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帝國全面戰爭常用兵種
英國海軍有個皇家海軍勝利號屬於特有兵種,很強
陸軍很多,黑衫軍團,綠版夾克權,皇家近衛軍,近衛騎士團,冷溪近衛團,還有黑森列兵,黑森列兵比普通列兵屬性還低點,不過在美洲隨便一個初級建築就能招募,比民兵強得多,黑衫軍團也不錯,屬性已經高於列病了,皇家近衛軍和近衛騎士團每個國家都有沒啥好說的,冷溪近衛團應該是本游戲屬性最強的步兵了 ,綠夾克屬於獵兵,射程125,其他屬性也很高,不過只有60人,個人不喜歡用
還有你要問兵種的話要說明哪個版本,我玩的是1.2,所以以上全是1.2中英國的特殊兵種
Ⅱ 求帝國全面戰爭和拿破崙全面戰爭里的所有軍樂MP3格式。
去游戲內置文件里找,視頻、音樂都有。
Ⅲ 拿破崙全面戰爭最多招募多少將軍,以及如何能夠多招募將軍
將軍的數量是跟你的科技與軍事建築的高低有關的。軍事建築是主要,升級到軍專事學院就可以招屬募一名將軍,至今我還沒發現最多能招多少(我征服完歐洲時已經可以招募24位將軍了)。所以樓主如果急需將軍的話,沒攻下一個地方,就把法院或劇院改成兵營,然後升級到軍事學院就可以了!忘了說了,我玩的是1.3的。
Ⅳ 拿破崙是如何率領窮得沒衣服穿的法軍擊敗8萬敵軍的
1796年的4月的一天,此時拿破崙領導的法軍已經數度沖擊了撒丁軍隊的陣地,但是無一次不被撒軍趕出了陣地,傷亡十分慘重。東側的奧軍也愈發靠近這支疲弱的軍隊,法軍隨時都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
面對地形不熟,河流泛濫,法軍又怎能克服這些困難,配合無間的包圍河岸邊的撒軍呢?進一步,都靈城就在眼前,逼迫撒丁國王投降指日可待;退一步,一切都將前功盡棄,甚至脫逃也會是嚴峻的問題,此時軍界的新星拿破崙將軍又將作何抉擇呢?對此,讓我們一同回望1796年第一次義大利戰爭,靜觀滄海沉浮。
一、狂風起,名將出
公元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被人民推上了斷頭台,資產階級掌權。法王路易十六的不幸遭遇令歐洲各國的專制王朝陷入恐慌,於是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撒丁尼亞、漢諾威和英國組成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進行武裝干涉。
一支軍隊的強大離不開一位出色的將領,一個國家的富強離不開一個個偉大的英雄。歷史的承載者是浩瀚無際的時空和人民,歷史的書寫者卻是那些在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勇士,是那些為國家強大而嘔心瀝血的英傑。生在新時代的中國,我們不乏用鮮血鑄就今日的勇士,我們也不乏為建設新中國舍棄小我的英豪,正因為這些脊樑的存在,方才有今日再度復興的中國。而新一代的我們,應為祖國成就而自豪,更應該重建民族的自信,為捍衛祖國的尊嚴而戰斗。
Ⅳ 求拿破崙全面戰爭陣營詳細介紹
一、法國:
法國陸軍:將軍有五名7星將軍;輕騎兵有又能射又能打的獵騎兵是游戲中綜合能力最全面的量產兵種;槍騎兵和重騎兵也比一般國家強一點點;
炮兵兵種最全面射擊精準裝填最高6磅70/40、榴彈50/30;線列步兵一般40/50;輕步兵一般40/50;近衛精銳部隊數量最多、兵種最全、戰力最強;量產步兵的弱勢能從近衛軍中得到足夠彌補。
法國海軍:蒸汽鐵甲艦移動速度快1。
法國凱旋門:地圖移動距離+5%
二、大不列顛:
英國陸軍:英國步兵戰力很強,民兵有35/25射擊水平接近俄羅斯和西班牙的正規軍;線列步兵是量產線列步兵里最強的射擊50/60和較強的近戰能力足夠媲美法國的青年近衛軍;輕步兵射擊50/55比較強;炮兵實力僅次於法國6磅炮65/35、榴彈45/20;騎兵一般般不予列出。
英國海軍:海軍將領納爾遜九星。蒸汽鐵甲艦精準比其它列強少10,裝填快10,耐力多200。
英國納爾遜紀念碑:海軍維護費-10%
三、普魯士:
普魯士地理位置在歐洲中間不是很好,但是比奧地利好因為開局後和法國是和平狀態的。使用外交手段和奧地利俄羅斯打好關系一起抗擊法國再圖謀其它目標城市。兵種亮點是輕步兵。
普魯士的輕步兵聞名遐邇是射擊55/60;線列步兵比一般的強有45/50;騎兵一般;炮兵一般。
普魯士勝利紀念柱:步兵招募費用-5%
四、奧地利:
這是一個地理位置不好的國家,軍隊沒有近衛軍,開局就要和法國對戰,國家元首隻有2星。在匈牙利地區能招募的兵種相對來說沒那麼弱。兵種亮點是匈牙利火槍兵、驃騎兵和2級製造榴彈炮。
匈牙利驃騎兵是游戲里近戰能力最強的輕騎兵,近戰能力可以媲美一些重騎兵。匈牙利火槍兵雖然射擊只有40/40,但是他的近戰能力比英國紅衫軍還要強力一點點;奧地利的榴彈炮可以在2級就製造,所以奧地利的榴彈炮很早就可以出場了。
奧地利英雄廣場:稅率+3%
五、俄羅斯:
