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屬狗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哪些名人屬狗
1.鄧華,湖南郴州人。參加了湘南起義,後上井岡山,任連黨代表、團政委、師政委等,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115師團政治處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三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等,參加了平型關戰斗、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東野、四野縱隊司令、軍長、兵團司令等,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湘贛戰役、廣東戰役等,指揮了海南島戰役。建國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第一副政委,代司令代政委、司令員兼政委等,協助彭德懷組織了五次戰役。回國後,先後任副總長兼沈陽軍區司令、軍委委員等職務,1980年病逝。
❷ 生肖屬狗出了什麼名人
思想家
孔子(公元前--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生於公元前551年,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祖上原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政治變亂,舉家遷到了魯國,寄人籬下,家道中落,到了孔子這一代更加沒落。孔子年青時當過管理倉庫和看管牛羊一類的小官,中年時為避內亂逃到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沒過多久,他又輾轉回到魯國,開始整理古籍和聚徒學,創立儒家學派,中途一度官至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參與國政數月,但他仕途總不如意,很快就退出官場,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整理和傳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業,編訂了《詩》、《書》、《春秋》等重要文獻,他生前的很多精闢言論在他死後由他的弟子門徒編輯《論語》一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孔子生長的春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社會劇烈變動時期,他贊美西周的制度,主張恢復西周時期的社會物序狀態,常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表示一旦自己掌權,將會朝這信方向努力;他把當時禮壞樂崩,諸侯爭霸的現象看成是"天下無道"的象徵加以抨擊,要求克已復禮,這和當時社會發展大勢是不一致的,但這並不表明孔子的思想落後,倒退,因為他念念不忘的"周禮",並不完全是舊時代的東西,其中夾雜了許多他設想的新成份,如舉賢薦能、仁者愛人、三綱五常等思想,都是在奴隸社會的占軀殼下發育起來的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的道德准則。
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還是在教育方面,他廣招門徒,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而且個人獻身教育數十年,相傳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門徒,他們出身於不同的諸侯國和不同的社會階層,打破了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廣泛地傳播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他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的經驗,直到今天仍有較高的借鑒價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幾乎成了教育者世代勉勵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所以他當之無愧地被歷代的人尊奉為"至聖先師",他創立的儒家思想,經過後世學者的發展,也成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統治思想,至今仍在各個方面影響著中國人。
黃宗羲(1610年--1695年)
黃宗羲,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浙江餘姚人,父黃尊素為"東林名士",被魏忠賢陷害,他愛遺命問學於劉宗周。19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死仇人,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斗爭,幾遭殘殺。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後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召。學問涉及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無不研究,史學上的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氣在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和秩序。對"測度想像,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當,以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的罪狀,作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膽結論。主要著作有《宋元學案》。
政治家
孫權(公元182年--252年)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他繼承父兄的基業,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代英雄。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縣小吏,黃巾起義爆發後,他募得兵勇千餘人擁兵自守,升為別部司馬,繼為長沙太寧,曾依附袁術鞏固勢力,192年在與劉表作戰中中箭身亡,孫堅的長子,年僅17歲的孫策以孫堅舊部為基礎占據江東,不到十年時間便削平江東各方割據勢力,成為江東霸主。公元200年,孫策被刺暗殺,他的弟弟,18歲的孫權便成為江東的新主人。
孫權年輕有為,他注意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贏得了部下的支持,使江東名士張昭、周瑜、魯肅、程普、太史慈等對他"委心而服事焉"穩定了東吳局勢,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軍,與魏、蜀成鼎足之勢,219年,孫權索取荊州,襲殺蜀國大將關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229年他在南京稱吳王。
孫權具傑出的領導才能和獨到的政治眼光,還在稱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廣州設立郡縣;242年又派兵攻佔海南島,此間還發兵一萬柄橫渡海峽到達台灣島,基本上統一江南地區。他推行大規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航海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吳在孫權統治時期,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實力,成為三國中延續時間最長,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連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帝王
