖突鮮為人知,卻以我方慘重的傷亡而宣告結束;
7. 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2月—1990年2月,包含南沙海戰(1988年3月14日)。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8. 建國後對外戰爭的最後一仗:發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對我邊防部隊駐守的陣地實施偷襲。我軍迅速阻止還擊。此戰也是中越戰爭的最後一仗。
(7)中國建國以來的戰爭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越南抗法戰爭(英語:Vietnam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France),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語:Guerre d'Indochine),或稱法越戰爭,越南稱東洋戰爭、反法抗戰。是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間越南獨立同盟會為使越南獨立與法國進行的一場戰爭。
越南抗法戰爭大致可分為防禦、相持、反攻三階段。防禦階段(1946年12月—1947年12月)。抗法戰爭爆發時,法國投入近10萬海陸空兵力,而越南衛國軍的總兵力8.5萬人,地方部隊和民兵游擊隊100萬人。武器原始,又無外援。越軍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他們將隊伍一分為二:一部分打陣地防禦戰,正面狙擊法軍進攻;另一部分則轉移到農村,開展游擊戰,消耗法軍有生力量。
1947,越南軍民發揚「決戰決勝」的精神,在誘敵深入之後,展開游擊戰和運動戰,於12月23日粉碎了法軍的進攻,收復了太原、宣光等地,取得了越北戰役的勝利。
1948—1949年冬春,越軍在東北、西北、羅江、洮江等戰役中取得了勝利,解放了大片國土。
1950年邊界戰役的勝利,標志著北部的軍事主動權已轉移到越軍手中,也標志著越南抗法戰爭由戰略相持階段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Ⅷ 中國自建國以來共發生過幾次戰爭,分別是那幾次
兩次,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自衛反擊戰。
1、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
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
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
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8)中國建國以來的戰爭擴展閱讀:
1、抗美援朝戰爭的影響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後,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
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國內經濟建設准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1950年國防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後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經濟建設費才略微超過了國防費。
至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27.2億元,比 1949年增長77.5%,鋼產量135萬噸,居世界第18位,糧食產量3088億斤,居世界第一位。
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
2、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響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國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打亂了蘇聯一越南的戰略部署,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礦業,對於保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越南經過這場戰爭後也變得疲憊不堪。通過十年的輪戰,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戰爭中,中國佔領了大部分的邊界騎線點,將清末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邊界向前推進,控制了中越邊境地區廣大的戰略制高點,並在1999年通過中越陸地邊界條約予以確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Ⅸ 新中國建國後有哪幾次對外戰爭
中國來建國後發生了自6次對外戰爭,其中有和鄰國發生的戰爭,也有在鄰國和第三國發生的戰爭。具體如下: 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
1962年對印反擊戰,原因是領土爭端。
1965年春,抗美援越
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領土爭端。
1971年對南越的收復西沙戰,領土爭端。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領土爭端。
Ⅹ 我國建國後有哪些戰爭
我國建國後的戰爭有: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役、抗美援越戰爭、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越陸地邊境戰爭等。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越過三八線,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威脅中國安全。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