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日戰爭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如何取得了第一個大勝利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專進攻,企圖進屬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等待來犯之敵。9月25日,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全部進入設伏地域,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頓時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敵軍的車輛自相碰撞,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八路軍戰士對敵實行分割圍殲,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經過一天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貳』 抗日戰爭日本在中國投入多少兵力
抗日戰爭:
參戰方兵力:
中國560萬人(最高時)
日本200萬人(最高時)
傷亡情況:版
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權 ,國軍損失365萬0465人,中共損失58萬4267人。
日軍傷亡130餘萬 。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叄』 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是多少人,中國軍隊是多少人
抗日戰爭是當時中日兩國幾乎傾盡舉國主力進行的一場大較量,戰爭在中國境內持內續時間容之久、規模之大、波及范圍之廣、激烈程度之巨、傷害之重,可謂二十世紀中外戰爭史上之最。有數據顯示,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上,最多時投入兵力達到三百五十三萬餘人,而日方在中國戰場上投入兵力最多時達到三百八十多萬人。在敵後戰場上,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武裝部隊主力,在一九四五年上半年已達九十萬人以上;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戰,民兵抗戰最多時在二百萬人以上。所以,有人在論及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規模時稱:就作戰規模而言,中國的抗戰是在長達五千公里的正面戰場和幅員一百三十餘萬平方公里的敵後戰場進行的,中國投入的兵力,最多時軍隊近五百萬人,民兵約二百萬人;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時日軍近二百萬人,偽軍一百餘萬人、雙方使用總兵力高達一千萬人。就戰斗次數而言,抗戰期間國民黨陸軍正面戰場共對日進行過二十二次重大會戰、一千一百一十七次重要戰斗、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小規模的戰斗。中共敵後戰場對日軍大小戰斗更達到十二點五萬次
『肆』 抗日中國軍隊有哪些
總體分兩大類
1 國民黨領導的
1(正規軍包含蔣介石嫡系部隊,比如 訓練的德械師) 即正面戰場居多
2 地方武裝、比如土匪、山賊被國民黨收編但沒有編制的 即小股武裝多數偷襲
敵後武裝
3 派系軍閥 非嫡系 如 原東北軍 張學良領導的、西北軍馮玉祥領導的
正面戰場或敵後戰場皆有
2 共產黨領導的
1 紅軍 即後來劃分出來又重新編建的 八路軍 主導敵後及根據地抗戰游擊戰
2 後來組建發展的 新四軍 根據地游擊戰及協助國民黨軍隊作戰或獨立作戰
3 後期發展的民兵、及部分收編土匪游寇等
3 自由抗戰
1東北義勇軍後期東北抗聯 這類一直在東北所以屬於獨立抗戰,前期中堅力量是
國民黨反對入關堅持抗戰及部分舊軍閥兵力,後來逐漸由共產黨領導
後期被迫撤到蘇聯
2 抗戰中起義的 偽軍 開始沒有明確歸屬的方向加入,後期加入共產黨或國民黨
3 民間力量
『伍』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一共消滅了多少日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回超過答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陸』 抗戰時期中國有幾只軍隊
抗戰時期中國有幾只軍隊?
談到抗戰,今年正是抗戰勝利75周年!年前,我們的先輩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在全民族的頑強戰斗後,打敗了侵略者,迎來了抗戰的全面勝利。
當然,要說到日本侵華,並不僅僅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早在明朝的戚繼光抗倭,直到大清晚期的時候,列強踐踏著這中華大地,其中就有日本國的參與。到了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從此中國人民經歷了長達14年的抗戰。在付出了慘痛的傷亡代價,舉全國之力抗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在這14年的時間里,有不少的國際友人和友好國家都在支援中國的抗戰,體現了極為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
有人可能會說,幫忙不分先後,貢獻不論大小,都是在支持著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但是今天還是要和大家再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以及那個為我們的抗戰援助最多的國家,讓我們時代銘記他們的恩情!
看過《亮劍》的朋友,應該有映像,李雲龍講過一句話「德國的鏡面匣子和日本的王八盒子」,這裡面的德國鏡面匣子就是一種德國造的手槍,射程遠而且準星好用!這里要講的就是在抗戰初期援助過中國抗戰的德國!不僅為中國輸出了武器並組建了德械師,還幫中國訓練作戰的軍隊,甚至還為中國的抗戰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在早期的抗戰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城時,德國友人有人拉貝先生保護了25萬南京城裡的軍民不受日軍的殺害!
