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大陸東部瀕臨海洋的省級行政區有哪些
自北向南依次是:
1、遼寧省(遼)
2、河北省(冀)
3、天津市(津)
4、山東省(魯)
5、江蘇省(蘇)
6、上海市(滬)
7、浙江省(浙)
8、福建省(閩)
9、台灣省(台)
10、廣東省(粵)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12、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13、海南省(瓊)
14、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⑵ 我國第一級行政區劃有哪些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
省級區劃: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國行政區劃分為省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三個級別。
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實行如下:
一級省級行政區: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二級地級行政區:分為地級市、〔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區域〕、自治州、〔盟行政公署管轄區域〕、直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三級縣級行政區:分為市轄區、縣、自治縣、縣級市、旗、自治旗、林區、特區、〔特別行政區非政權性區〕。
四級鄉級行政區:分為鎮、鄉、民族鄉、〔街道辦事處/地區辦事處管轄區域〕、蘇木、民族蘇木、〔區公所管轄區域〕、縣轄市〔僅台灣地區設置〕。
⑶ 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所對應的行政區和對應官員的稱謂
周代以前行政區劃不明。只有夏禹分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的傳說,而不知其官員設置。因為那時是傳說時代。周代才有歷史記載。以下各朝代行政區劃按從大到小順序分述。只記述大的方面,小的變化不再一一列舉。
周:方國(諸侯國),其長官泛稱國君,依其級別分稱為分、侯、伯、子、男。
秦:郡,長官為郡守;縣,長官為令或長。
西漢:王國,各諸侯均稱王(侯國僅為食邑,非行政區域);郡,長官為太守;縣,長官為令或長。
東漢:州,長官稱牧或刺史懷(司隸部又稱司州,級別同州,設於京城及附近,長官稱司隸校尉);郡,長官稱太守;縣,長官稱縣令或縣長。
三國魏晉南北朝:大致行政劃分及官職同東漢。
隋朝:州,長官稱刺史;縣長官稱縣令或縣長。
唐朝:
道,長官稱處置使或觀察使;府,設知府、州(府州同級);府,長官稱府尹或知府事;州,和府同級,長官稱刺史;縣,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唐代後期節度使成為掌握軍政大權的一級長官,統領一州或數州府。
宋朝:
路,長官稱安撫使;府,長官稱知府;州(與府同級),長官稱知州;縣,長官稱知縣。--重要之地如宋四京,長官為留守。
元朝:地方設行省、路(直隸府、直隸州)、府或州、縣四級行政區域,其長官為北面官,均稱達魯花赤。
明:兩京,長官稱尹;13布政使司(級別同兩京),長官稱巡撫;府,長官稱知府;州,長官稱知州;縣,長官稱知縣。
清:邊疆軍轄區,統一省或數省,長官稱總督;省,長官稱巡撫;府(直隸州),長官稱知府(知州);縣(散州),長官稱知縣(知州)。後期於省下或增設直隸廳,長官為同知或通判。
⑷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航海家
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 明朝太監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達伽馬,葡萄牙航海家,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線的開拓者。也是開拓了從歐洲繞過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發現家。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1506),義大利航海家、探險家。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一生從事航海活動,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完成首次環航地球,麥哲倫在環球途中在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被當地居民砍死。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完成了首次環球航行。
巴爾托洛梅烏·繆·迪亞士(Bartholmeu Dias,約1450年—1500年5月24日),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於1488年春天最早探險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爾灣,為後來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險家達·伽馬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⑸ 一級行政區的中國一級行政區歷史
自秦朝以來,作為國家一級行政區劃,其名稱經過演化,其主體名稱元朝「行省」,到清朝為「省」,之後以「省」的形式固定下來。
秦朝時期直屬秦朝中央政府的行政區為「郡」,秦立國之初設立「三十六郡」;郡設守(郡守,主持民政)、尉(郡尉,主持軍事)、監(郡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秦末增至40郡。西漢實行郡國制,西漢初年設有60多個郡,至公元2年共103郡、國(封國);自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13「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最初稱「郡守」,漢景帝時改稱「太守」。
東漢時期,全國分為14個一級行政區,即13州和1個西域都護府;州下轄郡、國。
三國時期,魏國13個一級行政區即1個司隸校尉和12州;吳國5個州;蜀國2個州。
西晉時期,全國分為12州。
隋朝時期,隋初實行州、縣兩級制。煬帝時改州為郡。
唐朝時期,唐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為15道,即將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唐玄宗天寶年間,在邊境設十節度使。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以後,在室韋部(黑龍江上、中游和額爾古納河兩岸)設置行政機腹,任命室韋部首領為都督等官職。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在粟末地區(松花江上游_設置忽汗州,任命粟末首領大祚榮為州都督,並封他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此後,粟末即專稱渤海。
唐開元十年(722年),封黑水(黑江龍中下游地區)首領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勃利州治所在烏蘇里江口東岸的伯力(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在黑水地區設置黑水軍。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為黑水都督府,其餘各部為隸屬於都督府的州。都督府轄地包括黑龍江中下游兩岸,北抵小海(今鄂霍次克海)。
