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十大真相

抗日戰爭十大真相

發布時間:2021-02-06 07:23:15

⑴ 戰真的真相,戰爭之人系列

實際上只有二戰英雄、戰爭的真相、一起流血的兄弟(原版)、突擊小內隊四種,負容罪英雄、越南和赤潮直是原版的資料片,只是改動較大,前三款更注重娛樂性和劇情,突擊小隊則是一個獨立開發的模擬版本,本人更喜歡突擊小隊和赤潮,這兩很考驗頭腦。

⑵ 中日戰爭內幕全公開的介紹

剖析時局周恩來宏論牯嶺聲音抗戰蔣介石廬山談話同心禦侮紅軍改編八路軍部署大戰老蔣就任大元帥進兵綏察賊板桓一馬當先扼守南口湯恩伯初立戰功救龍軍朱統軍渡黃河

⑶ 抗日戰爭八大慘案是哪些

花園口決堤與長沙大火、重慶防空隧道窒息,並稱為抗戰期間三大慘案,其間有悲壯,有慘烈,有矛盾,有無奈,無論如何,這是中華民族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付出的慘重代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為了民族解放犧牲的人們。

1、長沙大火玉石俱焚

時間:1938年11月12日晚至14日事件:國民黨在長沙放的一把大火燒了兩天兩夜,數千年的古城毀於一旦。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燒。1900餘石穀米被烈火吞掉,300萬元的綢緞燒成灰土,400顆價值連城的漢印及許多文物珍品盪然無存,3000多人葬身火海。

重慶防空洞慘案

1941年6月5日晚9時左右,日軍空襲,僅能容納四五千人的大隧道里擠進了一萬餘人。日軍空襲長達5個多小時,其間隧道頂上燃起了大火。由於擁擠和缺氧,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慘案,2500餘人在此間窒息死亡,傷者無數。

從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日本陸海軍航空部隊遵照日本天皇和最高本部指令,聯合對重慶展開「航空進攻作戰」,為期5年半,史稱「重慶大轟炸」。

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國家戰事性質的戰略轟炸,第一次依靠空軍實施戰略和政略轟炸,第一次取消了前線與後方、交戰人員與和平居民界線的「無區別轟炸」,始自「重慶大轟炸」。

而在長達五年的轟炸中,尤以防空大隧道窒息大慘案最讓人心悸。

日本人轟炸並佔領上海、南京後,重慶一天比一天讓人慌起來。保甲長挨家挨戶籌錢准備挖防空洞。由於國民黨政府腐敗,加上缺乏物資、經費、技術和人力,所挖的防空洞和防空壕比之所需,實在不多。

大轟炸的倖存者重慶印製公司三廠退休工人老人李朝榮回憶說,那時要進防空洞,每人要交10塊錢辦「防空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百姓都買不起。

進入1941年後,日軍開始實施「第三次戰略轟炸」。6月5日下午6時許,重慶突然拉響空襲警報,24架日機在夜色的掩護下,分3批侵入重慶,對重慶市區實施輪番轟炸,持續轟炸時間長達5個小時。十八梯防空洞是當時重慶比較大的防空洞,也稱為大隧道,有兩個洞口,一個在十八梯觀音岩,另一個洞口在老衣服街附近。日機開始轟炸後,市民紛紛涌進洞中,導致洞內人滿為患。不久,兩個洞口均遭轟炸,洞口被倒塌的房子堵住,大火濃煙也鑽進洞來,上萬人擠成一團,氧氣越來越少,眾多平民就這樣被活活地憋死。

慘案發生後,中外輿論嘩然,紛紛指責日軍的滅絕人性和國民政府防空管理不力。

根據國民政府發表的慘案《審查報告》,「六五大隧道慘案」共死亡992人,重傷151人。但社會輿論一致認為此數字太低。後普遍認為,死亡超過2500人。由於遇難者太多,當局不得不出動軍用汽車和駁船運送屍體。

評論

重慶防空隧道窒息事件之根源是日機轟炸的罪惡,但也反映出國民黨當局的防護舉措不力,以及群眾的沒有經驗和驚慌失措,以致造成了特大慘案,這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

⑷ 關於甲午中日戰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實真相

甲午中日戰爭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全軍覆滅,這場戰役使我國損失慘重。我們給了日本很多錢,日本拿著我們給的錢大力發展軍事和政治,那時候日本的實力很強大,甚至超過歐美等很多國家。

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有支持戰的一方,有很多愛國將士為了保衛國家,都上了戰場,但是也有慈禧太後和李鴻章這樣支持求和的一方,慈禧太後怕戰爭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就一直主張求和。

