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6 08:48:08

Ⅰ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抗日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國歷史上有多次大規模戰爭,中國近代有多次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像抗日戰爭這樣的規模、性質和勝利結局的戰爭,確實為前所未有。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中國人民力量的空前壯大,是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原因。抗日戰爭的勝利是民族的勝利,人民的勝利。50年以後回顧那場偉大的戰爭,我們可以深刻地知道它是怎樣轉換祖國命運的,並增進對它與現實生活聯系的認識。
關於抗日戰爭的性質
抗日戰爭一開始就叫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日本對中國的民族壓迫,從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到「九一八」佔領中國東北,這里不去細說。盧溝橋事變爆發不久,日本提出建立所謂「東亞新秩序」,在中國實現「王道樂土」,也就是滅亡中國,把中國變為它的附屬國、殖民地。抗戰八年中,大半個中國土地遭到日軍佔領踐踏。中華民族真正到了存亡續絕的關頭。抗日戰爭就是中國人民用民族戰爭來掙脫日本施加的民族壓迫,收復中國領土主權,恢復自己的民族尊嚴。這是全中國人民的神聖事業。中國屬於反抗侵略的正義的一方,日本屬於施加侵略的非正義的一方。這個性質不僅僅是用種種文字、圖像記錄下來的,也是用中國人民流成河的血記錄下來的。這個性質不僅僅記載在中日雙方的文字、圖像中,也記載在《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至今為全世界所普遍承認的《聯合國憲章》中,記載在遵循聯合國大會批準的國際法原則的東京國際法庭材料中。「侵略」這個詞人們可以改成別的什麼,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事實卻永世也無法改變。
人們也許要問,國際和日本歷史學者怎麼看。抗日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國際和日本第一流的被稱為「主流派」的歷史學者的大量著作都是這么寫的。日本少數人宣傳「大東亞戰爭肯定論」、「皇國史觀」,學術界不認為那是嚴肅的科學性研究。
事實上,中國抗日戰爭的性質,根本不需要那段歷史過去以後才能作出判斷。這里可以看一看就在抗日戰爭進行中正直的日本皇族成員是怎麼說的。1943年至1944年,裕仁天皇胞弟三笠宮崇仁擔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幕僚,在中國戰地廣泛考察以後,有感於需要對派遣軍總司令部的佐、尉級軍官進行教育所寫的題為《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文中說:「明治維新以來,伴隨歐美文化的輸人,日本人也感染了霸權主義的侵略壓榨思想,並與歐美諸國一起,對中國實施此等行徑,如二十一條要求」。「甲午戰爭以後滋長了侮華思想」。「滿洲獨立後,日本又對華北懷有野心」。「中國事變爆發以後,日本軍隊的殘暴行為又給中國的抗日宣傳提供了事實根據。如掠奪,強奸,殺害平民,放火等等。」「大東亞戰爭開始以後,把中國看成,『日本的軍事基地』,在中樞決策機構內還有人認為,戰爭的主角是日本,日本必須戰勝,所以日本必須榨取中國以自肥」。「如果是『有取有予』,尚可另論,而現在的日本是無所不取,掠奪殆盡。這還成什麼事體!」「烈犬是不狂吠的,回顧以前高喊『聖戰』、『正義』雲雲,叫喊的聲音越高,事實越近於相反」。三笠宮至今健在。這份文書當時被沒收,後來偶然發現。他在回答《讀賣新聞》編輯部負責人采訪的提問中,接著又講了許多親眼目睹的駭人聽聞的事實。對於日本從「九一八」佔領中國東北以後的所作所為,他的斷語足:「連侵入他人所有的土地都要構成非法侵佔罪,更何況侵佔他國的領土,這能說不是侵略嗎?」
抗日戰爭50年以後的今天,日本政界一些人極力否認中國抗日戰爭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極力給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翻案。他們揚言日本侵略中國、侵略亞洲鄰國不但無罪,而是有大功。這個大功是把中國和亞洲國家從英美統治下「解放出來」了,促進了亞洲國家今天的經濟發展。那些人並非不知道聯合國憲章精神、東京審判材料,不知道日本和國際上一切嚴肅歷史學者的看法,不知道《作為日本人對中國事變的內心反省》那類文件上記述的基本事實。但是他們仍然無止無休地顛倒黑白,這表明日本至今仍潛在著一股軍國主義勢力,表明日本社會中至今仍有那麼一批蔑視、輕侮中國的人,盼望有朝一日重溫「大東亞戰爭」、「皇軍赫赫戰果」的舊夢。6月間,日本國會通過的《戰後50年國會決議》,受到東京各家大報猛烈譴責,認為「可恥,可悲,難以容忍」。這些言論鮮明地反映了廣大知識界、大多數日本人的良知,和他們要求保持民族榮音的情感,是應該受到尊敬的。但《戰後決議》大耍花招,顛倒原則,暗藏蒺藜,甚至有一天可能成為想要復活軍國主義勢力的所謂「法律根據」。中國人民有充分理由對此感到憤慨。日本政界一些人將把2l世紀的日本,把中日關系引向何處去,這就是問題的實質。
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共同取得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存在兩個矛盾。一為民族矛盾,二為階級矛盾,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地位、作用,同這兩個矛盾的性質與相互關系直接相聯。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戰爭,這是民族矛盾居於主導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戰爭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勢力,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由十年內戰轉為結成統一戰線合作抗日,是抗日戰爭實現並堅持下來的基礎。
蔣介石國民黨及其各派系,在抗戰爆發前基本上掌握著國家政權,有蔣政權參加,才有全民抗戰。共產黨先把「反蔣抗日」改為「擁蔣抗日」,抗戰實現以後又反復強調國共合作,強調全國團結抗戰,就是說明了這個事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興起、壯大,是抗日戰爭實現並取得最後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共產黨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創導者,軍事上領導著敵後戰場,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參加,全民抗戰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變後,蔣政權由「攘外必先安內」轉為准備抗日。抗戰開始不久,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關於國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共產黨的應有地位和國共合作抗日,就是說明了這個事實。國共兩黨合作成為一個歷史關鍵。中國內部新的團結格局由此確定下來。全國各階級,各民族團結起來,一致抗日救亡。中華民族使自己的覺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戰爭就是這樣實現的和雖然經歷驚濤駭浪終於堅持到底了的。從雙方合作奠定抗日戰爭的基礎來看,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們這時都站在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關鍵位置上,力挽日本軍國主義洶涌而來的狂瀾。這是歷史事實。
抗日戰爭中,民族矛盾起主導作用,階級矛盾並沒有消失。蔣政權這時具有兩面性格。參加抗日民族解放戰爭,這一面是愛國的,帶著革命性的;堅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帶著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後一面違反民族利益。抗戰初期,前一面表現得比較明顯。戰爭進人相持階段,日本對重慶加緊誘降,共產黨在敵後戰場上很快發展,國民黨的態度逆轉。蔣介石這時談話多次拿抗日、反共並列,甚至認為反共重於抗日。他要求美國給予軍事經濟援助時也把擔心「國內中共之猖狂」作為重點。中國因此幾度出現國共分裂內戰、抗日戰爭中途夭折的嚴重危險。