李淵(566年--635年)
李淵公元566年出生於北周一個貴族之家,李的祖父李虎曾幫助鮮卑人宇泰在關中建立北周政權,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年輕時因祖蔭襲封唐國公,並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和中央衛尉少卿的官銜,後來被隋煬帝任命為太原留守,成為關隴貴族集團的領袖人物。
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以後,李淵審時度勢,看到武已經鎮壓不了農民的反抗,隋朝滅亡已成定局,於是他率眾從太原起兵反隋,他聯絡瓦岡軍李密和其它幾支重多的隋義軍,很快擴充了自己的勢力,617年11月攻佔隋都長安,控制了渭水流域,並以反隋首功的面目出現,使很多義軍望風歸附,他打下長安後並沒有急於稱帝,而是立隋煬帝13歲的兒子楊侑做傀儡尊煬帝為太上皇,一舉數得,既巧妙地避開了與尚有相當實力的隋軍主力下面作戰,又可以用這種暖昧的身份招納隋和義軍兩方面的力量,壯大自己的隊伍,這樣,到618年煬帝死後,李淵不論在實力上,還是在聲望和軍事勢態上都處於絕對的優勢,毫無顧忌地廢掉楊侑,自己稱帝,建立了唐王朝,李淵就成了唐高祖。
宋徽宗(1082--1135年)
姓趙,名佶,北宋皇帝,神宗子,哲宗時封瑞王,1100年--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貪污橫暴,濫增捐稅,他窮奢極欲,建華陽宮等宮殿,規定用"王者之制"祭孔,定孔廟大殿之名為"大成殿";又尊信道教大建呂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搜括江南的奇花怪石,稱"花石綱"於京師築園,名"艮岳",於是階級矛盾激化,河北、山東、江南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宣和七年(1125年)底,在"金"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時,傳位於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他同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宋滅亡。後死於五國震。在位時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工書畫,正書稱"瘦金書",繪畫長天花鳥。
清官
海瑞(1514--1587年)
海瑞字汝賢,又字國開,號剛峰,1514年生於廣東海南瓊山縣一個秀才之家,他4歲喪父,靠祖上留下的薄田十餘畝與母親謝氏相依為命,生活十分清貧,他發奮讀書,終於在他30歲那年被任命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儒教諭,上任之時即時令禁止學生給自己送禮,規令只行弟子禮,一次延平知府率隨從來南平巡察,其他人都長跪不起,惟獨海瑞長揖作禮;後來,連御史巡按到南平來,海瑞成是揖而不跪,李對責怪他的同僚們說:"學官無跪禮,惟長揖拜",顯示了他剛正不阿的個性。
1558年,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縣,他清丈增均徭,按土地面積分攤賦役,減輕百姓負擔,打擊豪強,招撫流民,安置生產,並推行保甲法抵禦倭寇騷擾,深受百姓擁護,同時,海瑞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多次斷疑平冤,不畏權勢,甚至拿辦了浙江總督胡宗寵的兒子,項回了奸相嚴嵩的親信,成了深受百姓歡迎的清官,被譽為"海青天"。
1562年,每瑞調升嘉興通判,不久就為權貴所陷,降為江西興國知縣,任職一年多在屯田、均役、招撫流亡、吏治方面政績顯著,到1564年,調至京城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他目睹嘉靖皇帝20年不理朝政,一心煉丹求佛,果斷上書諷諫,這就是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疏中毫不留情地批評皇上勞民傷財。因而觸怒皇帝,被捕入獄,幸有宰相徐防等設法相救,才免於一死,嘉靖死後,海瑞復官,1567年升任大理寺寺丞繼而又任南京右通政。右金都御史,是他宦途的
頂峰期,在此期間,為了勒令豪強退田,他懲治了自己示救命恩人徐防的橫行鄉里侄子,成為豪強地主們的眼中釘,他們串通朝中權臣,打擊海現瑞,海瑞很快被解職回鄉,閑居了十幾年。
1585年,明神生動活潑重新起用年逾古稀的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又改任南京部右侍郎,署吏部尚書,海瑞不改當年剛直清廉作風,發布了《禁革積弊告示》著手整頓吏治,反應了人民的願望。2年後,海瑞病故於任上,他的靈柩從南京徑水路運回家鄉時,江兩岸聚集了成千上萬自發前來送葬的人群,表明人民對海青天的懷念。
焦裕祿(1922--1964年)
焦裕祿,山東淄博人,1962年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那時正是蘭考縣內水澇、風沙、鹽鹼災害最嚴重的時候,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決心同全縣人民一起改變蘭考的貧窮面貌,為了摸清蘭考自然災害的情況,他親自帶隊到災區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後來,他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仍一直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人民稱譽他是"黨的好乾部"。
文學家
湯顯祖(1550--1616年)
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所居名"玉苟堂",曾拒絕首輔張居正招攬,歷萬曆十一年(1593年)進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上書彈劾大學士申時行,降職為廣東徐聞典史,後改任浙江遂昌知縣。又以不附權貴而被議名勝官,未再出任。曾與泰州學派羅汝芳讀書,後又愛受李贄的思想影響,並和僧人達觀相友善,晚年更滋長了消極出世的佛道思想,在戲曲方面,反對訓古和拘泥於格律,主要作品有《紫蕭記》、《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五種,後四種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苟堂四夢》在他的優秀作品裡,對封建禮教和當時黑暗政治現象都表示了不滿和抨擊。在《南柯記》、《邯鄲記》等作品中,人生如夢的消極思想都有此表現。
馮夢龍(1574--1646年)
馮夢龍,字猶尤,別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齋主人等,是明朝文學家、戲曲家。曾任壽守知縣。清兵渡江時,參加過抗清活動,後死於故鄉。其思想略受市民意識的影響,但基本方面仍屬於地主階級的范疇。重視小說,戲曲和通俗文學。所編選的作品中,有少數能對亂散的某些方面持輕視態度。著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三言",此外還編有時調集《桂技兒》、《山歌》,散曲集《太霞所奏》,筆記《古今談》等,並改寫小說《平妖傳》、《新列國志》,戲曲創作有傳奇劇本《雙雄記》並修改湯顯祖、李玉、袁於令諸人作品多種,合稱《墨憨齋寶本傳奇》。
鄭振鐸(1898--1958年)