第二個國家就是前蘇聯,蘇聯的局勢也算是比較糟糕的,西面有納粹德國的侵略,東面有日軍的侵擾。但是蘇聯依然派遣了空軍支援中國的抗戰,同時還向想中國提供了不少的槍炮含彈葯。因此,在昆侖關戰役和長沙保衛戰中,正是因為蘇軍的武器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第三個要講的,就是幫助中國最多的國家,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國!而對中國提供最多的援助的就是美國了,不僅向中國資金,同時還派遣了空軍前往中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飛虎隊」!「在飛虎隊」在華抗戰期間,擊落了日軍上千架飛機,同時還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開辟了「駝峰航線」,正面支持了在印緬戰場的中國遠征軍。
有這些國家的幫忙,中國人民在對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中並不孤單。他們不僅援助了資金,也援助了武器和物資!同時也有非常多的國際友人走入了中國的抗日戰場,他們無論是打沖鋒還是做後勤,各個都在中國戰場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其中就有我們知道的白求恩大夫,最終因為積勞成疾病逝於我國,他的故事在全民族進行了廣泛的傳播!
回憶我國的抗戰歷史,極其痛苦,同時也讓我們年輕一代人更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國家的發展要有更多的「血液」流通著!因此,我們依然要向支持過我們的人致敬
『柒』 抗日戰爭的時候中國最能打的軍隊,第一名到底是哪個
抗日戰爭的時候中國最能打的軍隊,第一名到底是哪個軍隊這么讓人佩服!
抗日戰爭的時候中國最能打的軍隊,第一名到底是哪個軍隊這么讓人佩服!
『捌』 抗日戰爭的中國軍隊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程潛
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
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
第21集團軍 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 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 旅長張占魁
第1集團軍 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軍長萬福麟,第77軍 軍長馮治安,第181師師長石友三,第17師 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 軍長鄭大章
第68軍 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 師長沈克(直屬),第118師 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 師 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 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 師長王奇峰(直屬)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閻錫山
作戰地區:山西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 軍長曾萬鍾,第9軍 軍長郭寄嶠,第14軍 軍長李默庵,第93軍 軍長劉堪,第15軍 軍長劉茂恩,第17軍 軍長高桂滋,第19軍 軍長王靖國,第47軍 軍長李家鈺,第61軍 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
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 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 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 軍長何柱國,
第18集團軍 總指揮朱德
第66師 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 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 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 軍長楊澄源(直屬)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顧祝同
作戰地區:蘇浙方面
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
第10集團軍 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 軍長陶廣,第70軍 軍長李覺,第79師 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 旅長楊永清
第19集團軍 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 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 軍長夏楚中,第25軍 軍長萬耀煌,第73 軍 軍長王東原
第23集團軍 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 軍長唐式遵(兼)
第28集團軍 司令官潘文華
第23軍 軍長潘文華(兼)
新編第4軍 軍長葉挺(直屬),獨立第6旅 旅長周志群(直屬)
寧波守備 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 師長陳德法
溫台守備 司令徐旨乾,轄暫編第12旅 旅長李國鈞
游擊總司令黃紹雄
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何應欽(兼)
作戰地區:兩廣方面
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第12集團軍 司令官余漢謀,下轄:第62軍 軍長張達,第63軍 軍長張瑞貴,第64軍 軍長李漢魂,第65軍 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 旅 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 旅長陳勉吾