Ⅱ 中國抗戰勝利的意義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1.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第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人民通過抗日戰爭的實踐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就是: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勇於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信念;開拓創新、善於在危難中開辟發展新道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第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以弱勝強的範例。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2.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對抗日戰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軍民共同抗戰,成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傑出組織者和鼓舞者。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最富於獻身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第二,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抗日戰爭喚起了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在抗日戰爭中,軍隊和老百姓相結合,武裝斗爭與非武裝斗爭相結合,前方斗爭和後方斗爭相結合,公開斗爭與隱蔽斗爭相結合,特別是敵後軍民廣泛開展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Ⅲ 抗日戰爭的意義是什麼啊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意義
(1)、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完全勝利。
(2)、抗戰勝利,大大增強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個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侵略的經驗和範例。
(3)、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採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在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同時,使黨和人民軍隊得到巨大發展,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牽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陸軍和大量空軍,使其不能北攻蘇聯,又大大減輕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對美英的壓力,在戰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5)、結束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屢遭失敗,備受屈辱的歷史,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
(6)、這一勝利,創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光輝典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斗爭。
(7)、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歷史階段,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8)、中國革命經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進一步結合進來,提出了關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理論和政策,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9)、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抗日戰爭使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煥發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Ⅳ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於中華民族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戰爭,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受害最深,犧牲最烈,斗爭持續時間最長,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它是中華民族在近代歷史上進行反侵略戰爭第一次取得徹底勝利,改變了屈辱挨打的狀況。終於擺脫了「恐洋症」,全中國人民找回了自信與自尊。從此感到自己作為世界上一個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夠打敗侵略者,這對整個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華民族在世界上能夠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壓,從而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它同時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抗戰中形成的團結一致、英勇不屈、奮發圖強、百折不撓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激勵著中華民族繼續前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世界上真正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抗戰前,中國被認為是「東亞病夫」,而正是通過抗日戰爭,中國付出的巨大犧牲和起到的巨大作用都讓世界刮目相看,戰後的一系列會議都承認中國的地位,中國也成為聯合國的發起國之一。中國在近代的許多屈辱得以洗雪,在甲午戰爭戰敗後,被迫割讓台灣,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收回了台灣;同時,這對民族精神也是一大提升。
紀念抗日戰爭的意義:我們紀念偉大勝利,不僅是回顧中國人民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更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我們要紀念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推動新世紀的世界和平事業。