鄭振鐸,現代作家,著名學者,筆名西諦,郭源新等,浙江永嘉人,"五四"運動爆發時,正在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作為學生代表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並和瞿秋白筆創辦《新社會》雜志。是"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之一,並曾主編會刊《文學旬刊》和《小說月報》,他同"學衡派"、"鴛鴦蝴蝶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五四"運動後,和茅盾等到創辦《公理日報》,和胡愈之等組織"上海著作人公會",配合參加當時的政治斗爭。1927年至1929年旅居巴黎,回國後,一度在商務印書館工作,1931年先後在燕京大學和暨南大學任教,曾主編《世界文庫》。抗日戰爭時期,和胡愈之,周建人,許廣平等組織"復社",出版了《魯迅全集》和《聯共(布)黨史》、《列寧文遜等。抗日戰爭勝利後,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創辦《民主周刊》,建國後,為第一、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曾任另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10月,率我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因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逝世。主要著作有《取火者逮捕》、《歷史小說集》、《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圖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議集》、《俄國文學史略》等,並有文學翻譯多種,1959年出版了《鄭振鐸文集》。
農民領袖
洪秀全(1814--1864年)
洪秀全,廣東花縣官祿村人,出身於農民家庭,他7歲入塾讀書,16歲時,因家貧失學,隨父兄耕田,18歲受聘為本村塾師,他先後四次赴廣州參加科學會考試,都沒有考取秀才,1836年,他到廣州應考時,在街頭遇到耶穌教士梁發講道和散發傳教小冊《勸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
1843年春,洪秀全仔細鑽研《勸世良言》,相信***的教義,創立了拜上帝教。接著,洪秀全基於"獨一真神上帝",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宗教信仰,同馮雲山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們因此失掉教師職業。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廣西貴縣賜谷村宣傳教義,這年10月,洪秀全回花縣著手創制宣傳教義文書,1846年先後寫成《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他揉合***義和儒家的思想,勸導世人拜上帝,學正人,指妄念,懲富濟貧,實現公平正直的社會理想。
1847年7月,他回廣西紫荊山和馮雲山設立拜上帝教機關,10月,他和馮雲山到象州甘王廟,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騙世人的十大罪狀,憤舉竹杖擊毀神像。這一行動震動了整個紫荊山地區,從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入拜上帝教的人越來越多,這期間,洪秀全和馮雲山等開始秘密商討發動起義。
1848年,洪秀全寫成《泉道覺世訓》等表達了要推翻清朝的志願。
1850年7月,洪秀全發布總動員令,號召各地會眾於11月4日,到金田村"團營",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在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縣東鄉稱大王。12月,他在於安發布封王詔令,增制官制。第二個春,他頒布《太平條規》,作為太平軍的軍律,1853年3月,洪秀全進入南京城,改南京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定都天京後,在他和楊秀清領導下,太平軍進行北伐、西征、東征,在天京,諸王大興土木,建築王宮,洪秀全深居宮中,從不出門。1856年,他被逼封楊秀清為"萬歲",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他開始重用親信,封長兄和二兄為王,後來,形勢日趨惡化,洪秀全仍沉溺於宗教迷信,無國挽救革命。1864年6月3日,病逝於天京。
愛國華僑
陳嘉庚(1874--1961年)
陳嘉庚,福建同安人,早年隨父在新加坡習商,長期從事橡膠業,1910年春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時,任福建保安會會長。募款支持閩省革命黨人和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經營工商企業的同時,還熱忠於文化教育事業。1913年起,在集美、廈門、閩南、新加坡,先後創辦和贊助國許多學校,1924年創辦《南洋商報》唏起華僑投入反日運動,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陳在新加坡華僑大會發出通電,激勵華僑投入抗日愛國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在新加坡召集南洋各地華僑舉行代表大會,出席大會代表168人,正式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被選為總會長。該會在南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85個,總會設在新加坡,從多方面支援祖國的抗日戰爭。自抗戰以來,南洋各地華僑匯款回國平均每月達2500萬元,除了捐款人,該會還招募了3200多名汽車駕駛員和機修人員回國參加運輸工作,為了督促蔣介石抗日,他於1938年10月27日代表南洋華僑致電蔣介石:"抗戰,擁護這公,或中途妥協,即籌自殺,秦檜奏張昭,無世不有"。1940年歸國視察重慶、延安等地,斷定國民黨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抗日戰爭勝利後,號召南洋華僑投入國內的和平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專制獨裁,新中國成立前夕回到祖國,參加新中的的建設,1961年病逝於北京,曾任中華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副主席等要職。
❸ 中外屬狗的名人都有誰,出了什麼樣的偉人
錢鍾書(1910年-1998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
❹ 屬狗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民間的生肖屬相之說是否真實靠?聽者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然生肖屬相源於古代的紀年方法,也就是說,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每隔十二年便函有一個輪回,那麼古往今來各屬相的名人已是數不勝數,我們摘出幾例名流,讓各位網友對照自己去評判。
【思想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生於公元前551年,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祖上原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政治變亂,舉家遷到了魯國,寄人籬下,家道中落,到了孔子這一代更加沒落。孔子年青時當過管理倉庫和看管牛羊一類的小官,中年時為避內亂逃到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沒過多久,他又輾轉回到魯國,開始整理古籍和聚徒學,創立儒家學派,中途一度官至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參與國政數月,但他仕途總不如意,很快就退出官場,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整理和傳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業,編訂了《詩》、《書》、《春秋》等重要文獻,他生前的很多精闢言論在他死後由他的弟子門徒編輯《論語》一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孔子生長的春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社會劇烈變動時期,他贊美西周的制度,主張恢復西周時期的社會物序狀態,常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表示一旦自己掌權,將會朝這信方向努力;他把當時禮壞樂崩,諸侯爭霸的現象看成是天下無道的象徵加以抨擊,要求克已復禮,這和當時社會發展大勢是不一致的,但這並不表明孔子的思想落後,倒退,因為他念念不忘的周禮,並不完全是舊時代的東西,其中夾雜了許多他設想的新成份,如舉賢薦能、仁者愛人、三綱五常等思想,都是在奴隸社會的占軀殼下發育起來的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的道德准則。
