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戰時期 大學還有人嗎
有呀。比較有名的有抗大、聯大等 。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容,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❷ 抗戰時的中國大學現在是什麼大學
抗戰時的中央大學是現在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陝北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是現在的西北政法大學,然後,還有很多學校都合並消失了,就這些,謝謝採納
❸ 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而成
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全國發動侵華戰爭。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抗戰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有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25日開學。1938年4月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始上課,設立文、理、法商、工、師范5個院26個系,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北大、清華、南開原為著名的高等學府,它們有各自獨特的經歷,有各自的教學作風,組成聯大以後,薈集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教授,師資充實,人才濟濟。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嚴謹的治學態度,樹立優良學風,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學府。西南聯大在辦學的8年中畢業學生約2000人,均學有成就,有的成為舉世聞名的專家學者,他們對中國的建設事業、高等教育的發展和世界學術研究,作出了貢獻。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3校分別遷回北京、天津復校。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自1938年5月4日開始上課,至1946年5月4日結束,西南聯大在滇整8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西南聯大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其中有許多是蜚聲中外的第一流科學家。
著名校友
楊振寧 李政道 朱光亞 謝瑋 鄧稼先 黃昆 彭佩雲
著名教師
吳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陳省身 王力 朱自清
馮友蘭 吳有訓 陳寅恪 沈從文 陳岱孫 聞一多 錢穆 錢鍾書
費孝通 華羅庚 朱光潛 吳晗 趙九章李楷文 林徽因
西南聯大紀年表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嶽麓山下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一個月後,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師生們於1938年2月搬遷入滇,4月,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課,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布結束,西南聯大在滇8年。
期間,於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於1940年8月設敘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遷回原址,師范學院留昆獨立設院,改稱昆明師范學院,後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
校慶日
1937年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慶日。
校訓
剛毅堅卓。
校歌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史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別離,絕檄移栽楨干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春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校風
民主自由、嚴謹求實、活潑創新、團結實干。
專業設置
西南聯大共設文、理、法商、工、師范五學院,共26系,另有先修班和體育部。
師生
聯大8年,前後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聞一多等300餘人,他們都是各個學科、專業的泰斗、頂級專家,學生有8000人,畢業生近4000人。
聯大師生擔任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學生92人),其中有楊振寧、李振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黃昆、劉東生2人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宋平、彭佩雲等人成為國家領導人。
聯大校舍
西南聯大先租得蒙自海關、昆明大西門外昆華農業學校、拓東路迤西會館等處為校舍,總辦公處設在城內崇仁街46號,但仍不敷應用。1938年7月,學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畝為校址,修建新校舍。
1939年4月,西南聯大新校舍落成,有學生宿舍36棟,全是土牆茅草頂結構;教室、辦公室、實驗室56棟,為土牆鐵皮頂結構;食堂2棟,圖書館1棟,為磚木結構。
834聯大學生參軍
