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舉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
至1941年,日本基本上已經認為中國局勢基本控制!把駐軍由原來的200多萬銳
減至100多萬 主力的最最精銳的部隊由兩部分組成 最大一部分是在東北十三省
稱為關東軍(當時為十三個省.國民黨時期劃為九個省.共產黨執政歸為三個省)
其在中國所有佔領區域的兵力的總和也沒有達到關東軍的一半,但關東軍為何不
入關呢?因為同樣在東北邊境有著數量與關東軍相當的蘇聯紅軍(盡管關東軍很強,但當時的蘇聯紅軍不但團結,因為中央權利高度集中,好比文革時期的中國,那時的中國,如果哪個外族敢來侵略,只要毛主席一句話號召,那下不的地啦,你可以想像的到,而且蘇聯紅軍的裝備也是當時世上最精良的,好比他們的卡秋沙火箭炮,專打坦克的,一打一個准,前段時間我在電視新聞里看非洲哪個國家內戰,其中使用的最精良的武器居然還是蘇制的卡秋沙,前後相差可是60多年了快70年了,人非洲還在使用當年蘇聯使用的武器)這兩支軍隊都想戰略東北,都想瓜分東北,所以才互相起了牽製作用,只是後來國際形勢的發展,迫使斯大林不敢名目張膽的佔領東北,所以不的不暗中援助共軍,把接收的關東軍的武器基本上援助給了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他怕東北完全被蔣佔領和美國搞到一起去,其實蘇聯的暗中援助才是東北戰場上為什麼民主聯軍迅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優勢。日軍的精銳自北平打過去後,那部分精銳上來,幾乎中國沒什麼軍隊攔的住,只是後來,日本保守派內閣垮台,有點神經寶里寶氣狂妄自大的東條英機上台了,才下達了那寶里寶氣的偷襲珍珠港的命令,把世界超級強國美國捲入了戰爭,後來才把他的最精銳的部分一點一點的從中國戰場調往太平洋戰爭,官方數據,日軍在中國戰場的陣亡率是百分之十三,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確達到了百份之六十六點四,可見美軍之強悍,因為即使是在1944年末了,日軍還很強大,隨便發動了一場豫湘桂大會戰,國軍就損兵60萬,世界上有26個國家派出了軍隊打擊日本,還有60多個國家給了中國無數的武器物資援助 ,以及空軍,海軍等!還有醫療衛生方面的。這些都是決定戰爭支撐國府抗戰的重大因素,而真正加速戰爭進程的卻是1945年美國丟了那兩顆原子彈,一下對日本本土兩個城市給了毀滅性的打擊,日本人震驚了,其實當時美國也就那兩顆,第三顆最快也還要半年才能生產出來,這時蘇聯隊日宣戰,他們挾衛國戰爭之勝利對關東軍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順便提一段,蘇聯紅軍在攻擊德國本土之時也進行了所謂的殺光,婦女奸光,東西搶光,帶不走的燒光政策,他們的宗旨事實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屬於那種非常強悍的軍隊,短短數天,打垮了那不可一世的150多萬關東軍,活捉60多萬!日本天皇召集當時的科技人員開會,問,我們什麼時候能造出原子彈這樣殺傷性的武器,那些人員答,至少還需要5年!天皇聽罷第2天宣布了接受美,英,蘇提出的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㈡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凝聚力。
中共中流砥柱作用: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導和建立,到全面抗戰路線的制定;從敵後根據地的建立和抗日游擊戰爭的開展,中國始終堅持在敵後抗戰第一線。
世界反法西斯的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作戰的相互協調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蘇美對日作戰是中國抗戰決勝的有力配合。
(2)抗日戰爭勝利根本原因擴展閱讀:
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
國際友人組織的醫療隊到敵後參加戰時救護工作。不少民族工商業家,努力增加生產、保障戰時供應。許多少數民族直接組織抗日武裝隊伍,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抗爭。
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積極投身抗戰,並積極捐款、認購國債,為抗戰籌集了大量的錢款和物資,許多僑胞甚至直接回國參軍參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逐步形成了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共同抗日的戰略局面,廣大愛國將士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搏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卻罔顧抗日大局、民族大義,不僅不積極抗日,反而積極反共,幾乎與此同時,侵華日軍調整戰略,將主力對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中國共產黨軍隊在這雙重壓力下,始終堅持在抗日敵後戰場一線,積極抗日,為抗戰最後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塔密約》,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與盟國一起對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最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㈢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能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如果要是說實話,只能勉強選C。
因為如果沒有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中日戰爭的結局真是不敢專預測。
日本屬帝國是被美國消滅的。
中國就是前四年比較關鍵,就是打死不撒手,無論死活都絕不和日本人講和,苦苦支撐到美英參戰。
㈣ 根據材料一,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抗日戰爭喚起了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㈤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1、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建立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專戰線。
2、國民屬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多次會戰,消滅了大量日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3、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和一整套正確的作戰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肌膚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4、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的支持,蘇聯紅軍,英美聯軍在歐洲,太平洋地區各個戰場痛擊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戰勝利的進程。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2、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㈥ 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全民族的抗戰。
㈦ 中國抗日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抗日戰爭是一次全民族的抗戰,是一次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內滅亡中國的偉大的正義戰爭容。它集中了全國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這是戰爭能夠取勝的根本原因。
抗戰勝利的原因:
第一,由於建立了由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是一條全民族抗戰的路線。
第二,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路線,堅持持久抗戰的總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和創立敵後抗日根據地,抗擊了侵華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對奪取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第三,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的對日作戰,對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戰速決的方針、牽制日軍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離不開愛國華僑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㈧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有哪些
我們常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在當下之中,可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在為我們分擔責任而在更久遠的過去,有那麼一群偉大的人為我們犧牲,為我們流血,為我們奮斗,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回想當年我國被侵略者入侵,而無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嚴重落後於日軍的情況下,最終趕跑了侵略者,並且讓我們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這是多麼大的勝利,這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說這是多麼傳奇的一件事情,而對於我,中國軍隊為何能夠最終打敗不可一世的日本,取得抗戰的勝利,有哪些原因我們就來列舉一下。
雖然我國的資源很是稀少,比如說像石油像鋼鐵的產量在世界上來說都很低,但是日軍作為侵略者來說,他所需要維持的補給站更長,對於資源的消耗更大,所以說在美國切斷日本的補給線之後,他才急於向東南亞進攻。
㈨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和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勝利結束的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根本原因:
(1)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同近代以來歷次反侵略戰爭最大的區別。
(2)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得到了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