後來清政府決定花錢投入一支軍隊,後來這支軍隊建立起來了,還學習德國的軍隊演習,後來又發生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北京城被佔領,那時候慈禧太後和傀儡帝王溥儀早就落荒而逃了。

當時清朝也有很多部隊和武器,軍事力量也很厲害,為什麼會輸的這么慘?一個國家的首都被別人輕而易舉的佔領,丟人的不是一點半點。

因為當時我國的北洋水師,對於當時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和日本相比,我們都佔有絕大的優勢,沒有人想到我們會在中日戰爭里會輸,而且還是輸的一敗塗地。

其實之所以會輸,就是因為清朝政府不同心,支持戰爭的將士奔赴戰場,可是主張求和的人,都為了自己打算,試想一下,在軍事和人數各方面我們都佔有優勢的情況下輸了,歸根究底就是不同心,而當時的帝王溥儀只是個傀儡,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慈禧太後。

⑸ 抗日戰爭給人民帶來哪些災難

帶給中國人的災難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抗日戰爭是中國人的被動反抗。所以你提法似乎欠妥。如果沒有抗日戰爭,讓侵略者如入無人之地,那才是真真的災難。
至於全中國的損失,你可以查查有關的歷史統計。我只說我們山西渾源的歷史,日本在我們縣進行了幾次整個村莊的屠殺,他們屠殺時往往是見人就殺,不分是否反抗的和不反抗的,等上級一下命令馬上停止。日本人在城門前設崗哨,每個中國人走過必須行鞠躬禮,有一個婦女行禮時,由於緊張不懂,站錯了位置,那個日本哨兵就把她的衣服全扒光罰站,羞辱她幾個小時,最後這個可憐的婦女回家上吊自殺了。我的上輩人是親身經歷那個年代,這些都是我的父母親自給我說的。我想每個父母都會向他們的兒女們述說我們中國人那段屈辱的歷史。
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我們中國的資源,到處抓勞工或騙勞工,開礦。我上學時,曾經參觀過大同煤礦的幾處萬人坑,那是日本侵略者的鐵的罪證。日本人把抓到騙到的勞工統統趕到礦井下挖煤,四周用電網、鐵絲網、狼狗、崗哨嚴加看管,勞工的苦難可想而知。一旦得病不能勞動,不等死了,就抬到萬人坑,用鐵絲綁住手腳,任由狼狗咬噬。我看到的死者不少身上穿的不是布衣服,而是水泥袋子。凡是進入礦區的勞工很少有活著出來的。這就是我們上一代中國人遭受的苦難!

⑹ 抗日戰爭的起因和影響,該怎麼寫

什麼意思?什麼分四五個點?
傳統說法是抗日戰爭的起因是七七盧溝橋事件.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抗戰熱情的感召下,奮起抵抗。
不過這么說好象如果中國不抵抗就可以不打抗日戰爭似的,就和平了,朝鮮、台灣和東三省都不必考慮似的。
實際起因自然是因為倭奴妄想佔有大陸的資源,奴役世界人民,經過了數百年一貫的侵略行為,終於在中國進入現代社會時政府和人民具有了一定的反抗意識之後正式宣戰了。
日本雖然是海島民族,但是和密克羅尼西亞民族等等海島民族毫無共同之處。
世界轟動的獲獎紀錄片《海豚灣》,客觀記錄日本漁民殘忍殺害海豚的過程,這真實地反映了日本人嗜血、殘暴的特殊性格。這是日本經常進行大屠殺,虐殺的根源,從生理學講,這叫做強烈的攻擊性和侵略性。
日本侵略中國和德國經過理智思考,爭取生存空間截然不同,自然也不會象德國那樣經過理智思考為侵略謝罪。
日本侵略中國最早要上溯到明朝,中間以吞並琉球、台灣、日俄戰爭、佔領山東為主,現代意義上的侵略以炸死當時中國國家元首張作霖為標志。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決定將皇姑屯事件作為控訴罪犯的起點,因為一個國家製造陰謀炸死了另一個國家的首腦,這不是戰爭行為嗎?這樣對日本侵略罪行的認定就從1928年開始。
這是現在公映的電影中被允許演出的情節,可以認為是國家承認的觀點。
日本奴役世界的思想表現在田中奏摺中,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

影響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功績在於,首先舉起反法西斯義旗,打響了反法西斯第一槍,為世界樹立榜樣。
抗日戰爭始終是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牽制並殲滅了日本陸軍主力,打亂了世界法西斯的全球戰略,促成了亞洲大多數國家戰後的獨立和進入現代化社會的進程。

