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靈渠在哪裡是誰修建的有什麼歷史意義

靈渠在哪裡是誰修建的有什麼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0 13:12:41

1. 靈渠的歷史意義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內了重要容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2.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築的,有什麼作用

靈渠
líng qú
運河名。位廣西省興安縣西。秦始皇時(公元前219)由史祿負責開鑿而成。渠長六十公里,寬十五公尺,深數尺,為世界最早的等高運河,也是世界第一條人工運河。

3. 靈渠是哪個年代修建的

靈渠 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秦鑿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建成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我國、而且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接著向嶺南地區發動了戰爭。「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萬攻無不克的精銳部隊,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進。其中向現在江西余干縣前進的一路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攻佔了東甌、閩越(今福建)地區,並設置了閩中郡。而向廣西進攻的一路秦軍,則遇到了部族首領的頑強抵抗,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間訓》),戰爭打得很不順利。究其原因,這與秦軍不適應山地作戰,不服南方水土,病員 較多,有一定關系。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和嶺南地區山路崎嶇,運輸線太長,糧食接濟不上有關。因此,解決軍糧的運輸問題,成了當時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戰爭的暫時挫折,並沒有動搖秦始皇統一嶺南的堅強意志。他通過將領們對興安地形的了解,果斷地作出了「使監祿鑿渠運糧」(《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的決定。
在史祿的主持下,經過秦軍與被征發的勞動人民的艱苦勞動,幾經寒暑,靈渠開鑿成功。至此,從湘江用船運來的糧餉,可以通過靈渠,進入灕江,源源不斷地運至前線,保證前方的需要。至秦始皇三十三年,秦軍終於全部攻下了嶺南,設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並派兵戍守。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偉大事業,而靈渠則為完成這一偉大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靈渠從開挖成功,至現在已有二千一百餘年的歷史。在清代以前的漫長歲月中,它對於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維護中國的統一,鞏固祖國的邊防,也有不可磨滅的功績。至於它在古代水利史上的成就,時至今日,仍放出燦爛的光彩,為後人所欽敬和自豪。現在讓我們從靈渠的開渠技術方面,來看看我們的祖先在水利建築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吧! 故而興安諺雲:「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興安地形和水系特點。
湘江和灕江,在興安境內東西相距二十五公里。如果要開鑿一條運河,把它們連接起來,在當時的條件下,任務是夠艱巨的。好在灕江有條支流,名叫靈河,靈河有條小溪,叫始安水。始安水發源於興安縣城附近的富貴嶺。始安水與湘江的直線距離只有二點五公里,其中只是隔著一列寬三百餘公尺,高三十餘公尺的土嶺。這列土嶺,就是有名的越城嶠(或稱始安嶠,又名臨源嶺),它實際上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因此,只要把這座嶺挖穿,就可以把海拔較高的湘水引入始安水,而達灕江。而聰明的設計師,正好就是這么乾的。他們在湘江上攔河築壩,提高水位,開鑿一條五公里長的渠道,挖斷越城嶠上的太史廟山,將湘水引入始安水。然後將始安水疏導改造,以便船隻能通過它進入靈河,以達灕江,將湘漓兩江溝通了起來。(見圖一) 靈渠從建成到現在已有二千餘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它也有一個由粗創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秦代的靈渠,有哪些具體建築,無史實可考,但據唐朝的史料記載,靈渠除了渠道以外,即有大、小天平(鏵堤)、鏵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門等項建築,這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靈渠已基本相同。這些建築成龍配套,緊密相連,使靈渠成為一個非常靈巧的水利工程。

4. 靈渠位於我國那個省區其修建有何重要意義

靈渠 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秦鑿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專安縣 境內。 建成屬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我國、而且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關於靈渠的開鑿,需要從古代一次有名的戰爭說起。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接著向嶺南地區發動了戰爭。「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萬攻無不克的精銳部隊,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進。其中向現在江西余干縣前進的一路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攻佔了東甌、閩越(今福建)地區,並設置了閩中郡。而向廣西進攻的一路秦軍,則遇到了部族首領的頑強抵抗,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