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還是在教育方面,他廣招門徒,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而且個人獻身教育數十年,相傳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門徒,他們出身於不同的諸侯國和不同的社會階層,打破了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廣泛地傳播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他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的經驗,直到今天仍有較高的借鑒價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幾乎成了教育者世代勉勵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所以他當之無愧地被歷代的人尊奉為至聖先師,他創立的儒家思想,經過後世學者的發展,也成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統治思想,至今仍在各個方面影響著中國人。
黃宗羲(1610年──1695年)
黃宗羲,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浙江餘姚人,父黃尊素為東林名士,被魏忠賢陷害,他愛遺命問學於劉宗周。19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死仇人,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斗爭,幾遭殘殺。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後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召。學問涉及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無不研究,史學上的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氣在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和秩序。對測度想像,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當,以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的罪狀,作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膽結論。主要著作有《宋元學案》。【政治家】
孫權(公元182年──252年)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他繼承父兄的基業,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代英雄。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縣小吏,黃巾起義爆發後,他募得兵勇千餘人擁兵自守,升為別部司馬,繼為長沙太寧,曾依附袁術鞏固勢力,192年在與劉表作戰中中箭身亡,孫堅的長子,年僅17歲的孫策以孫堅舊部為基礎占據江東,不到十年時間便削平江東各方割據勢力,成為江東霸主。公元200年,孫策被刺暗殺,他的弟弟,18歲的孫權便成為江東的新主人。
❺ 古今屬狗的名人
屬狗的名人有哪些
黃興(1874--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
王勃(650--676)唐代文學家。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的領袖。
蔡錫勇(1850--1896)清末洋務派,我國最早的速記術專家。
李開先(1502--1568)明代戲曲家、文學家。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清官。
王世貞(1526--1590)明代文學家。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趙佶(1082--1135)宋徽宗,書畫家。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貫雲石(1286--1324)元代文學家。
宋濂(1310--1381)明初文學家。
玄奘(602--664)唐初高僧、翻譯家、佛教理論家、旅行家。
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
李悝(前455--前395)戰國魏政治家。
劉安(前179--前122)西漢思想家、文學家。
范曄(398--445)南朝宋史學家。
徐霞客(1586--1641)明代旅遊家、地理學家。
黃宗羲(1610--1695)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
王士禎(1634--1711)清代詩人。
蔡世遠(1682--1733)清代文學家。
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作家、文學家。
徐光啟(1562--1633)明代科學家。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漢哲學家。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西漢辭賦家。
祖逖(266--321)東晉名將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地理學家。
湯顯祖(1550--1616年)
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所居名"玉苟堂",曾拒絕首輔張居正招攬,歷萬曆十一年(1593年)進士。
馮夢龍(1574--1646年)
馮夢龍,字猶尤,別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齋主人等,是明朝文學家、戲曲家。曾任壽守知縣。清兵渡江時,參加過抗清活動,後死於故鄉。
鄭振鐸(1898--1958年)
鄭振鐸,現代作家,著名學者,筆名西諦,郭源新等,浙江永嘉人,"五四"運動爆發時,正在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作為學生代表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並 和瞿秋白筆創辦《新社會》雜志。是"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之一,並曾主編會刊《文學旬刊》和《小說月報》,他同"學衡派"、"鴛鴦蝴蝶派"進行了堅決的斗 爭,"五四"運動後,和茅盾等到創辦《公理日報》,和胡愈之等組織"上海著作人公會",配合參加當時的政治斗爭。
洪秀全(1814--1864年)
洪秀全,廣東花縣官祿村人,出身於農民家庭,他7歲入塾讀書,16歲時,因家貧失學,隨父兄耕田,18歲受聘為本村塾師,他先後四次赴廣州參加科學會考試,都沒有考取秀才,1836年,他到廣州應考時,在街頭遇到耶穌教士梁發講道和散發傳教小冊《勸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
... ...
❻ 古今中外,屬狗的名人都有誰各個領域的都可以.,越詳細越好.
