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38年抗日戰爭歷史背景重點有什麼
當時是抗日戰爭爆發的初期,日寇橫行,東北早已淪喪,日本侵略軍連續攻佔內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容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國人民奮起抵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B. 1931抗日戰爭的國際國內背景
國際上英法德等抄國聯國家不願插手此事,美國希望日本佔領東北後繼續進攻蘇聯,所以也不管,蘇聯反而承認了滿洲國,所以國際上無人幫中國。國內張學良一心抗日,蔣介石確認為敗在日本手裡尚可做亡國奴,敗在共產黨手裡下場卻是慘的,所以堅持不抵抗。
C. 1938年抗日戰爭歷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翌年義大利也加入這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的軸心國聯盟,標志世界法西斯國家侵略聯盟正式建立。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抗日戰爭國際背景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英國牛津大學歷史教授米特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不僅對中國的命運至關重要,對塑造當今世界格局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世界應該銘記中國為二戰勝利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
D. 抗日戰爭爆發 背景和原因
背景比較復雜,個人認為從中日雙方來看,主要是民族和領土問題在逐次專沖突中不斷加劇,屬而日方從9.18還是得逐步賭博得手,其野心越來越大,在根本有沒有做全面戰爭戰略規劃和布局的基礎上貿然採取一系列軍事和外交上的強硬態度;中方已經對中日之前的戰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准備,但是從上到下主要是等待時機,也就是國際大形式以及戰爭准備,包括德械師的訓練,國防線建造,以及法幣改革,以及等待歐洲的戰事開始
在77之前,日本人認為中國法幣改革完成,可能會導致其戰爭資源組織能力的大幅提升,有必要對中國進行進一步的削弱和控制,而國民政府認為日本全面戰爭的准備不足,所以在開始立場反常的強硬,所以終於導致戰爭提前爆發;而到了淞滬和南京會戰之後,由於日本認為國民政府已經喪失抵抗能力,所以拒絕談判,最終導致戰爭進入去啊面爆發階段
E. 抗日戰爭的背景是什麼
1、背景
①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專,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屬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②日中國力的懸殊對比
國力主要表現在政治組織力、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等方面。
隨著現代世界秩序的建立,世界大國、大國集團和國際組織只要願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某③一國家對其他主權國家的侵略。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且先後加入國際聯盟、九國公約組織和非戰公約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中國,在遭受日本侵略之際,世界大國、大國集團和國際組織居然多採取了「不幹涉」的綏靖政策,從而在客觀上起到了放縱日本對中國侵略的作用。
2、簡介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F. 20世紀30年代的國際背景(抗日戰爭背景)
1929到1933年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本國內矛盾尖銳,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
G. 抗日戰爭國內形勢的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為了更好地實現其國家利益,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制專定了不同的對華政屬策。先後採取了「避免介入」、 「援華制日」、「結盟抗日」、「扶蔣反共」政策。 「避免介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慫恿了日本的侵略行為;「援華制日」、「結盟抗日」政策增強了中國的抗戰能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大大增強了國民黨政府對美國的依賴;「扶蔣反共」政策為戰後中國政治留下了禍根。
一、美國「避免介入」政策(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二、「援華制日」政策(1938年12月—1941年12月)
三、結盟抗日(1941年12月—1944年9月)
四、扶蔣反共政策(1945年4月—1945年8月)
H. 抗日戰爭的背景,經過,影響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國局部抗戰開始興起。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5年,日本策劃製造華北事變,妄圖把華北變為第二個偽「滿洲國」;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華北問題提出備忘錄;7月6日,何應欽復函全部承認日方要求,實際形成《何梅協定》。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於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各黨派、各階層、各軍隊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35年8月5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提出對華三原則。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察哈爾、綏遠、河北、山西、山東)自治」。11月25日,日本策動的,由宋哲元為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抗日救國遊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一·二九運動掀起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6年2月26日,日本發生二·二六事件,日本法西斯軍事獨裁政權形成。 1936年5月,宋慶齡、沈鈞儒、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等愛國民主人士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隨後,中共中央發布《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放棄了「反蔣抗日」的口號。 1936年6月至9月,中國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內部的地方實力派爆發兩廣事變,事件幾乎觸發了一場內戰,但是最終以雙方達成政治妥協而和平結束。 9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黨內指示,明確提出黨的總方針是「逼蔣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張、楊聯合發表通電,提出了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開放民眾愛國運動等八項抗日主張。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等到西安,參加談判,迫使蔣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等六項承諾。蔣介石接受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初步形成,為全國抗戰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同時,蔣介石開始全面加速抗戰的政治、軍事、經濟准備,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帶修建了三道國防工事,進口了大量德國裝備武裝中央軍。 1937年2月15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召開,會上宋慶齡等人聯名提出《恢復孫中山先生手訂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案》;全會基本確定了停止內戰,實行國共合作的原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 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7月16日、17日,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蔣介石廬山抗戰聲明》,號召全民族抗戰;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
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以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鑒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被迫調整侵華政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轉折和日軍逐漸失去戰略主動權的形勢下進行的。中國對日戰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兩個階段。 從1943年7月開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
1943年9月8日,義大利宣布投降,並投入同盟國一方。從此,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實際上解體,日本法西斯更加孤立無援1945年8月14日,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15日,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 日本向中國投降儀式 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9月3日被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日軍投降儀式在台北舉行,中國正式收復被日本殖民統治達50年之久的寶島台灣,洗雪了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I. 抗日戰爭的背景