5. 秦始皇修建靈渠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著功用。靈渠工程主體包括鏵堤、南北渠、秦堤、陡門等,完整精巧,設計巧妙,通三江、貫五嶺,溝通南北水路運輸,與長城南北呼應,同為世界奇觀。
「六王畢,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六國、平定中原後,立即派出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接著,又揮師五十萬南下,平定「百越」。為盡速征服嶺南,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此項艱巨的任務,交由監察御史史祿和3位石匠擔綱。古人感佩於史祿開鑿靈渠居功至偉,稱贊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氣卷波瀾。」興安縣也留下了為紀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將軍墓」。歷3年艱辛,這條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科學技術偉大成就的人工運河,終於鑿成通航。其後,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又繼續主持修築靈渠。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至今還供奉著史祿和他們的塑像。靈渠在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刻苦耐勞精神的同時,也展示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6. 靈渠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靈渠開鑿於公元前218年(秦代),於專公元屬前214年鑿成通航。橫亘湘、桂邊境的南嶺山勢散亂,湘江、灕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興安城附近分水嶺為一列靈渠地處桂林興安縣境內,是中國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溝通了湘江(長江水系)與灕江(珠江水系),為開發嶺南起了重要作用。靈渠為秦始皇帝時期所建,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其設計之精巧,令人贊嘆。

7. 靈渠水利工程建設的歷史意義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7)靈渠在哪裡是誰修建的有什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水文特徵

靈渠渠首海拔高程為212.08米,靈河口海拔高程181.8米,平均縱坡1.09‰,多年年平均水位184.10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186.97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83.76米,極端最高水位是1985年5月27日為188.52米,極端最低水位是1964年12月30日為183.57米。

多年平均流量11.3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大流量343.38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極端最大流量是1976年5月15日為662立方米每秒,極端最小流量是1989年12月20日為0.35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570千瓦,可開發利用630千瓦。

文物古跡

四賢祠

位於距南陡下游約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築,內有對靈渠有過貢獻的秦監御史祿、漢伏波將軍馬援、唐桂管觀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魚孟威半身塑像。四賢祠又名靈濟祠、靈濟廟,始建於何時,史說不一。

飛來石

在四賢祠西約半里的靈渠北岸邊,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約4米,周約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級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題詠石刻很多。

