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浦口有哪些歷史

浦口有哪些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0 03:38:17

⑴ 浦口變化有哪些

浦口有了長江三橋、過江隧道正在建設、寧淮高速通車了、老山隧道開通了。
合寧鐵路
正在建、浦口長江鐵路大橋正在建、沿山大道開通。

⑵ 南京江浦有哪些歷史名人

林散之是烏江人對了,烏江的霸王祠....項羽哎

⑶ 南京的悠久歷史有哪些

范蠡築越城

【范蠡築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踐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約830米處築城,城周長約1.2公里,面積約0.94平方公里。後稱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座有確切年代可考的軍事性質的古城,被公認為南京城市的開端。�

孫權定都建業

【孫權定都建業】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孫權將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蘇鎮江)遷至秣陵(今南京秣陵關一帶),次年在楚國金陵邑城址修建石頭城,以資守御,並取"建功立業"之意改稱秣陵為建業。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呼聲中,遷都建業,開創了南京建都的歷史。孫權以其兄孫策的長沙桓王故府為皇宮,規劃並建造了周長約11公里的建業都城。�

南唐立國金陵

【南唐立國金陵】五代十國時期,群雄割據。金陵最初隸屬建都廣陵的楊吳政權的勢力范圍。徐溫死後,徐知誥繼任金陵府尹,操縱楊吳朝政。933年,徐知誥採納謀士宋齊丘建議,欲將楊吳遷都金陵,於是修繕金陵府治為皇宮。935年,楊吳皇帝封徐知誥為齊王,次年,以金陵府為西都,廣陵為東都。937年,徐知誥廢楊吳皇帝自立,建立齊國,改金陵府為江寧府,以府治為宮,以城為都。939年,復姓李,更名?,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南唐都城周長約19.35公里,貫秦淮河於城中。西據石頭 牽��鋨紫慮?今大中橋),南接長干山崗(今中華門),北止玄武橋(今北門橋)。歷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國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紅巾軍領袖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備。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慶路,改名應天府,並多次聽取謀士陶安、馮國用、葉兌等人關於建都的建議。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立為吳王,吳王府便設在應天。1366年,改築應天府城,作新宮於鍾山之陽。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為京師,正式定都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為留都。�

建築世界第一大城

【建築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而築成的南京城牆,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至1386年築成。周長約33676米,連同瓮城全長37140米,開13個城門,上設垛口13000餘個、窩鋪200餘座。明南京城牆的長度大大超過周長29500米的法國巴黎城,成為世界第一大城。雖遭600多年的風雨兵火,現尚存21351米,仍為國內城市中最長的城牆。�

簽訂《南京條約》

【簽訂《南京條約》】1839年6月3~25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協助下,在虎門海灘銷毀英、美等國商人上繳的鴉片2萬余箱,震動了全世界。為了保護臭名遠揚的鴉片走私貿易,1840年2月20日,英國派遣義律等率領由40餘艘艦船和4000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將戰火引向中國沿海。1841年4月30日,英國內閣不滿足義律與清朝欽差大臣琦善談判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停止廣州談判、擴大侵略戰爭的決議,改派富有殖民侵略經驗的璞鼎查接替義律。1842年6月,英國由印度增派的援軍抵達中國沿海後,璞鼎查率領的英軍避實擊虛,發動"揚子江戰役"。6月16日,英軍攻佔吳淞;19日,攻取南京;21日,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並於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康華麗"號戰艦上,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13款,其主要內容是:割讓香港,使香港淪為英國殖民統治,並成為英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及遠東的基地;補償鴉片煙費與水陸軍費,數目相當於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1/3,中國人民從此所受壓迫更甚;喪失關稅自主權;允許英國人寄居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南京五大港口城市。《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的封建大門開始被打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太平天國定鼎天京

【太平天國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決定揮戈金陵。3月8日洪秀全率50萬水陸大軍兵臨金陵城下。3月19日,攻陷金陵城,從而完成了據金陵為根本、進而完成進軍江南的戰略任務。3月29日,洪秀全在楊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歡呼聲中,進入金陵城,暫住藩習衙署,不久修繕兩江總督衙門,改作天王府,並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國農民政權。隨即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1864年7月9日,清軍攻破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孫中山創建民國