思想家
孔子(公元前--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生於公元前551年,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祖上原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政治變亂,舉家遷到了魯國,寄人籬下,家道中落,到了孔子這一代更加沒落。孔子年青時當過管理倉庫和看管牛羊一類的小官,中年時為避內亂逃到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沒過多久,他又輾轉回到魯國,開始整理古籍和聚徒學,創立儒家學派,中途一度官至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參與國政數月,但他仕途總不如意,很快就退出官場,帶領****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整理和傳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業,編訂了《詩》、《書》、《春秋》等重要文獻,他生前的很多精闢言論在他死後由他的****門徒編輯《論語》一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孔子生長的春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社會劇烈變動時期,他贊美西周的制度,主張恢復西周時期的社會物序狀態,常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表示一旦自己掌權,將會朝這信方向努力;他把當時禮壞樂崩,諸侯爭霸的現象看成是"天下無道"的象徵加以抨擊,要求克已復禮,這和當時社會發展大勢是不一致的,但這並不表明孔子的思想落後,倒退,因為他念念不忘的"周禮",並不完全是舊時代的東西,其中夾雜了許多他設想的新成份,如舉賢薦能、仁者愛人、三綱五常等思想,都是在奴隸社會的占軀殼下發育起來的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的道德准則。
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還是在教育方面,他廣招門徒,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而且個人獻身教育數十年,相傳他有三千****,七十二門徒,他們出身於不同的諸侯國和不同的社會階層,打破了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廣泛地傳播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他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的經驗,直到今天仍有較高的借鑒價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幾乎成了教育者世代勉勵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所以他當之無愧地被歷代的人尊奉為"至聖先師",他創立的儒家思想,經過後世學者的發展,也成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的統治思想,至今仍在各個方面影響著中國人。
黃宗羲(1610年--1695年)
黃宗羲,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浙江餘姚人,父黃尊素為"東林名士",被魏忠賢陷害,他愛遺命問學於劉宗周。19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死仇人,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斗爭,幾遭殘殺。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後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召。學問涉及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無不研究,史學上的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氣在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和秩序。對"測度想像,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當,以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的罪狀,作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膽結論。主要著作有《宋元學案》。
政治家
孫權(公元182年--252年)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他繼承父兄的基業,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代英雄。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縣小吏,黃巾起義爆發後,他募得兵勇千餘人擁兵自守,升為別部司馬,繼為長沙太寧,曾依附袁術鞏固勢力,192年在與劉表作戰中中箭身亡,孫堅的長子,年僅17歲的孫策以孫堅舊部為基礎占據江東,不到十年時間便削平江東各方割據勢力,成為江東霸主。公元200年,孫策被刺暗殺,他的弟弟,18歲的孫權便成為江東的新主人。
孫權年輕有為,他注意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贏得了部下的支持,使江東名士張昭、周瑜、魯肅、程普、太史慈等對他"委心而服事焉"穩定了東吳局勢,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軍,與魏、蜀成鼎足之勢,219年,孫權索取荊州,襲殺蜀國大將關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229年他在南京稱吳王。
孫權具傑出的領導才能和獨到的政治眼光,還在稱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廣州設立郡縣;242年又派兵攻佔海南島,此間還發兵一萬柄橫渡海峽到達台灣島,基本上統一江南地區。他推行大規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航海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吳在孫權統治時期,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實力,成為三國中延續時間最長,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連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帝王
李淵(566年--635年)
李淵公元566年出生於北周一個貴族之家,李的祖父李虎曾幫助鮮卑人宇泰在關中建立北周政權,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年輕時因祖蔭襲封唐國公,並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和中央衛尉少卿的官銜,後來被隋煬帝任命為太原留守,成為關隴貴族集團的領袖人物。
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以後,李淵審時度勢,看到武已經鎮壓不了農民的反抗,隋朝滅亡已成定局,於是他率眾從太原起兵反隋 ,他聯絡瓦岡軍李密和其它幾支重多的隋義軍,很快擴充了自己的勢力,617年11月攻佔隋都長安,控制了渭水流域,並以反隋首功的面目出現,使很多義軍望風歸附,他打下長安後並沒有急於稱帝,而是立隋煬帝13歲的兒子楊侑做傀儡尊煬帝為太上皇,一舉數得,既巧妙地避開了與尚有相當實力的隋軍主力下面作戰,又可以用這種暖昧的身份招納隋和義軍兩方面的力量,壯大自己的隊伍,這樣,到618年煬帝死後,李淵不論在實力上,還是在聲望和軍事勢態上都處於絕對的優勢,毫無顧忌地廢掉楊侑,自己稱帝,建立了唐王朝,李淵就成了唐高祖。
宋徽宗(1082--1135年)
