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介紹一下抗戰內遷的情況
日本侵華引起的災難,使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積累的現代化財富化為烏有,大批東部沿海沿江地區的工廠、人口及各種機關被迫向西部後方進行遷移,眾多外來社會要素在後方
經過長達8 年之久的整合,使西部地區原有的社會格局發生了奇特的變異。從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視角來看,因外族入侵而迫不得已的內遷,卻造成了中國現代化重心、布局與發
展方向的調整變動,意義十分重大。
(一)人口內遷與後方社會結構的變遷 人口內遷是內遷的一個重要內容。1937年開始的人口內遷,遷移方向是由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經濟發達地區向現代化程度較低的經濟落後
地區運行,成為中國現代史上短期內遷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突發性人口反向運動。 據統計,「七七事變」後短短數年中,全國城鄉共有1425萬人遷往後方。有學者更認為總
數當在6000萬人,佔中國當時4億人口的15%以上。歷史上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也是罕見的。從1937 年至1942年底,桂林市人口增2.16倍,柳州、貴陽增67%,西安增46%,
蘭州、昆明增35%。重慶1945年人口從戰前的47萬人猛增至124萬人, 增長了3倍。貴陽、瀘州、宜賓、廣元等城市人口也成倍增加。由移民造成的西南城市人口陡然高度集中
,不僅改變了中國人口東西部長期失衡的格局,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 內遷人口的職業構成並非人們想像的以農民為主。戰時內遷者不乏富有者,除黨政軍
界外,商人、企業家、醫生、工程師、教師、自由職業者、技術工人等較多,換言之,受教育程度越高者遷移比例越高,農民比例最小。內遷人口的社會構成直接促進了後方社
會的變化。中國政治中心移往西南,成都、昆明、貴陽等大城市都設置了許多機關,僅陪都重慶先後接納和安置的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政軍各類機關就共約130個, 各級官
員和公務員約萬餘人。各類內遷的民營、國營和軍工企業約上千家遷到後方,大量的企業家、白領管理科技人員與技術工人紛紛隨之內遷。各類技術工人更多達數萬人以上。科
技人才的集中及其創造精神對於大後方的工業發展、經濟開拓起了重要作用。 教師、學生、科研人員與各類文化藝術界人士。據統計,先後遷入西南的高校約有56所,教師學生
達2萬多人, 國民政府的主要科研機關也大量遷往內地。大批現代高質量人口的內遷與集中後方,對大後方的社會經濟、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乃至現代化布局直接產生了極大的
促進作用。
(二)文教科技界的「敦克爾克」 抗戰前,中國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大學42所,專科學校30 所。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市及沿江沿海一帶,其中上海與北平佔三分之一,而
貴州、陝西一所沒有。 抗戰爆發後,這些學校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及止1938年,108所高校中,91所遭到破壞,10所完全遭破壞,25所因戰爭而陷於停頓;教職員減少了17%,
學生減少了50%。為保存中華民族的文脈——國脈,中國的高等院校開始了有史以來的大遷徙——高校內遷。中國高校內遷主要走三條路線:一是北方平津高校南下;二是滬寧
杭華東地區高校沿長江或浙江西進;三是廣東、福建高校主要向西、向北入粵西北和閩西北地區。從1937年開始到1944年,共進行過三次高校內遷。第一次是及至1938年內遷高
校共56所,占我國當時現存高校總數97所的57.5%。第二次是1941年底至1942年上半年,內遷高校21所,佔21.78%。第三次是1944年2月至12月豫湘桂大潰敗時期,原遷在此的
21所高校倉促再遷,損失極大。總計抗戰期間遷移高校106所, 搬遷次數多達300餘次。內遷高校多採取合並辦學與聯合辦學的形式。合並辦學的約占內遷高校的25%。如安徽大
學因學生失散而合並入武漢大學。而聯合辦學效果更為明顯,主要有以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為主的東南聯大、以遷往西安的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大學為主的西北聯大、