Ⅳ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個人認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近代史以來打敗了外國入侵者。
抗日戰爭勝利專的偉大歷史屬意義在於:這是中國人民百餘年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全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勝利和重新振興的轉折點;2、抗日戰爭中人民武裝力量得到空前的發展壯大,從而奠定了新民主義革命最後勝利的基礎;3、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的主戰場,牽制和消耗了日本總兵力的范,打亂了其侵略計劃,支援了同盟國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作戰。

(1)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復興奠定了基礎。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2)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4)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Ⅵ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和原因是什麼

抗戰勝利意義:
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中華民族復興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契機。
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一次次被打斷,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沒有氣餒、沒有放棄,而是一次次戰勝艱難險阻、重新整裝出發,並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頑強奮戰和巨大犧牲,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將長期給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造成巨大危害和災難的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徹底逐出中國,並迫使日本歸還甲午戰爭以後從中國竊取的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神聖領土,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從此,再也沒有任何侵略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肆虐,中華民族的歷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民族的復興由此迎來了重要的歷史契機。
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大大增強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懷,為中華民族復興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
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民族團結如此廣泛。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此前近百年來中國人民一切偉大斗爭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克服了這一點,就把日本侵略者置於中國數萬萬站起來的人民面前,使其像一匹野牛沖入火陣,非被燒死不可。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大大促進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強了中國人民為民族前途和命運抗爭的意識,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對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追求。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鼓舞著中國人民走出幽暗的歷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與自信,在愛國主義旗幟的感召下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極大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的國際形象,重新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為中華民族復興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1942年元旦,中國與美英蘇三國領銜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這一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表明了同盟國共同打擊法西斯的決心,也表明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成員。戰爭後期,中國參加了開羅會議,與盟國共商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戰略,並探討處置戰後日本問題和亞洲被壓迫民族問題,參與制定並簽署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反法西斯的國際法規性文件。為鞏固戰爭勝利成果,維護戰後世界和平與安全,中國還以反法西斯戰爭四大國之一的身份參與籌劃創建聯合國的工作,並與美英蘇三國共同發起旨在制定聯合國憲章的舊金山會議。隨著1945年10月聯合國憲章的生效,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形成的大國地位在抗戰勝利後通過聯合國憲章得到國際法的正式確認。
抗戰勝利原因:
一、搶在抗戰爆發之前,鉚足勁發展經濟,1927---1936年每年經濟增長超過9%,為堅持抗戰攢下了本錢。經濟增長促進了輕武器生產。抗戰爆發時我國輕武器自給率超過70%,步槍機槍手榴彈性能均超過日本鬼子,這也是蔣公敢於和日本開戰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國才能在幾乎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單獨頑強抗擊日軍達5年之久,一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
二、搶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中國政府為了民族生存,不計前嫌聯合一切聲稱願意抗日的隊伍,幾乎是什麼烏龜王八都籠絡收容,因而順利實現了全民族抗戰。雖然犧牲慘重,但是自我恢復力量驚人。南京戰役失敗後短短三個月,就恢復了戰鬥力。
三、制定了正確的戰略,長期抗戰,充分利用國土縱深,使日本鬼子速戰速決的美夢徹底破產,一直堅持到美蘇參戰,至日本於死地。
四、我軍在戰爭中力量迅速增長,改變了力量對比,抗戰初期戰損比為5:1(比如忻口戰役),到了抗戰後期達到了1:1(比如衡陽保衛戰,常德保衛戰,第三次長沙會戰,雪峰山會戰等)這是日本鬼子無論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五、美國原子彈的誕生,投放廣島、長崎,產生的震懾。

