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落實歷史核心素養
我覺得最主要的應該也就是在教書的時候,或者說在教歷史課的時候,肯定回是要向學生傳達出歷答史方面的要求的內容,另外的話,最主要的應該也就是知識方面,或者是實在一些知識的一個教授方面的方式,應該要變得更新穎一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B. 如何教學中歷史核心素養
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歷史學科特徵不可或缺的、相對穩定的最必要及最關鍵的共同素養,其主要包括時空觀點、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歷史理解和歷史價值五大方面。
1.時空觀點
歷史的時空觀點是指將所理解的歷史事實放置於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觀察、分析的概念[1] 。掌握「時空」概念是學生學好歷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水平的基本途徑。
2.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既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釋歷史和評判歷史的重要水平體現。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和發展學生使用史料實行實證的水平,教會學生如何搜集、辨別和使用各種歷史資料;教會學生使用相關史料形成新的問題視野,構建屬於自己的歷史敘述,從而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證據意識。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實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水平。培養和發展學生對歷史的解釋水平,就是要協助學生養成在歷史情境和當代背景下,思考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重要性,以客觀的態度評判人類社會和現實問題,進一步揭示歷史解釋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理解的水平。
歷史理解,是指從歷史的實際角度盡可能客觀、實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教師要培養學生一種「了解之同情」的態度,一種博大的襟懷和一種豐富的想像力,以此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和感悟歷史上發生的各類事情,在理解歷史中構建自己的歷史敘述,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形成准確的歷史觀點。
5.歷史價值觀
歷史價值觀是對歷史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辯證統一,是從人文研究的真、善、美的追求中凝練出來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就是要協助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意識和精神;從歷史發展進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財富,養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形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使學生形成准確的國際理解意識,尊重和包容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面向世界的開放心態和胸懷。
C. 如何把歷史核心素養轉化為學生素養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特徵就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1、不斷學習,提升個人業務素質
形而上者謂之道,總是顯得眾說紛紜,但其中有共同點就是強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古今貫通,進行獨立和批判的思考,關注現實,以達到提升個人人文素養的目的。所以,教學改革對我們每一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有這種能力,就要求我們本身做到深挖歷史知識基礎,不斷提升能力水平。老師的能力來自平時的積累,所以讀書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新的傳媒方式也拓展了我們的讀書渠道,很多微信公眾號都有很精彩的書籍介紹或教學方法,歷史知識等文章,一些聽書app、大學的公開課視頻等都是我們擴展知識面的好途徑。今後在讀書的時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進行記錄,不斷學習。
2、實踐與思考相結合,實踐產生理論,理論指導實踐
只是學習是不夠的,課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同時把思考作為習慣,在這方面,北京四中的張漢林老師給了我有益的啟示,他針對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其過程和意義,其實就是一種歷史的代入,把自己帶入到歷史情境中,會發現歷史的豐富多彩,比如:想像一下你自己在那個人的位置,你如何回應當時的情況?在這次決定中,什麼因素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通過這些思考,進一步追問:當我們試圖解釋或理解人們過去的行為時,我們應該考慮什麼?這些層層深入的問題,可能和考試題不貼邊,但是生動有趣,有利於學生形成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進而加深對具體事件的認識。
我同時驚嘆張老師能提那麼多問題,本身也證明將實踐與思考結合起來的重要。
3、懷有嚴謹認真的態度,提升課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講人是陝西師范大學的老校長趙世超教授,他的主講題目是《史學素養與中學歷史教師學科素養——由中國傳統文化說起》,講座立足先秦文化變遷,用一張紙的提綱,面對會場500多人侃侃而談,內容深刻,時間精確,條理脈絡清晰,站在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歷史教師應該具有的理性,與時俱進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趙教授的講座很多內容我們在大學都接觸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以這么流暢條理的線索深入淺出的講出來,所以我認為,趙教授分析的歷史教師的能力應該再加一條,那就是對專業知識的熟練,一名教師停止了學習,或者沒有主動把知識進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於嘩眾取寵和稗官野史的講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歷史本該有的人文素養,也不利於學生樹立科學的歷史認識和態度。