以及在北大、清華、南開大學合建的西南聯合大學。原來東部以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教育中心向西南、西北地區轉移,原先不平衡的教育布局漸趨於平衡。大後方的科學技
術與文化事業也出現了一個繁榮的景象。中國的科技中心通過內遷而轉移到後方。給西部地區科技發展帶來了一個千年難逢的極好機遇。 從1937年下半年開始,各類科研機關及
各類科技人員也源源不斷地流向後方,此時科技發明帶有濃厚的「戰時」特徵。戰時後方科技尤其是工業科技的發展在中國近代工業科技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第一,促成
了中國近代工業科技史上少有的繁榮局面;第二,錘煉和造就了整整一代中國自己的工業科技人才;第三,發展和完善了中國近代科技體系與促進工業科技進步的制度。
抗戰爆發後,文藝界人士和抗日文化青年在「到大後方去」、「到延安去」的口號影響下,紛紛奔赴內地。以重慶為首的大後方匯聚了當時中國文化教育界的大部分精英人物和中
國當時的主要文化機構和團體。據不完全統計,僅遷至重慶的就有上百個。由郭沫若為首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也遷到重慶,全面負責指導與管理全國的文化藝術事業。
桂林因為進步報刊集中而被稱為文化城,重慶更以匯聚了數百家中外報刊、通訊社而成為中國抗戰的新聞中心。
抗戰時期的工業、人口、文化及其他各種社會要素的內遷,形成了一個現代化中心的轉向運動,對西部不發達地區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整個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
事業的不平衡格局也作了相對的調整。盡管不符合常規,卻在某種意義上造就了歷史的進步。其動力,無疑是愛國主義起了關鍵作用。
❷ 抗戰時期抗大後來發展為哪所大學
1945年10月,原抗大總校一部分教職學員奉中央軍委命令,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向東北進軍,1946年2月底到達吉林通化,籌辦「東北軍政大學」。新中國建立後遷入北京,發展成國防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隨著抗戰時期中國文化中心的南移,清華、北大、南開大學等南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大,華中大學遷往喜洲。
(2)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學校搬遷擴展閱讀:
一、創辦初期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的中國紅軍學校,1933年擴建為紅軍大學,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改稱「幹部團」。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紅大恢復創建於陝北瓦窯堡,紅軍幹部團和陝北紅軍學校合並,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不久改稱「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
1936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抗日戰爭,中共中央決定以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校址為保安縣)舉行開學典禮,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出席並發表講話。
二、中國科大與抗大
1958年9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之前,首任校長郭沫若題寫了校歌歌詞《永恆的東風》。9月17日,郭沫若校長向周恩來總理匯報的時候,總理僅改動了兩個字,把校歌歌詞中「為共產主義建設作先鋒」中的「建設」改為「事業」,使文字的表達更為准確。
經總理審定後,郭校長又邀請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音樂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呂驥先生為之譜曲。郭老說:「我們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這就使得我們的學校能夠有聲有色地繼承著抗大的傳統。」
兩天後,郭校長又請呂驥先生來校,在大禮堂里教授全體師生們學唱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樂家和政治家共同參與創作的、激盪科大人的旋律,從此傳唱不衰。