Ⅶ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有哪些

我們常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在當下之中,可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在為我們分擔責任而在更久遠的過去,有那麼一群偉大的人為我們犧牲,為我們流血,為我們奮斗,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回想當年我國被侵略者入侵,而無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上嚴重落後於日軍的情況下,最終趕跑了侵略者,並且讓我們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這是多麼大的勝利,這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

甚至可以說這是多麼傳奇的一件事情,而對於我,中國軍隊為何能夠最終打敗不可一世的日本,取得抗戰的勝利,有哪些原因我們就來列舉一下。

第3點則是資源。

雖然我國的資源很是稀少,比如說像石油像鋼鐵的產量在世界上來說都很低,但是日軍作為侵略者來說,他所需要維持的補給站更長,對於資源的消耗更大,所以說在美國切斷日本的補給線之後,他才急於向東南亞進攻。

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歷史意義:

1、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

2、抗戰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個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侵略的經驗和範例,也促進了民族覺醒和喚起了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採用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在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同時,使黨和人民得到巨大發展。這一切都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牽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軍隊,使其不能北攻蘇聯,又大大減輕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對美英的壓力,在戰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8)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擴展閱讀

戰爭損失——軍隊傷亡

1、日本方面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2、國軍方面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

行政院發布的《關於抗戰損失和日本賠償問題報告》中公布全國軍民人口傷亡統計數字如下:軍人作戰傷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數字不包括台灣省、東北地區和解放區軍民的傷亡數字。

3、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Ⅸ 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有什麼重大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抗日戰爭的實踐使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領導核心。
第三,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Ⅹ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礎,它推進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喚起民族覺醒:日本侵華戰爭激起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反抗,抗日戰爭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改變了過去一盤散沙的狀況,增進了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

1、中華民族覺醒的集中體現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國共兩黨經過多次談判,1937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推動下以國共兩黨為基礎的包括各黨派、各民族、各階層和社會各界參與的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2、中華民族覺醒的核心內容是愛國主義。中華民族的新覺醒不可阻擋。正是中華民族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才使中國人民克服了過去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狀況,空前地團結和覺醒起來,浴血抗戰。愛國主義成為抗日戰爭凝聚中華民族之魂,是團結全民族抗戰的一面旗幟。

二、洗雪百年恥辱:中華民族取得了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改變了以往屢戰屢敗的歷史,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

中國人民取得近百年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的勝利,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改變了近百年來中華民族屢戰屢敗的歷史,使中華民族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與自信。

三、躋身世界強國: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成為26國宣言的四大領銜簽字國之一,成為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

首先,中國的持久抗戰,牽制並消耗日軍大批兵力,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北進」的計劃,使蘇聯得以避免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其次,中國的持久抗戰,遲滯了日本法西斯「南進」的步伐,配合了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的作戰。

再次,中國抗日戰爭減輕了日本法西斯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壓力,直接支援了鄰近國家的抗日斗爭。

四、廢除不平等條約:百年來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基本上得以廢除,收回由於不平等條約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權,使中國從不平等條約枷鎖束縛下解放出來。

五、收回祖國寶島台灣:被日本通過侵略戰爭強割50餘年的台灣、澎湖列島等地,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六、發展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加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