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印度與中國戰爭

印度與中國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6 17:02:38

Ⅰ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發生了幾次戰爭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

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1)印度與中國戰爭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發生的部分原因:

1、英國埋下中印邊界糾紛禍根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2、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佔中國領土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印度獨立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管轄,西藏同樣也應從英國侵佔的特權下擺脫出來。為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布,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

Ⅱ 中國能對印度戰爭

應該不會

1:戰爭的基點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緊缺或匱乏的狀態下。就現在的自然回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尚未達答瓶頸,或許連一半都沒有達到。

2:中國現在經濟體制無法支持大規模戰役,我記得看過,印度的經濟雖然發展緩慢,但是比較厚實,戰爭對印度的沖擊不至於太大,中國的經濟南重北輕,東西失衡,而且由於發展速度過快,其經濟產生中間真空狀態,一旦爆發戰爭,尤其長時間拉鋸戰,中國經濟有可能崩潰。

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印度的軍事實力和中國不在同一檔次,其裝備種類繁多、不易形成有效戰鬥力,且戰斗人員素質偏差,沒有自主的衛星監控系統,就此而言,印度的囂張氣焰實則是歐美在煽風點火。所以中國在不喪失主權和領土的情況下,不會與印度開戰。

Ⅲ 印度和中國的戰爭是什麼戰爭最終結果是什麼

對於發生在1962年6月至11月間的中國和印度的戰爭,中國稱之為對印自衛反擊戰,外媒則稱之為中印邊界戰爭。
戰爭的結果:中國取得了局部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遏制了印度蠶食我西南領土的野心和囂張氣焰。但在1962年11月21日,中國(單方面)宣布:從22日起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並主動後撤。從12月1日開始,我軍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方一側20公里以內。
雙方戰爭傷亡:
在整個對印自衛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完整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幣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虜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繳獲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我軍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Ⅳ 中國和印度打過仗嗎

打過。中印戰爭。

Ⅳ 中國和印度為什麼要「打仗」

主要是領土爭端問題嚴重。

二戰以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西藏也受英國的控制。回

英國人退出時在印度和答中國西藏之間,設了個麥克馬洪線,這一來中國就沒有藏南了,中國不認,但當時中國沒有話語權。

新中國控制印度後,印度眼紅,把藏南視為戰略要地拚命爭奪,於是戰爭打響。

對印度藏南是戰略要沖,但對中國也是國家主權問題,也不能拱手相讓。

Ⅵ 中國和印度戰爭的電影有不

電影沒有紀錄片我這倒是有(你應該也看過吧!)
6月份就開始了~
對我泱泱大國來說內!打個印容度阿三也叫個事兒!(韓國:牛b的都是我的。印度:我的都是牛B的)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中國、印度都沒有勝利,當時爭奪的有兩塊土地:西部的阿克賽欽和東部的藏南。兩地區都被印度侵佔,中國通過戰爭都奪了回來,但後來中國單方面撤軍,只在阿克賽欽駐軍,藏南真空(藏南在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平原地帶,易攻難守)。1987年印度將藏南蠶食。在兩塊爭議地區中,中國占據阿克賽欽,印度占據藏南。

Ⅶ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版,是因為印度不權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

Ⅷ 中國和印度之間真的會發生戰爭嗎

印度和我們國家的國抄情比較相似,均是人口大國,軍事實力不強,雖然現目前印度比較敵視中國,可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打也是印度挑起。我國現目前主要發展軍事,不會謀求地區霸權。而印度卻相反,所以中國與印度會發生摩擦是必然的,由它在邊境駐兵的規模可以看出。

Ⅸ 中國和印度的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藏南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版稱為權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而印度則稱'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名 稱中印戰爭
地 點阿克賽欽、藏南地區
時 間1962年6月至11月
參戰方中國;印度
結 果中國獲勝,軍隊回撤到戰前位置
傷亡情況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
主要指揮官張國華;Brij Mohan Kaul

來源:網路

Ⅹ 中國與印度的戰爭

名義上沒有 名義上是 中國贏了 可是跟輸家一樣把地送給人家了

解放軍內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容惑》書中對那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占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么被動和可憐。」

閱讀全文

與印度與中國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