抗戰八年間,西南聯大從軍學生前後一共達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動投筆從戎的熱血青年,聯大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子梅祖彥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擔任翻譯外,聯大學生還參加了遠征軍和空軍。在1942年至1945年間,為了保證空中運輸線「駝峰」航線的暢通,1500名中美健兒血灑長空。根據記載,其中就有聯大的從軍學生。
西南聯大當然是名人倍出了啊.不過有許多是後來成名的,當時出名的有如陳寅恪,馮友蘭、聞一多,錢鍾書、王力、朱自清、沈從文,胡適,記得好像張伯苓當時也是聯大的領導呢, 後來出名的多的多拉.象楊鎮寧,李政道,鄧嫁先等好多人他們也都在聯大求過學....自己只記得這多了
❹ 抗戰時期中國規模最大的高度學府是哪個大學
抗戰時期中國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8年4月,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從長沙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遷至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抗日戰爭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有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於1937年8月建立,到國立西南聯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共存在了8年零11個月。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為中國以至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因其成就顯著,有「內樹學術自由,外築民主堡壘」之美譽。
1946年,三校復員北返,雲南師范學院留昆舊址獨立建校,定名國立昆明師范學院,現為雲南師范大學,舊址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❺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介紹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1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紅軍大學2」,1937年初改為此名。1943年起,校長徐向前,兼任中央處理委員會主任、抗大總學習委員會書記3。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
❻ 抗戰時期進行內遷的高校有哪些
從1937年7、8月起,各高校師生開始帶著大量書籍、實驗儀器長途跋涉,風餐露宿,迢迢千里從華北、華東遷到內地。當然,說 「內」只是相對的,它不僅指西部內陸,包括本省邊遠地區,也應包括一定時間內的租界和香港。
除了日後大家熟知的西南聯大,當年參與遷徙的幾乎囊括所有高校。早在1936年,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就預測「國家的前途將會更危險,教育要有所准備」,開展內遷准備工作,於1937年12月遷到重慶沙坪壩。大部分學校遷入四川、雲南等西南幾省。如中央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遷到重慶,武漢大學內遷四川,浙大遷到貴州。一部分大學遷往西北幾省,如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洋工學院遷往西安,焦作工學院遷往陝西天水,東北大學和民國大學遷入山西。還有一部分大學由大城市遷往本省內比較偏遠的縣鎮。如中山大學遷往梅州、山西大學遷往晉南,廈門大學遷往長汀,廣西大學遷往柳州,安徽大學遷往沙市,湖南大學遷往辰溪,河南大學遷往雞公山,這類大學佔全國高校的1/4左右。
受戰事的超預期發展影響,部分高校內遷次數太頻繁,飽受戰禍之苦,如同濟大學共遷了6次,輾轉於滬、浙、贛、桂、雲、川等地。據不完全統計:遷校4次以上的約有19所,其中7次的有中山大學、山西大學等5校;8次的有廣東省文理學院,各學校所到之處,皆為落後的山區,備嘗艱辛。
高校內遷於1939年底基本完成。到1940年,高等學校和在校學生都恢復到戰前水平,大學113所,學生52376人。
北大清華南開的內遷
事變之後半月內,主政北大、清華、南開的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及胡適等人被邀請到廬山,參加最高領導人主持的「國事談話會」,征詢戰和對策和議定戰爭爆發後文化教育應對策略。就在三人尚未返回平津之際,北方戰局惡化,7月29日,北平陷落,日軍進駐清華園,北大清華二年級學生不得不提前結束西苑兵營軍訓。而天津的南開在7月29日已經迎來「黑色星期四」,日軍連續兩天用飛機對南開大學、南開中學、南開小學校園實行轟炸,校舍損失嚴重。教育部不得不決定讓三校搬移到長沙,組建長沙臨時大學。
多年後,蔣夢麟在《西潮》中回憶說:「三個大學有關人士正在南京商議學校內遷的計劃,大家有意把北大、清華和南開從北方撤退而在長沙成立聯合大學,我經過考慮,勉強同意這個計劃」。之後他帶著復雜的心情回家鄉去面見老父,臨別之言是「中國將在火光血海中獲得新生」,表明他立志辦好戰時教育的決心。
選擇長沙,是因為長沙交通便利,又有相對優越的辦學條件,也是清華較早做的准備。早在1935年華北告急時,為了做應變准備,清華就在嶽麓山下修建了一整套的校舍,1938年就可以完工交付使用,同時秘密運送了好幾火車的圖書、儀器等等暫存在漢口,隨時可運達長沙。長沙條件好也是相對的,畢竟都在戰亂中辦教育,因住宿條件一事還引發了三位校長的爭論,據當時學生湯衍瑞回憶,一天上午,三位常委來巡視宿舍,蔣夢麟看到宿舍破敗,設備簡陋,認為會影響孩子的身心,不宜居住,張伯苓則認為國難當頭,學生應該接受鍛煉,有宿舍就應該滿意了,梅是張伯苓的學生,未當場表示態度。蔣夢麟於是說:「倘若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要他住這樣的宿舍!」張伯苓反駁道:「倘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讓他住在這宿舍里。」
清華、北大和南開三校教職工家眷學生上千人從平津南下,合組長沙臨時大學,蔣、梅、張三人擔任常委,楊振聲擔任主任秘書。同年12月武漢局勢緊張,大家意識到抗戰已經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臨大被迫再次遷徙。三大常委認為教育要搞好,必須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昆明一是離前線較遠,二是滇越公路可以從海外采購圖書設備,故而選擇昆明。
