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馬太後家從哪裡

歷史上馬太後家從哪裡

發布時間:2021-03-09 20:36:37

Ⅰ 歷史上的太後排名

「太後」一稱始於秦昭王時期,是中國封建時代對帝王母親的尊稱。在我國歷史上,有一些太後掌握著足以和皇帝匹敵的權力,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女強人」,她們有的為了輔佐幼主盡心竭力,甚至親自上陣垂簾聽政,但也有的揮霍權力以滿一己之私,以至禍國殃民,但不管後世評判她們功過幾何,她們都在史書中留下了傳奇的一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西漢呂太後——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是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時仍然沿用。呂太後也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東漢漢章帝皇後——章德竇皇(太)後

章德竇皇後(—97年),扶風平陵人,漢章帝皇後。曾祖竇融,官大司徒;父竇勛,追爵安成息侯;母為東海恭王劉強女沘陽公主,公元78年被立為皇後。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年僅33歲的漢章帝崩於章德殿前。十歲的皇太子劉肇即位,為漢和帝。尊竇皇後為皇太後。因和帝年幼,由竇太後臨朝執政。

竇太後臨朝,尊母沘陽公主為長公主,賜湯沐邑三千戶,兄竇憲,弟竇篤、竇景,皆顯貴且擁有實權。竇氏一族更密謀不軌,卻在永元四年(92年),事發而被誅殺。此後,竇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免官,竇太後也由此被軟禁,不得參與政事。

東漢鄧皇後——和熹皇(太)後鄧綏

鄧綏(81年—121年4月17日),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東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和帝的皇後。鄧綏系出名門,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劉秀進獻了「圖天下策」的東漢開國重臣、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

鄧綏15歲入宮,22歲被冊封為皇後。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年僅27歲的漢和帝突然駕崩,面對著「主幼國危」的局面,25歲的鄧綏臨朝稱制。鄧綏執政期間,對內幫助東漢王朝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對外則堅決派兵鎮壓了西羌之亂,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

但另一方面,鄧綏亦有專權之嫌,其廢長立幼,臨朝稱制達十六年而不願還政於劉氏,朝中多有非議。東漢永寧二年(公元121年),鄧綏駕崩,謚號「和熹」,與漢和帝合葬於慎陵。

東晉崇德太後——康獻皇後褚蒜子

褚蒜子(324年—384年),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後。褚蒜子出身於官宦世家,天生麗

Ⅱ 歷史上有幾個馬皇後

希望對你有幫助:就一個,朱元璋的老婆,馬秀英
明朝的開國皇後馬氏1332年-1382年(民間稱為大腳皇後),朱元璋結發之妻,壽51歲。漢族,宿州市靈璧縣人。本名不詳,但部分野史與地方戲曲稱之為馬秀英,不過《明史》上未見記載。生於公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時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在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婦女皆纏足的元代,馬秀英堅不裹腳,故被人稱為〃馬大腳〃。馬秀英十二歲時為其父好友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收養,二十一歲時嫁給朱元璋,與其共同渡過十五年患難與共的征戰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立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冊立馬秀英為皇後。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積勞成疾的馬皇後在南京病故,終年51歲。死後被謚為孝慈高皇後,葬於鍾山之陽,即朱元璋死後合葬的明孝陵。

Ⅲ 歷史上有名皇後的情況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賢後
1、竇漪,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後,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後,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
2、陰麗華,管仲之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愛陰氏,然聽陰氏之見先立郭氏為後,終於還是廢了同樣患難以共的郭氏,匡扶陰氏為皇後。
3、獨孤氏,隋文帝楊堅開國之後,封為文獻皇後,常與文帝討論時政,時稱「二聖」。
4、竇皇後,與唐高祖李淵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無霸及平陽公主五位子女,皆為大唐天下的奠基者。
5、長孫皇後,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史上著名的賢後,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後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6、唐憲宗李純郭貴妃氏。,郭子儀之孫女,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後。
7、孟皇後,孟氏宋哲宗趙煦的皇後孟氏,賢淑溫婉。
8、孛兒貼,為鐵木真先後生下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9、馬皇後,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後。
10、明成祖朱棣皇後徐氏,徐達之女,先於朱棣葬於長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
歡迎補充,希望能幫到你!