8. 怎樣評價靈渠的歷史意義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內要的保證,容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9. 靈渠是誰主持修建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郭沫若先生說靈渠「足與長城南北相對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興安縣城邊,全長34公里,建於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偉力,顯示出我國古代水利建設先進的科技水平。 明代《徐霞客游記》描繪了當年靈渠的景緻—— 至興安萬里橋。橋下水繞北城西去,兩岸巨石,中流平而不廣,即靈渠也,已為灕江,其分水處尚在東三里。過橋入北門,城牆環堵,縣治寂若空門,市蔬市米,唯萬里橋邊數家。炊飯於塔寺。飯後,由橋北溯靈渠北岸東行,已折而稍北渡大溪,則湘水之本流也,上流已堰不通舟。既渡,又有小溪,疏流若帶,舟道從之。蓋堰湘分水,既西注為漓,又東浚湘支以通舟楫,稍下復與江身合矣。 《徐霞客游記》中說的萬里橋橫跨於靈渠之上。這座橋當初為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由唐朝桂管觀察使李渤始建,1985年重建修繕。有對聯說它「步行一萬里,縱觀二千年」。相傳萬里橋原來是一座又窄又小的木橋,到了唐代李渤來興安修浚靈渠時,責令縣令修一座石橋。縣令名叫禺三,石橋建成後,他想流芳百世,就想出了個歪點子,將橋題名為「禺三橋」。當地老百姓見了,心中不服,有人偷偷就在禺字上面加了個草字頭,又把三字多加幾筆為「里」字,於是就成了「萬里橋」。石橋交付使用這天,縣令陪同驗橋,看到橋名竟然被人改了,不由得暴跳如雷,責令追查,李渤笑道,這名字好,從此處到里京師長安,正好一萬里啊。縣令只好唯唯諾諾,點頭稱是。橋名沿用至今。 靈渠的開鑿,連接湘、漓二江、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兩大水系,成為北接湖廣、南連兩粵的水運交通樞紐,從靈渠出發北上,進入湘江,經洞庭湖入長江;從靈渠出發南下,進入灕江,經灕江下桂江入西江,在廣東三水匯珠江;通過珠江上游左右江、紅水河可達雲南、貴州,經東江可達福建;經北江可達湖南而形成東南半個中國水運網。同時也起到了灌溉農田的作用,促進了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天下為三十六郡」,為平定南方,一統天下,於是派遣50萬秦軍兵分五路,向嶺南進發,攻打百越,「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第一路人馬在興安縣境內的越城嶺(即鐔城之嶺)遇到了百越民族的西甌部落軍隊英勇頑強地抗擊,史稱「秦甌之戰」。「秦甌之戰」的主要戰場,就在越城嶺一帶。西甌人利用復雜的山地和密林,襲擾秦軍,殺死秦將尉屠睢,打得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由於有越城嶺的阻隔,無法運送軍糧,秦軍無法推進。戰爭處於膠著狀態,秦軍「三年不解甲弛弩」,只好占據要道,駐扎在今日灕江上游的大、小溶江之間,建立「秦城」,「兵勒湘南,握其咽喉,臨融、漓二水間」。眼見攻不下嶺南,秦始皇下令 「以卒鑿渠,而通糧道」,派史祿主持靈渠工程。史祿率十萬之眾,劈山通道,經幾載寒暑,終於在公元前214年鑿渠成功。靈渠修築後,秦始皇竭全國之兵力,強征中原地區人民為兵卒前來與西甌人交戰,西甌部落寡不敵眾,終於戰敗,秦甌之戰宣告結束。 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劃為桂林、南海、象郡。 靈渠從南陡口到大溶江共長34公里,分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長30公里,大部分利用的是天然河道,原小河道連結而成,人工僅開鑿了5公里,北渠的長4公里,是連通湘漓的航道。 靈渠從分水塘引湘入漓。先由建築在潭中的鏵嘴把潭水大體三七分開,接著由人字形的南北兩道石壩,截斷湘江攔水,提高水位。北壩長380米,叫大天平,約攔十分之七的江水入北渠,接入湘江;南壩長120米,叫小天平,約攔十分之三的江水入南渠注入灕江。古時,靈渠曾建有三十六道陡門(即船閘),以提升渠道水位,保證上行船隻通過。 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灕江水量小,但水位高,兩條江落差有32米。要引湘入漓,必須分水和使水爬坡,如何分水?如何讓水往高處走? 靈渠的主要工程就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而設計的。 分水由「鏵嘴」、「大、小天平」和「瀉水天平」完成。「鏵嘴」狀如犁鏵,故名「鏵嘴」。當年長186米,現在僅存86米。鏵嘴三面有石堤,一面緊接大小天平,它的作用跟四川都江堰的魚嘴相似,先是把湘水切犁而開,再通過大、小天平,使水「三七分派」,七分水通過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通過南渠注入灕江。鏵嘴還可以起到緩沖水流,保護大堤壩的作用。大小天平建立在湘江上的攔江滾水壩上,一大一小,呈「人」字形,所以又叫人字天平。它的設計非常精巧。大天平是北渠的一段堤坎,長約380米,小天平是南渠的一段堤坎,長約l24米;它們組成人字形分水壩,以減緩水流的沖擊力。它們既可以引水分流,提高水位以利通航,又可以排洪防澇。水漲時,可以越過壩上,流入湘江故道,既可以使南、北渠保持足夠的水量通航、又不致於讓洪水漫堤,淹沒莊稼,所以它們獲「天平」之美譽。大小天平有內外堤,內堤用條石鋪成,外堤用巨石排成魚鱗狀(每塊石頭約四米見方,好幾噸重),石塊與石塊之間,鑿有一個凹口,中間灌澆鐵汁,冷卻後變成栓子,將巨石連成一體。這些石塊就像魚鱗般緊緊地擠在一起。每當水流帶著碎石、泥沙越過前邊的方塊巨石,順坡而下,一碰到這層層魚鱗石,就沖進石縫之中,泥沙填得越多,魚鱗石就擠得越緊,水越沖越牢靠。它歷經2000多年而依然穩固,就是一個證明。在古代沒有測量儀器,沒有大型啟重設備和運輸汽車,沒有鋼筋水泥建築等材料的情況下,工匠們能想出這些土辦法操作,是很不容易的。除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還有辛勞,那是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那是牛馬一樣的勞作。 [Nextpage] 可以想見,這靈渠上的每一塊石頭凝聚著工匠們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眼淚啊。 靈渠工程包括秦堤,通常是指從分水塘到粟家橋的一段河堤即湘江古道的南渠和北渠上,長約一里,是連接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紐帶。