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戰爭列表
夏商時期戰爭年表(約前世紀—前1057年)
相傳帝禹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啟攻益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甘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夏啟攻河西之戰
夏王仲康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戰
夏王相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夏相攻東夷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夏少康復國之戰
夏王相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中後期)澆滅相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夏少康滅澆之戰
夏王槐時期(約公元前18世紀)洛伯與河伯之戰
夏王芒時期(約公元前17世紀)商上甲微滅有易氏之戰
夏王不降時期(約公元前17世紀)夏不降攻九苑之戰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夏桀攻有施氏之戰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夏桀攻有緡氏之戰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商滅夏的戰爭
商王中丁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商中丁攻藍夷之戰
商代末年(約公元前11世紀)牧野之戰——
西周時期戰爭年表(約前11世紀—前771年)
周成王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攻錄國之戰
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康王攻鬼方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昭王攻荊楚之戰
周穆王十二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犬戎之戰
周穆王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徐之戰
周穆王三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穆王攻群舒之戰
周共王元年(約公元前10世紀)周共王滅密之戰
周孝王元年(約公元前9世紀)周孝王攻西戎之戰
周懿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周懿王攻犬戎之戰
周夷王十七年(約公元前9世紀)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武公攻玁狁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周厲王攻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周厲王與淮夷之戰
周厲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周國人爆動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荊蠻之戰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周宣王對周邊各族之戰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攻玁狁之戰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戰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晉穆侯攻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周攻魯之戰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鄶之戰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濟戎之戰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戰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戰——
(暫時缺春秋)——
戰國時期戰爭年表(簡)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晉陽之戰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魏攻秦河西之戰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魏滅中山之戰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趙攻中山之戰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濁澤之戰
周顯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收復河西之戰
周顯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桂陵之戰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
周慎靚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合縱攻秦之戰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邯鄲之戰
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鄗代之戰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河外之戰
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趙破匈奴之戰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蕞之戰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滅六國的戰爭
秦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蒙恬攻匈奴之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陳勝、吳廣農民起義
西漢時期戰爭年表(簡)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楚漢戰爭
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漢與匈奴的戰爭
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白登之戰
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漢平諸呂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漢平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下邑之戰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戰
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馬邑之戰
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戰
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漠南之戰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戰
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
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漢平南越之戰
新莽地皇四年(漢更始元年,23年)六月昆陽之戰
東漢建武二年(26年)九月杜陵之戰
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東漢建武二年(26年)劉秀統一河北之戰
漢更始二年(24年)冬至東漢建武三年(27年)三月劉秀攻關中、洛陽之戰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東漢統一戰爭
東漢元初二年(115年)赤亭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黃巾農民起義
東漢光和七年(184年)四月長社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廣宗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下曲陽之戰——
三國時期戰爭年表(簡)
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魯陽之戰
東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
三國蜀漢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夷陵之戰
晉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正月至十二月涼州之戰
漢光興二年(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四月寧平城之戰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至建興三年(315年)杜弢起義
漢嘉平二年(西晉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襄國之戰
東晉太興二年(漢光初二年,319年)四月至次年六月浚義之戰
東晉太興二年(319年)十二月棘城之戰
前趙光初三年(320年)六月趙平大秦之戰
東晉咸和二年(327年)十二月至四年二月晉平蘇峻之戰
後趙太和元年(前趙光初十一年,328年)七月至十二月洛陽之戰
東晉永和二年(成漢嘉寧元年,346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晉平成漢之戰
後趙永寧元年(350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襄國之戰
前燕慕容俊三年(魏永興二年,351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前燕滅冉魏之戰
東晉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晉攻前秦之戰
前燕元璽三年(354年)三月魯口之戰
前燕元璽四年(355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廣固之戰
東晉昇平五年(前燕建熙二年,361年)二月至七月野王之戰
東晉太和四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四月晉攻前燕之戰
前秦建元五年(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前秦滅前燕之戰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呂光攻龜茲之戰
東晉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戰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
後涼太安二年(387年)涼州之戰
後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大界之戰
後秦建初五年(前秦太初五年,390年)四月杏城鎮之戰
北魏登國五年(390年)至六年七月北魏滅劉衛辰之戰
後涼麟嘉四年(西秦太初五年,392年)呂光攻西秦之戰
後燕建興八年(西燕中興八年,393年)十一月至九年八月後燕滅西燕之戰
後燕建興十年(北魏登國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參合陂之戰
北魏皇始元年(後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北魏攻後燕之戰
東晉隆安三年(399年)十月至元興元年(402年)三月孫恩起義
東晉元興元年(402年)至義熙七年(411年)盧循起義
晉元興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覆舟山之戰
晉元興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劉裕擊桓玄之戰
晉義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劉裕滅南燕之戰
東晉義熙十二年(後秦永和元年,416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劉裕滅後秦之戰——
南北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北魏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九月至次年閏四月北魏攻宋河南之戰
宋元嘉三年(426年)閏正月至二月宋攻謝晦之戰
西秦建弘七年(北涼玄始十五年,426年)八月西秦攻北涼之戰
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北魏攻統萬之戰
北魏始光四年(夏承光三年,427年)統萬之戰
北魏神麚二年(429年)北魏攻柔然之戰
宋元嘉七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三月至次年二月宋攻魏河南之戰
夏勝光三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平涼之戰
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興二年,432年)北魏攻北燕之戰
宋元嘉十年(433年)九月至次年閏三月漢中之戰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北魏滅北涼之戰
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雍州之戰
宋孝建元年(454年)二月至六月,宋平劉義宣之戰
宋大明三年(459年)四月至七月廣陵之戰
北魏天安二年(467年)至魏皇興三年(宋泰始五年,469年)青州之戰
宋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建康之戰
齊建元元年至齊永元二年(479年—500年)齊與北魏的戰爭
北魏太和三年(齊建元元年,479年)至次年壽陽之戰
齊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淮漢之戰
齊建武二年(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漢中之戰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齊建武四年,497年)至次年南陽之戰
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監二年,503年)至次年鍾離、義陽之戰
梁天監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合肥之戰
北魏正始四年(梁天監六年,507)鍾離之戰
梁天監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硤石之戰
梁天監二年至大通元年(527年—503年)梁與北魏的戰爭
梁中大通元年(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陳慶之攻北魏之戰
東魏武定五年(太清元年,547年)至承聖元年(552年)三月侯景之亂