【孫中山創建民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各地普遍響應,有24個省宣布獨立。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中央政府,來領導全國的革命運動。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在經歷了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後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熱烈歡迎。12月27日,黃興乘專車去南京,當晚在江蘇咨議局召開各省代表會議,提出3項議案,即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元、政府組織形式採用總統制,獲得會議通過。12月29日上午9時,17省代表開會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選舉以每省1票為原則,孫中山得16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上午10時,孫中山乘坐專車離開南京,前往南京臨時大總統府。當晚10時,在總統府內舉行了庄嚴簡朴的就職典禮,由徐紹楨擔任司儀。典禮開始時,鳴禮炮21響。17省代表公推山西代表景耀月致頌詞。孫中山宣讀《臨時大總統誓詞》,並發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成立。《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提出,臨時政府任務是"盡掃專制之流毒,確立共和",實現民族統一,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治統一,財政統一。臨時政府通告全國採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志著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滅與延續2000餘年帝制的終結。但政權遭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聯合進攻,很快夭折。袁世凱於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挾孫中山於13日提出辭呈,並迫使臨時參議院於15日選舉他為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職,許多同盟會領導人"下野",政權落入軍閥袁世凱手中。�

建設紫金山天文台

【建設紫金山天文台】1929年,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籌建中央天文台,台址選在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1934年9月1日建成,後稱紫金山天文台。這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台,曾有"遠東第一台"之稱。�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於4月15日在南京召開了"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蔣介石、胡漢民、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陳果夫等參加會議,因武漢方面無人參加,到會委員不足半數,故只作為預備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國民政府",於4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新政府以胡漢民為主席,伍朝樞為外交部長,王寵惠為司法部長,並於次日公布"清黨令",通緝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和其他革命活動家共10079人。專門組織清黨委員會,以進行大規模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清黨"。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形成武漢、南京、北京三個政權鼎立的局面。�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在長達6周的時間里,對南京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進行了血腥大屠殺,其中遭日軍集體屠殺並毀屍滅跡者15萬人以上,被害總人數達30萬人以上。在瘋狂屠殺的同時,日軍對中國婦女進行了野獸般的姦淫,很多婦女被蹂躪後又慘遭槍殺、刀戳和毀屍。在佔領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在南京市內,發生了兩萬起左右的強奸事件。日軍到處縱火焚燒,被毀房屋達全城1/3以上。無數的住宅、商店、倉庫被日軍劫掠一空後,再付之一炬。外僑財產也未倖免。1947年3月10日,日本戰犯谷壽夫被中國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處死刑,4月26日槍決;1948年11月4日,日本戰犯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12月22日執行。罪魁禍首雖然受到了應有懲罰,但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向中國人民認罪。�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被國民政府拒絕,國共和談破裂。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當天夜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按預定部署,在上自九江、下至江陰的千里江防線上,發動渡江戰役。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自安徽蕪湖西面荻港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由西南向東南迂迴到南京的側背;同日,突破江陰要塞,對南京形成鉗形攻勢。4月21日,佔領了南京江北的江浦縣城,次日又攻佔浦口、浦鎮。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佔領國民黨統治中國22年的首都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執政地位。�

建設南京長江大橋

【建設南京長江大橋】1949年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曾多次有在南京、浦口之間架橋之議。1930年鐵道部美國顧問、橋梁專家華林爾曾作嘗試,但終未提出任何具體建議。1936年與1946年兩度計劃建橋,均因技術難度大、財政無力負擔而作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務院於1956年批准鐵道部進行南京長江大橋的勘測設計,1959年6月完成定測。9月,國務院通過建橋設計方案。1960年1月正式開工,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建成通車。橋長6772米,鋪設長鋼軌雙線,最大坡度為4‰。同年12月29日公路橋通車,橋長4588米,路面寬15米。全橋造價2.87億元,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全部採用國產材料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其建橋技術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

