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4年級紀念抗日戰爭手抄報圖片大全
㈡ 抗日戰爭手抄報
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為日本侵華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帝國非法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民國政府及多數華人稱其為八年抗戰、中日戰爭等等,簡稱抗戰,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日本稱其為日華戰爭(日語:日中戦爭)或支那事變(支那事変),西方國家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把甲午戰爭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而中國的抗戰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最後,日本節節敗退,戰爭以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同盟國勝利而結束。
㈢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手抄報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所有的人民武裝力量,在八年抗戰中,作戰12.5萬次,抗擊了侵華日軍的60%和偽軍的90%以上。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至抗日戰爭結束,黨領導人民的軍隊主力,發展到120多萬人,民兵220萬人。解放區一億人口。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他領導的人民軍隊,愛國人民黨派,全國同胞和海外華僑,為抗日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社會主義的蘇聯和同盟國英美及全世界的廣泛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艱苦卓絕的斗爭,也有力的支持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 有句名言說的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關繫上,恩怨之事無處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成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5年前的戰爭離我們並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後,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要提高警惕。 我想對同學和老師說:戰爭和報復不會為我們贏得尊重,發憤圖強,這才是我們慶祝勝利,銘記歷史的最好方式!
今年8月15日是抗戰勝利65周年,65年前的今天,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
慷慨赴死、不怕犧牲、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是抗戰將士留給後人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楊靖宇、彭雪楓,到佟麟閣、張自忠……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國民黨中的愛國將領,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盪氣回腸的愛國之歌。
73年前,「七七」事變爆發,蓄謀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堅持民族大義,推動了全面抗戰。英雄的中華兒女,不分民族宗教,不分海內海外,不分男女老幼,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誓死抗戰。在革命聖地延安、在抗日根據地、在各大戰場,一批批熱血兒女血染疆場,以身殉國;平型關大捷、台兒庄戰役、百團大戰,一個個愛國將士捨身赴死,為國捐軀。英雄的中國軍民讓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徹底粉碎,他們不畏強暴,不怕流血犧牲,用自己的血肉築成了保衛中華民族新的長城,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偉大的抗戰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為豐富的內涵。這是一面旗幟,迎風招展,獵獵飄揚。這是永遠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65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
65年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處於又一個關鍵時期。偉大的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愛國主義旗幟下的大團結、大聯合,既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戰的烈火點燃。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工農紅軍不計前嫌,進行改編,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指揮,迅速開赴抗日前線。
「宣布改編頭一天,許多戰士紛紛問:打日本鬼子為啥非得穿國民黨軍服?軍團參謀長左權動員說:為了抗日,我們戴個國民黨的帽子有什麼關系?大家跟著他的口令,脫下了五星八角帽……」當時在紅軍擔任排長的李榮之回憶說。
㈣ 紀念抗日戰爭70周年的手抄報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 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弱國打敗強國的光輝業績。[2]
要首腦
中國
蔣介石: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帶領中國取得二戰勝利。
毛澤東: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湖南湘潭人,字潤之。1935年1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後,他同朱德等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實行戰略反攻,直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經過八年抗戰,中共領導的軍隊、民兵和解放區(1944年抗日根據地改稱解放區)都得到很大的發展。[25]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斗爭。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48]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在中國正面和敵後戰場上,國共抗日軍隊一共抵抗著日軍57個師團,,超東南亞加上太平洋戰場的日軍總數。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紀念節日
「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由全國人大於2014年2月27日設立。[86]
㈤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手抄報內容
禮炮轟鳴,歌聲抄嘹亮;整齊的隊伍,威嚴的軍容;晴朗的天空,歡呼的人們.無不顯現出這一次慶典的隆重與壯觀,數十萬人參與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慶典,讓我們感動不已,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只有自強、自立,我們中華民族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這次慶典在全國人民歡呼的響聲中結束了,它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自強不息。我深深的祝福
㈥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手抄報小學一年級的怎麼寫
昨天,我懷著振動的心情早早的等候在台式機前等待著《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起初。閱兵是中國向世界表態我們堅持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那天讓我期待了多久,因為對閱兵有極大的興趣,建國60周年的閱兵式我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這次終於有機會在屏幕前近距離接力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戰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爆發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的信任,感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觀看閱兵式上的官兵們雄赳赳氣昂昂、英姿颯爽的樣子使人們倍感精神振奮、非常自豪,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官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引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與熱愛和平的國家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首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過頭來看70年前,以前的中國是怎樣一種社會情況,內憂外患,貧困落後,今天可謂是截然不同了。現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設備,巨艦橫行海洋,坦克碾壓陸地,戰機翱翔長空,核武器威懾世界。現在的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這便是社會建設者立下的赫赫戰功。二十一世紀,看到了祖國的飛速進步與發展,但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別人的成果中,我們應建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向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
自強不息,激流勇進,永不服輸,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精神。歷史啟發了我們將來的路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是這條路我們會走下去,因為正是這些迎刃而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刻苦鑽研才成就了我們祖國的今天,成就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現在,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更應當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為我們的祖國有我們而自豪!
察看後真可謂感慨萬千。我認為在看完《勝利日大閱兵》後每個人都會有所改變,讓我們丟掉昨天的不快與氣餒,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國繁榮昌盛,更加繁榮富強,早日成就祖國的偉大復興!中國——萬歲,中國——加油!
㈦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手抄報簡短內容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 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弱國打敗強國的光輝業績。[2]
要首腦
中國
蔣介石: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帶領中國取得二戰勝利。
毛澤東: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湖南湘潭人,字潤之。1935年1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後,他同朱德等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實行戰略反攻,直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經過八年抗戰,中共領導的軍隊、民兵和解放區(1944年抗日根據地改稱解放區)都得到很大的發展。[25]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斗爭。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48]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在中國正面和敵後戰場上,國共抗日軍隊一共抵抗著日軍57個師團,,超東南亞加上太平洋戰場的日軍總數。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紀念節日
「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由全國人大於2014年2月27日設立。[86]
㈧ 抗日戰爭的手抄報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抗日戰爭的手抄報
這上面回有答
㈨ 關於抗日戰爭的手抄報
我也不擅長畫畫
㈩ 抗戰歷史和抗日英雄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 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弱國打敗強國的光輝業績。[2]
要首腦
中國
蔣介石: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帶領中國取得二戰勝利。
毛澤東: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湖南湘潭人,字潤之。1935年1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後,他同朱德等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實行戰略反攻,直至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經過八年抗戰,中共領導的軍隊、民兵和解放區(1944年抗日根據地改稱解放區)都得到很大的發展。[25]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始終是中國抗戰的重要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國性抗戰開始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立即投入抗日斗爭。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48]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此時在中國正面和敵後戰場上,國共抗日軍隊一共抵抗著日軍57個師團,,超東南亞加上太平洋戰場的日軍總數。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
紀念節日
「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後來台灣當局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日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2014年2月27日,全國人大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七七」抗戰紀念日(每年7月7日):為紀念國恥七七事變的發生而設立。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的中日軍事沖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
「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這次事件爆發後,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由全國人大於2014年2月27日設立。[86]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