姓趙,名佶,北宋皇帝,神宗子,哲宗時封瑞王,1100年--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貪污橫暴,濫增捐稅,他窮奢極欲,建華陽宮等宮殿,規定用"王者之制"祭孔,定孔廟大殿之名為"大成殿";又尊信道教大建呂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搜括江南的奇花怪石,稱"花石綱"於京師築園,名"艮岳",於是階級矛盾激化,河北、山東、江南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宣和七年(1125年)底,在"金"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時,傳位於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他同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宋滅亡。後死於五國震。在位時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工書畫,正書稱"瘦金書", 繪畫長天花鳥。
清官
海瑞(1514--1587年)
海瑞字汝賢,又字國開,號剛峰,1514年生於廣東海南瓊山縣一個秀才之家,他4歲喪父,靠祖上留下的薄田十餘畝與母親謝氏相依為命,生活十分清貧,他發奮讀書,終於在他30歲那年被任命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儒教諭,上任之時即時令禁止學生給自己送禮,規令只行****禮,一次延平知府率隨從來南平巡察,其他人都長跪不起,惟獨海瑞長揖作禮;後來,連御史巡按到南平來,海瑞成是揖而不跪,李對責怪他的同僚們說:"學官無跪禮,惟長揖拜",顯示了他剛正不阿的個性。
1558年,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縣,他清丈增均徭,按土地面積分攤賦役,減輕百姓負擔,打擊豪強,招撫流民,安置生產,並推行保甲法抵禦倭寇騷擾,深受百姓擁護,同時,海瑞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多次斷疑平冤,不畏權勢,甚至拿辦了浙江總督胡宗寵的兒子,項回了奸相嚴嵩的親信,成了深受百姓歡迎的清官,被譽為"海青天"。
1562年,每瑞調升嘉興通判,不久就為權貴所陷,降為江西興國知縣,任職一年多在屯田、均役、招撫流亡、吏治方面政績顯著,到1564年,調至京城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他目睹嘉靖皇帝20年不理朝政,一心煉丹求佛,果斷上書諷諫 ,這就是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疏中毫不留情地批評皇上勞民傷財。因而觸怒皇帝,被捕入獄,幸有宰相徐防等設法相救,才免於一死,嘉靖死後,海瑞復官,1567年升任大理寺寺丞繼而又任南京右通政。右金都御史,是他宦途的頂峰期,在此期間,為了勒令豪強退田,他懲治了自己示救命恩人徐防的橫行鄉里侄子,成為豪強地主們的眼中釘,他們串通朝中權臣,打擊海現瑞,海瑞很快被解職回鄉,閑居了十幾年。
1585年,明神生動活潑重新起用年逾古稀的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又改任南京部右侍郎,署吏部尚書,海瑞不改當年剛直清廉作風,發布了《禁革積弊告示》著手整頓吏治,反應了人民的願望。2年後,海瑞病故於任上,他的靈柩從南京徑水路運回家鄉時,江兩岸聚集了成千上萬自發前來送葬的人群,表明人民對海青天的懷念。
焦裕祿(1922--1964年)
焦裕祿,山東淄博人,1962年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那時正是蘭考縣內水澇、風沙、鹽鹼災害最嚴重的時候,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決心同全縣人民一起改變蘭考的貧窮面貌,為了摸清蘭考自然災害的情況,他親自帶隊到災區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後來,他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仍一直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人民稱譽他是"黨的好乾部"。
文學家
湯顯祖(1550--1616年)
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所居名"玉苟堂",曾拒絕首輔張居正招攬,歷萬曆十一年(1593年)進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上書彈劾大學士申時行,降職為廣東徐聞典史,後改任浙江遂昌知縣。又以不附權貴而被議名勝官,未再出任。曾與泰州學派羅汝芳讀書,後又愛受李贄的思想影響,並和僧人達觀相友善,晚年更滋長了消極出世的佛道思想,在戲曲方面,反對訓古和拘泥於格律,主要作品有《紫蕭記》、《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五種,後四種合稱《臨川四夢》或《玉苟堂四夢》在他的優秀作品裡,對封建禮教和當時黑暗政治現象都表示了不滿和抨擊。在《南柯記》、《邯鄲記》等作品中,人生如夢的消極思想都有此表現。
馮夢龍(1574--1646年)
馮夢龍,字猶尤,別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齋主人等,是明朝文學家、戲曲家。曾任壽守知縣。清兵渡江時,參加過抗清活動,後死於故鄉。其思想略受市民意識的影響,但基本方面仍屬於地主階級的范疇。重視小說,戲曲和通俗文學。所編選的作品中,有少數能對亂散的某些方面持輕視態度。著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三言",此外還編有時調集《桂技兒》、《山歌》,散曲集《太霞所奏》,筆記《古今談》等,並改寫小說《平妖傳》、《新列國志》,戲曲創作有傳奇劇本《雙雄記》並修改湯顯祖、李玉、袁於令諸人作品多種,合稱《墨憨齋寶本傳奇》。
鄭振鐸(1898--1958年)
鄭振鐸,現代作家,著名學者,筆名西諦,郭源新等,浙江永嘉人,"五四"運動爆發時,正在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作為學生代表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並和瞿秋白筆創辦《新社會》雜志。是"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之一,並曾主編會刊《文學旬刊》和《小說月報》,他同"學衡派"、"鴛鴦蝴蝶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五四"運動後,和茅盾等到創辦《公理日報》,和胡愈之等組織"上海著作人公會",配合參加當時的政治斗爭。1927年至1929年旅居巴黎,回國後,一度在商務印書館工作,1931年先後在燕京大學和暨南大學任教,曾主編《世界文庫》。抗日戰爭時期,和胡愈之,周建人,許廣平等組織"復社",出版了《魯迅全集》和《聯共(布)黨史》、《列寧文選》等。抗日戰爭勝利後,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創辦《民主周刊》,建國後,為第一、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曾任另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1958年10月,率我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因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逝世。主要著作有《取火者逮捕》、《歷史小說集》、《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圖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議集》、《俄國文學史略》等,並有文學翻譯多種,1959年出版了《鄭振鐸文集》。
農民領袖
洪秀全(1814--1864年)
洪秀全,廣東花縣官祿村人,出身於農民家庭,他7歲入塾讀書,16歲時,因家貧失學,隨父兄耕田,18歲受聘為本村塾師,他先後四次赴廣州參加科學會 考試,都沒有考取秀才,1836年,他到廣州應考時,在街頭遇到耶穌教士梁發講道和散發傳教小冊《勸世良言》,洪秀全也得到一本。
1843年春,洪秀全仔細鑽研《勸世良言》,相信基督教的教義,創立了拜上帝教。接著,洪秀全基於"獨一真神上帝",不得拜一切偶像的宗教信仰,同馮雲山撤去本村塾中的孔子牌位,他們因此失掉教師職業。