唐武後長安二年(702年)設置安西部護府,轄地包括天山南路和帕米爾以西地區。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北庭都護府,轄地包括天山北路和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雷翥海(今中亞鹹海)的廣大地區。
宋朝時期,北宋分全國行政為二十四路,軍事為三十一路;南宋分全國為十七路。路下轄府、州、軍、監、縣。
遼朝的一級行政區分為5道,道下設府、州、軍、城4種政區。
金朝劃分為十九路。
元朝共設12個行省(1個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取代路成為第一級政區,另置其他行省和直屬宣政院或朝廷直接管轄(不屬行省)的其他地方。
明朝設16行省(2個直隸和14個承宣布政使司),另外有主要7個附屬國。
清朝分為十八省(布政使司)、五個將軍轄區、兩個辦事大臣轄區共二十五個一級行政區域,另設內蒙古等旗盟即內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和察哈爾八旗。 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初期承襲清朝舊制,設有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22省。北洋政府在22個省之外設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等幾個特別區域。國民政府又將它們和寧夏、青海建為6個省(川邊特別區改建西康省),總計28個省,另外加上西藏、外蒙古2個地方,以及分自俄、英收回的東省特別區、威海衛行政區。
1945年後,國民政府將東三省劃分成九省,增設遼北、安東、合江、松江、嫩江、興安等6省。「抗戰」利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成為35行省之一。並將海南島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作為建省之准備。關於外蒙古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中國建立之初的1949年至1953年全境劃分為六個大區(大行政區),1954年以後撤銷大區,大區實際上屬於軍事政區為主。1949年六個大區下轄50個「省級行政區」,即30省、1自治區(內蒙古)、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西藏)、1地區(昌都地區);到1953年分六個大區和西藏、內蒙古,共計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4年調整為31個省級行政區即25省、1自治區(內蒙古)、3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1地方(西藏)、1地區(昌都地區)。
1965年全國調整為29個「省級行政區」即22省、5自治區、2直轄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復成立天津直轄市。
1988年撤銷廣東省管轄的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
1997年設立重慶直轄市。
1997年,香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中國恢復香港的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澳門脫離葡萄牙殖民統治,中國恢復澳門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劃如下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劃直轄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慶市 省 河北省 山西省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海南省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陝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台灣省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⑹ 中國歷史上有幾大規模的出海行動
1、秦朝時的徐福東渡日本,尋訪長生不老葯。
2、三國時,吳國派兵到台灣。
3、唐、宋、元朝時的與世界各國交流,出海更是不計其數。
4、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不過以上種種都比不上哥倫布的兩艘小帆船,他們從羅卡角出發,從此,陸地在這里結束,海洋從這里開始,開啟了真正的海上強權和霸權時代!
⑺ 關於外國一級行政區劃的問題
1有飛地的現象。如俄羅斯在德國和波蘭交界處有一塊飛地,叫加列寧格勒。2.存在國中國的現象,如法國海邊的摩納哥,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安道爾,義大利的梵蒂岡等等。3是殖民地,如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是英國的殖民地等等
⑻ 依次寫出沿長江幹流從上游到下游分布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長江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
長江全長6300餘公里,比黃河長8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數百條支流延伸至貴州、甘肅、陝西、河南、廣西、廣東、浙江、福建8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總計19個省級行政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京杭大運河匯入長江。
(8)歷史上出海的第一級行政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長江幹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長4504km,占長江全長的70.4%,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宜賓市以上稱金沙江,長3464km,落差約5100m,約佔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宜賓至宜昌長1040km,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烏江。
宜昌市至湖口縣為中游,長955km,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等四水和鄱陽湖水系的贛、撫、信、修、饒等五水,北岸有漢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磯為著名的荊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為復雜。
湖口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km,面積12萬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弋江、水陽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⑼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有哪些