俄羅斯的射擊能力很弱,盡管線列步兵和輕步兵只有35/40的射擊能力,但是俄羅斯有最強的近戰能力,普遍線列都是只有10的沖鋒,而俄羅斯有20,基本上就是開一槍就沖鋒抗線保護榴彈炮,配合國家的高補給率不怎麼需要射擊;
射擊交給20磅榴彈炮就行了,20磅獨角獸榴彈炮是俄羅斯強大的地方,基本上20隊獨角獸榴彈炮就可以橫掃地圖了;騎兵中規中矩。
米寧廣場:補給率+5%
六、奧斯曼:
奧斯曼前期的舊式部隊很弱,線列步兵雖然有標準的40/45射擊但是不能結成方陣,不能很好的防禦騎士側擊,出了新軍後,有45/50的線列步兵近戰也比法國強,有駱駝騎士散兵開槍可以嚇唬敵人的騎士;
奧斯曼最強的兵種是邊境近衛軍,雖然不會開槍但是近戰攻擊是一般線列步兵的兩倍,價格非常便宜,19隊邊境近衛軍開場後只要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就等贏了。
Ⅵ 黑衫軍的作戰歷程
在1935-1936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時總共編成了7個黑衫軍師:
* 黑衫軍第1「 3月23日」師
* 黑衫軍第2「10月28日」師
* 黑衫軍第3「 4月21日」師
* 黑衫軍第4「 1月 3日」師
* 黑衫軍第5「 2月 1日」師
* 黑衫軍第6「台伯河」師
* 黑衫軍第7「蘭尼(Cirene)」師
這7個師中的前6個(第1-6師)正式參與了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而第7師卻從未被部署到海外,甚至在它被解散之前,第7師從未滿編。 黑衫軍的3個師曾經作為干涉軍的一部分參加了西班牙內戰。當時的黑衫軍(Camicie Nere,或稱CCNN)師由正規軍和法西斯黨的支援民兵混編而成。這些黑衫軍師都實現了半摩托化。
* 黑衫軍第1師「神的意志」
* 黑衫軍第2師「黑火」
* 黑衫軍第3師「黑羽」
在1937年4月瓜達拉哈拉之戰後黑衫軍第3師被解散並合並到第2師中。在1937年北部戰役結束止嘔,第2師和第1師合並並更名為「西班牙的黑火」(XXIII de Marzo Division Llamas Negras)。 1940年時MVSN已經召集了34萬一線作戰部隊,組成了3個師(第1,第2和第4師——都在北非戰役中損失掉了)。此外,在1942年,黑衫軍又新建立了第4師(M)及第5師(非洲)。
墨索里尼也曾計劃招募142個650人制的MVSN作戰營從而保證每個陸軍師有一個突擊營。這些突擊營由兩個分隊(每個分隊3個百人隊,每個百人隊下設3個小隊,每個小隊下設2個班)以及一個支援火力連(包含兩個重機槍小隊,每小隊3挺重機槍,此外還有兩個81mm迫擊炮小隊,每小隊3門迫擊炮)。
稍後墨索里尼招募了41個機動團作為義大利陸軍師的第三個團,以內根據先前的作戰經驗來看,義大利陸軍的二二制無論從人力還是從重裝備的角度來說都太小了。由於這些機動團缺乏訓練、裝備,並且不滿員,因此他們的傷亡非常巨大。但無論如何,在任何一個義大利軍戰斗的地方,都能看到MVSN的身影。
Ⅶ 中世紀2全面戰爭黑衫騎士
神聖羅馬帝國的最高級兵種~~~也只有神聖羅馬帝國才有,屬於弓騎兵~~不過射程回不遠~~~一般聯答機的時候很少有人用,如果有興趣組織火器部隊倒是可以適當添置一點娛樂娛樂~`
國家全開補丁會影響歷史事件,不過沒關系,自己修改下文檔就可以了~~~
Ⅷ 二戰中軸心國一些著名將領
一,德國:
阿道夫·希特勒(戰爭狂人)
簡介: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反猶和獨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帝國大廈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朗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當天夜裡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30日15時30分,希特勒夫婦雙雙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赫爾曼·戈林(納粹黨的第二繼承人)
簡介:(1893~1946) 納粹德國元帥,法西斯德國首要戰犯之一。1893年1月12日生於羅森海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空軍上尉,任飛行中隊長,得過最高戰功勛章。戰後在丹麥任民航試飛員。1921年學習國民經濟和歷史學。1921年與A.希特勒相識。1922年加入納粹黨,希特勒委以整編和領導沖鋒隊重任。1923年參加希特勒暴動,失敗後逃往奧地利。1927年回國,參迦納粹黨競選活動。1928年為國會議員。1932年任國會議長。1933年任不管部長,航空總監、普魯士總理、內政部長、狩獵部長,利用國會縱火案鎮壓共產黨人和反法西斯主義者。建立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和集中營。1935年兼任航空部長和林業部長。1936年任擴軍備戰的「四年計劃」的全權總代表。1938年獲陸軍元帥稱號,1939年被希特勒立為繼任人,1940年獲德國元帥稱號。對英空戰失利後,政治影響驟減。