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到廣西貴縣賜谷村宣傳教義,這年10月,洪秀全回花縣著手創制宣傳教義文書,1846年先後寫成《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他揉合基督教義和儒家的思想,勸導世人拜上帝,學正人,指妄念,懲富濟貧,實現公平正直的社會理想。
1847年7月,他回廣西紫荊山和馮雲山設立拜上帝教機關,10月,他和馮雲山到象州甘王廟,宣布地主崇奉的甘王欺騙世人的十大罪狀,憤舉竹杖擊毀神像。這一行動震動了整個紫荊山地區,從此,洪秀全威名大振,加入拜上帝教的人越來越多,這期間,洪秀全和馮雲山等開始秘密商討發動起義。
1848年,洪秀全寫成《泉道覺世訓》等表達了要推翻清朝的志願。
1850年7月,洪秀全發布總動員令,號召各地會眾於11月4日,到金田村"團營",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在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縣東鄉稱大王。12月,他在於安發布封王詔令,增制官制。第二個春,他頒布《太平條規》,作為太平軍的軍律,1853年3月,洪秀全進入南京城,改南京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定都天京後,在他和楊秀清領導下,太平軍進行北伐、西征、東征,在天京,諸王大興土木,建築王宮,洪秀全深居宮中,從不出門。1856年,他被逼封楊秀清為"萬歲",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斗爭。他開始重用親信,封長兄和二兄為王,後來,形勢日趨惡化,洪秀全仍沉溺於宗教迷信,無國挽救革命。1864年6月3日,病逝於天京。
愛國華僑
陳嘉庚(1874--1961年)
陳嘉庚,福建同安人,早年隨父在新加坡習商,長期從事橡膠業,1910年春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時,任福建保安會會長。募款支持閩省革命黨人和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經營工商企業的同時,還熱忠於文化教育事業。1913年起,在集美、廈門、閩南、新加坡,先後創辦和贊助國許多學校,1924年創辦《南洋商報》唏起華僑投入反日運動,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陳在新加坡華僑大會發出通電,激勵華僑投入抗日愛國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在新加坡召集南洋各地華僑舉行代表大會,出席大會代表168人,正式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陳嘉庚被選為總會長。該會在南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85個,總會設在新加坡,從多方面支援祖國的抗日戰爭。自抗戰以來,南洋各地華僑匯款回國平均每月達2500萬元,除了捐款人,該會還招募了3200多名汽車駕駛員和機修人員回國參加運輸工作,為了督促蔣介石抗日,他於1938年10月27日代表南洋華僑致電蔣介石:"抗戰,擁護這公,或中途妥協,即籌自殺,秦檜奏張昭,無世不有"。1940年歸國視察重慶、延安等地,斷定國民黨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抗日戰爭勝利後,號召南洋華僑投入國內的和平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專制獨裁,新中國成立前夕回到祖國,參加新中的的建設,1961年病逝於北京,曾任中華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副主席等要職。
革命家
朱德(1886--1976年)
朱德,四川儀隴人,1909年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並加入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歷任排長、團長、少將旅長等職。十月革命後逐漸接受馬列主義;1922年棄官出國尋求革命真理,同年11月在德國柏林舅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入蘇聯東方大學學習軍事,次年5月回國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初在江西南昌創辦軍官教育團,同年8月1日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副軍長,起義軍受挫後,與陳毅等率領余部轉戰湘南,發動湘南起義,1928年4月,率起義軍上井崗山,同毛澤東會合,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軍長。1930年起,任紅一軍團軍團長,紅一方面軍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在中共喘六屆三中全會上被推選為修補中央委員,在中央蘇區,與毛澤東一起指揮紅軍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勝利,與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自1934年中共六屆五中全會起,當選為歷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途中,同張國燾分裂主義進行了堅決斗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總司令。1945年4月,在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解放軍總司令,和毛澤東一起指揮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國後,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任中央人民政府軍委副主席。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並任國務委員會副主席,自1959年,連任第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先後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副主席;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1976年7月6日病逝於北京。
彭德懷(1989年--1974年)
彭德懷,湖南省湘潭人,1916年入湘軍當兵,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大革命眾所失敗後,他堅持反對新軍閥,1928年4月,加入 共產黨,同年7月偏了平江起義,成立紅五軍,任軍長兼第十三師師長,堅持湘鄂贛的游擊戰爭,開辟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1月,率紅五軍主力奔赴井岡山,堅持井岡山的斗爭,1930年後任紅三軍團總指揮,前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參加反"圍剿"和二萬五知里長征。長征後期任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總司令,1940年指揮了百團大戰,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司令,西北野戰軍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0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員兼政委,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還因任中共中央西北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受到錯誤批判,1965年任建設大三線的副總指揮,曾當先為中共第六、七、八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當選為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革"中受迫害,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周恩來(1898年--1976年)