時間 事件
211年 孫權將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到南京改名建業
212年 孫權在石頭山築石頭城作水軍基地
229年 孫權在武昌稱帝不久遷都建業為封建王朝在南京建都之始
230年 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帶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
280年 晉軍攻佔石頭城孫皓投降東吳滅亡
313年 改建鄴為建康
317年 東晉王朝在南京建立
420年 劉裕稱帝改國號為東晉滅亡
589年 隋軍攻佔建康,陳後主被俘。隋文帝下令全毀建康城
726年 唐代大詩人李白首次游金陵
937年 南唐建立改建康為江南京再次成為首都
943年 南唐開國皇帝駕奔,葬於南郊祖唐山
975年 宋兵攻入江寧府,後主李煜投降,南唐亡
1034年 北宋建文王廟(今夫子廟)
1076年 王安石任江寧知府,開始實行新政
1129年 金兵渡江,通判楊邦義堅貞不屈,被金兵剖心
1130年 岳飛與金兵大戰牛頭山
1275年 元兵攻入雨花台,入建康城。改建康府為建康路
1279年 建康設東、西織染局
1366年 朱元璋修築應天府城,南京為明朝首都
1376年 開始修建明孝陵
1385年 建成雞籠山觀象台
1402年 燕王朱棣率兵入城,自立為帝,即明成祖
1405年 鄭和首次下西洋
1408年 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來南京訪問
我國古代最大一部網路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遍成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為南都,改京師為南京
1431年 報恩寺琉璃寶塔建成
1645年 清兵入南京,南明滅亡。改南京為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
1688年 孔尙任來南京寫《桃花扇》
1842年8月 在南京下關江面英艦「康華麗」號上簽定《中英南京條約》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南京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1856年 天京事變
1864年7月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
1865年 李鴻章創建金陵機器局
1881年 南洋官電局創辦
1886年 馬林診所開設,南京開始有西醫院
1894年 興建南京第一條馬路
1895年 金陵機器局工人大罷工。
清政府創辦南京第一所新式學校——江南水師學堂
1896年 譚嗣同在南京著《仁學》,推動維新
1897年 南京郵局設立
1898年 魯迅在南京就讀
南京第一所高等學校——江南高等學堂設立
1900年 南京創辦磁石式電話通訊
1911年11月 徐紹楨發動起義
12月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
1912年1月 中華民國成立,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
1913年7月 「二次革命中」,黃興在南京獨立討袁
1919年5月 南京大中學生6000餘人在小營操場召開國恥紀念會
1923年 南京萬餘人舉行國民請願大會
1927年 國民革命軍功課南京,英、等國炮轟南京地鐵製造南京慘案
1927年3月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9年6月 孫中山先生靈柩抵京,安葬於中山陵
1937年11月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為陪都
12月13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南京淪陷
1940年3月 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1945年8月15日 在國軍的努力之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 「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在南京舉行
1946年5月 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7年3月 日本戰犯谷壽夫在南京被槍決
1948年4月 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

⑷ 南京的歷史有哪些

范蠡築越城

【范蠡築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踐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約米處築城,城周長約1.2公里,面積約0.94平方公里。後稱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座有確切年代可考的軍事性質的古城,被公認為南京城市的開端。�

孫權定都建業

【孫權定都建業】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孫權將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蘇鎮江)遷至秣陵(今南京秣陵關一帶),次年在楚國金陵邑城址修建石頭城,以資守御,並取"建功立業"之意改稱秣陵為建業。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呼聲中,遷都建業,開創了南京建都的歷史。孫權以其兄孫策的長沙桓王故府為皇宮,規劃並建造了周長約11公里的建業都城。�

南唐立國金陵

【南唐立國金陵】五代十國時期,群雄割據。金陵最初隸屬建都廣陵的楊吳政權的勢力范圍。徐溫死後,徐知誥繼任金陵府尹,操縱楊吳朝政。933年,徐知誥採納謀士宋齊丘建議,欲將楊吳遷都金陵,於是修繕金陵府治為皇宮。935年,楊吳皇帝封徐知誥為齊王,次年,以金陵府為西都,廣陵為東都。937年,徐知誥廢楊吳皇帝自立,建立齊國,改金陵府為江寧府,以府治為宮,以城為都。939年,復姓李,更名?,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南唐都城周長約19.35公里,貫秦淮河於城中。西據石頭 牽��鋨紫慮?今大中橋),南接長干山崗(今中華門),北止玄武橋(今北門橋)。歷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國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紅巾軍領袖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備。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慶路,改名應天府,並多次聽取謀士陶安、馮國用、葉兌等人關於建都的建議。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立為吳王,吳王府便設在應天。1366年,改築應天府城,作新宮於鍾山之陽。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為京師,正式定都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為留都。�

建築世界第一大城

【建築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而築成的南京城牆,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至1386年築成。周長約33676米,連同瓮城全長37140米,開13個城門,上設垛口13000餘個、窩鋪200餘座。明南京城牆的長度大大超過周長29500米的法國巴黎城,成為世界第一大城。雖遭600多年的風雨兵火,現尚存21351米,仍為國內城市中最長的城牆。�

簽訂《南京條約》

【簽訂《南京條約》】1839年6月3~25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兩廣總督鄧廷楨的協助下,在虎門海灘銷毀英、美等國商人上繳的鴉片2萬余箱,震動了全世界。為了保護臭名遠揚的鴉片走私貿易,1840年2月20日,英國派遣義律等率領由40餘艘艦船和4000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將戰火引向中國沿海。1841年4月30日,英國內閣不滿足義律與清朝欽差大臣琦善談判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停止廣州談判、擴大侵略戰爭的決議,改派富有殖民侵略經驗的璞鼎查接替義律。1842年6月,英國由印度增派的援軍抵達中國沿海後,璞鼎查率領的英軍避實擊虛,發動"揚子江戰役"。6月16日,英軍攻佔吳淞;19日,攻取南京;21日,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並於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康華麗"號戰艦上,與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共13款,其主要內容是:割讓香港,使香港淪為英國殖民統治,並成為英國進一步侵略中國及遠東的基地;補償鴉片煙費與水陸軍費,數目相當於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1/3,中國人民從此所受壓迫更甚;喪失關稅自主權;允許英國人寄居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南京五大港口城市。《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的封建大門開始被打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太平天國定鼎天京

【太平天國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決定揮戈金陵。3月8日洪秀全率50萬水陸大軍兵臨金陵城下。3月19日,攻陷金陵城,從而完成了據金陵為根本、進而完成進軍江南的戰略任務。3月29日,洪秀全在楊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歡呼聲中,進入金陵城,暫住藩習衙署,不久修繕兩江總督衙門,改作天王府,並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國農民政權。隨即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1864年7月9日,清軍攻破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孫中山創建民國

【孫中山創建民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各地普遍響應,有24個省宣布獨立。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中央政府,來領導全國的革命運動。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在經歷了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後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熱烈歡迎。12月27日,黃興乘專車去南京,當晚在江蘇咨議局召開各省代表會議,提出3項議案,即改用陽歷、以中華民國紀元、政府組織形式採用總統制,獲得會議通過。12月29日上午9時,17省代表開會正式選舉臨時大總統,選舉以每省1票為原則,孫中山得16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上午10時,孫中山乘坐專車離開南京,前往南京臨時大總統府。當晚10時,在總統府內舉行了庄嚴簡朴的就職典禮,由徐紹楨擔任司儀。典禮開始時,鳴禮炮21響。17省代表公推山西代表景耀月致頌詞。孫中山宣讀《臨時大總統誓詞》,並發表《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成立。《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提出,臨時政府任務是"盡掃專制之流毒,確立共和",實現民族統一,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治統一,財政統一。臨時政府通告全國採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志著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滅與延續2000餘年帝制的終結。但政權遭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聯合進攻,很快夭折。袁世凱於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挾孫中山於13日提出辭呈,並迫使臨時參議院於15日選舉他為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職,許多同盟會領導人"下野",政權落入軍閥袁世凱手中。�

建設紫金山天文台

【建設紫金山天文台】1929年,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籌建中央天文台,台址選在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1934年9月1日建成,後稱紫金山天文台。這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台,曾有"遠東第一台"之稱。�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於4月15日在南京召開了"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蔣介石、胡漢民、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陳果夫等參加會議,因武漢方面無人參加,到會委員不足半數,故只作為預備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國民政府",於4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新政府以胡漢民為主席,伍朝樞為外交部長,王寵惠為司法部長,並於次日公布"清黨令",通緝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和其他革命活動家共10079人。專門組織清黨委員會,以進行大規模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清黨"。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形成武漢、南京、北京三個政權鼎立的局面。�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在長達6周的時間里,對南京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進行了血腥大屠殺,其中遭日軍集體屠殺並毀屍滅跡者15萬人以上,被害總人數達30萬人以上。在瘋狂屠殺的同時,日軍對中國婦女進行了野獸般的姦淫,很多婦女被蹂躪後又慘遭槍殺、刀戳和毀屍。在佔領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在南京市內,發生了兩萬起左右的強奸事件。日軍到處縱火焚燒,被毀房屋達全城1/3以上。無數的住宅、商店、倉庫被日軍劫掠一空後,再付之一炬。外僑財產也未倖免。1947年3月10日,日本戰犯谷壽夫被中國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判處死刑,4月26日槍決;1948年11月4日,日本戰犯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12月22日執行。罪魁禍首雖然受到了應有懲罰,但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向中國人民認罪。�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被國民政府拒絕,國共和談破裂。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當天夜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按預定部署,在上自九江、下至江陰的千里江防線上,發動渡江戰役。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自安徽蕪湖西面荻港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由西南向東南迂迴到南京的側背;同日,突破江陰要塞,對南京形成鉗形攻勢。4月21日,佔領了南京江北的江浦縣城,次日又攻佔浦口、浦鎮。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佔領國民黨統治中國22年的首都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執政地位。�

建設南京長江大橋

【建設南京長江大橋】1949年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曾多次有在南京、浦口之間架橋之議。1930年鐵道部美國顧問、橋梁專家華林爾曾作嘗試,但終未提出任何具體建議。1936年與1946年兩度計劃建橋,均因技術難度大、財政無力負擔而作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務院於1956年批准鐵道部進行南京長江大橋的勘測設計,1959年6月完成定測。9月,國務院通過建橋設計方案。1960年1月正式開工,1968年9月30日鐵路橋建成通車。橋長6772米,鋪設長鋼軌雙線,最大坡度為4‰。同年12月29日公路橋通車,橋長4588米,路面寬15米。全橋造價2.87億元,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全部採用國產材料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其建橋技術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

時間 事件
211年 孫權將政治中心從京口遷到南京改名建業
212年 孫權在石頭山築石頭城作水軍基地
229年 孫權在武昌稱帝不久遷都建業為封建王朝在南京建都之始
230年 孫權派衛溫諸葛直帶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
280年 晉軍攻佔石頭城孫皓投降東吳滅亡
313年 改建鄴為建康
317年 東晉王朝在南京建立
420年 劉裕稱帝改國號為東晉滅亡
589年 隋軍攻佔建康,陳後主被俘。隋文帝下令全毀建康城
726年 唐代大詩人李白首次游金陵
937年 南唐建立改建康為江南京再次成為首都
943年 南唐開國皇帝駕奔,葬於南郊祖唐山
975年 宋兵攻入江寧府,後主李煜投降,南唐亡
1034年 北宋建文王廟(今夫子廟)
1076年 王安石任江寧知府,開始實行新政
1129年 金兵渡江,通判楊邦義堅貞不屈,被金兵剖心
1130年 岳飛與金兵大戰牛頭山
1275年 元兵攻入雨花台,入建康城。改建康府為建康路
1279年 建康設東、西織染局
1366年 朱元璋修築應天府城,南京為明朝首都
1376年 開始修建明孝陵
1385年 建成雞籠山觀象台
1402年 燕王朱棣率兵入城,自立為帝,即明成祖
1405年 鄭和首次下西洋
1408年 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來南京訪問
我國古代最大一部網路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遍成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為南都,改京師為南京
1431年 報恩寺琉璃寶塔建成
1645年 清兵入南京,南明滅亡。改南京為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
1688年 孔尙任來南京寫《桃花扇》
1842年8月 在南京下關江面英艦「康華麗」號上簽定《中英南京條約》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南京為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1856年 天京事變
1864年7月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
1865年 李鴻章創建金陵機器局
1881年 南洋官電局創辦
1886年 馬林診所開設,南京開始有西醫院
1894年 興建南京第一條馬路
1895年 金陵機器局工人大罷工。
清政府創辦南京第一所新式學校——江南水師學堂
1896年 譚嗣同在南京著《仁學》,推動維新
1897年 南京郵局設立
1898年 魯迅在南京就讀
南京第一所高等學校——江南高等學堂設立
1900年 南京創辦磁石式電話通訊
1911年11月 徐紹楨發動起義
12月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
1912年1月 中華民國成立,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
1913年7月 「二次革命中」,黃興在南京獨立討袁
1919年5月 南京大中學生6000餘人在小營操場召開國恥紀念會
1923年 南京萬餘人舉行國民請願大會
1927年 國民革命軍功課南京,英、等國炮轟南京地鐵製造南京慘案
1927年3月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9年6月 孫中山先生靈柩抵京,安葬於中山陵
1937年11月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為陪都
12月13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南京淪陷
1940年3月 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1945年8月15日 在國軍的努力之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 「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在南京舉行
1946年5月 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7年3月 日本戰犯谷壽夫在南京被槍決
1948年4月 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

⑸ 浦口鎮的歷史淵源

浦口是連江縣重鎮之一,始建於宋朝乾德年間(公元1050年),時名「窯江」,明朝定名為「浦口」,歷史悠久。境內明朝節度使陳第墓、宋朝碗窯遺址聞名遐邇,分列省、縣級文化保護單位。