你是要寫什麼東西交差吧,那麼就不說什麼了,為了對得起你的懸賞,就來官方認可的說法吧!
要說起因,其實才真是不好寫,因為這個根本沒有正式說法。
只有一種說法是抗戰全面爆發的日期,就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前面的事情都不好說。
盧溝橋事變起因是: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抗戰熱情鼓舞下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其實這幾個最先抗日的都是共產黨員。
一個新發現的內幕是蔣介石對向宋美齡求婚的問題猶豫,到日本住在黑龍會頭子頭山滿家裡,寫下了一個紙條給日本軍閥,保證如果能夠娶宋,就把東三省割讓給日本。後來蔣介石不提此事,又是剿共,又是軍閥混戰,讓日本沒有借口索要東三省。最後國民黨又搞貨幣改革,讓日本利用中國白銀走私進行巨大贏利的計劃無法繼續。鬼子來找蔣介石講理,蔣介石始終不見,一次鬼子又去他辦公室等,戴笠摸進去找到了紙條,把房子燒了,日本忍無可忍,出兵侵略東三省。
其他說法沒有公認的地位,都是一家之言,要取得正式文章通過,這些都是不能提的,否則可能麻煩。
勉強可以利用的說法是:世界性經濟危機,日本社會嚴重癱瘓,急需擴張底盤,尋找原材料產地和市場,同時將國內對重重社會矛盾的注意力轉移到對外戰爭中去。當時由於國民黨正在圍剿紅軍,日本對中國對中國覬覦己久,並於1931年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東北軍一槍未發,即讓出沈陽城。日軍得寸進尺,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
其實不抵抗命令是張學良下的。

影響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功績在於,首先舉起反法西斯義旗,打響了反法西斯第一槍,為世界樹立榜樣。
抗日戰爭始終是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牽制並殲滅了日本陸軍主力,打亂了世界法西斯的全球戰略。
這個說法來自人民網,是官方說法,應當可以使用。

不是給中辦寫的,這就不同了,外國人的視角不同,興趣不同。說說要求,我和你磕上了。

你小子還是沒明白應該要什麼。
如果是給外國人寫的,也要說明是那種外國人,日本人和美國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公開發表的和學術性質的又是不同的,他的興趣何在?是希望獵奇還是研究新史料?
不知道這些就無法查找相應資料,東家不滿意,還是白費力。
我暫時給你我按這個思路猜想到的資料,詳細問題還是用站內簡訊問我比較好。

既然不是給中國官方寫的,那麼我以28年算起。
1927 年3 月,日本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史稱「昭和金融危機」)。首府東京首先出現了擠兌存款的風潮,渡邊、赤地、中井等銀行相繼歇業。
不久,台灣銀行也因擠兌而瀕臨破產。
顧問官伊東已代治和平沼騏一郎等人卻不是談敕令案的可否,而是指責若椒內閣對中國革命所採取的「和平外交」,認為外相幣原喜重郎對華政策「軟弱無能」。與此同時,日本國內也掀起一股強硬外交的惡潮。當時的政友會積極鼓吹:絕不容許放棄帝國的權利,反對對中國革命的不幹涉主義。海軍首腦、陸軍部和六大城
市的商工會議所也都主張「用強硬措施對付中國」;日本在華擁有紡織系統的財閥則發表聲明,言稱外務當局沒有充分保護他們在中國的權益,為此「深表憤怒」。各派報紙更是連篇累犢歪曲中國革命真相,煽動向外擴張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若槻內閣垮台,4 月20 日,長州藩閥繼承人、政友會總裁田中義一登台組閣。
田中內閣是財界尤其是三井系財閥的「政治代理」。實際上,田中政友
會內閣的上台,本身就是財界支持的結果。當年,鍾淵紡織公司總經理武藤山治在「金融危機」時便強烈反對政府救濟台灣銀行;而三井銀行在台銀危機時則撤回數千萬日元的短期通融資金。從經濟上看,這是卡住台銀的喉嚨使三井在華南及南洋群島的最大競爭者鈴木商店倒閉的妙招,但同時也是打倒若槻內閣、為政友會內閣出台製造契機的籌碼。
1927 年6 月27 日—7 月7 日,在東京外相官邸召開了臭名昭著的「東方會議」。
後來在中國曾發現一份史料稱,田中義一於7 月25 日向日皇呈奏一份題
為《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的文件(通稱《田中奏摺》)。這個文件提出了日本對外擴張政策的總戰略:「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它強調日本要控制亞洲大陸,掌握「滿蒙」利權是「第一大關鍵」,並且詳細闡述了日本實現「滿蒙積極政策」的具體措施和步驟。