這時臨大已經失去了上述辦學資源優勢,必須在幾十棟磚土牆、茅草頂的平房內教學,加上圖書儀器等物資在由重慶轉昆明的過程中被敵機轟炸,幾乎被毀盡,辦學難度可想而知。
為解決內遷學生的生活問題,教育部宣布一律免除學費、提供住宿,先後採取了貸金制度和公費制度,不讓學生流失。據當時的學生何兆武回憶: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仍有困難,可申請助學救濟金,且不需要還。
湘黔滇三千里步行
武漢告急後,長沙臨時大學遂於1938年1月20日第43次常委會決定,即日起開始放假,下學期3月5日在昆明報名、上課,師生根據個人狀況不同選擇不同路線抵達昆明,同時給教職員路費津貼65元,學生20元。關於遷校路線,雷樹滋老師提出水陸兩條路線。水路經廣州轉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由滇越公路入昆明。陸路由湘西經貴州直撲昆明,路上安排採集標本,了解風俗民情。通過身體測試,共有875學生赴滇就學,其中240人選擇走陸路,1938年2月,湘黔滇旅行團組建,共有300名學生和11名帶隊老師(聞一多、曾昭掄等),開始奔赴昆明,4月到達後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陸路全程3342里,除了常德到芷江段,晃縣到貴陽段外,其餘都是步行,共計2600里。步行第一天,走了46里,第二天大家腳上都起泡了。過程中最為艱難的是1938年2月24日,其時為農歷春節前後,天氣極為惡劣,進入常德境內,一天走了50里,就有一半同學倒下。另外陳岱孫、馮友蘭等10位教師走長沙-桂林-柳州過鎮南關,再乘滇越鐵路,馮友蘭在車子經過憑祥隧道時,探臂窗外,遭受骨折。不過,這一隊教授還前往桂林采風,聞一多在路途中還發揮其美術特長,到處寫生,學生還收集了幾千首民歌,增添不少樂趣。
內遷高校落根生芽
大學要內遷,不僅是遷到為止,還要在後方的「落根」和「發芽」,重建教學和研究秩序。各大學從大城市遷往後方後,總體還是在不斷發展的。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帶領下,輾轉建德、吉安、泰和、宜山、遵義多處直到最終落腳於湄潭,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度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到貴州,驚訝地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稱贊其為「東方劍橋」。
內遷西南的61所院校,有48所集中在渝、蓉兩地,以致形成了一些學府毗鄰的學苑區,像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即為名噪一時的大後方「文化四壩」。伴隨著大學內遷的是大學的合並,受戰爭影響,有些學校設施毀壞嚴重,學生失散比例高,適當減少數量可以使得師資力量更加集中,形成一定的學科優勢,大學合並的比例占高校內遷的25%左右。除西南聯大之外,安徽大學因學生失散並入武漢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組成東南聯大;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北平藝專、國立杭州藝專合組國立藝專。在顛沛流離中,為解決書籍教材匱乏的燃眉之急,許多學校紛紛自編教材,經過教學實踐與修訂,逐漸錘煉成科學系統的教科書,內遷大學也最終完成了落地生芽。
❼ 1937抗戰全面爆發,有哪三所大學合並為西南聯合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是抗日戰爭時期在雲南昆明,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共同組成的一所大學。校務由當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共同管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西南聯大解散,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分別遷回北京、天津復校。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嶽麓山下組成了西南聯大的前身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一個月後,隨後由於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師生們於是在1938年2月搬遷入雲南,同年4月,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址現為雲南師范大學。1938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正式開課,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7月31日宣布結束。抗戰勝利後,三校復員返回平、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師范學院留昆續辦,即現今的雲南師范大學。
在滇期間,於1938年春建立分校。於1940年8月設敘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遷回原址復校後,師范學院留雲南獨立設院,改稱昆明師范學院,後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
與西南聯大一路之隔的雲南大學,抗日戰爭時期在著名數學家熊慶來的主持下也聚集了大批學者,如嚴濟慈、彭桓武等。一些知名學者在西南聯大與雲南大學兩校兼職;許多活動也由兩校師生共同參加。
西南聯大師生中後來出了至少7位兩彈一星元勛(趙九章、鄧稼先、郭永懷、朱光亞、王希季、陳芳允、屠守鍔),171位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❽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有哪些大學
交大,復旦百年老校
❾ 抗戰時期抗大後來發展為哪所大學
1945年10月,原抗大總校一部分教職學員奉中央軍委命令,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向東北進軍,1946年2月底到達吉林通化,籌辦「東北軍政大學」。新中國建立後遷入北京,發展成國防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隨著抗戰時期中國文化中心的南移,清華、北大、南開大學等南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大,華中大學遷往喜洲。