⑹ 與浦口火車站相關的歷史,拜託各位,急求,越詳細越好

浦口火車站,迎風佇立於長江北岸,與南京的繁華鬧市隔江相望。它的近一個世紀的經歷,像戲劇一樣曲折跌宕。
1911年,津浦鐵路建成通車,浦口火車站成為連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11省的交通樞紐。它那具有英格蘭式建築風格的米黃色大樓,伸出直通月台的單柱傘形長廊和連接輪渡碼頭的拱形雨廊,呵護、迎送南來北往的旅客。汽笛聲中,走蚌埠、徐州、濟南、德州、天津的客流,與經淮南、隴海、膠濟、德石鐵路中轉的客流在這里匯集,日夜不息。
那時候,浦口火車站周邊,煤港、輪渡、駁運、汽車、郵局、醫院、學校、飯店等,一應俱全。南北的乾果、鮮貨、瓷器、玉器、葯材、茶葉,五光十色,都喧囂著向浦口火車站圍攏。盛極一時的浦口火車站
,走向了戲劇的高潮。
歷史上的浦口車站
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學,在浦口火車站與父親話別,寫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19年春,毛澤東送湖南留法學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車站丟失了一雙布鞋,陷入困頓,幸遇老鄉,解了燃眉之急(見斯諾的《西行漫記》)。
1919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里,把這里列入建設重點。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車站中轉渡江,到南昌去尋找革命同志。
1929年5月,孫中山的靈柩由北京運抵浦口火車站,然後過江至中山陵。
1949年4月25日,鄧小平和陳毅由合肥到達浦口火車站,當夜過江,驅車進駐總統府,迎來南京解放的曙光。偉人和名人的足跡,給浦口火車站增添了那麼多傳奇色彩,一場戲劇應該演繹得更加淋漓酣暢。
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津浦與滬寧鐵路連成一線,列車直過大橋,溝通浦口與下關的火車輪渡停運,浦口火車站的客運中止。一個火車站,沒了客運,便不可避免地進入低谷。
1985年5月,浦口火車站又恢復部分客運,開通了到齊齊哈爾、成都、蘭州、徐州、新沂和連雲港的列車。柳暗花明中,浦口火車站更名為「南京北站」。有了客運,火車站就復活了!它又燈火輝煌地迎來了繁忙的熱潮。
2004年10月,浦口火車站再次停辦客運。各項客運設施全部封存。售票窗口關閉,候車大廳關閉,進出站口關閉,客車車廂關閉,月台上的燈和回家的路也關閉了。浦口火車站與杏花春雨的江南岸隔絕,一場大戲閉幕,月台只是一個人去樓空的舞台。
電影中的浦口火車站
確實,浦口火車站的清末民初的風貌,吸引了大批影視劇組來拍攝外景,它當真成了多場戲劇的舞台。幾年來,在浦口火車站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有:《孫中山》、《國歌》、《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和《北平小姐》等等。
《國歌》一片里,浦口火車站的站牌,被「上海站」的字樣覆蓋。月台上,貼滿了老廣告,「國民黨士兵」荷槍巡邏,「難民」們背著粗麻繩亂捆的行李卷,一身黑灰,滿臉悲愴,向前奔涌。「聶耳」和「田漢」的臉上身上,大汗淋淋。日本鬼子佔了東三省,老蒸汽機車喘著粗氣從沈陽長途奔波而來,長河落日下的浦口火車站,又回到了國難當頭的三十年代——它真的入戲了。
浦口的老火車站已經出現在眾多民國背景的影視劇中,但由於它仍擔負著貨運任務,並沒有成為專業的影視基地。事實上,與會的眾多業內人士都非常看好浦口站的影視開發前景。南京廣播電視台副台長陸群認為:「浦口站的建築都是原汁原味的英式房子,出站百餘米就是水運碼頭,這在全國都很少見。如果浦口站能建設成一個設施完備的影視基地,肯定會為南京吸引來更多劇組,甚至可以發展旅遊,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記者從浦口區委宣傳部了解到,他們正在積極和鐵道部洽談浦口站影視開發的事宜,如果一切順利,《浦口·1911》的拍攝將宣告一個民國文化影視基地的誕生。
浦口火車站風貌區重新規劃
2010年8月18日,南京市規劃局對《浦口火車站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進行公示,包括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築將被修繕保護。
浦口火車站風貌區位於南京長江大橋北堡以南,與主城隔江相望。規劃范圍北至大馬路,南至站牆里,西至老站月台,東至江邊,面積約20公頃。其中風貌區保護范圍為13公頃。
規劃在對風貌區建築及其所在環境進行梳理後,按照建築的結構,布局、風貌的完好程度將建築分為4類,分別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可更新改造建築、建議拆除建築。
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建於1914年的南京北站主體大樓(原浦口火車站主體大樓)、南京北站月台和雨廊(原浦口火車站月台和雨廊)、中山停靈台、南京北站派出所(原浦口火車站車務段大樓)、南京北站售票處(原浦口火車站電報房),建於1920年的浦口電廠,這6處建築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將進行修繕保護。而在梳理過程中,他們發現興浦路郵政支局(原浦口郵局)、兵營舊址、紅房子(原津浦鐵路局高級職工住宅樓)、民居(慰安所)舊址雖然不屬於文保單位,但4處歷史建築保存完好,很有歷史研究價值,也將進行修繕保護。
相關人員稱,修繕的原則是修舊如舊,據他觀察,這10處建築都保存較好,像是火車站主體大樓保存尚好,主要是將原先的木質門窗還原,另外設計融合主體建築的空調外機擺放處。原售票處,被改造過多,與其他風格不協調,建議將現存的瓷磚貼面敲除,以原青磚尺寸面磚貼面。另外,郵局,建議將現存的貼面敲除,以原青磚尺寸面磚貼面。多數建築是對立面進行出新,環境進行整治。
這次在保護規劃中特意提到了瞭望塔,有望在風貌區內異地選址復建,成為該地區另一處標志性建築。