4、結合個人能力,發掘個人專長
歷史教師之間是不同的,有的老師憑借歷史教學研究獨樹一幟,有的老師憑借對高考的研究成為相關領域的專家,有的老師學識豐富,有的老師妙趣橫生…在實際的工作中,我也要關注自己的特長,在新技術應用到歷史教學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歷史教師的專業成長,關鍵在悟,教研室和學校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成長機會,我們每天面臨海量的復雜信息,身邊有各種專業人才…這些都是我們不斷成長的沃土,所以,結合他人優長,考量個人能力,多讀多想多寫多實踐,才能推動個人的終生發展。
二、學科素養與課堂教學
學科素養的落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課堂教學,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科素養密切相關,
1、把握「五度」,提升課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教師鑽研高考試題,結合高考命題的思路,試著自己在講課的時候提出有意義的探究問題,鍛煉學生的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教學中大膽縱貫古今中外的知識,李愛篤老師脫稿講了歷史教學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讓我印象深刻。
通過他的講述,我認為,歷史教學有大局,也有細節,如講德國的統一的時候,必須聯系容克貴族的知識,這樣才會幫助學生明白德國統一的過程和缺點,同時,知識是聯系的,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樹立時間分期的意識,這里就可以通過一些高考題,過渡到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異同(如聯系美國的獨立戰爭,英國的改革和法國的革命),進而分析其對各自國家的影響,如果時間足夠,教師可以順帶聯系今天德國對歷史教訓的吸取,建立的議會制共和國,進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與時俱進,聯系現實,同時,全民的政治參與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動盪。這些都是可以進行聯系的,長期這樣對比聯系,學生一定會形成習慣。歷史課堂的人文性也可以藉此彰顯。
2、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精細備課
如果這樣做,課堂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所以教師一定課前細致的備課,計劃好時間,調動學生課前思考,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而學生的課前學習和探究,又會反過來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的問題設計還有問題,圍繞重難點,但問題過於直白,難度過高,比如「結合材料分析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給蘇聯帶來了什麼」這些問題學生思考起來要麼有難度,要麼索然無味,和李老師交流後,我認為可以改為「赫魯曉夫的墓碑為什麼是黑白兩色」「為什麼蘇聯經過十年就完成了英國一個世紀才完成的工業化的任務」,這種問題本身有情境,有趣味,結合課本知識和材料應該可以解決,加上刻上的引導,希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核心素養的內容廣博,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備好每一節課,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細致的備課,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他們終生發展。
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一定意義上,高考不是歷史學習的結束,我們要在教學時調動學生學習歷史,尊重歷史的長久的積極性,課上老師講的知識學生可能會遺忘,但是老師的積極的態度和人文素養,是學生可以一生受用的,在這方面,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學科素養與高考備考:
如果老師自己進行教學研究,而不站在教學效果測評的角度考察自己的話,是一種鼠目寸光的行為,時下又將迎來新的歷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題人之一,他的講座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性。
1、站在高考的岸上體察學科素養的培養
如果說學習是貫穿一個人的人生長河,那麼高考就是一個巨大的堤岸,引導這條河流在初具規模的時候的方向。所以,高考的備考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考驗教師眼光的時候。郝教授的講座題目是《高中歷史課程目標的轉化與測評——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他針對新一輪改革棄「三維目標」的表述而使用對「核心素養」的追問,解釋了核心素養的定義,特點和與三維目標的異同,並具體分析了歷史學科素養的內容和測評。
核心素養立足學生的終身發展,推動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全面發展,落實在具體的歷史學科,我們的核心素養有: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今後的高考也會圍繞著這些核心素養進行命題。郝教授特別提出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的考查標准,並結合具體題目進行了解釋。聽了郝教授的講座,我認為現在的高考對學生的歷史專業素質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答案連出題人都要組織很長時間,所以,面臨高考備考,我很擔心,學生的素養該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考如何引導學生的終生發展?