Ⅳ 歷史上垂簾聽政的太後有哪些

1、秦國 - 宣太後 (開啟後宮臨朝先河)(?―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後。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後,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2、西漢呂太後(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年):劉邦之妻,單父縣(今山東單縣)人。劉邦稱帝後,立呂雉為皇後。公元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後為皇太後。惠帝仁弱,呂後掌政,取得實權。公元前188年,惠帝崩,呂後立漢少帝,臨朝稱制8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後所殺有怨言,呂後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公元前180年,呂後崩,終年六十二歲。呂後先後掌權達16年,為中國皇後專政的第一人。
3、東漢竇太後:竇漪房,漢章帝的皇後。88年,章帝死,年僅10歲的東漢和帝即位,尊竇氏為皇太後,竇氏臨朝稱制。在近5年的時間里,竇太後一直把持朝政。永元四年(92年),和帝14歲時,與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後被迫歸政。
4、東漢鄧太後(81-121年):鄧綏,東漢和帝劉肇皇後,南洋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和帝死,她先後迎立殤帝、安帝,以太後身份臨朝聽政。她明辨是非、親斷冤獄,關心人民疾苦,重視教化。在東漢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政時期,她的執政還是比較清明的。121年死,臨朝執政16年。
5、北魏馮太後:名淑儀,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後。文成帝死後,獻文帝繼位,馮皇後被尊為馮太後,首次臨朝稱制。獻文帝長大成人後,馮太後還政於朝。公元471年,5歲的孝文帝拓跋宏登基,476年,馮太後再次臨朝稱制。馮太後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她鼓勵孝文帝矢志改革,富國強兵。在馮皇後的引導和全力支持下,孝文帝頒布實施了《三長制》和《均田制》。在這些改革措施的激勵下,北魏王朝國力日漸強大,經濟和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馮太後統控江山長達25年,堪稱女強人。
6、北魏胡太後:北魏宣武帝皇後,孝明帝母。延昌四年(515年),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後聽政。正光元年(520年)被元叉、劉騰幽囚,孝昌元年(525年)殺元叉,再度臨朝攝政。胡太後實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資用人,吏治益趨腐敗。她迷信佛教,大建佛寺,民不聊生。胡太後還寵信奸人鄭儼、徐紇等,政事益加腐敗紊亂。胡太後害怕兒子年齡漸長,於己不利,武泰元年(528年),胡太後毒死孝明帝,立臨洮王三歲的兒子元釗為帝,自居攝政。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借口,進軍洛陽,在河陰將胡太後及大臣兩千餘人殺死。
7、北宋高太後:(1032-1093年),宋英宗皇後,宋神宗生母,毫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1065年被冊封為皇後。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後身份聽政。高太後廉潔自奉,處事公正,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為女中堯舜。1093年病死,實際執掌朝政9年。
8、遼代蕭太後(953-1009年):名綽,小字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後」,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駕崩,遼聖宗即位,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後,攝政。她用人不疑,執法嚴明,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她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蕭燕燕把權力交給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燕燕因病崩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攝政27年。
9、清代慈安太後(1837-1887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16歲被咸豐冊封為皇後。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崩,因皇後無子,便立懿貴妃六歲的兒子載淳繼承皇位,尊皇後為母後皇太後,上徽號為「慈安」,稱慈安太後。同治、光緒初年,慈安太後先後兩次垂簾聽政。1881年三月九日慈安暴亡,卒年四十五歲,垂簾聽政20年。
10、清代慈禧太後:(1835-1908年),乳名蘭兒,滿洲鑲藍旗人,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同治帝立,尊號為慈禧太後。1861年,慈禧與恭親王奕發動政變,改元同治,慈禧實行垂簾聽政,實際控制了國家大權。1873年,載淳成年,慈禧宣布撤簾歸政,但仍把持朝柄。次年,載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載湉繼承皇位,年號「光緒」,復行垂簾聽政。1889年,載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歸政」。退居頤和園,但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緒帝實際居於傀儡地位。1908年病逝,統治中國47年。

Ⅳ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干預朝政的皇後或者皇太後

1、西漢呂太後:(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劉邦之妻,單父縣(今山東東單縣)人。劉邦稱帝後,立呂雉為皇後。在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呂後起了很大作用。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後為皇太後。惠帝仁弱,呂後掌政,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中取得實權。前188年,惠帝崩,呂後立汗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後所殺有怨言。呂後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前180年,呂後崩,終年六十二。呂後遂臨朝稱制,先後掌權達16年,為中國皇後專政的第一人。

2、東漢竇太後:漢章帝的皇後。88年,章帝死。年僅十歲東漢和帝即位,尊竇氏為皇太後,竇氏臨朝稱制。竇太後的兄弟竇憲、竇景、竇篤等人都在朝中任要職。竇家兄弟為所欲為,公報私仇,凡是對他們專權不滿的人都被致死。在近五年的時間里,竇太後一直把持朝政,和帝聽之任之,是一個傀儡。永元四年(92),和帝14歲時,與宦官鄭眾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後被迫歸政,臨朝稱制5年。

3、東漢鄧太後:(81—121年),名綏,南洋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和帝劉肇皇後。和帝死,她先後迎立殤帝、安帝,以太後身份臨朝聽政。她明辨是非、親斷冤獄、釋放宮女,關心人民疾苦、重視教化,在東漢外戚和宦宮交替專政時期,她的執政還是比較清明的,當時社會也比較安定。121年死,臨朝執政16年。