⑺ 浦口區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今浦口區域先屬楚國棠邑,後入吳。戰國初,吳亡入越,越亡復歸於楚。
秦至東漢末年,區境先後隸屬九江郡、臨淮郡、廣陵郡的棠邑縣(後改堂邑縣)。
三國時,區境先屬魏,後屬吳。
晉太康六年(285),於區境西南置烏江縣,治烏江鎮,隸揚州淮南郡,領今珠江以西地區。西晉永嘉元年(307),於今泰山鎮范圍內置宣化鎮。東晉隆安元年(397),改棠邑為尉氏縣,今珠江以東地區、宣化鎮隸屬秦郡尉氏縣。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分尉氏為堂邑、尉氏兩縣。區境屬尉氏縣。陳太建元年(569),地入北齊;五年,「江浦」作為地名載入《南史》。
隋文帝以州統縣,開皇三年(583),宣化鎮改稱六合鎮。四年,廢尉氏、堂邑、方山三縣,置六合縣。區境分屬和州烏江縣、方州六合縣(原尉氏縣)、滁州新昌縣。十八年,新昌縣改為清流縣。
唐初,區境分屬淮南道和州烏江縣、揚州六合縣、滁州清流縣。景龍三年(709),分清流縣置永陽縣。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永陽縣為來安縣。
北宋太宗至南宋紹興年間,區境分屬淮南西路和州烏江縣及淮南東路真州六合縣、滁州來安縣。
元代,區境分屬河南江北行省廬州路和州烏江縣及揚州路真州六合縣、滁州來安縣。
明初,省烏江縣入和州,屬廬州府;省來安縣入滁州,屬鳳陽府;六合縣改屬揚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劃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4鄉及六合縣孝義鄉和滁州豐城鄉、和州一部分置江浦縣,隸屬南直隸應天府,縣治設在浦子口城內(今東門大街)。從此,區境分屬應天府的江浦縣、揚州府六合縣。洪武二十二年,六合縣亦改屬應天府。洪武二十五年移治新開路口,即江浦縣珠江鎮(現屬江浦街道)。
清順治二年(1645),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區境分屬江南省江寧府的江浦、六合2縣。咸豐八年(1858)即天歷戊午八年,太平天國以江浦縣為省治,設天浦省。同治三年(1864),復屬江寧府的江浦、六合2縣。
民國元年(1912),江蘇省行政公署成立,設省、縣二級制,江浦直屬於省。10月,袁世凱政府將浦口辟為商埠。民國3年,改省、道、縣三級制,區境屬金陵道。民國16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廢道,改行省、縣二級制,江浦復屬省,將浦口商埠區域由江浦縣劃屬南京市。
民國22年,江浦改屬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浦口商埠區域改建為南京市第八區。民國24年,江浦屬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原浦口區域復屬江浦、六合2縣。民國30年起,江浦改屬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5年後,原浦口區域恢復為南京市第八區建制。
民國37年(1948)11月,中共江淮區黨委建立江全督導室;民國38年1月,改稱江全辦事處,隸屬江淮第五專員公署。2月,中共華東局撤銷江全辦事處,成立江浦縣政府。
民國38年(1949)4月25日,浦口解放後,江浦縣所屬的浦鎮、東門鎮劃歸南京市,與原浦口並建為南京市兩浦區。6月2日,復稱南京市第八區。原江浦縣隸屬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縣專署。
1950年6月15日,南京市重新劃區,第八區改為第七區。1953年1月,江浦由安徽省劃回江蘇省,屬揚州專區。1955年8月3日,第七區改名浦口區。1956年2月,江浦屬鎮江專區;1957年1月屬揚州專區;1958年7月,屬南京市;1962年6月,屬揚州專區;1966年3月,劃屬六合專區;1971年3月,六合專區撤銷,復屬南京市。
1989年,撤銷頂山鄉,設立頂山鎮。1992年12月,撤銷城東鄉,並入珠江鎮。1995年,撤銷南門鎮並入頂山鎮。1996年,浦口區轄1個街道、4個鎮、1個鄉:浦口街道、泰山鎮、頂山鎮、沿江鎮、盤城鎮、永豐鄉;江浦縣轄7個鎮、5個鄉:珠江鎮、橋林鎮、石橋鎮、烏江鎮、星甸鎮、湯泉鎮、永寧鎮、大橋鄉、陡崗鄉、林山鄉、龍山鄉、建設鄉。1998年,撤銷林山鄉,設立烏江鎮。2000年,撤銷建設鄉並入珠江鎮,撤銷陡崗鄉並入橋林鎮。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京市浦口區和江浦縣,設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區,以原浦口區和原江浦縣的行政區域為浦口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珠江鎮。同年5月,南京市調整江北地區行政區劃,江浦縣、浦口區合並,正式成立新的浦口區,總面積913.75平方公里。