瀉水天平建在兩渠瀉水天平的作用與大小天平相同,用來護堤、排洪、分流、平衡和保持正常水位。 靈渠枯水期「潺潺然不絕如帶……必征十數戶乃能濟一艘」。這是靈渠在沒有陡門之前的漕運既繁忙而又航行艱難的史料記載。靈渠清淺狹長,對行船不利。為了使水位升高,南北渠上建了許多陡門(又叫斗門),靈渠又稱陡河,因靈渠的陡門而得名。當時建有l8道,唐代後增為36道。陡門就是在水流較陡之處設門,砌成兩個相對的半圓形平台,每當枯水季節,用竹木結構的組合裝置在設有平台的地方安置水閘,起到抬高水位、蓄水通航的作用。船進入陡門後把閘門關上,使水位升高,船就能一級一級往上爬。開啟陡門,又可增加下游水量。 在靈渠2000多年的通航史中,陡門的作用不可低估。專家們認為:陡門是歷史上最早的船閘,它是現代電動閘門的鼻祖。它是世界船閘史上最早的船閘雛形,被人們稱為「世界船閘之父」。 靈渠的陡門啟閉非常靈活,節省人力,維修方便,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蓄水漕運方法。宋代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贊靈渠陡門: 渠繞興安縣,深不數尺,廣丈余。六十里間置斗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斗。舟入一斗,則復閘斗,伺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治水巧妙,無如靈渠者。 在國外,最早的船閘直到1375年才在歐洲的荷蘭出現,而這時我國已經是明朝了。2100年後,第一位歐洲的工程師在開鑿蘇伊士運河時,突然發現紅海與地中海的水位差高達l0多米,就嚇跑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這種利用船閘的行船技術,一直沿用到現代。全世界的江河湖海航運,在19世紀末開建、20世紀初建成的巴拿馬運河,包括我國今天的長江葛洲壩、三峽大壩,都是採用這種」斗閘」的方法解決水位差以使船舶通航的。陡門是船閘的祖先,它既古老又先進,既傳統又現代,既實用又有藝術性。陡門的發明和創建,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和中國航運史、建築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靈渠的修築,從秦始皇28年即公元前219年,向嶺南進兵開始,直到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結束』,前後用了四五年的時間。 由於中國封建社會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殘余,許多人都習慣說是秦始皇修長城、修靈渠,而許多真正的建築者卻名不見經傳,史料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其實靈渠是古代軍人和工匠修的,耗時約五年,動用軍隊和民工數百萬,死傷無數,造福幾千年。 人民深深懷念那些造福於民的功臣,更崇敬那些無名英雄。 靈渠邊的三將軍墓和四賢祠就是例證。 三將軍墓在興安城邊粟家橋附近。據史載,靈渠是秦始皇命令史祿主持修建的,但民間卻有自己的說法,那是一個悲壯動人的故事。民間傳說這三位將軍就是靈渠的設計師、工程師和施工的總指揮。 第一位將軍是偉大的設計師,他組織實施了自己的設計方案:開鑿一條60多里的運河,使湘江和灕江的上游溝通,運送糧草的船隊便可暢行無阻了!在沒有現代鐵路、公路交通的年代,水運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打通內河航運,無論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在統一中國的兩千多年歷史中,都起到了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可惜的是,湘江發源於興安縣東面的海洋山,灕江發源於西面的貓兒山,雖然開鑿了運河,兩條江高達數丈的水位差,第一位將軍一時無法想出升高水位的方法,竟然被那位秦始皇下令殺掉了! 第二位將軍是個天才的發明家,他吸取了前一位將軍失敗的教訓,在人類歷史上首先創造了多級升降水位的陡門,使船隻得以通航。然而,第二位將軍由於一時未能解決分水的問題,不能按軍令規定的日期完工,又被暴虐無道的秦始皇下令殺掉了! 第三位將軍是位勇敢的工程師,臨危受命,他吸取前兩位將軍失敗的教訓,在他們事業的基礎上,終於完成了這項偉大的靈渠工程,運送糧草的船隊源源不斷通往嶺南,保障了統一國家的軍事行動,秦始皇大喜,封他高官,賜他重獎。這位將軍拒絕受封受獎,上書朝廷說自己的成功並非他一個人的功勞,委實是前兩位將軍用命換來的,他們才是開鑿靈渠的真正功臣,請求皇上開恩,給前兩位立了大功的將軍平反昭雪。可是,暴君怎會認錯呢?秦始皇龍顏大怒,說大膽!違抗軍令者,殺無赦!君要臣死,臣怎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第三位將軍只得拔劍自刎,以自殺的方式抗爭朝廷,來維護自己和前兩位將軍的尊嚴。臨死前,他留下遺言,要把他埋葬在靈渠邊上,讓他日日夜夜看著那滾滾的靈渠水奔流不息。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在粟家橋附近,把他們三人合葬在一處,因為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三位將軍的有姓無名,年年有香火,世世代代受到百姓的緬懷祭祀。 關於三將軍,民間還有好些流傳的口頭版本,再說一個。說的是三個身懷絕技的石匠的故事。第一個姓張叫張石匠,領了秦始皇的命令擔負開鑿靈渠的重任。一年過去了,靈渠開鑿好了,不料在開閘放水的時候,有一段秦堤被洪水沖垮坍塌,秦始皇就把他殺掉了,另外責令一個姓劉的石匠來修。劉石匠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不但把坍塌的堤壩修繕好,而且還加固了,以為這下可以通航了,沒想到放水通航的時候,那秦堤再一次坍塌了。秦始皇又把王石匠殺了,再派一個姓李的石匠去。李石匠想到自己此去必死無疑,整日坐立不安,一天,他在靈渠邊上借酒澆愁,碰到四川峨嵋山來的一位雲游僧人,僧人告訴他垮渠毀的原因是一妖魔在作怪,於是僧人發神功從峨嵋山運來一塊巨石,將妖魔鎮壓,靈渠自然也就很快修通了。李石匠終於修好了渠、築好了堤,可以放水通航了。秦始皇要獎賞他。李石匠是個善良的人,想到前兩位石匠有那麼大的功勞而被無辜殺死,自己沒有什麼功勞卻不但活了下來還要受獎,天理難容啊!李石匠羞於獨占功勞,正當人們向靈渠上的船隻歡呼的時候,李石匠悄悄來到分水塘邊,在前兩位石匠被殺的地方,頭撞巨石自盡了。當地百姓把他們三人就地合葬在一起。到了明朝年間,後人追念他們的功德,把他們的遺骨遷移到了粟家橋附近,並修建了一座大墓,後人封他們為鎮國將軍。