4、北魏馮太後:名淑儀,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後。文成帝死後,獻文帝繼位,馮皇後被尊為馮太後,首次臨朝稱制。獻文帝長大成人,馮太後還政於朝,開始全心教導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5歲的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公元476年,馮太後二次臨朝稱制。馮太後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她鼓勵孝文帝矢志改革,富國強兵。在馮皇後的引導和全力支持下,孝文帝頒布實施了《三長制》和《均田制》。在這些改革措施的激勵下,北魏王朝國力日漸強大,經濟和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馮太後統控江山長達25年,堪稱女強人。

5、北魏胡太後:北魏宣武帝皇後,孝明帝母,安定臨涇(今甘肅涇川北)人。延昌四年(515),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後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劉騰的保護、支持而聽政。正光元年(520)被元叉、劉騰幽囚,孝昌元年(525)殺元叉,再度臨朝攝政。胡太後都實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資用人,吏治益趨腐敗。迷信佛教,大建佛寺,其奢侈浪費導致公私窮困,民不聊生。胡太後還寵信奸人鄭儼、徐紇等,政事益加腐敗紊亂。胡太後害怕兒子年齡漸長,於己不利,武泰元年(528),胡太後毒死孝明帝,立臨洮王子三歲的元釗為帝,自居攝政。爾朱榮以給孝明帝報仇為借口,進軍洛陽,在河陰將胡太後及大臣兩千餘人殺死。

6、唐朝武則天:(624—705),名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後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竟與高宗同臨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高宗號天皇,皇後號天後,天下人謂之「二聖」。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朝權柄,盡在武後則天掌握之中。弘道元年(683),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後則以皇太後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後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於武後。690年,67歲的武則天親臨帝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從臨朝稱制到自己做皇帝,她主宰了中國歷史22年之久。

7、北宋高太後:(1032—1093年),宋英宗皇後,宋神宗生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1065年被冊封為皇後。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後身份聽政。高太後廉潔自奉,處事公正,她垂簾聽政期間,朝政比較清明,她因此也被稱為女中堯舜。1093年病死,實際執掌朝政9年。

8、遼代蕭太後:(953--1009),名綽,小字燕燕,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後」,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乾亨四年(982年)九月,遼景宗駕崩,遼聖宗即位,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後,攝政。她虛心誠懇,用人不疑,執法嚴明,毫不軟弱,甚至「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她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蕭燕燕把權力交給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蕭燕燕因病崩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攝政27年。

9、清代慈安太後:(1837-1887),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16歲被咸豐冊封為皇後。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崩,因皇後無子,便立懿貴妃六歲的兒子載淳承繼皇位,尊皇後為母後皇太後,上徽號為「慈安」,稱慈安太後。同治、光緒初年,慈安太後先後兩次垂簾聽政。1881年三月九日慈安暴亡,卒年四十五歲,因死時突然,故有傳為慈禧所害之說,垂簾聽政20年。

10、清代慈禧太後:(1835—1908),乳名蘭兒,滿洲鑲藍旗人,其家庭屬葉赫部(今吉林四平附近)。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同治帝立,尊為聖母皇太後,尊號為慈禧太後。1861年,慈禧與恭親王奕欣發動政變,將肅順等八名「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革職或處死,改元同治,慈禧實行垂簾聽政,實際控制了國家大權。1873年,載淳成年,慈禧宣布撤簾歸政,但仍把持朝柄。次年,載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載湉繼承皇位,年號「光緒」,復行垂簾聽政。1889年,載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歸政」,退居頤和園,但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緒帝實際居於傀儡地位。1908年病逝,統治中國47年。