戈林是納粹黨的主要領導人,納粹法西斯國家的重要設計者,第三帝國建立空軍、重整軍備和實行戰時經濟的主要主持人。他多次充當希特勒的巡迴大使,利用職權搜刮猶太人的財產,並大肆掠奪被佔領國家的財富和藝術珍品。戰爭末期試圖取代希特勒與同盟國談判,1945年4月被希特勒撤職。同年 5月8日被美軍俘獲。1946年10月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刑前於10月15日在紐倫堡服毒身死。
歐文.隆美爾(沙漠之狐)
簡介: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當然,從政治角度來說,他們絕對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凶,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是希特勒禍害天下的殺手。而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埃爾溫·隆美爾(1891-1944)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國十一月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他任警衛連連長。從1919年起,他歷任連長、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等職。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師師長,參加了對法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對作戰經過作了詳細的日記,保存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為後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依據。
隆美爾出生在德國南部海登姆市一個中學校長家庭。1910年中學畢業後從軍,入但澤皇家軍官候補學校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連長,先後獲得3枚十字勛章。一戰後,歷任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戰術教員、戈斯拉爾市獵騎兵營營長、波茨坦軍事學校教員、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等職,因著有《步兵進攻》一書面引起希特勒的重視。1938年調任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曾陪同希待勒巡視捷克斯洛伐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作為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為第7裝甲師師長,並贈給《我的奮斗》一書。5~6月間,在德軍閃擊西歐的侵略戰爭中,隆美爾指揮裝甲第7師沖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時,接著是阿拉斯、索姆,最後直搗法國西海岸,被法國人稱之為「魔鬼之師」。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他到達北非的黎波里前線後,立即作了一次偵察飛行,得出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結論。於是他便改變「固守防線」的命令,指揮他的裝甲部隊冒著沙漠風暴勇猛穿插,全速前進。英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德軍直逼亞歷山大和蘇伊士。隆美爾因此名聲大振,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並被晉升為元帥。後來,德軍主力被牽制在蘇德戰場,希特勒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線,致使隆美爾不得不停止進攻而在阿萊曼進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爾以其僅有的5萬軍隊和550輛坦克在阿萊曼地區抗擊蒙哥馬利的19.5萬軍隊和1029輛坦克,終因寡不敵眾而慘遭失敗。