10. 靈渠是誰修建的

在興安民間有這么一種說法,說靈渠是由三將軍,也就是3位石匠修的,而且在那裡真有一座三將軍墓,興安廣場上還有他們3個人的塑像。

史祿,名祿,官職為秦監御史,史料中稱他為「史祿」或「監祿」。至於他的姓氏、生卒年代和籍貫都無從考證了。司馬遷的《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劉安的《淮南子•人間訓》和班固的《漢書•嚴助傳》中都提到了史祿開鑿靈渠的事跡,但記載卻十分簡略。

直至宋代,才有了一些補充性的描述,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錄》中寫道:湘水源於海陽山,在此下融江。融江為洋河下流,本南流。興安地勢最高,二水遠不相謀。祿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嶺。

元代人所修的《宋史•河渠志》也記載,「廣西水靈渠源即灕水,在桂林興安縣之北,經縣郭西南。其初乃秦史祿所鑿,以下兵於南粵者。」

在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還供奉著史祿的塑像。人們感佩於他開鑿靈渠,居功至偉,稱贊他為「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氣卷波瀾。」

在史祿的主持下,經過秦軍與被征發的勞動人民的艱苦勞動,幾經寒暑,靈渠開鑿成功。

廣西興安靈渠風光

閱讀全文

與靈渠在哪裡是誰修建的有什麼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