第8軍團 軍團長夏威,
虎門要塞 司令陳策
『玖』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各個軍種共有多少抗日部隊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為了有效抗擊日本的入侵,國民政府整編了全國的軍隊,並將全國劃分為若干作戰區域。陸海空軍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蔣中正,總參謀長是何應欽。
具體戰斗序列及指揮官如下:
陸軍
第一戰區 司令長官:程潛上將 (1939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
作戰地區:平漢路方面
兵力:共轄25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2個騎兵師
第21集團軍司令官商震,下轄:第32軍軍長商震(兼),騎兵第14旅 旅長張占魁
第1集團軍司令官宋哲元,下轄:第53軍軍長萬福麟,第77軍 軍長馮治安,第181師 師長石友三,第17師師長趙壽山,騎兵第3軍 軍長鄭大章
第68軍軍長劉汝明(直屬),第92軍軍長李仙洲(直屬),第106師 師長沈克(直屬),第118師師長張硯田(直屬),新編第8 師 師長蔣在珍(直屬),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直屬),騎兵第4師師長王奇峰(直屬)
第二戰區 司令長官:閻錫山一級陸軍上將
作戰地區:山西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3個騎兵師
南路前敵總司令衛立煌,下轄:第3軍軍長曾萬鍾,第9軍軍長郭寄嶠,第14軍 軍長李默庵,第93軍 軍長劉堪,第15軍軍長劉茂恩,第17軍 軍長高桂滋,第19軍 軍長王靖國,第47軍 軍長李家鈺,第61軍軍長陳長捷,第14軍團軍團長馮欽哉
北路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軍長傅作義(兼),新編第2師師長金憲章,騎兵第1軍 軍長趙承綬,騎兵第2軍軍長何柱國,
第18集團軍總指揮朱德二級陸軍上將
第66師師長杜春沂(直屬),第71師師長郭宗汾(直屬),第33軍 軍長孫楚(直屬),第34軍 軍長楊澄源(直屬)
第三戰區 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 (1954 年被授予一級陸軍上將銜)
作戰地區:蘇浙方面
兵力:共轄24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
第10集團軍司令官劉建緒,下轄:第28軍軍長陶廣,第70軍 軍長李覺,第79師 師長陳安寶,暫編第13旅旅長楊永清
第19集團軍司令官羅卓英,下轄:第4軍軍長吳奇偉,第18軍 軍長羅卓英(兼),第79軍 軍長夏楚中,第25軍軍長萬耀煌,第73 軍 軍長王東原
第23集團軍司令官唐式遵,下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兼)
第28集團軍司令官潘文華
第23軍軍長潘文華(兼)
新編第4軍軍長葉挺中將(直屬),獨立第6旅旅長周志群(直屬)
寧波守備司令王皓南,轄第194師師長陳德法
溫台守備司令徐旨干,轄暫編第12旅旅長李國鈞
游擊總司令黃紹雄
第四戰區 司令長官:何應欽一級陸軍上將(兼)
作戰地區:兩廣方面
兵力:共轄9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
第12集團軍司令官余漢謀,下轄:第62軍軍長張達,第63軍 軍長張瑞貴,第64軍 軍長李漢魂,第65軍軍長李振球,獨立第9旅 旅 長李振良,獨立第20旅 旅長陳勉吾
第8軍團軍團長夏威,
虎門要塞司令陳策
第五戰區 司令長官:李宗仁 一級陸軍上將
作戰地區:津浦線方面
兵力:共轄27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
第3集團軍司令官於學忠,下轄:第51軍軍長於學忠(兼),第12軍 軍長孫桐萱,第55軍 軍長曹福休,第56軍軍長谷良民
第11集團軍司令官李品仙,下轄:第31軍軍長韋雲淞
第21集團軍司令官廖磊,下轄:第7軍軍長周祖晃,第48軍 軍長廖磊(兼)
第22集團軍司令官鄧錫侯,下轄:第41軍軍長孫震,第45軍 軍長鄧錫侯(兼)
第24集團軍司令官顧祝同(兼),下轄:第57軍軍長繆溦流
第27集團軍司令官楊森
第3軍團軍團長龐炳勛
第59軍軍長張自忠
海軍陸戰隊
第八戰區 司令長官:蔣中正 特級上將(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上將(1963年追贈陸軍一級上將)
作戰地區:甘寧青方面
兵力:共轄5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5個騎兵師,4個騎兵旅
第17集團軍司令官馬鴻逵,下轄:第81軍軍長馬鴻賓,第168師 師長馬鴻逵(兼),騎兵第1旅 旅長馬光宗,騎兵第10旅旅長馬全忠,寧夏警備第1旅 旅長馬寶琳,寧夏警備第2旅旅長馬得貴
第80軍軍長孔令恂
第82軍軍長馬步芳
騎兵第5軍軍長馬步青
第191師師長楊德亮
挺進軍司令馬佔山
武漢衛戍司令部 總司令:陳誠上將 (1947年升陸軍一級上將)
『拾』 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打仗最厲害的人是誰
張自忠將軍最厲害。
張將軍和日軍第一次交手是在1933年,那時候他內在29軍擔任要職,奉命帶領部隊容到喜峰口阻敵,和日軍激戰七日七夜,令日軍屢遭敗績,不得不狼狽撤退。
第二次交手是1938年3月的臨沂血戰,張將軍帶領59軍與敵人鏖戰七晝夜,擊潰了號稱「鐵軍」的日軍板垣師團,讓日軍增援台兒庄前線的夢想破滅,保證了台兒庄大戰的勝利。
第三次則是1939年5月,中日兩軍在鄂北地區展開了一次大交鋒--隨棗會戰,5月10日,張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殲滅日軍輜重部隊,迫使日軍放棄渡河攻擊襄陽(原襄樊)。
第四次是1939年12月,張自忠率領右翼兵團參加冬季攻勢。12月12日,張自忠率三十八師正面進攻日軍,殲滅日軍第十三師團第一零三旅團,於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軍穩定戰線,2月14日發起反攻。此次戰爭是抗日戰爭期間正面戰場國民黨軍發動的惟一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
這四次戰役說明,張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打仗最厲害的人,他連接四次和日寇交鋒都以勝利而告終,是一位常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