北魏中興元年(531年)至次年高歡攻爾朱氏之戰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次年正月北魏分裂之戰
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537年)潼關之戰
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537年)沙宛之戰
東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統九年,543年)邙山之戰
東魏武定四年(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玉壁之戰
梁承聖三年至天成元年(554—555年)江陵之戰
北齊天保七年(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至六月北齊攻梁之戰
北周保定四年(北齊河清三年,564年)九月至十二月洛陽之戰
陳光大元年(北周天和二年,567年)五月至次年三月沌口之戰
北周天和四年(北齊天統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宜陽、汾北之戰
北齊武平六年(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至九月河陰之戰
隋朝時期戰爭年表
隋開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隋統一的戰爭
隋大業九年(613年)宋子賢起義
隋大業九年(613年)杜彥冰起義
隋大業九年(613年)正月李德逸起義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黎陽之戰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邙山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竇建德攻佔冀州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竇建德攻幽州之戰——
唐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隋義寧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戰
唐武德元年(618年)至七年(624年)唐統一的戰爭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淺水原之戰
五代十國時期戰爭年表(簡)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潞州之戰
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吳天祐六年,909年)象牙潭之戰
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柏鄉之戰
五代後梁乾化五年(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魏州之戰
契丹神冊二年(後梁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幽州之戰
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胡柳陂之戰
北宋遼金西夏時期戰爭年表(簡)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興國四年(962—979年)北宋統一戰爭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遼乾亨元年,979年)高梁河之戰
遼乾亨元年(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滿城之戰
遼乾亨二年(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雁門之戰
遼乾亨二年(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瓦橋關之戰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北宋與西夏的戰爭
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986年)岐溝關之戰
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冬君子館之戰
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代州之戰
北宋端拱二年(遼統和七年,989年)徐河之戰
北宋淳化四年至至道二年(993—996年)王小波、李順起義
北宋咸平二年至三年(999—1000年)河北之戰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澶州之戰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至三年鄯州之戰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三年(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延州之戰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北宋慶歷元年,1041年)好水川之戰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五年(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定川寨之戰
遼重熙十八年(西夏延嗣寧國元年,1049年)河南、涼州之戰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昆侖關之戰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五月斷塢道之戰
西夏天儀治平元年(宋元祜二年,1087年)西夏、吐番攻宋之戰
金朝開國前一年至天會三年(遼天慶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年)金與遼的戰爭
金開國前一年(遼天慶四年,1114年)寧江州之戰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晏州之戰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南末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宋金戰爭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太原之戰
金天會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年)金滅北宋東京之戰——
南宋金夏蒙元時期戰爭年表(簡)
南宋建炎元年至二年(金天會五年至六年,1127—1128年)邵興抗金起義
南宋建炎元年至紹興三年(金天會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八字軍抗金起義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十三翼之戰
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秋闊亦田之戰
南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1203年)春合蘭真沙陀-折折運都山之戰
南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春納忽昏山-不黑都兒麻之戰
西夏天慶十二年(1205年)至西夏乾定五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與西夏的戰爭
南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韓侂胄攻金之戰
南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十月至開禧三年十一月仆散揆攻宋之戰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至窩闊台汗六年(金大安三年至天興三年,1211—1234年)蒙金戰爭
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邊堡寨之戰
金大安三年(宋嘉定四年,1211年)至金朝末年紅襖巾抗金起義
金至寧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七月至貞祜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十月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
金貞祐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五月至三年五月中都之戰
金貞祐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北京之戰
金貞祐四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年)潼關、南京之戰
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蒙古攻西遼之戰
南宋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1217年)四月襄陽之戰
南宋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1217年)四月至十一年三月棗陽之戰
南宋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1219年)二月金軍三道攻宋之戰
南宋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1219年)七月棗陽之戰
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1219—1224年)蒙古第一次西征
南宋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1221年)正月仆散安貞攻宋之戰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四月你沙不兒之戰
南宋端平三年(元太宗八年,1236年)十月江陵之戰
元太宗九年(宋嘉熙元年,1237年)黃州之戰
南宋嘉熙二年(元太宗十年,1238年)廬州之戰
南宋嘉熙二年(元太宗十年,1238年)至次年四月京襄之戰
南宋嘉熙三年(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大埡寨之戰
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冬乞瓦之戰
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三月賽約河之戰
宋淳祐三年(蒙古乃馬真皇後稱制二年,1243年)余玠防蜀之戰
宋淳祐四年(蒙古乃馬真皇後稱制三年,1244年)壽春之戰
元憲宗二年至世祖中統元年(1252年—1260年)蒙古第三次西征
元中統一年(1260年)二月大馬士革之戰
元中統元年至二年(1260年—1261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戰
元中統三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蒙古平李璮之戰
元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虎嘯山之戰
元至元五年至十六年(南宋咸淳四年至祥興二年,1268年—1279年)元滅宋的戰爭
元至元五年(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至十年襄樊之戰
元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至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淮西之戰
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第一次攻日本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攻河南之戰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明靖難之役
明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至十二年(1414年)三月明平交阯之戰
明正統元年(1436年)十一月至十三年(1448年)十月麓川之役
明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至二年(1466年)四月大藤峽之戰
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紅鹽池之戰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劉六、劉七起義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西海之戰
明萬曆元年(1573年)三月至九月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明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至三年(1623年)十一月明平奢崇明之戰
清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大順水昌元年,1644年)四月山海關之戰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萊陽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5月至6月陝中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7月宜沙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7月扶郿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8月福州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8月至9月蘭州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8月至1950年5月舟山群島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8月至9月翠微峰戰斗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9月寧夏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9月河西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9月至10月漳廈金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9月至1950年3月大別山剿匪
1949年11月至1953年7月西北剿匪
1949年10月衡寶戰役
1949年10月至11月廣東戰役
1949年10月陽明山戰斗
1949年10月陽江戰役
1949年10月金門戰斗
1949年10至11月鄂西戰役
1949年11月至12月西南戰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廣西戰役
1949年11月南川縣北戰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博白戰役
1949年12月成都戰役
1949年12月劍門關戰斗
1949年12月昆明戰役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滇南戰役
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西藏戰役
1950年至1953年西南剿匪
1950年1月八面山戰斗
1950年2月天全保衛戰
1950年3月至5月海南島戰役
1950年3至4月西昌戰役
Ⅱ 求古代戰爭場面描寫。最後有兩軍交鋒和攻城的大場面啊,跪謝。 字數越多越好,很好的話會加分。
那不才就獻丑了。
來一段長平之戰。(當然有些不是我寫的,嘿嘿!)
