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越南戰爭中國

越南戰爭中國

發布時間:2021-02-05 23:05:02

① 越南戰爭期間,中國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乒乓外交 基幸格訪復華 1971年,
越戰結束制1975年,
1971年前中國是支持越南的,1971-1975中方的態度很少有報到,
中國一直指責越南忘恩負義,但中國對美態度180度大轉彎,真可說無厘頭。
我不便多說什麼,但有很多東西國家是不希望你知道 討論 推翻的,
歷史很有意思

② 中國越南戰爭

對越自來衛反擊戰,又稱源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你打開下面的網址,有很多關於中越戰爭內容

③ 中國對越南戰爭

這是一個一石多鳥的計劃:
一、當時軍權不在鄧的手中,發動一場對外戰專爭,有助於掌握軍權屬。
二、當時需要軍隊大換血,通過對外戰爭及時更新人員,達到改換門庭的目的。
三、當時中國軍隊很多武器都淘汰了,需要對外戰爭消耗掉,達到訓練軍隊實戰能力的目的。
四、為尋求美國的投資,需要向美國獻媚,幫助美國報復越南戰爭之仇。
五、圍魏救趙,救助紅色高棉,同時給人錯覺,讓世界以為波爾布特是毛主席扶持的。
六、越南自己作死,盲目估高自己,以為自己能抗衡中國。

④ 越南戰爭中國慘敗的原因是什麼

越南戰爭是美國慘復敗吧。制

⑤ 中國的越戰是什麼時候

中越戰爭,又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在北部邊界打敗侵略戰爭。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4個省的3個省會、1個市、16個縣城、3個鎮以及廣寧、河宣兩省部分地區;

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345、346師,重創316A師另7個團、25個營(隊),部分殲滅了越軍325B、327、337、338師另12個團(旅),拔除了35個公安屯,共殲敵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

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挺、具)、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導彈817枚、導彈22枚,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導彈基地3個、機場3個、導彈發射架2個,同時摧毀了越北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5)越南戰爭中國擴展閱讀:

越南戰爭歷史影響

中國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 ,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援助,客觀上加重了中國經濟的負擔。統一後的越南並未成為中國可靠的盟友,出於國家利益倒向了蘇聯。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在大力援越抗美的現實背景下,外交戰略的調整中並存著兩種外交方針: 堅持革命外交, 繼續援越抗美;確立務實外交, 尋求實現與美國緩和關系。這場戰爭進行的過程中,中美關系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越南戰爭直接導致並加深了中美間的持續對抗,而結束越南戰爭、解決越南問題又成為中美關系改善的重要基礎。

越南戰爭爆發、升級的進程中,美國一直將戰爭的界限控制在北緯十七度線以南,中國也只是以派出支援部隊的形式援越抗美,中美雙方始終未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

由於蘇聯直接介入越南戰爭,中越關系在1965-1968年間出現越來越大的裂痕。從1969年初到1970年3月底,中越關系迅速掉入低谷。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國,破壞了東盟國家的局勢,同時在中越邊境挑起沖突,並在其國內大肆排華。

⑥ 中國與越南戰爭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抄國共與越南發生襲3次戰爭。

一次是西沙海戰,一次南沙海戰,一次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此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勝告終,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群島。

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50分鍾的近距離海戰,中國海軍以1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南海軍2艦、重創1艦的一邊倒勝利。戰斗規模雖然很小,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沖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中方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中國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中國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⑦ 中國與越南戰爭發生的過程和原因是什麼 啊

中越戰爭發生的原因是: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最後的結果是:中國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

(7)越南戰爭中國擴展閱讀:

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

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

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⑧ 中國參加了越戰么

中國參加了越戰。中國是越南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也加上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給予了越南超過200億美元的援助,客觀上加重了中國經濟的負擔。

根據越南人民共和國方面要求,中國政府先後派出以陳賡、韋國清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和羅貴波為首的政治顧問團,協助越南當、政府和人民軍指導抗法戰爭。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黎筍、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元甲等,受胡志明主席委託,率黨政代表團訪問中國,正式要求中國擴大援助規模並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隊。中國黨和政府滿足了越方的要求。隨後,中國陸續派出了高射炮兵、鐵道兵、工程兵、掃雷艦艇和後勤保障部隊赴越參戰和擔負修建任務。

(8)越南戰爭中國擴展閱讀

1953年朝鮮停戰後,美國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了越南戰場。此時,越南戰爭形勢發生了日益不利於法軍的變化。由此,美國進一步增加對法國和保大政權的軍事支援。1953-1954年冬春,正是在美國大力支持和參與下,法軍出動上萬機動兵力,佔領了越南西北戰略要地---奠邊府,對越南的中央抗戰根據地和越南連接寮國北部的通道構成嚴重威脅。

在奠邊府戰役期間,美國制定了代號為「禿鷲」的計劃,准備出動海、空軍甚至地面部隊直接干涉,並調動航空母艦到北部灣附近海域巡弋。美國擴大和延長印度支那戰爭的戰略圖謀至此昭然若揭!