2、具體的想法和疑惑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通過qq群和微信公眾號分享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或時政熱點,也通過組內的《軒華》雜志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問題,進行文章的發表,這些都是通過新技術手段提升學生能力的方法,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怎樣的學習習慣?抄襲網上內容形成個人文章嗎?還是「歷史是高深莫測的東西」的觀念?所以,在課堂之外,在這些手段的使用上,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淺出,聯系時事熱點,引導學生思考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在一個比較低的起點上思考身邊的事情,進而進行知識之間的聯系,達到拓展視野,樹立良好價值觀的目的。
同時,要牢牢把握課堂,沒有課堂的面對面的交流,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教師在課堂上立足學生學情,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在教師掌握豐富並貼合的材料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自探究,形成結論,主動鞏固。
高考試題千變萬化,但是在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上,我們是有共識的,那就是在教學中通過材料引導學生分析,「神入」歷史進行思考,所以,在平時的講課中,要注意強調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歷史本身就是一種記憶,沒有記憶,談什麼歷史?在記憶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審題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遷移能力,闡釋和描述事物的表述能力。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個問題我從剛入職就在思考,但是由於自己缺乏課堂表現力,課余時間總是難以利用,在具體的實踐層面經驗太少,所以總是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後繼續實踐,有所收獲。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是理論的問題,而是需要不斷的實踐,提升個人的課堂表現力和趣味性,這也要求教師做到親和力和人文性的統一。
D. 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有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看這篇論文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2 1 世紀,隨 著 信息 化、全 球 化時 代 的 到 來,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興未艾,以學生核心素養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領域的潮流。國際組織、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教育領域相繼建立了學生的「核心素養」模型。 為順應國際教育改革趨勢,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我國教育部於 2014 年 3 月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研製與構建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以此來推動教育發展。那麼,如何理解核心素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又有哪些?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就此問題談些個人的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詮釋
1.「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歷經十多年,在「核心素養」概念提出之前,我們提倡的是素質教育,應該說,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促進了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學校教育中「兩張皮」的現象日益嚴重,表面上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實際上應試教育扎扎實實,使素質教育的期望與實際目標相互背離與矛盾。在應試教育指揮棒的驅使下,中學教學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種「重成績輕德育」的教育評價機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離,有能無德,心理異化的殘缺人,並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素質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問。教育是一種為生活做准備的教育,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健全地成長、進步和發展。 21 世紀隨著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知識與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養模式已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於是,「到底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身學習和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了全球所面臨的共同挑戰。1997 年 12 月,國際組織提出了「核心素養」概念。近年來,在國際組織的推動下,基於核心素養的 課程設計已成為國際教育改革共識,許多國家與地區紛紛開展了研製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或課程標准。受國際教育改革潮流的影響,也為了突破我國教育發展的瓶頸,通過借鑒國際上可資參考的經驗,我國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這既是實現從知識本位到學生素養發展本位的轉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歸。
2. 核心素養內涵的解讀
2014 年 3 月,我國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核心素養」這個嶄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了國家的文件中,並被置於「未來基礎教育改革之靈魂「的地位。 那麼,究竟什麼是「核心素養」? 由於我國目前對核心素養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其內涵尚未有一個精確的定義,但國外關於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可啟發我們對該問題的認識。國際經濟 合 作 與 發展 組 織(OECD)從 1997 年開始就進行了「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的專 題研究。 2005年 OECD 專門發布《核心素養的界定與遴選:行動綱要》。該《綱要》指出,核心素養包含了認知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創新能力以及態度、動機和價值觀,同時認為反思性思考和行動是核心素養的核心。
2002 年 3 月,歐盟在發布的第一份工作進展報告中把「核心素養」界定為:「核心素養是一系列知識、技能與態度的集合體,是每個人發展自我、融入社會及勝任工作所必需的素養。 」
2006 年 12 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向各成員國推薦了包括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創業精神以及藝術素養等八大核心素養體系。此後,許多國家和地區沿用 OECD 核心素養的框架。 盡管世界各國可能用詞不一樣,如 OECD 用勝任力,美國用 21 世紀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問題是一樣的,都是在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參照國際組 織與其他各 國關於核心素養內涵的表述,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核心素養是適應個人 終 身發 展 和 社 會發 展 所 需 要的「必 備」品 格 與「關鍵」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識、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斷會選擇,能理解會反思,能包容會合作,能自律會自主等認知性素養與非認知性素養,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且,核心素養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關鍵、最必要,也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素養。如果說,一般素養是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話,那麼,核心素養則為公民優質生活之所需,因為它是一般素養的高度凝練和核心內核(精髓和靈魂)。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後天教育習得 的,因 此,它 是可 學 習、可 培 養、可塑 造、可 測評的。
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
根據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我們認為,歷史學科核心素
E.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必備的、具內有歷史學科特徵容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方法及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主要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和歷史價值觀五大方面。
F.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摘 要:歷史課堂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學科素養,體現歷史課堂的價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體現一點四面的基本原則,進而實現歷史教育的兩大重點——健全人格與公民素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課堂 實現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上發表名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題「一點四面」(一點就是要在高考當中體現立德樹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當中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的改革主題,對我們歷史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命題的側重點,這就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歷史課堂上實現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成為我們思考的話題。[1]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最重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和家國情懷五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歷史教育,更離不開歷史課堂。歷史課堂教學是實現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的歷史課堂應該是有價值引領的不失魂
G. 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對歷史教學的要求不僅局限於傳統知識的傳授,更加大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於統編教材的啟用背景,我們該如何將核心素養中的「歷史解釋」部分穩步落地呢?