周恩來,字翔宇,曾用過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名,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於江蘇淮安,1913年進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17年為"中華之倔起"而東渡扶桑,兩年後回國組織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不久卻赴法、德勤工儉學,組織發起旅歐中國少共支部,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1924年8月,周恩來回國投身大革命,先後擔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在廣州軍政府坪定商團叛亂,兩面三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等重大事件中有突出貢獻。1926年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兼浙江區委書記,直接領導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有力配合了北伐戰爭,1927年8月,在國民黨叛變革命之後,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1928年--1931年,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1931年後進入是央根據地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紅一方面軍政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和其他領導人一起率領紅軍取得了反"圍剿"斗爭的勝利,紅軍長征後,他堅決站在正確路線一邊,與王明、張國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1936年他為謀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而多方奔走,直接促成了國共第二次聯手合作,共同抗日。
抗戰期間,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常駐武漢、重慶,為建立廣泛的愛國民主陣線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抗戰勝利後,他與毛澤東一道參加重慶談判,爾後留駐重慶、南京,開辟了反蔣建國的第二條戰線,1946年他返回延安,與毛澤東、朱德等人共同領導了偉大的解放戰爭,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配的功勛。
解放後,周恩來一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還兼任過外交部長等職,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鞠躬盡瘁,贏得了崇高的國際聲望,1976年1月8日因病去世。
科學家
華羅庚(1910--1985年)
華羅庚,我國著名數學家,江蘇金壇人,1924年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數學和外語,1930年發表《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數學家熊慶來發現後邀請他到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任西南聯大教授,這期間寫有《堆壘素數論》並開展了矩陣幾何和多復變函數論的研究。1946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到研究院邀請前去進行研究和教學,兩年後受聘為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1950年1月27日離美回國,3月16日到達北京,任清華大學教授,他放棄優越條件,投身祖國建設的行動對當時的海外學者影響很大,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回國的世界著名學者,他的著作甚多,並被譯成多國文字,他的《典型域上的多復變函數論》獲1956年第一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他是中國解析數論。 典型群論,矩陣幾何等許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不僅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而且非常重視數學的應用和普及工作,這方面的著作有《統籌法平話》,《優選學》,《談數學歸納法》,《優選法平話》等效我種。他歷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數學研究所所長、副院長,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家學位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學位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等職。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等,19856月應邀到日本講學,12日心臟病突發逝世。
❼ 屬狗的名人有哪些
1,鞠婧禕
鞠婧禕,1994年6月18日出生於四川省遂寧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2013年11月2日,以《劇場女神》公演正式出道。2014年7月26日,獲得SNH48第一屆總選舉第4位。
2,邢菲
邢菲(Fair Xing),1994年10月1日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15年10月,邢菲參加湖南衛視校園紀實綜藝節目《一年級大學季》而受到關注。2016年獲得移動視頻風雲盛典年度突破獎,隨後主演喜劇電影《大鬧東海》。
3,李嘉欣
李嘉欣,1970年6月20日出生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華語影視演員。1989年,李嘉欣主演其首部生活劇《花月佳期》,從而進入演藝圈。1990,主演古裝片《倩女幽魂Ⅱ:人間道》。1992年,主演王晶執導的劇情片《賭城大亨II之至尊無敵》。
4,本兮
本兮(1994年6月30日-2016年12月24日),原名馬曉晨,出生於新疆奎屯,中國內地原創女歌手,融合R&B和說唱風格,擅長詞曲創作。15歲開始於網路發布個人原創作品。 17歲正式踏入歌壇,成立個人音樂品牌「Go!Go!」,並於2011年簽約極韻文化。
5,張嘉譯
張嘉譯,1970年4月8日生於陝西西安,中國影視男演員。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1990年出演人生第一部電影《魔錶》。1995年,主演電視劇《道北人》出演張建國。
❽ 屬狗的名人有哪些,盤點歷史上屬狗的名人
孔子(前551--479年)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為儒家學派的創始內人。
吳大帝孫權(容182--252年)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繼承父兄業,坐領江東以抗曹劉。
前秦大帝苻堅(338--385年)十六國時期前秦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唐朝開國皇帝,隋朝時封唐公,自太原起兵攻下長安,代隋而立。
唐三藏(602--664年)本名陳褘,法名玄奘,世稱「唐僧」,唐代偉大的佛學家、翻譯家、旅行家。
李淳風(602--670年)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占卜大師。
宋徽宗趙佶(1082--1135年)書法家,畫家,書法上自創「瘦金體」。政治昏庸,致使北宋被金滅。
朱熹(1130--1200年)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海瑞(1514--1587年)明朝中期著名回族政治家。做官期間清廉自潔,甚得民心。
黃宗羲(1610--1695年)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史學家。
洪秀全(1814--1864年)太平天國起義軍領袖,自封「天王」,後期昏庸,起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