(9)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學擴展閱讀:
一、創辦初期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的中國紅軍學校,1933年擴建為紅軍大學,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改稱「幹部團」。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紅大恢復創建於陝北瓦窯堡,紅軍幹部團和陝北紅軍學校合並,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不久改稱「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
1936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校址為保安縣)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出席並發表講話。
二、中國科大與抗大
1958年9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之前,首任校長郭沫若題寫了校歌歌詞《永恆的東風》。9月17日,郭沫若校長向周恩來總理匯報的時候,總理僅改動了兩個字,把校歌歌詞中「為共產主義建設作先鋒」中的「建設」改為「事業」,使文字的表達更為准確。
經總理審定後,郭校長又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音樂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呂驥先生為之譜曲。郭老說:「我們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這就使得我們的學校能夠有聲有色地繼承著抗大的傳統。」
兩天後,郭校長又請呂驥先生來校,在大禮堂里教授全體師生們學唱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樂家和政治家共同參與創作的、激盪科大人的旋律,從此傳唱不衰。
在1958年9月20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學典禮上,陳毅、聶榮臻就明確指示:「科大應該按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樣子來辦。」
❿ 誰能告訴我有關抗日大學的一些情況啊
抗日軍政大學(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紅軍大學,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抗大的學生開始主要是紅軍中高級幹部,後來也招收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36年6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前身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保安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面軍抽調,包括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副校長劉伯承不久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後來也直接轉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由校長林彪抽調。保安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
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遷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都只有半年左右,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1939年,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准備軍事幹部。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 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建制
抗大總校有十四個大隊。大隊長是團級幹部。
一分校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晉東南的故縣成立。校長何長工、副校長周純全。 1940年1月,遷至山東沂蒙山區。 1941年與濱海師范合並改為濱海建國學院。 即現在的臨沂師范學院。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晉察冀建立。後更名為華北軍政大學,即現在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於延安,許光達任三分校校長。1941年12月,改為延安軍事學院,院長是徐向前。 三分校的俄文隊則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之一。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蘇邊區的永城成立。 前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後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五分校
1940底,抗日大五分校在江蘇鹽城地區成立。又叫抗大華中總分校。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鄉成立。 1943年結束。後在六分校基礎上組建抗大太行大隊,後擴建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並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興縣成立。校長彭紹輝。後於1943年遷往甘肅慶陽東華池。
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在皖東的天長境內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