太陽初升,大霧尚未消散,沉寂數日的趙軍出動了。
中央步軍十萬,兩翼騎兵各是五萬,總共二十萬紅色胡服大軍,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秦軍營壘的大軍隨之出動,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陣勢彷彿與趙軍大體相同。這是兩支實力堪堪抗衡卻是風格迥異的大軍:且不說秦軍持闊身長劍,趙軍則彎月戰刀,兩翼騎兵更是不同。
驟然之間,梁軍鼓聲號角大作,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趙軍兩翼騎兵率先出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嶽城牆班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從容不迫地隆隆進逼。
與此同時,群均凄厲的牛角號聲震山谷,兩翼騎兵呼嘯迎擊,重甲步兵亦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捲而來。
終於兩大軍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響徹山谷,又如萬頃怒濤撲擊群山。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這是兩支戰國最為強大的鐵軍,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績,都是有著慷慨赴死的猛士膽識。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彌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這一段是不才拙作。
雒城,熊烈戰火升起的濃煙,滾滾著彌漫了整座城池。那風中獵獵招展的『劉』字纛旗,已然殘破襤褸,似乎頃刻間就會墜落。城樓之上更是死屍伏地,血流不止,卻無人向前清理,濃濃的血腥味與汗氣味相互夾雜著,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
戰爭,卻依然持續。
嘹亮的嘶喊慘叫,動人心弦。城下荊州軍兵士健碩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們口中,發出了震動天地的喊聲。這種喊聲,互相傳染,互相激勵,消褪了心中許多莫名的恐懼。空中箭矢狂飛,拖著長聲的箭雨如蝗蟲過境般紛紛劃破晴空,只見不斷地兵士中箭倒地。那荊州兵剛登上城牆,即刻被數名川兵蜂擁持刃迎上,寡難敵眾。
「格老子,滾下去!」
「……」凄厲的嘶喊,瘋狂的殺戮,熾熱的烽火,使得兩軍兵士欲加地憤怒,戰爭越來激烈。
這次雒城戰役,也似乎成了荊州軍入川的最艱難之戰。
殘陽如血,落日的余暉傾灑在了城樓之上。
當然在下望樓主採納了!
Ⅲ 古代作戰士兵這么多,他們是如何分清敵軍和友軍的
現代人自然是看不到古代的戰爭場面了,但是根據史料和實際的戰爭研究,人們可以從一些影視作品中重現當年的場景。一般來說,古代兩軍開戰之前會先行列隊,雖然剛開始的時候隊伍十分整齊向著對方沖去。但是打到後面,大都進入貼身肉搏混戰。在很多有大戰劇情的電影中,都有表現這種場景。不過在影視劇中混戰,雙方通常在服飾上就已經敵我分明,而且由於劇情需要,也只會表現一兩個最多幾個主要角色的戰斗。古代作戰士兵這么多,他們是如何分清敵軍和友軍的?
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區分士兵上,相比我國更加直白。因為日本古時候基本上沒有常備兵,需要打仗時便將當地的農民徵集起來成為士兵。為了讓他們能夠區分敵我,日本的大名或者將軍便讓士兵在背後背上「旗指物」,在日本的戰國時期,這種方法使用很廣。
總的來說,在古代戰爭進入最後的肉搏戰時,要區分敵我,並不那麼容易。雙方服裝分明倒還好說,但是如果服裝類似,又是在激烈的搏鬥中,恐怕也來不及去仔細辨認。在這種殺聲震天,刀劍亂舞的場景,誤傷應該非常常見
Ⅳ 古代戰爭場面的,兩軍交戰和攻城的,要激烈點的,還有寫主帥對戰的
炎黃戰蚩尤的故事
傳說古代最有名的一場戰爭,要首推炎、黃二帝和蚩尤的大戰。那場戰爭真是殺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後代歷史學家就稱這場大戰為「涿鹿之戰」。也因為這場戰爭,確立了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的地位。
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為了獨霸天下、聯合苗氏,把炎帝從南方趕到了涿鹿,還自稱南方大帝,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大戰當時,只見蚩尤一夫當關、站在雲間,手持長劍,指揮著如黃蜂般的部隊沖向炎黃的陣營,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在箭雨中帶部下倉皇的撤離戰場,當炎帝的軍隊和黃帝會合之後,炎帝便向黃帝報告作戰的情形:蚩尤不但侵犯我們的國土,還向涿鹿進軍,犯我疆界。於是黃帝下令重整隊伍,兩軍又和蚩尤的軍隊展開大戰,大夥心想,只要攜手並肩、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敗蚩尤。不料蚩尤祭起了妖法,瞬間天地間揚起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頓時軍陣大亂,炎黃大軍節節敗退!一時之間,沙場上風聲鶴唳,兩軍人馬拚命沖殺,但最後炎黃大軍終於無法承受蚩尤敵軍的攻擊,而從濃霧中倉皇撤退。黃帝為了不讓天下百姓受苦,幾次派人與蚩尤和談,但是驍勇擅戰的蚩尤仍一意孤行,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於是黃帝決定奮力一搏,找了炎帝、九天玄女徹夜思量作戰對策。
在被蚩尤圍攻情況危急時,炎黃軍中,有一個叫風後的人,她利用占卜的方式得知要藉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辦法打敗蚩尤,風後利用磁鐵靠地球南北極磁場的原理,發明了指南車。
由於指南針的指針永遠都指在南北固定的方向,於是他們利用指南車在霧中確定了方向,得以逃離戰場到達南山,而蚩尤的部隊追趕到南山,用水攻擊炎黃軍,在千鈞一發之際,幸好?實時趕到,救了炎黃部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在水攻之後,炎黃軍重新整理了隊伍,又由九天玄女傳授了一字長蛇陣,就在蚩尤進攻時,長蛇陣頭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團團包圍,行軍布陣之後,他們還利用了指南車辨識方位,於是大家便跟隨指南車指示的方向進攻,此時炎黃軍把魃的皮和雷神的骨頭做的戰鼓,擊出轟雷般的巨響,也使得士氣大振,戰力倍增,士兵們個個變得更為英勇,而奮勇殺敵。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最後終於將蚩尤擊敗於涿鹿戰場,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黃帝便下令將他斬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則變成一片楓林,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
Ⅳ 古代軍隊實戰場景究竟如何