戰爭前夕國民政府組織國防部並秘密請友邦各國軍事專家與參謀部門按照現有實力,做1個戰況推算,計算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異常令人絕望,經過科學的計算中國根本不堪日軍一擊,一旦戰爭爆發中國必將被日軍迅速擊敗,英國的計算結果中國最多2個半月就完蛋,美國的計算結果是中國最多3個月就完蛋,國軍自己的推算結果是4個月,最樂觀的是德軍參謀部的推算,認為中國最多可以堅持6個月左右。這些計算非常有科學依據,絕非信口開河。可想當時情況多麼令人絕望。
中國方面總兵力含各種地方武裝為200萬左右,全國各種火炮僅僅800多門,陸軍1個師平均兵力才4000人,海軍總噸位只相當日軍2艘戰列艦,空軍各種飛機315架,其中作戰飛機才200架左右,而且沒有1架戰斗機,充當防空任務主力的是霍克式雙翼攻擊機。此外中國也沒有預備役部隊,國內民眾也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
中國國軍的作戰部隊裝備與兵力異常混亂,沒有幾個師是滿員的,而且武器繁雜混亂無比,兵力規模更是雜亂無章,有的師連1000人都不到,一些所謂集團軍的兵力都還不到5000人,普遍缺乏重武器,絕大多數士兵根本沒見過坦克與飛機。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正在北平前門外中和戲院陪人看戲,聞訊立刻趕回養病的協和醫院,接通榮臻電話後指示:「尊重國聯和平宗旨,避免沖突。」得到張指示的榮臻隨即發布了一道極為荒謬的不抵抗命令,第七旅官兵必須「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張學良在19日同《大公報》記者談話時表示:「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槍械,存於庫房,昨晚日軍以三百人攻入我軍營地,開槍相擊,我軍本無武裝,自無抵抗。」

1935年7月6日,南京政府親日派首領何應欽與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簽訂了賣國的《何梅協定》,內容主要是:取消河北境內的國民黨組織,撤出河北境內的中央軍,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
日本開始鼓噪「華北五省(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自治,南京政府於1935 年12 月18日,成立以宋哲元為委員長,由日方推薦的王揖唐、王克敏等為委員的「冀察政務委員會」,使冀察兩省實際上置於中國行政區域之外。

「十月事件」與「三月事件」都是軍部政治勢力導演的,它們里應外合,遙相呼應,在政治上對以元老和政黨為代表的政黨政治產生了巨大沖擊。從此,政黨勢力在政治上加強了對軍部勢力的依賴性。特別是隨著關東軍侵略的逐步升級,日本在國際上與英、美等國的對立進一步加劇,再加上國內經濟危機的長期化,政黨政治已經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
「血盟團事件」、「五·一五事件」等恐怖暗殺、軍事政變接連不斷,軍部首腦以陸相人選相要挾,公開反對政黨單獨組閣。迫於軍部的政治壓力,最後成立了以海軍大將齋藤實
為首的新內閣,成了向軍部法西斯統治過渡的開端。
「二·二六事件」後,政黨勢力徹底崩潰,能夠與軍部勢力抗衡的政治力量已經不復存在了,日本開始走入軍閥專制的昭和黑暗期。至此,軍部已經真正踏上昭和政治的舞台中央,徹底把握了日本政治的主導權。

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他們可以一直沖向中東,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吞並埃及,斬斷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
丘吉爾: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
斯大林: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⑺ 抗日戰爭勝利的真正原因

日本的盟友里義大利和德國都失敗了。美國封鎖日本的資源運輸線,日本本土沒有什版么戰爭資源權了,石油鐵礦等都運不過去。還總空襲日本本土,給日本國民信心以毀滅性打擊。蘇聯又從東北進攻,日本最後的主要部隊關東軍一戰而潰。
日本除了投降,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了。
憑心而論,中國在二戰時期的作用主要是空間換時間,拖住了日本,分散牽制了日軍主力,慢慢消耗了日本人不少部隊。