「歷史解釋」素養作為五項素養中的核心能力,自提出以來便備受關注。所謂「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下面就「歷史解釋」在課堂中的有效「落地」提出三項對策及思考:
第一,利用史料,形成「有依據有邏輯」的解釋能力。歷史學科最大的特點是「論從史出」。教師通過大量史料研讀和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文化、提升自身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查詢相應歷史資料,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充足的知識擴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客觀、真實的史料才能幫助學生了解真實、准確的史實。為此,教師授課過程中必須選用「有依、有據、有邏輯的」史料。
某種程度上看,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可以歸結為史料運用能力。史料實證能力是指學生獲取真實可信歷史資料的能力,並據此再現歷史真相,培養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言必有據」的人格及「有依有據有邏輯的」解釋能力。
第二,釐清歷史概念。准確掌握歷史概念是深刻理解歷史現象的基礎。統編教材啟用至今,通過實踐我們會發現:教材的難度較過往有很大提升。以中國近代史八年級上冊第一課《鴉片戰爭》為例,5頁教學內容共涉及以下8個苦澀難懂的歷史概念:「自然經濟」「出超」「入超」「關稅協定」「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作為教師,若不能在基礎概念上多下功夫,不能讓學生真正懂得其中的含義,未來將會限制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與解釋。為此,面對歷史概念繁雜的課程時,教師應加大教學力度,降低講解難度,幫助學生做到真正的概念釐清,為日後的「歷史解釋」打下基礎。
第三,作「歷史背景下的理解」。我們以統編八年級上冊《戊戌變法》中譚嗣同這一歷史人物為例,剖析如何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從純粹的知識角度講解譚嗣同個人史事,可以簡單概括為:拒絕逃亡、從容就義。但是,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思考,歷史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這一歷史知識以後,學生會自發形成怎樣的歷史認識?
多年來,每次講到譚嗣同時,我們都會聽到學生這樣回答:「當時譚嗣同應該逃跑,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學生會有這樣的結論,不是沒有道理,畢竟「生命誠可貴」,這是人性本能的反映。但是從核心素養的角度思考,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歷史觀看待人和事?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及歷史人物的人生閱歷,我們應該進行怎樣的理解和評判?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言行分析,能給予我們什麼啟迪?以上種種思考融合在一起,即為「歷史解釋」。
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在知識本身上過度發力,常常糾結於歷史知識的容量和難度,忽略了歷史學科的本質和歷史教育的真正價值。其實,我們可以引領學生從譚嗣同的身世角度來理解他當時的認知。譚嗣同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是湖北巡撫,所以他本人非常了解並痛恨官僚制度的腐敗。他拒絕科考,拒絕走仕途,在潛心鑽研學問的同時廣交社會進步人士。在譚嗣同的理念中,中國不能再這么下去了,必須要變革。所以,譚嗣同是迎著死亡去警醒國人,去改變中國的命運。所以,他的選擇叫作捨生取義,叫作大義凜然。當國家、民族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之間需要抉擇的時刻,他的這一選擇是一種英雄的選擇,是一種英雄的氣概。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歷史是英雄和人民共同譜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