日本入侵中國的原因非常復雜,牽扯到政治、軍事、文化以及社會專背景。
就你的問題而言,屬經濟危機需要擴大海外市場,所以日本的各大財閥支持日本軍隊在中國的軍事行動;經濟危機加深社會危急,國家需要對外戰爭(對外仇恨)轉嫁社會矛盾(請參考天朝之前數十年的政治宣傳)。但這只不過是戰爭爆發的社會原因中的一點。
至於中日關系如何在甲午戰爭後不斷升溫,又從辛亥革命後急轉直下,再到北洋時代完全破裂。繼而在31年發生918事變,直至77、813全面開戰,其中的一系列變故是需要史學家認真研究總結的。
J. 抗日戰爭時期的時代背景是什麼樣的啊
時代背景:
1、日本對外擴張
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的迅速強大,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加強了日本的野心。確立了先佔東北、內外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3、國際環境
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國際聯盟,未向中國伸出援手。
抗日戰爭的影響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
一、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折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回望屈辱和悲壯的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後的百年間,世界列強幾乎都參與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盡管中國人民進行過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沒有一次戰爭不是以中國失敗而結束的。
抗日戰爭則不同,億萬中華兒女逐步凝聚起來、團結起來,形成舉國禦侮的偉大力量,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抗日戰爭是一場促進民族覺醒和團結的戰爭。近代中國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斗爭。抗日戰爭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氣勢震撼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心靈,激發起全國人民團結禦侮的巨大能量,彰顯出氣貫長虹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
這種偉大的民族覺醒和空前的民族團結,比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歷次抗爭都表現得更強烈、更廣泛,從根本上決定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改變了中國自近代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掃近百年屢戰屢敗的悲觀陰霾,鼓舞著中國人民走出灰暗的歷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與自信。
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不但是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支撐,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抗日戰爭是一場改變國家命運的戰爭。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之前,中國飽受世界列強欺壓,不要說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就連起碼的平等對話的資格都沒有。一個屢戰屢敗的民族,可能贏得同情,但不可能贏得尊重。
抗日戰爭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創造了歷史機遇。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國際地位也隨之提高。中國初步廢除了各國通過對華不平等條約攫取的許多特權,使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體系開始崩潰。
抗日戰爭是一場推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進程的戰爭。抗日戰爭不僅是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民族戰爭,而且是追求民主與進步的深刻社會變革。在抗日戰爭中,作為中國兩大政治力量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抗日,共赴國難,創造了團結禦侮的光輝業績。
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不敢放手發動群眾,不肯放棄反共政策,特別是到全國抗戰後期,不斷強化獨裁統治,逐漸失去了民心。
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動員、組織和武裝人民群眾,實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得到了廣大群眾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擁護和支持,為新中國成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二、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和消滅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中國首先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日、德、意法西斯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通過發動一系列局部戰爭逐步演變而成的。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美列強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當西方主要國家對日本的侵略實行妥協縱容政策時,中國人民高舉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幟,奮起抵抗,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至1939年9月戰爭在歐洲爆發時,中國已獨立進行了8年的抗戰;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中國獨立抗戰已持續了10年。
中國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了以滅亡全中國為目標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展開全國性抗日戰爭,在世界東方首先開辟了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
在日本戰略進攻、中國戰略防禦期間,中日雙方投入總兵力達400餘萬人,戰線長達1800多公里,戰火遍及中國10多個省區,戰區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被捲入戰爭的中國人口達4億之多。
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是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的矛盾開始上升為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現,它對世界產生了牽動全局乃至改變格局的影響,實際上已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中國人民持續進行了8年全國抗戰,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結束。
中國始終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制約著日本的「北進」和「南進」,保障了同盟國 「先歐後亞」大戰略的實施。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戰場抗擊和牽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陸軍兵力和部分海空軍事力量,牢牢地捆住日本法西斯的手腳,使其陷入長期戰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中國的持久抗戰,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亞的北進計劃,使蘇聯得以避免兩線作戰;牽制和推遲了日本進攻南洋的南進步伐,致使日軍被迫背著中國戰場的沉重包袱南進,從而粉碎了日本與德、意法西斯東西對進、稱霸全球的戰略圖謀。
中國還派遠征軍開赴緬甸,與盟軍共同對日作戰。作為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戰略基地,中國為同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支援了同盟國的反法西斯斗爭。
中國的持久抗戰,不但為蘇、美、英等反法西斯國家贏得了寶貴的戰爭准備時間,而且為保證同盟國實施「先歐後亞」大戰略起了重要作用。
蘇聯元帥崔可夫說過:「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裡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2年說過一段話:「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
中國積極倡導和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為創建聯合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場國際性的戰爭,建立廣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戰勝德、日、意侵略者的重要保證。
中國不但在世界東方率先建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為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進行了不懈努力。
當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到全球范圍時,中國主動加強與美、英、蘇等同盟國的戰略協調,促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並與同盟國並肩戰斗,為最後取得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戰爭後期,中國又參與聯合國的創建,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為徹底打敗法西斯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