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戰爭的著名戰將
指揮官主要是 陳誠 李宗仁 白崇禧 出場率高。
將領
薛岳(長沙會戰,殲敵最多) 胡璉回 張自忠(上面的答好像打錯字了) 張靈甫和王耀武(74軍參加過所有的戰役)余程萬(常德會戰電影,最近在播) 戴安瀾和邱清泉和孫立人和杜聿明(印緬作戰) 胡宗南 黃維 黃百韜 方先覺(衡陽守了40多天)。。。。太多了有很多遺漏見諒
林彪、聶榮臻(平型關)彭德懷(百團大戰)
2. 國內最有名的抗日名將
張自忠:
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
第二名將。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中共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庄戰役後,李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台兒庄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杜聿明:
第三名將。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岳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 19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孫立人:
第四名將。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7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緣於此。不過,我並不認為英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更值錢。 欣賞孫立人的是他對日本俘虜的態度,對那些曾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禽獸,盡管成了俘虜也照樣格殺勿論,此舉大快人心。
薛岳:
第五名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台兒庄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不過,薛岳雖軍事上成就顯著,但治理湖南卻頗遭物議,為了謀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廣東,結果使湖南百姓在豐收之年餓死無數,百姓編民謠罵他。
衛立煌:
第六名將。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適的。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如果不是劉峙在河北大潰退,使得娘子關門戶大開,也許會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戰役畢竟是個不敗而敗的戰役。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只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最不為蔣信任。
傅作義:
第七名將。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北方最著名的國軍抗日將領。1933年就參加了長城抗戰,1936年又大敗進犯綏遠的日軍和蒙*德王的偽軍部隊,取得了百靈廟大捷。七七事變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太原保衛戰等。1940年,傅作義又殲滅日軍和王英的偽軍數千人,收復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這是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林彪在平型關戰斗後的總結中曾表示了對晉綏軍的不屑,晉綏軍的戰鬥力也的確一般,但傅作義顯然是晉綏軍中的一個異數。
戴安瀾:
第八名將。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台兒庄大戰等。在昆侖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至身負重傷才下戰場。1942年作為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甸作戰,在著名的東瓜保衛戰中,率孤軍與數倍於己之敵作戰,擊斃日寇5000餘人,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後又率200師收復棠吉。因上級指揮失誤,遠征軍被迫撤退回國,途中被日軍伏擊,戴安瀾負傷不治,壯烈犧牲。戴安瀾與杜聿明的關系頗似張靈甫與王耀武的關系,兩位長官的結局相同,兩位同為抗日名將的下屬結局卻大相徑庭,令人感慨不已。
張靈甫:
第九名將。第74軍58師長。張靈甫曾三次聞名,一次是抗戰前因殺妻而聞名,再一次是作為解放戰爭時被我軍擊斃的為數不多的國軍高級將領而聞名(蔣介石曾尊張靈甫為民國第一烈士)。這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張靈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戰八年間,他跟隨王耀武,幾乎年年對日作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擔任團長的張靈甫率一支小部隊偷襲德安張古山,隨後又堅守該陣地數晝夜,身負重傷,消滅日寇數以千計,對萬家嶺大捷的取得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後,郭沫若專門派田漢編劇,歌頌德安大捷,張靈甫在劇中以真名出現,一時間聞名天下。
王耀武:
第十名將。第74軍長。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1939年參加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指揮74軍參加上高會戰,重創日寇,被譽為抗日鐵軍。後參加第二次、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1945年指揮了國軍抗戰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王耀武精明強干、頭腦清晰,被中共高級將領稱為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
3. 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哪些傑出的將領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內李宗仁,第容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4. 抗日戰爭國民黨的十大名將都是誰。
抗日十大名將應為羅卓英、孫連仲、薛岳、楊森、唐式遵、李品仙、陳誠、王陵基、王纘緒、孫震、湯恩伯。
5. 抗日時期國共20位將軍排名
1、孫立人:抗日名將,青天白日勛章,新一軍軍長,陸軍中將(戰後晉升為二級上將),孫立人有「東方隆美爾」之譽,被打敗的日軍尊稱為戰神。
2、薛岳:抗日將領,青天白日勛章,,第9戰區司令長官,二級陸軍上將,薛岳被公認為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指揮其部先後殲敵十四萬:曾指揮抗戰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
3、衛立煌:"聲震忻口的抗日將軍",青天白日勛章,第1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副總司令,二級陸軍上將。朱德曾稱抗日名將衛立煌為「在忻口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美國盟軍史迪威將軍曾稱之為「百戰百勝將軍」。
4、李宗仁:"台兒庄大捷的司令官",青天白日勛章,軍事委員會漢中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戰區),陸軍一級上將。李宗仁指揮的台兒庄戰役是中國國民黨自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
5、戴安瀾:抗日名將,革命烈士,第5軍第200師少將師長,追授美國懋績勛章,追晉為陸軍中將。
6、張自忠:抗日名將,革命烈士,第5戰區第33集團軍中將加上將總司令,追晉為陸軍上將。
7、傅作義:抗日愛國將領,青天白日勛章,第2戰區司令長官,二級陸軍上將。
8、饒國華:抗日將領,革命烈士,第二十一軍第一四五師中將師長。
9、王銘章:抗日將領,革命烈士,第四十一軍一二二中將師長,追晉為陸軍上將。
10、趙登禹:抗日英雄,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第29軍第133師中將師長,追晉為陸軍上將。
11、佟麟閣:抗日將領,革命烈士,第29軍中將副軍長,追晉為陸軍上將。
12、孫元良:抗日名將,青天白日勛章,第22集團軍司令官,陸軍中將。
13、鄭洞國: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青天白日勛章,,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陸軍中將。
14、蔡廷鍇: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青天白日勛章,第26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中將(抗戰後晉升為上將)。
15、李家鈺:抗日名將,革命烈士,第36集團軍總司令,追晉陸軍上將。
16、蔣光鼐:淞滬抗戰總指揮,青天白日勛章,第十九路軍總指揮,第七戰區副司令長官,陸軍中將。
17、馬佔山: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青天白日勛章,第12戰區中將副司令長官,中國國民黨曾決議晉升為上將,未兌現。
18、宋哲元:抗日名將,青天白日勛章,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追晉為陸軍一級上將。
19、張發奎:抗日名將,青天白日勛章,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二級上將。
20、馮玉祥: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青天白日勛章,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陸軍一級上將。
6. 抗日戰爭雙方主要將領
國軍:蔣委員長、李宗仁、閻錫山、張自忠等
日軍: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
7. 中國抗日戰爭的十大名將都是誰
李宗仁、戴安瀾、孫立人、衛立煌、張靈甫、張自忠、薛岳、杜聿明、傅作義、王耀武 這是國軍十大抗日名將,史學界公認的
8.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有哪些
1、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雲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於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後,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吉鴻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
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4、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5、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後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餘人,壯烈殉國。
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他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驚。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