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毛女是不是紅色經典
是的。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1945年5月2日,《白毛女》在延安公演。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
『貳』 歷史上真的有白毛女這個人嗎
傳言是有。
1930年代末就在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李滿天給周揚寫信,講述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一帶的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無邊,能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
也有說法說白毛仙姑在山西。
後來還有人說四川的羅昌秀是現實中的「白毛女」。羅是1956年才被民兵從深山野林里救出來,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還有一種說法說白毛女的故事出於賀敬之的故鄉山東台兒庄,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周揚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編劇的作品不合意,周揚臨時指派賀敬之進行編劇。《白毛女》的想法在賀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叄』 白毛女的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楊各庄,漢奸惡霸地主黃世仁以逼債為名,強搶貧農楊白勞的女兒——喜兒,楊白勞堅決反抗,被惡霸地主活活打死,喜兒也被搶走。
自幼與喜兒青梅竹馬的青年農民王大春,為替喜兒報仇,要和地主拼到底。他和鄉親們在地下黨員趙大叔的指引下,投奔了八路軍,拿起槍桿子鬧革命。
喜兒在黃世仁家受盡欺凌,在張二嬸的幫助下,終於逃出虎口,奔向深山。在山林之中,喜兒吃野菜樹根,由於長期不見天日,以及缺乏營養,她的頭發漸漸變白了。
大春所在的部隊解放了楊各庄,並從深山裡救出了喜兒。大春和八路軍小分隊留在楊各庄發動群眾,軍民展開了熱火朝天的反霸斗爭,清算了漢奸惡霸地主黃世仁的罪行,為喜兒伸了冤報了仇。
『肆』 歌劇 《白毛女》演的是什麼時期哪個朝代有什麼土地制度
哪個朝代有什麼土地制度__西漢
該劇系根據流傳於晉察冀邊區的一個民間傳說故事而寫成。故事發生在河北省某縣楊各庄。一九三五年的農歷除夕,佃農楊白勞因無法還債,在外面躲了幾天回到家裡來,准備和他唯一的女兒--喜兒一同過年。親家王大嬸也來幫助他們料理過年的事情,不料惡霸地主黃世仁打發他的狗腿子穆仁智來到了楊家,逼著楊白勞去見地主。
當晚,在黃家,黃世仁強迫楊白勞用喜兒來抵債,盡管楊白勞苦苦哀求,黃世仁還是強迫他在閨女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然後被推出了黃家的大門。楊白勞悲憤交加,暈倒在雪地里,被老友趙大叔發現將他送回家裡。當時,喜兒、王大春(喜兒的未婚夫)以及王大嬸都在興高采烈地准備過年,趙大叔在給他們講述紅軍的故事。只有楊白勞想著被迫賣女兒的心事,痛苦萬分。終於在喜兒入睡了之後,服了鹵水,沖出門外,高喊著:"我死也要死到你黃家的大門口去!"就這樣含恨慘死。
第二天清早,王大春到楊家來拜年,發現了楊白勞死在雪地上,趙大叔看見了楊白勞手中的那張賣身契,才知道了楊白勞自殺的原因。正在這時狗腿子穆仁智帶著打手們來硬把喜兒搶走。
喜兒在黃家受盡了種種虐待,並遭受了地主黃世仁的侮辱。喜兒決定上吊自殺,被好心的傭人張二嬸救了下來,並鼓勵她活下來為楊家報仇。
穆仁智找王大春逼債被王大春和關大鎖痛打了一頓,王大春在趙大叔的指引下投奔紅軍去了。數月後,地主黃世仁要娶親,黃世仁母子策劃把不服管教、聲言要報仇的喜兒轉賣給妓院,幸虧有張二嬸的幫助,使喜兒逃出了黃家。黃世仁和穆仁智連夜追趕喜兒,在一條河邊發現了喜兒的一隻鞋,他們斷定喜兒是投河自盡了,於是喜兒才逃出了虎口。
三年過去了,全村的人都以為喜兒死了,可是喜兒並沒有死,她逃進了深山老林,用野菜、樹皮和廟里的供品充飢,生活的煎熬使得她的頭發都變白了,她被村裡的人傳說成鬼,叫她"白毛仙姑"。
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英勇抗戰,深入敵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這時當年投奔八路軍的王大春也跟隨隊伍回到了家鄉,領導窮苦的鄉親們進行減租減息的斗爭。但是,地主黃世仁借"白毛仙姑"造謠惑眾。為了揭穿黃世仁的陰謀,大春決定查明事實真相,於是,夜晚與大鎖藏在奶奶廟內,適逢變成"白毛女"的喜兒又到奶奶廟來取供品,發現有人慌忙奪路逃走,大春和大鎖緊追到山洞,才發現這個"白毛仙姑"原來是活著的喜兒。
當鄉親們看到了被地主迫害成"白毛女"的喜兒以後,群情激憤,紛紛控訴黃世仁的滔天罪行,這個罪大惡極的惡霸地主終於受到了人民政府的嚴厲的審判。全劇在歡呼解放的歌聲中閉幕。 該劇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深刻揭示了舊中國階級壓迫的本質。歌劇一問世便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的歡迎。特別在解放戰爭和土改斗爭中,成為鼓舞戰士和鼓舞人民奮起斗爭的有力武器。戰士們看演出後紛紛要求為楊白勞和喜兒報仇,有的戰士還把這種強烈的願望用刀刻在槍托上。有些被俘的蔣軍士兵看了演出後立即掉轉槍口加入人民隊伍。當時許多人都是看了演出後便投身於革命的。直到中國解放,《白毛女》更是演遍全國,在中國革命歷程中發揮了極為突出的作用.