騎兵顧名思義就是騎馬作戰軍隊,其長處在於有強的機動力能力和沖擊能力。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我國在春秋時代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步兵僅起輔助作用,兵車的數量多少成為軍事實力的象徵,基本沒有騎兵這一兵種。到春秋時期步兵開始興起,軍隊成為車步並重,各國的軍隊中有了少量的騎兵,同戰車步兵混編,僅是一種無足輕重的輔助力量。到了戰國時代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戰術的多樣化及同北邊游牧民族的戰爭需要,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正式登上戰爭舞台。所以我們的騎兵談就從戰國時代說起。 戰國時代:(含秦代) 歷史進入戰國時代,戰爭已經從早年的死板的兵車戰術的正面戰,轉向更為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出現了,當時各大國均建立了騎兵部隊,如秦、趙等國均號稱「車千乘,騎萬匹」,軍隊作戰由步騎為主漸漸轉變為車騎並重。進行最大變革的首先是趙國。地處北邊的趙國,與樓煩,林胡,匈奴等少數民族為鄰,深受其擾邊之苦,而趙國傳統的車步兵,在與靈活、快捷的胡人騎兵作戰時十分不利。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國內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他聲明「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削減軍中的車兵,增加騎兵;要求改漢族傳統寬袍大袖的衣服為胡人式的緊身服裝,方便於進行騎射。從這里開始中原各國中騎兵地位逐步提高,成為軍隊的一支主要力量。趙國也因為有了這支強大的騎兵,使之成為戰國後期軍事上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 戰國時開始大量的使用騎兵作戰。趙國以步騎兵攻林胡,樓煩,「略地千里」,李牧用萬余騎配合步車兵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秦國也以騎兵精良著稱,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五千精騎截斷趙軍,對長平一役全殲趙軍四十餘萬起到了關鍵作用。楚漢戰爭時劉邦也曾為了對抗項羽的騎兵而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韓信在破趙之戰中也是用兩千輕騎偷襲敵軍大營。 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但是沒有馬鐙,這對馬上的格鬥戰十分不利。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少量的使用青銅劍、戟作戰(劈砍時劍容易折斷,以戟為主),並且這時已有專用的馬甲出現(用於保護戰馬的防具)。從出土的兵馬俑可以看出當時秦軍已是採用車、步、騎混合編隊,鞍馬俑以持弓為主,戴小帽,穿緊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這一時期兵法中也有了對騎兵使用的論述,《孫臏兵法》就曾說「險則多其騎」。 兩漢時代: 進入兩漢時代,迎來了中國騎兵發展的黃金時代,因為對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戰的需要,騎兵迅速壯大,軍隊作戰從以前的車騎並重轉變為騎兵取代車兵,騎兵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 說到漢代騎兵的發展就該說匈奴騎兵,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全族均為能騎善射之士。漢初匈奴已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時刻威脅著漢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亞洲式輕騎兵,他們作為游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晃錯曾在《言兵事疏》中說匈奴有三大長處為漢軍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其二,險道傾厭: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其三,風雨罷勞,譏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 這也就指明了騎兵較之車兵的較大優勢,車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發揮威力,而騎兵在較狹小的地形也能做戰,比車兵更為機動靈活。 為了改變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漢朝大力發展騎兵,至武帝時已能運用十餘萬騎兵主動出擊。對匈奴作戰歷時數十年,漢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採用迂迴包抄,深入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里,大破敵軍封狼居胥山而還,傳為佳話。 這一時代一個重要成就就是官馬制度的確立。漢為了對抗匈奴,發展騎兵,建立了飼馬的制度。漢文景時期頒行「馬復令」,用免役的辦法鼓勵民間養馬。並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專管的馬政機構,任命太僕(就是弼馬溫了)管理,在地方設有馬丞,負責馬匹的飼養以備軍用,從漢初至武帝時即有廄馬四十餘萬匹。這一制度保證了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大量馬匹的消耗。 騎兵在漢代發展壯大,成為軍隊的主力軍種,取代戰車的位置。兵種內漢代已經有了輕騎兵和重騎兵之分。輕騎兵基本無甲,武器以弓箭為主,配備較矮小的戰馬,重騎兵著甲,武器為戟,矛,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配備高大的馬匹用於沖鋒陷陣。漢代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環首刀),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一般來說漢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張弩)等。這一時期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戰術也得以發展漢軍在與匈奴作戰中就大量採用了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作戰。 三國,晉,南北朝時代: 這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戰爭十分頻繁,特別在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騎兵的運用達到了更高峰,交戰各方(主要是北方)都大規模的使用騎兵,騎兵成為戰場上的最重要的兵種,我國的騎兵也發展到了重騎兵的時代。 這一時期總的來說北方的軍力較南方強,北方各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軍隊均為騎兵,發展後步兵漸漸增多,但軍隊的主力仍為騎兵,作戰時動用相當多的騎兵參戰。如前秦的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 而這時期一大重要發展就是馬鐙的發明,我國最早的馬鐙在西晉中出土,可以說我國最晚在晉代就有了馬鐙。(可偏有人說馬鐙是歐洲人先發明的) 馬鐙可以說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文明。軍事上,馬鐙的出現使騎兵的近距離格鬥戰更容易(有了借力之處),並且有利於騎兵的長距離行軍(減少疲勞),能更有效的發揮出騎兵機動性好,沖擊力強的優點。在西方,馬鐙的發明導致了中世紀西式重騎兵,騎士的出現。這一時期的騎兵以重騎兵為主,當時的重騎兵人馬均披鎧甲-甲騎具裝,防護力很好對步兵而言有極大的沖擊力。當時重騎兵的防護力很強,騎兵武器除了弓箭外(不管什麼時代,這總是東方騎兵的主要武器。),長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騎兵用長矛,即「槊」,而戟逐步被淘汰,成為一種禮儀用的擺設。