但是美國主戰派的企圖並沒有完全得逞。一是美國國會、政府內和公眾的多數輿論並不支持擴大印度支那戰爭,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陸軍參謀長李奇微將軍也不同意派美軍到印支叢林地帶去作戰;二是在法國人民的強大反戰聲勢壓力下,內外交困的法國政府不願再打下去了;三是美國主戰派企圖組織英國和其他盟國參加的聯合軍事行動的計劃,由於其主要盟邦英國拒絕而流產。

四是遭到聯合國許多成員國,尤其是安理會一些成員的反對;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大力支援下,越南軍隊在奠邊府戰役的迅速勝利,給予了美國這一企圖以最為沉重的一擊,並對日內瓦會議關於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簽訂和印度支那地區和平的恢復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美國企圖將戰爭延長和擴大成為第二個「朝鮮戰爭」的計劃雖然破了產,但印支地區的形勢仍然嚴峻。印度支那和平暫時恢復,但美國沒有在協議上簽字的大國,並聲稱美國「不受這個決定約束」。這就埋下了美國發動侵越戰爭的種子。

上述歷史事實表明,美國在越南和印度支那的戰略企圖具有「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方面在防止「共產主義勢力」南下的名義下,公開站在法國一邊,遏制中國和越南;另一方面,則是以支持印支國家獨立為名,以援助為手段,向東南亞擴張,建立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美國既大力扶植越南右翼親美勢力,並借法國之手打擊越南民主共和國,同時又乘機排擠法國勢力,以便取而代之。這樣,美國勢力便日益深入地捲入印度支那地區,成為支持法國殖民戰爭的重要外來干涉者。

⑨ 越南戰爭中國參戰了嗎

中國參戰了。中國是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最主要的支持國和援助國。越南戰爭中,中國直專接派屬兵入越參與了後勤保障和作戰。

1965年5月16日,胡志明與毛偉人在中國長沙進行會談,胡志明告訴毛偉人:越南政府已經決定從後方抽調更多的兵力到前線,這樣一來,後方後勤保障工作就要受到影響。他向毛偉人提出請求:中國方面能不能把越南後方一些地區的後勤保障工作包下來,這樣越南就可以調動兵力上前線。毛偉人當即表示同意。

(9)越南戰爭中國擴展閱讀

越南戰爭影響

1975年,越南統一後,越南人不斷乘船來港,香港共接收了23萬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難民移居海外,遣返6.7萬多名越南船民,並永久安置了近1.6萬名越南難民。2000年年初,仍有1400多名越南人滯留在香港。

越南難民和船民問題長期困擾香港。同時,統一後的越南當局排華政策迫使華僑華人加入難民外流潮。1978年,到達香港的華人難民比例為60%~70% ,1979年約達80%。據統計,1979年共有近兩萬名越南難民在港從事有薪工作。


⑩ 中國和越南戰爭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

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10)越南戰爭中國擴展閱讀:

1979年爆發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軍隊最接近現代化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被形象的概括為:「用五六十年代的裝備和戰法,打了一場現代化的戰爭」。

戰場上頑強的越軍讓解放軍看到了自己的弱點:戰略上倉促上陣、戰法上依然以傳統的軍事理論為核心、軍隊將領缺乏叢林作戰經驗和現代化戰爭實戰經驗、軍隊沖鋒仍沿用傳統的「人海戰術」、缺乏聯合兵種部隊等等一眾問題被暴露出來。

經過這次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教訓,中國軍隊戰後經過反思,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於是把軍隊的現代化放置在軍隊建造的優先地位,軍隊開始以實戰作為一切考核的標准。80年代,中國軍隊正式確定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軍目標,精簡軍隊和部門,軍隊總額由高峰期的600萬下降到300萬。

軍隊由人力密集型轉為科技密集型,而且還分別建立了海軍陸戰隊、陸軍航空兵、特種部隊等現代化兵種,中國軍隊向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發現發展,經過這次改革,中國軍隊的面貌煥然一新。

閱讀全文

與越南戰爭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