2002年,撤銷頂山鎮,設立頂山街道。2003年,永豐鄉並入盤城鎮。區劃調整後,浦口區轄3個街道、8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盤城鎮、珠江鎮、橋林鎮、石橋鎮、烏江鎮、星甸鎮、湯泉鎮、永寧鎮。
2006年3月26日,正式撤銷珠江鎮,設立江浦街道,轄13個居委會、16個村,人口10萬多人。同年,經區政府批准,新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新增村委會、居委會合署的社區居委會5個。2006年末,浦口區轄4個街道、7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橋林鎮、永寧鎮、湯泉鎮、星甸鎮、石橋鎮、烏江鎮、盤城鎮。浦口區共有社區88個,村委會105個(其中村居合署20個)。
2007年,盤城鎮、湯泉鎮、橋林鎮撤鎮設立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後,浦口區轄7個街道、4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盤城街道、湯泉街道、橋林街道、永寧鎮、星甸鎮、石橋鎮、烏江鎮。
2011年3月15日,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永寧鎮花旗村劃歸泰山街道管轄。調整後,永寧鎮面積101.51平方千米,人口3.81萬人,轄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泰山街道面積48.82平方千米,人口10.08萬人,轄14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
2012年8月,浦口區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烏江鎮與橋林街道合並設立新的橋林街道,石橋鎮、星甸兩鎮合並設立星甸街道,將原星甸鎮萬隆居委會西至繞鎮公路、北至湯泉街道辦事處瓦殿村、東至龍華居委會、南至解放橋居委會的區域(新金居委會)以及龍山、龍井、龍華3個居委會和大黃村委會劃歸湯泉街道管理。
2013年7月,江蘇省政府網站發布《省政府關於撤銷浦口區永寧鎮設立浦口區永寧街道辦事處的批復》,同意撤銷浦口區永寧鎮建制,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浦口區永寧街道辦事處。永寧街道行政區域面積115.5平方公里,人口5.01萬人,管理8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

⑻ 浦口碼頭的歷史

j

⑼ 連江浦口有多少年的歷史

連江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福州市東北部,東臨台灣海峽,西與晉安區接壤,南與馬尾區相連,北與羅源交界。地理坐標為北緯26°03′-26°27′,東經119°17′-120°31′。總面積1190.7平方千米(含馬祖列島23.5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61.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63萬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全縣轄16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鳳城鎮、敖江鎮、東岱鎮、琯頭鎮、曉澳鎮、東湖鎮、丹陽鎮、長龍鎮、透堡鎮、馬鼻鎮、官坂鎮、筱埕鎮、黃岐鎮、苔菉鎮、浦口鎮、坑園鎮、潘度鄉、江南鄉、蓼沿鄉、安凱鄉、下宮鄉、小滄畲族鄉、馬祖鄉。
5000年前連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相繼在閩江口北岸的琯頭一帶和敖江下游兩岸的貴嶺、斗門、雲居山、烏石浦及丹陽的賢義、布政坪等30餘處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部分文物。

閱讀全文

與浦口有哪些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