而短刀也成為騎兵的制式武器,與前代的環首刀相比,這一時期的刀,刀體加寬,刀頭由斜方形改為前銳後斜,更適於實戰。 隋、唐、五代時代: 這一時期,騎兵已經確立了在軍中的地位,在這一時代騎步並重,各國的騎兵規模雖不及南北朝時期,但是騎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較大的重視。 唐朝以武功開國,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於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為昭陵六駿。所以唐(特別是唐初)對騎兵的建設也是很重視的。唐從起兵始就建設完善自己的馬政建設,以備軍用。唐在邊地多置監牧,屬太僕管理,監牧馬五千以上為上監,三千為中監,以下為下監,置牧監使,對各監牧每年還要進行考課,自唐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所養官馬達七十餘萬匹,置八坊四十八監,占田地一千多頃。 這一時期,騎兵裝備戰術發展並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時代那樣注重於重甲騎兵,軍中雖仍有甲騎,但是基本上以輕裝騎兵為主。主要發揮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優勢,正面攻防更多依懶於步兵。 宋、遼、西夏、金時代: 這一時期,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崛起,成為漢族朝的威脅,這些少數民族軍隊的精銳主要為騎兵,騎兵的發展也再度轉入高潮。 首先說宋,宋朝在我國歷史上武功極為不盛的一個朝代,因為在後唐、五代時期崛起的少數民族西北的產馬地區,基本掉失,所以宋無論是通過在邊地買馬,換馬,(用物資)或設置監牧等方法,始終都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從來都沒一支強大的騎兵。到了南宋時更糟,連殿前司(即皇帝禁軍)的騎兵都有五分之一的沒馬可用。宋朝喜歡擺陣勢,所以騎兵也多半布置在陣中,基本上都是把騎兵布置在大規模的步兵陣周圍做策應或掩護側翼。如宋太宗的「平戎萬全陣」,就是把主力步兵結合戰車,在中間布成密集陣勢,騎兵布置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防禦敵軍騎兵的陣勢。個人認為這到是與歐洲早年的騎兵運用方式象似,即以步兵方陣為主力,用騎兵來鞏固兩翼。事實上這種陣式,騎兵成了步兵的輔助力量,用於克敵致勝的是核心的步兵陣。 在北方先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有較強大的武力,軍隊中以騎兵為主力作戰。遼金的軍隊都很講究騎兵的機動作戰,一般軍中的正兵均配有數匹戰馬,(遼軍一名正軍有馬三匹) 機動力很強。如遼宋的幽州之戰中,遼軍就憑借當地平坦的地形和騎兵的機動力,先後將宋將曹彬,潘美各個擊敗。金兵也長於騎兵善於野戰,史稱「金之初起,天下之強莫過於此」,金國有著名的拐子馬,在作戰時步軍為正兵,以拐子馬作兩翼突擊,在平原上對宋軍作戰有著很大的優勢。 這一時代的騎兵,以北方少數民族騎兵為主,他們作戰的主要武器為弓箭、馬刀、也裝備有狼牙棒等特殊的武器。(金國人似乎喜歡這種武器,當時有民謠:它有金兀術,我有岳元帥;它有拐子馬,我有麻扎刀;它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當時的騎兵,開始偏向輕裝,著少量甲,獲得更大機動力,但是各國均還有重甲部隊,如西夏的騎兵「平夏鐵鷂子」(它的步兵叫「橫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馬披重甲」戰鬥力強著稱。 蒙古時代: 這一時代,蒙古騎兵在敵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徵,蒙古人把騎兵戰術推到了冷兵器時代的頂峰。長距離奔襲,迂迴,包抄等騎兵的優勢被發揮到了極限。 蒙古人實行百戶、千戶制,全民皆兵,軍官世襲。他們「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戰時自備武器裝備出征,和平時期則是普通牧民。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蒙古人往往通過大規模的圍獵來鍛煉部隊,對於兒童也從小就專門訓練他們騎馬射箭的能力。加上有成吉思汗,木華黎,速不台,拖雷等出色的戰術家指揮,蒙古人成為當時世上最強大的軍隊,征服了前所未有的廣大領地。在東方消滅了宋、金、西夏,在西方打敗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羅斯,打敗了西方聯軍,一直打到多瑙河邊。(如果不是蒙古大汗這時死了,還不知道打到哪呢!) 蒙古軍隊前期基本是騎兵,後期其野戰力量也是騎兵。蒙古騎兵有著超強的機動力,一名士兵往往備有六匹以上的戰馬,輪換使用,往往一天可以前進近百公里。蒙古騎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長年騎射的蒙古人能拉強弓,蒙古人的弓用混合的木料和骨頭製成,具備很強的穿透力和很遠的射程,能在高速機動中准確射擊(甚至一邊後退一邊回頭射擊)的蒙古人能在短兵戰前給予敵人極大的殺傷。因為蒙古人往往自備武器,所以在箭、馬刀以外,士兵們還帶有自己喜歡的武器如長矛、狼牙棒、繩套(套馬用的,在戰場上也能套人)等。在防具方面,蒙古人以皮製甲為主,輕便堅固,雖然不象鐵甲的防護力好,可是為其贏得了更大的機動力。值得一提的還有蒙古馬,蒙古馬雖然體型較小,不及阿拉伯,亞利安馬速度好、體型高大,但蒙古馬適應力強,耐粗飼,易增膘,壽命長,十分適合長距離行軍,無後勤保障作戰時,這些馬隨處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軍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終年使役。並且重要的一點是蒙古馬的母馬哺育期可產奶三至四百千克,這成為長時間在外作戰,無需後勤保障的蒙古軍的一個重要食物來源。(另外就是掠奪了)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其人民生長在苦寒之地,對於惡劣氣候的忍耐力極強,物質條件要求很低,有著一般農耕民族人民無法比擬的戰鬥力。(只不過要他們去潮濕,炎熱的地方恐怕就不行了,比如東南亞雨林中) 明清及以後時代: 明清以後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後很少有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存在了。 明代的騎兵主要和其他兵種配合作戰,並配有火器(騎鐵?)。名將戚繼光設立的車營就是一種步、車、騎配合作戰的方式。明孫承宗的《車營扣答合編》中也對這種戰術進行了進一步研究,還發展出了先以火器轟擊(火力准備?),繼以騎兵沖擊步兵跟進的戰法。(和拿破崙時代的戰法像吧?) 到了清朝,清朝以弓馬開國,其開國時的女真騎兵就是傳統上的騎兵,沒有什麼發展,加上不注重火器的,使我國最終落到了被列強任意欺負的下場。當時已是火器的時代,騎兵地位就更低了。直到機槍,戰壕組成的陣地戰出現,基本上喪失了在軍中的地位,逐步退出軍事舞台。而到其後繼者裝甲機械化部隊出現後,騎兵更成為了一種歷史,只在某些慶典禮儀場合使用了。
Ⅵ 古代的戰爭,在交戰的時候,真正場景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戰爭的幾點誤區
拜《三國演義》和現代無知導演們所賜,朋友們想像中的古代戰爭(冷兵器時代和火葯兵器早期)和事實上出入很大。
1、將領間的「單挑」,在真實的戰場上基本不會發生
兩軍陣前,兩軍主將出陣,在陣前捉對廝殺,最後誰誰誰斬誰誰誰於馬下,然後將手中刀(或者別的武器)一舉,大軍掩殺,取得勝利……
《三國演義》經常出現的這個場景,在真實的戰爭中根本不會發生。都要是那樣打,還要兵有毛用啊?一個傳說中的呂布豈不是掃平天下了?