在1958年9月20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學典禮上,陳毅、聶榮臻就明確指示:「科大應該按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樣子來辦。」
❸ 為什麼交通大學抗戰時期不讓搬遷
(一)強敵環伺之下堅持辦學(1931-1937)
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製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1933年1月,日軍進攻山海關、長城各隘口和熱河(民國時期省份,位於今河北、遼寧、內蒙古交界地帶),中國守軍憑險固守,但最終失利撤退,中國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佔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為日軍進一步侵佔華北敞開了大門;1935年7月,華北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被迫與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署《何梅協定》,實際上放棄了華北主權,為兩年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埋下了巨大隱患;1935年12月,漢奸殷汝耕(時任河北省薊密區兼灤榆區行政督察專員)在日軍扶持下成立了「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傀儡政權,管轄區域包括通州、臨渝、昌平等二十五縣和唐山、塘沽等地。
這一時期,學校位於河北唐山,時名: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
圖1 1931年夏竣工的學生宿舍——眷誠齋
註:1931年夏竣工的學生宿舍由校友詹天佑先生(字眷誠)捐資修建,學校將該建築命名為眷誠齋。
1.九·一八事變之後
「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到唐山後,師生群情激憤,校學生會立即召開了各班的幹事會,商討行動計劃;隨即又召開全體學生大會,號召同學們立刻行動起來,通過遊行示威等方式開展抗日宣傳活動。會後,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奔赴唐山市區,學生們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日寇趕出去!」等口號,沿街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進行抗日演講。學生們成立了滿洲問題研究會、軍事研究會等組織,開展學習和研究;同時,以研究會為基礎,組成了抗日義勇軍,開展軍事訓練,半天上課、半天操練,時刻准備響應祖國的召喚,效命沙場。
「九·一八事變」後,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馬佔山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深受全國人民稱贊,全國各地群眾自發組織後援會,捐錢捐物。學生也募集了大批財物,通過中國職業教育社主辦的《生活》周刊轉交。1931年11月,校址在沈陽的馮庸大學部分學生流亡到唐山,暫住在交大,交大校學生熱情接待了他們,東北籍同學還邀請流亡學生共度了春節。1933年1月,日軍進攻山海關,國民革命軍第57軍奮起抵抗。學生發動募捐,並派出代表江大源、劉恢先等攜帶慰問品慰問抗日將士,57軍軍長何柱國將軍親自接見了學生代表,表示一定要堅決抗日到底。
2.暫遷上海、北平(今北京)
1933年1月,長城抗戰爆發,日軍侵入冀東,已處於抗戰最前線;偽「救國軍」侵佔南操場進行操練,學校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1933年4月下旬,學校被迫暫遷上海,借用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今上海交通大學)的校舍復課。上海本部雖然房屋很緊張,但仍努力為復課提供了條件。1933年6月,65名畢業生在上海畢業,其中包括歷史上第一位女生朱穎卓。
《塘沽協定》簽訂後,唐山暫時恢復平靜;1933年7月,學校師生北返,由於偽「救國軍」仍占據著校園,師生只得在北平滯留,暫時借住在國立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今北京交通大學,以下簡稱「平院」);1933年11月,師生返回唐山校園復課;1933年12月,偽「救國軍」才從學校全部撤離。
3.堅持辦學