『伍』 《白毛女》里的黃世仁在歷史中真的存在嗎
黃世仁又名黃詩仁,江蘇邳縣人抗戰時期當地著名的漢奸惡霸。在剝削壓迫農民的過程中犯下了累累罪行,總有人拿文革牛棚說事卻忘卻了這些惡霸在剝削人民的過程中肆意地拘禁關壓他人並對反抗的農民進行砍頭,剜眼,活埋等惡行。1938年115師南進支隊在邳縣發動群眾抗日,將黃世仁在鄉民公訴大會鎮壓。其子黃崇娥又名黃八月解放前夕隨國民黨軍逃至南京後被抓獲判刑八年。黃世仁家住邳縣燕子阜鄉黃樓,當地寨山的奶奶廟就是白毛女藏身之地。著名詩人賀敬之根據其真實事件改編白毛女。曾發表《江蘇邳縣文史資料》的徐一鳴先生1927年出生,江蘇邳縣人,後來他在家鄉調查這件事,確定了黃世仁惡行累累漢奸惡霸的真實性,白毛女的原型。
『陸』 白毛女劇情簡介及分析。
劇情介紹
序幕
解放前,黃世仁家大門口。被殘酷壓迫的農民們,被鞭笞著走過黃家大門。歌聲:「多少長工被奴役,多少喜兒遭迫害。訴不盡的仇恨啊,匯成滔天江海!……」
第一場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楊各庄,楊白勞家,除夕。
喜兒正歡歡喜喜准備過年,楊白勞躲債剛回來。惡霸地主黃世仁帶狗腿子穆仁智闖進楊白勞的家,要逼喜兒抵債。楊白勞堅決反抗,被活活逼死。王大春和鄉親們趕來,黃世仁開槍阻住眾人,硬把喜兒搶走。
王大春等要和敵人拚命,地下黨員趙大叔勸阻,讓他們去參加八路軍,鬧革命。
第二場
黃世仁家。喜兒受盡凌辱,終於在張二嬸的幫助下逃出了黃家。
第三場
蘆葦塘邊。喜兒躲進蘆葦叢中,穆仁智等追來,在河邊發現喜兒失落的鞋子,認為她已投河而死,揚長而去。喜兒逃脫後滿腔仇恨,發奮高歌:「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
第四場
荒山。喜兒在山中與風雪、野獸搏鬥,幾番春秋,一頭青絲變白發……她更加勇敢地等待報仇的時機。
第五場
(暫無)
第六場
奶奶廟中。黃世仁、穆仁智逃跑途中躲進廟中避雨。白毛女喜兒也在廟中,見到不共戴天的仇敵,追打黃世仁和穆仁智。趙大叔、王大春等追至奶奶廟,發現黃世仁雨傘,眾人追了下去。大春在廟中搜索,發現了白毛女喜兒,將其尾隨其後。
第七場
白毛女喜兒回到山洞,王大春趕來,二人終於相認。王大春帶著白毛女喜兒迎著太陽走出山洞。
第八場
廣場。喜兒回到家鄉,見到親人:「千年的仇要報,萬年的冤要伸。」喜兒向八路軍控訴了黃世仁的罪惡,群眾也紛紛起來控訴,要求嚴懲漢奸惡霸黃世仁。
尾聲
大春帶領八路軍小分隊奔赴前線,白毛女喜兒和一些青年參加了人民軍隊——革命向前進……
『柒』 「白毛女」的主要故事情節
《白毛女》主要故事情節: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及其子王大春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欲霸佔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歷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
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鹵自盡。初一早上,喜兒被搶入黃宅後,受盡折磨。黃世仁為斬斷喜兒對大春的情絲,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汙。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紅軍。懷有身孕的喜兒在黃家女傭張二嬸的幫助下逃離虎口,途中生下嬰兒,旋即夭折。後獨自入深山穴居,餐風宿露。由於長期缺少鹽分攝入,一頭青絲變成白發。喜兒因常至破廟中取供品充飢,被村人迷信視為"白毛仙姑"下凡顯靈。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此時,黃世仁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留鄉工作的大春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群眾覺悟,十五之夜,親往跟蹤查探,竟在山洞中與喜兒相逢。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
(7)白毛女是不是抗日戰爭時期擴展閱讀: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創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群眾結合。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備召開之際,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向德國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
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周揚的指示下,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傳說,加工改編出了歌劇《白毛女》。《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斗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志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
之後這出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贊譽。但國內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羅昌秀,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後被共產黨救出,於2002年去世。
『捌』 白毛女是什麼時期的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 魯迅藝術學院 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加工改編而成的。
1950年王濱改拍成電影。
馬少波 、范鈞宏1958年根據歌劇《白毛女》改編成京劇。
1964年上海東方韻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了芭蕾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