事實上「單挑」源於對古代春秋時代以前所謂「致師」的誤解。「致師」就是挑戰的意思,《逸周書》上記載:「王(周武王)將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就是商紂王)出。王使尚父(就是姜尚、姜太公、姜子牙)、伯父(就是周公旦,也就是姬旦)致師焉。」這段話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領三百五十量戰車在牧野布陣,商紂王從朝歌城出城迎戰。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師(挑戰)。
請注意,這里只是說命令姜子牙挑戰,並不是讓姜子牙和商紂王單挑。真要單挑的話,姜子牙八十多了,商紂王正當英年,而且史書記載商紂王力大無窮,能「掖九牛倒退」(拉著九頭牛的尾巴拽著牛倒退,這或許誇張,但絕對不是虛構的)。單挑姜老頭兒加上周公一起上也死定了!(別告訴余姜老頭兒會法術……這說的是歷史,不是神話)
後來春秋時代屢屢出現在史書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師,也是指兩家約定戰場和時間,各自帶著自己的私兵開戰,而不是說這兩位大夫赤膊上陣倆人單挑。
由於街道辦事處治保主任羅貫中先生從來沒有真的見過戰爭,結果羅老先生就演義出了那些場景……
又由於《三國演義》寫的太成功了,結果……後人就完全理解錯了「致師」的含義……
2、正常情況下,騎兵絕對不會在步兵陣列沒有崩潰之前就沖擊步兵陣列
電視上經常有這種場景,大隊的騎兵揮舞著馬刀沖擊敵軍步兵陣列。而在真實的戰爭中,除非迫不得已(比如突圍等極端情況),騎兵將領只要頭沒被門擠了,絕對不會這么乾的!
騎兵的優勢就在於速度,戰馬只有在高速賓士的時候才有沖擊力,才能對敵軍造成致命的打擊。但是如果在敵軍步兵陣列沒有崩潰之前,突擊敵軍步兵陣列,那麼首先,你的騎兵不可能比敵軍步兵多——這很明顯,如果你的騎兵數量都比敵軍步兵多了,那這種絕對優勢的戰役基本勸降就可以了。如果用騎兵「換」敵軍的步兵,1個換10個你也不合算。你要知道,訓練一個合格的騎兵需要好幾年,而訓練一個差不多能頂用的步兵,兩個月就能差強人意。再加上戰馬,騎兵換步兵是傻缺行為。
騎兵一旦沖入敵軍步兵陣列,就算開始藉助戰馬沖擊力對敵軍造成了相當的傷害,只要敵軍陣型沒有崩潰,那麼,你的騎兵勢必就會停下來,然後立刻就會陷入四面被敵軍步兵用長矛戳刺的境地。騎兵又不是坦克,那你的損失是不可接受的。
事實上,真實的戰爭,往往是騎兵遠遠的用弓箭射殺對方步兵。由於北方游牧民族擅長射箭和騎馬,結果就是南方的步兵無法將箭射得象北方游牧民族的士兵那麼遠。結果就是步兵一直在敵軍射程之內,而自己的箭夠不著人家。步兵陣型密集、騎兵陣型稀疏,導致步兵一方損失越來越大。步兵一旦沖鋒,對面的騎兵會立刻轉身撤退,並且邊撤邊回身射箭。人能騎在馬上射箭,你不可能邊跑邊射箭吧?直到步兵隊形散亂,士氣崩潰,騎兵將領才會下令回身沖鋒,給予對方致命一擊。這也就是宋朝歷次對北方政權作戰總是處於劣勢的原因。如果真是騎兵沖鋒宋朝的步兵,遼、金、蒙古才幾個人?宋朝多少人?宋朝死10個他們死1個他們也受不了。
騎兵在連發槍和大炮問世之前,是絕對的戰場上的王者。沒什麼可爭辯的。一兩次戰役步兵靠謀略和地形戰勝騎兵,那是奇跡、那是偶然現象。將戰爭勝利的希望寄託於奇跡的出現的統帥,是拿國家的命運以及自己麾下士兵的生命當兒戲。
戰爭,不能存檔,不能讀取進度重來。
3、弓箭是拋物線射出的,不是瞄著對方士兵射的
軍隊中的弓箭手,射箭都是有一定仰角(40°左右),弓箭必須齊射,然後成千上萬的箭矢鋪天蓋地的射向敵軍。這樣才有威力、箭射的也才足夠遠。
除非你手下的弓箭手都是傳說中的後裔、養由基,否則你永遠別指望靠弓箭「點殺」敵軍的某些重要人物。弓箭不是狙擊步槍,箭射出去都是拋物線狀的,不可能打直線。
弓箭手一旦失去建制或者失去統一的指揮,散亂的向外射箭,那麼他們造成的殺傷基本就在戰爭中可以被忽略不計了。
4、火繩槍兵比弓箭兵的優勢僅僅是訓練起來更快
無論射程還是射擊頻率,弓箭兵都完勝火繩槍兵。訓練有素的弓箭兵最大射程超過一百五十米,而火繩槍兵在一百米外基本就只能聽響了。而且,弓箭兵能用於攻城,箭是拋物線狀的,能射擊城牆上掩體後面的敵軍,而火繩槍兵攻城的作用基本等於零。
但是一隊合格的弓箭兵訓練出來要幾年,而一隊合格的火繩槍兵訓練起來頂多倆月搞定。如果戰爭曠日持久,火繩槍兵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兵員補給更容易。而草草訓練出來的弓箭兵的戰鬥力,基本等於零(參見上一條)。
5、青龍偃月刀、方天畫戟……呃,關老爺和呂溫侯的「標志」性武器,其實是不存在的
騎兵將領的武器只可能是馬刀。青龍刀、方天戟那種東西,屬於戲台……呵呵,余也表示很無奈……
相關閱讀:
電影里,西方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先是閃閃發光的重騎兵和重步兵上前沖擊;鏡頭立刻一轉,敵我兩員大將肌肉暴漲,狂野的重低音音樂震動耳膜……畫面充滿了野蠻力量的亢奮。電影很好看,但是假的。
重騎兵和重步兵不是用來殲敵的,而是依靠刀砍不入的軟甲(箭能射進去)、自身的重量、密集的隊列,沖散對方的陣形。他們不會停下來肉搏,只是不停地向前走,走到對方後面再走回來,當然手上的長矛也會順便殺幾個。如此反復。想一想,你勇猛無比,連續殺敵十數人,後面突然沖過來黑乎乎一大群,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不跑還等死啊。整個場面和現代戰爭中坦克和步兵的配合差不多。
重騎兵和重步兵不可能數量很大,一般也就幾百人,上千人就是國力強大了。一個原因是沒有那麼多鐵。第二個原因是軟甲擋不住弓箭。而硬甲一套幾十公斤,誰能穿上它走上一百米。第三個原因是它不靈活。兩隊刀槍不入的重甲兵撞在一起,除了玩兒相撲,還能玩兒什麼?