⑻ 抗日與日本拼刺刀日軍真要退子彈別被騙了,這才是背後的事實,是什麼

隨著中國人民愛國情懷的高漲,近年來越來越多關於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出現在銀幕上,每每看到戰場上,中國軍人在和日本人拼殺的時候,我們都是滿腔熱血,感覺就跟自己上了戰場一樣。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正面作戰的時候,日軍只要拼刺刀都會退子彈,有的人認為這是日本的大武道精神在作祟,也可以說死要面子活受罪吧;當然也有更官方說的是,當時日軍的三八式傷害太高了,如果不退子彈容易在拼殺的時候造成誤傷。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上,這些日本士兵真的有退子彈嗎?別被騙了,我來告訴你真實的情況,這才是背後的真相。

⑼ 抗日戰爭日本做的各種壞事

只要你能記住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殺害中國人民的史實就是最高的加分。
日本侵略中國,使中國軍民傷亡35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6000億美元以上。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磬竹難書,對中國人民的傷害在世界文明史上無以復加,怎麼說都不為過。簡單說幾件: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細菌戰搞活人試驗、掠奪中國資源和中國勞工、扶持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分裂中國、佔領中國東三省、霸佔中國台灣等等。具體如下:

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殘酷屠殺,伴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過程。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日軍就在長春活埋了中國被俘人員200多人;11月在齊齊哈爾捕殺馬佔山部傷兵數百人;1932年9月,在撫順近郊製造平頂山慘案,屠殺村民3000餘名,全村僅存活1人。

在日本侵華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屠殺發生在南京。侵華日軍松井石根所部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後瘋狂殺戮,血染古城,使30萬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慘遭屠殺,1/3的街道和建築物被焚毀;同時,還製造了2萬起左右的強奸事件,進行了大規模的搶劫。日軍的殘暴與野蠻實在是駭人聽聞、罪大惡極。

日本侵略軍在對抗日根據地血腥「掃盪」中,推行野蠻的「三光」政策,犯下了累累血債。據統計,從1937年—1945年,僅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魯豫、山東、蘇皖、中原7個抗日根據地,中國軍民就被日軍殺害318萬人。

令人發指的細菌戰、化學戰

在侵華戰爭中,日本公然違背國際法,在中國研製和使用細菌武器,進行細菌戰,大量殘殺中國人民。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隊」、「第100部隊」等細菌戰部隊,總人數達2萬餘人。他們還對實驗對象進行活人解剖。每年用於試驗的人達400—600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39年—1945年8月,「731部隊」至少殘害了3000多人。

從1940年下半年開始,侵華日軍開始大量使用細菌武器,如感染力強、傳染迅速、殺傷力大的霍亂、傷寒、鼠疫、炭疽病等菌種,以及白喉、痢疾等細菌。日軍進行細菌戰的區域遍及華北、華中及重慶等廣大地區,殘殺中國軍人和無辜居民數十萬人。

除使用細菌武器外,日本還從侵華戰爭一開始,就使用化學武器。日軍還在中國居民區施放毒氣,並在水井和河水中投毒。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2000多次,地點遍及中國的18個省區,給中國軍民造成9萬餘人的傷亡。日本投降時,尚有200餘萬發毒氣彈遺棄在中國各地,給當地居民留下嚴重的傷害和隱患。

不擇手段的經濟掠奪

經濟掠奪是日本進行侵略戰爭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日本「以戰養戰」的主要內容。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征糧食和原料,供給前線日軍或運回日本。在中國東北,日本強制購銷糧食,強迫農民將生產的大部分糧食按偽政府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交售。在關內,日軍變相搶掠軍糧。1939年,日本僅從華中就運走大米7億升,1940年則增至9億升以上。此外,日本還大肆掠奪中國的礦產資源。

二是壟斷工農業、交通和貿易等,進行資本輸出。1937年5月,日本通過偽滿政府公布了「重要產業統製法」,把21種工業產品置於日本控制之下。

三是控制金融,大量發行紙幣,榨取佔領區人民的財富。日本在中國東北大量發行偽「滿元」。在關內,1937年11月至1941年1月,日本分別在張家口、北平、上海和南京設立了偽「蒙疆銀行」、「中國聯合準備銀行」、「華興銀行」和「中央儲備銀行」,依靠日軍的刺刀發行大量沒有信用價值的偽鈔,藉以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和財富。

四是抓捕中國勞工,為日本軍國主義當牛作馬。據不完全統計,到1944年為止,日本在中國東北強征的勞工已達300萬人,其中被虐待致死的占總數的29%。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有難以計數的中國婦女被日軍強征做「慰安婦」,遭受非人的虐待。

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遠不止這些。中日兩國人民必須不斷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反對任何掩蓋和歪曲歷史的錯誤行徑,以正國際視聽,使經歷過二戰的人不要忘記過去,使新一代了解歷史真相,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大局不懈奮斗。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十大真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