中國歷代的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是指管理國家事務的地區范圍。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每朝的疆域大小、政府機構和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所以,諸多原因就勢必影響到歷代行政區劃的制定。了解中國歷代的行政區劃,對我們學習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和閱讀古籍,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這里要概說的歷代行政區劃,僅限於歷代中原王朝的,不包括當時與中原王朝共存的邊疆民族政權的行政區劃制度。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到1949年,約有兩千一百多年時間,在此段時期內,中國歷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州郡時代,經秦、漢、魏、晉、南北朝,約800年。
第二階段稱道路時代,經隋、唐、五代、宋、遼、金朝,約700年。
第三階段稱行省時代,經元、明、清朝和民國時期,約700。
一、州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尚書》、《周禮》、《呂氏春秋》等書上都有關於九州的記載。傳說堯時禹平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州、兗(yǎ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到禹掌權時,天下分為十二州,冀州分為並州和幽州,青州分出營州。但九州只是先秦地理學家心目中的理想的地理區劃,而不是實際存在過的行政區劃。
實際的州的行政區劃開始於西漢。
漢武帝時,全國一百多個郡國分為十三個刺史部。漢武帝用前人想像的十一個州名來作為十一部的名稱,河套地區和嶺南地區命名為朔方、交趾,當時人習慣稱一部為一州。西漢的州只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的行政區域。真正的行政區域還只是郡、縣兩級,郡太守直接與中央政權聯系,不必通過州一級。
東漢末年,州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成為郡以上的一級政區,到三國時就固定下來了。這種制度後來延續了四百年左右的時間。
三國魏有十二州,吳有四州,而蜀只有一州。
西晉初年全國分為十九個州,末年贈至二十一個州。
南北朝時,州的范圍逐漸縮小,南北方合計有五、六十個州。至南北朝末期,州已經增加到三百多個,其中相當一部分州已經有名無實了。
唐初將郡改稱為州,全國共有三百幾十個州,是行政區。
宋元時的州與唐時基本一致。
明清時改州為府,所以有「兗州府」、「揚州府」等名稱。
二、郡
秦朝的行政區分郡、縣兩級,以郡統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至秦末增加到四十個。一個郡管理十幾個到二、三十個縣。
漢朝有一百零五個郡,那時的郡比現在的省級政區要小,今天的一省大致相當於漢朝十二、三個郡,與今天的地區市相當。當時的郡大小差距很大,落後的地方郡大,發達的地方郡小。會稽郡包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
隋朝取消了郡。
唐朝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區域。
宋廢郡。
三、國
國是漢代諸侯王的封域,也是一級行政區。國的區域大致與郡相等,所以「郡國」常連稱。國的官吏由朝廷直接委派,在行政區劃制度上與郡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與郡不同的是,國的賦稅收入不歸朝廷,而歸諸侯王享受。
四、道
唐朝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個道,是監察區,相當於漢代的州。十個道是: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至開元年間,在前十道中又劃分出五個道,成為十五個道。安史之亂後,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級行政單位,形成了道、州、縣三級行政制。
元明清三朝都有道的設置,但不是一級地方行政區劃,而是省的派出機構。當時有的道的地位也比較重要,如清朝管理蘇州、松江、太倉兩府一州的蘇松太道,因道員駐上海,所以又稱上海道。鴉片戰爭後,因上海租界的關系,所有外交事宜都由上海道管。
民國初年北洋時代在省縣之間還保留了道,地位也相當重要。
五、路
宋朝時的路最初是為徵收賦稅轉運漕糧而分的區域,後來逐漸成為帶有行政區劃和軍區的性質。北宋初,宋太祖、太宗厲行中央集權政策,所有的州都直屬中央,在州上設置了路,分全國為十五路,後變為十八路、二十三路。路的性質是介於行政區和監察區之間的一種區劃。宋朝的路和今天的省大致相似,如廣西路、湖北路、陝西路等,與今天的省名也大致相當。
六、省
省本來是官署的名稱。西漢稱宮禁之中為「省中」,魏晉以後把設於宮禁近處的尚書、門下、中書等中央政府機構都稱為省,這是省的原義。魏晉時出現了行省的的前身,名為行台、大行台或行台省。所謂台省是指設在京都城內的中央政府,一旦發生了重大事件,需要由掌握中央政權的要臣率領部分中央政府人員離開首都到外地去處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或幾個出行在外的台省,因而便以行台或行台省為名。
行省制始於元朝,它的全稱叫某某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某某行省或某某省。元代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後來行省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域名稱,簡稱為省。元朝初年,省都還不是正式的、經常性的地方行政區劃,而只是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臨時機構,當行中書省久駐一地之後,就不可避免地要在軍國大事之外,干預到地方政務,行省由此就成了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劃,「省」便從中央政府變成了地方政府的稱呼。元朝中葉以後,全國分為一個中書省直轄區和十個行中書省。
七、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稱為府。唐時,一些有特殊地位的州被改稱為府,如長安所在的雍州改稱京兆府,東都洛陽所在的洛州改稱為河南府,北都晉陽所在的並州改稱為太原府。唐末增至十來個府。
北宋重要的州都升為府,至末年已有三十幾個府了。
南宋和金對峙時期,雙方共有五十多個府。
清宣統末年開始廢府,到民國初年,就把全國的府都廢掉了。
八、軍
軍是宋代的行政區域,一個軍相當於一個州或府,直轄於路。如宋代的南安府即清代的南安府。
九、縣
縣是地方基層行政區域。秦漢的縣屬於郡,後代的縣屬於州或府。
十、專署
國民黨政府廢除道,實行省縣兩級制,後在各省設行政督察專員,建立專署,作為省的派出機構,一個專署管十幾個縣。
⑽ 一級行政區共有幾個
我國一級行政區共有34個 。
中國有23個省:分別是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青海,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貴州,雲南,海南、台灣。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