中國古代沒有出現重騎兵和重步兵,一個原因也是沒有那麼多鐵,另一個原因是鎧甲不適合山地,最後就是沒有戰馬。只有唐和清代有完整的騎兵建制,其他時代西域各國是嚴厲禁止向中原漢人出售戰馬的。《清明上河圖》里沒有馬車只有牛車。有人考據說北宋全國的戰馬也就兩三千匹,還不都是壯年的。
中國古人的戰陣確實不像電視劇里那樣,散兵游勇各打各的。而是五人為伍,十人一隊,五十人一大隊,以此類推。訓練的時候就強調這五個人必須生死相守、不死不掉隊。而且那時候徵兵是一個村子、一個家族編在一起,這就保證了沒人能單獨當逃兵。不過幾萬人的隊伍會在一頓飯功夫潰散,這也是個原因。到了開打的時候,這些不死不掉隊的士兵會形成十對五,五對三,五對一等等場面。勢均力敵的時候就看誰更勇敢了。
另外還有一隊負責「騰擊」的預備隊。看到哪邊不行了就沖上去砍殺一通,殺殺敵人的威風,壯壯自己的膽氣。
相當數量的古裝題材影視作品和漫畫里都會用到戰爭橋段,對冷兵器戰爭的描寫很多。但這里邊有很大一部分作者對古代冷兵器戰爭不得要領。在絕大多數作品中,冷兵器戰爭基本等同於打群架,只是規模放大到幾千、幾萬人規模而已。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描寫布陣,但布陣是為了什麼,布陣以後應該如何行動,基本上都不甚了了。基本的套路是兩陣對圓,雙方將領吆喝一聲,大家對著沖。像《赤壁》那樣的電影,好像知道布陣這回事,但說句實在話,那個打法比直接對著沖還腦殘。
正是因為對冷兵器戰爭完全沒概念,影視作品中普遍不敢使用全景拍攝。除了戰斗剛開始用全景拍一下怎麼排隊之外,最多再拍一個騎兵隊撒丫子快跑。接下來就只能用近景,表現某「大將」如何英勇的打倒對手一群小兵,而且對方小兵還不會一群一群上,只知道一個一個送死。
拍戰斗場面是砸錢的,開銷很大,本來拍這種鏡頭是為了增加電影、電視劇的價值。拍出來應該有歷史感,有臨場感,有代入感,讓觀眾感覺到這就是古代戰爭。但現在這么拍出來的「戰爭場面」,除了服裝道具之外跟古惑仔搶地盤基本沒區別。
結果就是錢砸了不少,觀眾基本不認賬。對不懂的人來說,他們完全不知所以然,有這段兒沒這段兒差別不大,還不如多來兩段兒能打動人心的文戲或者單挑,拍起來省錢,作用說不定更好。對稍微懂一點兒的人來說,這種「戰爭場面」就是催吐劑,哪怕片子不錯,到這種地方也得趕緊拉進度條跳過去,省的惡心著自己。
實際拍攝中,用現在這種思路拍戰爭場面,控制起來也很困難。多少群眾演員混在一起,兵器亂舞,有一個人站錯地方,動作太大都有可能出現傷害事故。騎兵場面拍起來更可怕,騎兵對步兵,一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人,騎兵對騎兵,撞一下說不定就出人命。
因此戰爭場景被很多影視劇視為畏途,寧願站站隊交代過去,然後趕緊跳到單挑那個環節。
實際上,真正讓古裝戲「帶感」的,就是其中的戰爭場景,尤其是戰爭全景。只要對古代冷兵器戰爭有所了解,再藉助一些電腦手段,戰爭場景並不難拍。
首先,古代戰爭的特點是結陣而戰,這一點必須表現出來。當然,結陣而戰不利於突出主角的形象,不能多用。但是,只要有一兩個鏡頭體現出戰陣的感覺來,觀眾就會買賬。
比如說《斯巴達三百勇士》里,勇士們掄著短劍胡砍一直是重點,但影片中專門拍了防禦陣形的盾陣,拍了波斯兵如何在斯巴達方陣面前傷亡慘重。有這兩段做鋪墊,整個戰爭就顯得更有歷史感,也更可信。
具體到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應該如何表現呢?