1935年12月,「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漢奸政權成立,學校被日偽勢力包圍,處境險惡,校門不遠處就有日偽崗哨,日偽軍在大街上耀武揚威,為非作歹。學校隨時有被日偽軍佔領的危險,每堂課都有可能成為最後一課。面對這樣險惡的形勢,學校仍堅持辦學,全校師生以自己的方式與日偽勢力展開了不屈的斗爭。
國旗是國家的象徵。當時,冀東大地上只有每天還升起中華民國國旗,這面國旗不僅鼓舞了全校師生,也鼓舞了冀東人民。唐山一位中學校長說:「國旗懸掛在唐山工程學院旗桿上,不僅給唐山老百姓以無限安慰,便是冀東22縣乃至關外民心都覺得祖國不會忘記了他們!」
圖2 飄揚在校園里的國旗
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抗日救國組織,以下簡稱「民先隊」)的領導下,愛國學生組織了讀書社、一二九流通圖書社等進步社團,出版《唐大學生》刊物,宣傳抗日救亡。
在險惡的環境下,學校建設也沒有停止。繼1931年眷誠齋學生宿舍落成後,1935年,由校友和教職工捐款修建了校友廳。1932年,由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贈送的萬能材料試驗機安裝完畢並投入使用,此機可測試8英尺以內的橫梁直柱,當時為所僅有,東亞第一。
(二)幾度遷校 弦歌不輟(1937-1945)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山河破碎,國難當頭,也被迫流亡,先後遷校至湖南湘潭、湖南湘鄉楊家灘(今屬漣源市)、貴州平越(今福泉市)、四川璧山(今屬重慶)辦學,抗戰勝利後回遷唐山。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於1937年7月17日佔領,「支那駐屯軍步兵第一聯隊」將聯隊本部設在校園內。當時學校正值暑假,留校師生很少,學校的儀器設備、文書檔案等落入敵手,師生財物也被劫掠一空。學校圖書館江秀炳主任等人冒著生命危險,將館藏的37,000多冊圖書運到河北保定蓮池圖書館保存,其中包括光緒皇帝御賜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❹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個學校都建立於抗日戰爭的時期啊
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多學校遷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區,同時很多學者和老師遷到後方後建立新的學校。
❺ 抗日戰爭時期孩子怎麼上學
當時的學校一般都集中在城市。例如廣東就只有廣州有大的學校(不算私塾),四川就在重慶和成都,江蘇金陵女校啊之類的。
有一個老人的自傳里寫過(名字我忘了,抗日戰爭博物館里的)。原話我忘了,總結就是。日軍飛機轟炸過後,人們從防空洞里出來,又恢復到正常生活,上學的上學。學校一聽到防控警報都會疏散孩子到附近的防空洞,而家人也會派人來找。
其實和現在差不多,只是動亂年代能上的起學的不多,能教的現代知識也不多。多是基礎教育。
❻ 抗戰時期進行內遷的高校有哪些
從1937年7、8月起,各高校師生開始帶著大量書籍、實驗儀器長途跋涉,風餐露宿,迢迢千里從華北、華東遷到內地。當然,說 「內」只是相對的,它不僅指西部內陸,包括本省邊遠地區,也應包括一定時間內的租界和香港。
除了日後大家熟知的西南聯大,當年參與遷徙的幾乎囊括所有高校。早在1936年,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就預測「國家的前途將會更危險,教育要有所准備」,開展內遷准備工作,於1937年12月遷到重慶沙坪壩。大部分學校遷入四川、雲南等西南幾省。如中央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遷到重慶,武漢大學內遷四川,浙大遷到貴州。一部分大學遷往西北幾省,如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洋工學院遷往西安,焦作工學院遷往陝西天水,東北大學和民國大學遷入山西。還有一部分大學由大城市遷往本省內比較偏遠的縣鎮。如中山大學遷往梅州、山西大學遷往晉南,廈門大學遷往長汀,廣西大學遷往柳州,安徽大學遷往沙市,湖南大學遷往辰溪,河南大學遷往雞公山,這類大學佔全國高校的1/4左右。
受戰事的超預期發展影響,部分高校內遷次數太頻繁,飽受戰禍之苦,如同濟大學共遷了6次,輾轉於滬、浙、贛、桂、雲、川等地。據不完全統計:遷校4次以上的約有19所,其中7次的有中山大學、山西大學等5校;8次的有廣東省文理學院,各學校所到之處,皆為落後的山區,備嘗艱辛。
高校內遷於1939年底基本完成。到1940年,高等學校和在校學生都恢復到戰前水平,大學113所,學生52376人。
北大清華南開的內遷