1943年3月,隆美爾奉召回德國大本營。同年7月,調任駐北義大利的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陸軍「B」集團軍群在法國組織防禦,指揮抵抗諾曼底登陸戰役。隨後,德國發生了行刺希特勒未遂事件,隆美爾受到株連。1944年10月14日,由於希特勒派人逼迫,他在一輛小轎車中服毒自盡,而對外宣布的消息,則是「隆美爾陸軍元帥在途中中風去世」。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簡介: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 於1888年6月17日生於但澤南部魏克塞爾河附近的Culm(當時屬德國,現屬波蘭)。從 1901年到1907年,他就讀於軍事學校和柏林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他作為一名准尉加入了他父親指揮部隊。1908年,他到梅斯的軍事學院學習,晉升為少尉,後又回到了原部隊。1911年,古德里安和Margarete Goerne相愛,但他父親認為他還太年輕而不應該過早結婚,因此派他到第三無線電營執行任務。1913年,他終於和Margarete結婚,他們生有兩個兒子,二戰期間都跟隨裝甲部隊作戰,老大後來成為了一名將軍。
二.日本
東條英機
簡介:1884年12月30日生於日本東京一個軍閥家庭。(其父東條英教是一個從下級軍官逐步晉升為陸軍中將的軍閥,甲午戰爭時期任日軍大本營參謀)。東條英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希特勒、墨索里尼齊名的三大法西斯頭目之一,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亞洲、侵略中國的頭號戰爭罪犯。在其出任日本陸軍大臣和內閣總理期間,日本軍隊瘋狂侵略、踐踏亞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生靈塗炭。
山本五十六
1884年4月生於日本本州的封建武士高野貞吉之家,當時其父56歲,故給兒子起名為五十六。後過繼給山本帶刀為養孫而改姓山本。
山本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軍事熏陶,於1901年考入江田島海軍學院。1904年,在「日進」號上擔任炮官參加日俄對馬海戰,並在戰斗中被炸掉了兩個手指。1908年,山本進入海軍炮術學校學習,畢業後成為優秀的炮艦專家。1919年,山本奉命到美國學習,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1924年,第一次和飛機接觸後,即發現飛機對海軍將有深刻的影響。1925年,山本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回國後,先後任五十鈴號巡洋艦和赤城號航空母艦的艦長。
1930年山本晉升為少將,並出任海軍航空本部技術處長。在其任期間,日本的快速戰斗機提上日程。此後日本生產出開戰初期性能優秀的97式艦載攻擊機和零式戰斗機。
1935年,山本升任海軍航空本部部長。當時日本奉行「大炮巨艦」政策,並製造了大和號和武藏號巨型戰列艦。山本極力反對,但意見被忽視。
1936年,山本出任海軍部次官,次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山本在八.一三凇滬戰役中,用艦載飛機瘋狂轟炸上海、南京和武漢等地。
1939年,山本出任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1940年7月,近衛內閣與德、意簽訂了軸心條約。山本知道日本80%的戰略物資都要從英美控制區供應,所以認為該條約不利於日本。並警告近衛首相,若與英美開戰,前六個月還可以堅持,之後他也毫無信心。
1941年,隨日本對南太平洋野心的暴露,美國收緊了對日本的經濟鎖鏈。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又面臨著向南和向北的選擇,同時山本提出了進攻珍珠港的具體計劃,並且進行了充分的准備和嚴格的訓練。1941年10月,主張與美國和談的近衛被迫下台,東條英機出任首相。由於談判中,美國拒絕讓步,並且英美在南太平洋的戰略防禦日趨加強。日本終於失去了耐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全軍覆滅。同時,日本成功佔領了南太平洋的新加坡、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而後美國正式加入了同盟國,並將其巨大的經濟潛力轉入了戰時軌道。
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東京以及隨後的珊瑚海海戰使山本感到必須迅速摧毀美太平洋的主力,因此制定了中途島計劃。