首先,還得從布陣開始。
中原人作戰,以步兵為主,弓箭為先。布陣是圍繞強弓硬弩的遠程打擊戰術展開的。因此整個軍陣的最前沿應該是防備對方騎兵沖突的拒馬,其後依次是抵禦弓箭的刀盾兵,起殺傷作用的長矛兵,中距離密集殺傷對手用的弓箭手,以及遠距離精確打擊的強弩兵。
中原騎兵比較珍貴,他們一方面是關鍵時刻的救火隊,另一方面是擊潰敵人大陣之後展開追擊的主力。所以騎兵應該布置在步兵陣的後方或者側後方。
為了給騎兵留出通道,步兵陣之間要有距離。距離不能太遠,應該以兩邊小陣的長矛手矛尖可以相觸為標准,目的是防止敵人騎兵從通道處破陣。當然,具體到影視作品中,為了拍攝安全,這個距離可以適當放寬。
陣中應該有用大車和木料搭起來的瞭望台,作用是觀察敵人部隊的運動。主將的指揮位置應該就在瞭望台下,指揮的主要手段應該是旗號。當然,觀眾不可能了解旗號的意義,影片里要體現指揮官對部隊的控制還得靠傳令兵。但只要在開戰前有一兩個下級將領看旗號移動部隊的橋段,就能體現出戰陣的感覺來。
秘密部隊可以用門旗圍起來,突出神秘感。
作戰時先用弓弩互相射擊,由於有電腦後期製作技術,箭如飛蝗的場面可以後期製作,因此場面盡可以激烈,不會有什麼危險。逼近之後用長矛、大刀按照戰鼓的節奏打擊對手。這種打擊是列隊進行的,完全在控制之中,也可以確保安全。
為了增加戰爭場面的激烈程度,或者表現主角的戰鬥力,可以用「跳盪」去突破對方的陣線。就是讓敢死隊在器械的幫助下跳到對方盾牌兵的身後,長矛手中間去。真實戰爭中,負責跳盪的敢死隊多數會被對方長矛戳死在半空中,少數能安全落地的也基本活不過幾秒鍾。但在拍攝中,只要在道具上做點手腳,這個場景只會顯得激烈,不會有人身傷害危險。
草原民族作戰,基本以騎兵為單一兵種。布陣更簡單,一種是契丹人的分波次攻擊,另一種是蒙古騎兵的小群多路。
契丹人對自己作戰方式的描述是:五百為一隊,十隊當一道,十道當一面。換句話說就是拉長隊列站單橫排,一排一排沖向對手,接近到騎弓射程內以後射箭並快速調頭撤離。這樣一波一波的反復打擊,什麼時候發現對手陣形崩潰,什麼時候從行進中直接發起沖鋒。
這個方法的難點在於兩波騎兵之間有相向運動,控制不好還可能出危險。蒙古騎兵的沖擊戰術就更為安全。
成吉思汗的「進如山桃皮叢」,意思就是小群多路前進。目的同樣是逼近到騎弓射程內,用弓箭削弱對手,為最終的「鑿穿而攻」創造條件。這個方式的優點有幾個:
進攻的騎兵隊形不再是拉長一線,減少了被彈面,使中原訓練弓箭手射長垛的戰術失效。
騎兵運動路線不再交叉,減少了訓練難度,也減少了事故率。
發起突擊時,沖向對手的騎兵是呈密集隊形的一個整體,不再是一個疏散的平面。
當然,在影視作品中契丹人的陣形更好看,但蒙古的陣形肯定更安全,不僅是反復接近敵陣射擊的時候不至於發生沖撞事故,表現沖陣場面的時候,為一小群騎兵清出安全路線也更容易。
一定要記住一點,中國人到隋朝以後就不會讓騎兵直接沖擊預有防備的敵軍步兵了。戰爭不是打群架,冷兵器戰爭的主要殺傷發生於一方陣形崩潰之後。要表現冷兵器戰爭,就要著重表現逐步削弱對手,瓦解對方陣形的過程。
因為騎弓的威力比步弓小,步騎交戰時,騎兵一定會迅速接近到自己的弓箭射程內射擊,然後盡快脫離,盡可能「甩開」對方的還擊火力。而步兵則會盡量用盾牌抵禦對手攻擊,並希望弓箭手的一次還擊能覆蓋對方機動中的騎兵隊形。
這種斗雞式的戰法在真實戰爭中會反復上演,古代戰爭中所謂的「激戰竟日」,時間差不多都是消耗在這個過程中。影視作品拍攝可以盡量簡化,但只要體現出這個場景,戰爭的氣氛就出來了。觀眾就會接受導演接下來的場景安排,無論是群架還是單挑,大家都會理解為發生在陣形擊破之後。
還有就是攻城戰。
進攻方不會只拿著長梯子冒著箭雨爬城牆,至少有兩個手法可以很簡單的實現。
一是修築魚梁道,也就是用土袋在對方城下堆出一個直達城上的大土堆,讓士兵可以直接沖上城頭。修築的過程應該是士兵推著頂上帶有防盾的獨輪車(這東西叫木驢)運送土袋,不是背著土袋往前跑去挨箭射。
二是建造跟對手城牆高度相同的樓車,推到城牆邊,直接上城。這個做法可能要多花道具費用,但樓車可以反復使用。
除非用計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不然中國古代戰爭中,攻擊方很少把精力浪費在城門上。因為城門里邊有瓮城,突入城門的部隊沒地方展開,基本是被包餃子的命運。即便使用撞城車,主要也是用來撞擊城牆。
防禦方的武器,除了弓箭之外很多人都知道滾木、擂石。但滾木不是直接往城下扔木頭,擂石也不是搬了石頭扔出去就成。真那麼乾的話,圍城三天城裡就得拆房,圍城一個月,守軍能自己把城牆拆了。
滾木擂石是古代的守城器械。擂石相對簡單一點,是栓了繩子的石頭,砸下去以後可以拽著繩子把石頭拉回來。滾木要復雜得多,木頭上要有長釘,兩邊繞好繩子,扔下城頭的時候在繩索的控制下木頭會高速轉動,可以把敵方士兵碾成肉餅,即便只是碰一下,長釘也能扎出幾個血窟窿來。扔完以後可以用轆轤拉回城頭。
這些器械製造起來可能確實有點麻煩,但跟真正的戰爭不同,不會有人努力去破壞它們,造幾台可以長期使用。
其實古代戰爭的學問很多,絕不是扯著嗓子喊,輪圓胳膊耍片兒刀那麼簡單。今天只想到這么多,以後有時間再跟大家聊。
Ⅶ 求超級好看,戰爭場面雄壯的中國古代戰爭電影,要超有震撼力的
《英雄》張藝謀導演的。
其他的沒想起來。倒是《指環王》二和三裡面的聖盔谷攻防戰和剛鐸保衛戰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羅漢國騎士團的沖擊,那真讓人熱血沸騰。
Ⅷ 求中國古代戰爭大片,場面震撼的 。
我國古代戰爭片:
《戰國》
《關雲長》
《趙氏孤兒》
《荊軻刺秦王》
《三國之見龍卸甲》
Ⅸ 大場面的古代戰爭片有哪些好的推薦
目前公認最厲害的當然是《權力的游戲:冰與火之歌》。尤其是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完全拋棄了主角光環。囧諾一家不可謂不悲慘,註定讓整個北境充滿了血腥、狂野和神秘。尤其是對於中國觀眾,看慣了主角光環的對此,覺得非常過癮。從第四季開始,龍媽開始登場,冰龍和火龍出世,算是點開了主題。期待第八季的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