事變之後半月內,主政北大、清華、南開的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及胡適等人被邀請到廬山,參加最高領導人主持的「國事談話會」,征詢戰和對策和議定戰爭爆發後文化教育應對策略。就在三人尚未返回平津之際,北方戰局惡化,7月29日,北平陷落,日軍進駐清華園,北大清華二年級學生不得不提前結束西苑兵營軍訓。而天津的南開在7月29日已經迎來「黑色星期四」,日軍連續兩天用飛機對南開大學、南開中學、南開小學校園實行轟炸,校舍損失嚴重。教育部不得不決定讓三校搬移到長沙,組建長沙臨時大學。
多年後,蔣夢麟在《西潮》中回憶說:「三個大學有關人士正在南京商議學校內遷的計劃,大家有意把北大、清華和南開從北方撤退而在長沙成立聯合大學,我經過考慮,勉強同意這個計劃」。之後他帶著復雜的心情回家鄉去面見老父,臨別之言是「中國將在火光血海中獲得新生」,表明他立志辦好戰時教育的決心。
選擇長沙,是因為長沙交通便利,又有相對優越的辦學條件,也是清華較早做的准備。早在1935年華北告急時,為了做應變准備,清華就在嶽麓山下修建了一整套的校舍,1938年就可以完工交付使用,同時秘密運送了好幾火車的圖書、儀器等等暫存在漢口,隨時可運達長沙。長沙條件好也是相對的,畢竟都在戰亂中辦教育,因住宿條件一事還引發了三位校長的爭論,據當時學生湯衍瑞回憶,一天上午,三位常委來巡視宿舍,蔣夢麟看到宿舍破敗,設備簡陋,認為會影響孩子的身心,不宜居住,張伯苓則認為國難當頭,學生應該接受鍛煉,有宿舍就應該滿意了,梅是張伯苓的學生,未當場表示態度。蔣夢麟於是說:「倘若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要他住這樣的宿舍!」張伯苓反駁道:「倘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讓他住在這宿舍里。」
清華、北大和南開三校教職工家眷學生上千人從平津南下,合組長沙臨時大學,蔣、梅、張三人擔任常委,楊振聲擔任主任秘書。同年12月武漢局勢緊張,大家意識到抗戰已經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臨大被迫再次遷徙。三大常委認為教育要搞好,必須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昆明一是離前線較遠,二是滇越公路可以從海外采購圖書設備,故而選擇昆明。
這時臨大已經失去了上述辦學資源優勢,必須在幾十棟磚土牆、茅草頂的平房內教學,加上圖書儀器等物資在由重慶轉昆明的過程中被敵機轟炸,幾乎被毀盡,辦學難度可想而知。
為解決內遷學生的生活問題,教育部宣布一律免除學費、提供住宿,先後採取了貸金制度和公費制度,不讓學生流失。據當時的學生何兆武回憶: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大學生不僅免學雜費,還免每天的午餐費。如果仍有困難,可申請助學救濟金,且不需要還。
湘黔滇三千里步行
武漢告急後,長沙臨時大學遂於1938年1月20日第43次常委會決定,即日起開始放假,下學期3月5日在昆明報名、上課,師生根據個人狀況不同選擇不同路線抵達昆明,同時給教職員路費津貼65元,學生20元。關於遷校路線,雷樹滋老師提出水陸兩條路線。水路經廣州轉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由滇越公路入昆明。陸路由湘西經貴州直撲昆明,路上安排採集標本,了解風俗民情。通過身體測試,共有875學生赴滇就學,其中240人選擇走陸路,1938年2月,湘黔滇旅行團組建,共有300名學生和11名帶隊老師(聞一多、曾昭掄等),開始奔赴昆明,4月到達後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陸路全程3342里,除了常德到芷江段,晃縣到貴陽段外,其餘都是步行,共計2600里。步行第一天,走了46里,第二天大家腳上都起泡了。過程中最為艱難的是1938年2月24日,其時為農歷春節前後,天氣極為惡劣,進入常德境內,一天走了50里,就有一半同學倒下。另外陳岱孫、馮友蘭等10位教師走長沙-桂林-柳州過鎮南關,再乘滇越鐵路,馮友蘭在車子經過憑祥隧道時,探臂窗外,遭受骨折。不過,這一隊教授還前往桂林采風,聞一多在路途中還發揮其美術特長,到處寫生,學生還收集了幾千首民歌,增添不少樂趣。
內遷高校落根生芽
大學要內遷,不僅是遷到為止,還要在後方的「落根」和「發芽」,重建教學和研究秩序。各大學從大城市遷往後方後,總體還是在不斷發展的。如浙江大學在竺可楨帶領下,輾轉建德、吉安、泰和、宜山、遵義多處直到最終落腳於湄潭,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度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到貴州,驚訝地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稱贊其為「東方劍橋」。