1942年6月,日美艦隊齊聚中途島。美國佔有情報先機,並且由於日本指揮官南雲戰術決策的一些失誤,日本參加戰斗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全部沉沒。至此剛好距珍珠港開戰6個月。
1942年8月,在瓜達卡納爾島激烈的爭奪戰中,日本漸漸處於守勢。山本也感到大事不妙,曾對人說:戰爭結束後,他不是被送上斷頭台,就是被送往聖赫勒島(軟禁拿破崙的地方)。實際上,他的歸宿比其預料的還要富於戲劇性。
1942年4月,日軍放棄瓜島後,山本為鼓舞士氣,決定視察離瓜島較近的肖特蘭基地。美軍截獲了該情報,並且派戰斗機在途中擊落了山本的座機,山本身亡。一個多月後,日本才公布這一消息,追認山本為元帥並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三,義大利
貝尼托·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1883.7.29~1945.4.28)
義大利內閣總理,法西斯黨領袖,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犯。生於弗利省一鐵匠家庭。早年當過新聞記者、社會黨黨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鼓動義大利參戰被社會黨開除。1915年入伍參戰。1919年3月在米蘭發起成立「戰斗的法西斯」組織。 1921年該組織改稱「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為該黨領袖。1922年10月指揮該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並奪取政權,任內閣總理。1928年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內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群眾團體,鎮壓共產黨和進步人士;對外煽動民族沙文主義,推行軍國主義侵略擴張政策。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並入義大利。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向西班牙叛軍提供武器裝備。10月與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翌年11月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1939年4月侵佔阿爾巴尼亞。1940年5月任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1943年7月25日,由於軍事上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被撤職,並被監禁在阿布魯齊山大薩索峰頂。9月被德軍傘兵救出後,在義大利北部薩洛出任「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總理。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國途中為義大利游擊隊捕獲。次日被處決並暴屍米蘭廣場示眾。
Ⅸ 二戰義大利黑衫軍厲害嗎
其實要說戰鬥力還可以,戰爭考研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網上說意大回利打埃塞爾比亞死了十萬答多那純屬瞎扯淡,最多傷亡五六千而且埃塞爾比亞是英國制式裝備並不是土著要是土著早被英國滅了,義大利在蘇聯的戰斗其實還不錯,非洲的都是義大利殖民軍都是些雜牌軍
Ⅹ 黑衫軍的歷史
黑衫軍在1919年成立,其中包含了許多不滿政府的退伍軍人。在墨索里尼1922年10月27日到回29日的「向羅馬進軍」答行動時,其人數達到了20餘萬人。1922年的時候沖鋒隊被編入民兵並被編組成了大量的旗隊。1923年2月1日,黑衫軍被編組為國家安全志願民兵(Milizia Volontaria per la Sicurezza Nazionale,或稱MVSN)。到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時,黑衫軍被解散。此時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德國在義大利北部建立的傀儡政權)將MVSN重新編入共和國衛隊(Guardia Nazionale Repubblicana,或稱GNR))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