內遷西南的61所院校,有48所集中在渝、蓉兩地,以致形成了一些學府毗鄰的學苑區,像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即為名噪一時的大後方「文化四壩」。伴隨著大學內遷的是大學的合並,受戰爭影響,有些學校設施毀壞嚴重,學生失散比例高,適當減少數量可以使得師資力量更加集中,形成一定的學科優勢,大學合並的比例占高校內遷的25%左右。除西南聯大之外,安徽大學因學生失散並入武漢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組成東南聯大;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北平藝專、國立杭州藝專合組國立藝專。在顛沛流離中,為解決書籍教材匱乏的燃眉之急,許多學校紛紛自編教材,經過教學實踐與修訂,逐漸錘煉成科學系統的教科書,內遷大學也最終完成了落地生芽。
❼ 抗日戰爭為什麼學校都跑昆明
其實抗戰末期,小日本沒有那麼多武力了。
抗日戰爭期間,雲南沒有全境被日本佔領過,但部分邊境地區被佔領過,是中國在雲南邊境的抗戰擋住了日軍的進攻.
在中國沿海省份相繼被日本佔領後,國際上對中國抗戰的支援主要通過兩條路進行:其一是新疆,主要是蘇聯的支援,其支援主要在抗戰初期,蘇德戰爭爆發後,就停止了;其二是滇緬公路,主要是英美等國的支援.為切斷國際上對中國抗戰的支援,並從側翼包圍重慶,實現大東亞共榮圈,日軍登陸緬甸,佔領了滇緬公路,切斷中國與國際上的聯系;並以緬甸為基地向雲南進攻.但盟國劃分了遠東戰區,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和中國本土皆為中國的作戰范圍,為保持交通線並反擊日軍的進攻,1942年有中國發動滇西戰役,不僅收復日佔雲南領土而且從雲南進入緬甸與日軍作戰,隔怒江與日軍對峙數年.直至抗戰勝利.
❽ 抗日戰爭爆發後,很多高校西遷避戰,大多遷到臨時首都重慶,西南聯大則遷去昆明,為啥不遷去重慶呢
史記: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嶽麓山下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開回學一個月後,答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危及衡山湘水,師生們於1938年2月搬遷入滇,4月,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歷史看,西南聯大先在湖南長沙辦了校,後因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而搬遷入滇。這和日軍入侵有直接的聯系;還有一點是,從地圖上看,重慶也剛好在長江線上,這時的重慶和長沙的境況是差不多的。雲南的地理優勢和相對安靜,應該說是成了西南聯大選擇的主因。
從後來取得的教育成效看,這選擇很好。
聯大8年,前後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聞一多等300餘人,他們都是各個學科、專業的泰斗、頂級專家。學生有8000人,畢業生3343人(1938-1946年)。 聯大師生擔任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1949年)2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4人(學生80人)、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學生),其中有楊振寧、李政道2人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趙九章、鄧稼先等8人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黃昆、劉東生、葉篤正、吳征鎰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宋平、彭佩雲、王漢斌等人成為國家領導人。
❾ 抗戰時期 大學還有人嗎
有呀。比較有名的有抗大、聯大等 。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容,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❿ 我國抗日戰爭時期各地多刑場,為何建國後學校會選擇這些刑場建校
因為學生血氣方剛,身上陽氣足,可以把陰氣鎮壓下去,所以建國後學校才會選擇在這些刑場建校。其實不管怎樣這些土地都是要利用起來的,就算不是學校,也會是其他的建築。
學校陰氣重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建立在墳場、刑場、亂葬崗上,所以每天晚上陰氣特別重,不過由於學生大量的陽氣可以將其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