Ⅵ 歷史上從古至今的所有太後

西漢高祖呂皇後呂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和很多皇後不同,其實權等同皇帝。)孝惠張皇後張嫣(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處女皇後,呂雉的外孫女)孝文竇皇後竇漪房孝景薄皇後薄姬孝景王皇後王娡孝武陳皇後陳阿嬌孝武衛皇後衛子夫孝武李皇後李氏(李夫人)趙太後鉤弋夫人趙氏孝昭上官皇後上官氏孝宣許皇後許平君孝宣霍皇後霍成君孝宣王皇後王氏(邛成太後)孝元王皇後王政君孝成許皇後許氏孝成趙皇後趙飛燕孝哀傅皇後傅氏孝平皇後王氏新朝新始祖建興帝王莽孝睦皇後王靜煙(漢朝宜春孝侯王咸之女)新始祖建興帝王莽史皇後史羅(寧始將軍和平侯史諶之女)東漢光武郭皇後郭聖通光烈陰皇後陰麗華明德馬皇後馬氏(明德皇後)章德竇皇後竇氏恭懷梁皇後梁氏敬隱宋皇後宋氏漢和帝皇後陰氏和熹鄧皇後鄧綏安思閻皇後閻姬順烈梁皇後梁妠孝崇郾皇後郾明桓帝梁皇後梁女瑩桓帝鄧皇後鄧猛女桓思竇皇後竇妙孝仁董皇後漢靈帝皇後宋氏靈思何皇後何氏靈懷王皇後王榮獻帝伏皇後伏壽獻穆曹皇後曹節曹魏武宣卞皇後卞氏文昭甄皇後甄氏文德郭皇後郭女王明悼毛皇後毛氏明元郭皇後郭氏齊王王皇後王氏齊王張皇後張氏齊王甄皇後甄淑儀高貴鄉公卞皇後卞氏蜀漢先主昭烈甘皇後先主穆皇後吳氏後主敬哀皇後張氏大張後後主皇後張氏小張後東吳孫權大懿皇後王氏孫權敬懷皇後王氏孫權潘皇後潘氏孫權步皇後步練師孫亮全皇後全惠解孫休朱皇後孫皓滕皇後滕芳蘭西晉宣穆張皇後張春華景懷夏侯皇後夏侯徽景獻羊皇後羊徽瑜文明王皇後王元姬武元楊皇後楊艷武悼楊皇後楊芷武帝王皇後王媛姬惠帝賈皇後賈南風惠帝羊皇後羊獻容懷帝梁皇後梁蘭璧東晉元敬虞皇後虞孟母元帝簡文太後鄭阿春明穆庾皇後庾文君成恭杜皇後杜陵陽康獻褚皇後褚蒜子穆章何皇後何法倪哀靖王皇後王穆之廢帝孝庾皇後庾道憐簡文順王皇後王簡姬孝武文李太後李陵容孝武定王皇後王法慧孝武德陳太後陳歸女安僖王皇後王神愛恭思褚皇後褚靈媛五胡十六國前趙前趙光文帝劉淵呼延皇後呼延和於前趙光文帝劉淵單皇後前趙光文帝劉淵光獻皇後張氏前趙昭武帝武元皇後呼延氏前趙昭武帝武孝皇後張氏張徽光前趙昭武帝武宣皇後劉氏劉娥前趙昭武帝廢皇後靳氏靳月光前趙昭武帝皇後靳氏靳月華前趙昭武帝弘道樊皇後前趙昭武帝弘孝王皇後前趙昭武帝弘德宣皇後前趙昭武帝武德皇後劉英前趙昭武帝左皇後劉氏前趙昭武帝弘德皇後武瑛雲前趙隱帝劉粲靳皇後前趙末帝劉曜獻文皇後羊獻容前趙末帝劉曜劉皇後劉裕前趙末帝劉曜劉皇後劉芳前趙末帝劉曜元悼皇後卜善侍成漢成景帝羅皇後羅氏成武帝任皇後任氏成幽公閻皇後閻氏漢昭帝閻皇後歸義侯李皇後後趙明帝石勒劉皇後劉美華明帝石勒程皇後程喜霞武帝石虎鄭皇後鄭櫻桃武帝石虎杜皇後杜珠武帝石虎劉皇後劉毅彭城王石遵張皇後代國代神元帝拓跋力微竇皇後代文帝拓跋沙漠汗封皇後代桓帝拓跋猗盧祁皇後代平文帝拓跋鬱律王皇後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慕容皇後冉魏平帝冉閔董皇後前燕文明帝慕容皝文明皇後段氏文明帝慕容皝文昭皇後蘭氏景昭帝慕容儁可足渾氏景昭帝慕容儁景德皇後段氏幽帝慕容暐可足渾氏前秦明帝苻健強皇後厲王符生梁皇後文桓帝苻雄苟皇後宣昭帝苻堅苟皇後哀平帝苻丕楊皇後高帝苻登毛皇後高帝苻登李皇後後秦武昭帝姚萇蛇皇後武昭帝姚萇皇後孫氏文桓帝姚興皇後張氏文桓帝姚興皇後齊氏後燕成武帝慕容垂成昭皇後段氏先段後成武帝慕容垂成哀皇後段氏段元妃成武帝慕容垂皇後段氏惠愍帝慕容寶惠德皇後段氏惠愍帝慕容寶獻幽皇後丁氏廢帝蘭汗乙皇後昭文帝慕容熙苻皇後苻訓英昭文帝慕容熙愍皇後苻娀娥北燕惠懿帝慕容雲李皇後文成帝馮跋孫皇後文成帝馮跋宋皇後昭成帝馮弘慕容皇後南燕獻武帝慕容德段皇後段季妃末主慕容超呼延皇後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符皇後武元王乞伏乾歸邊皇後文昭王乞伏熾磐禿發皇後後主乞伏暮末梁皇後後涼懿武帝呂光石皇後隱王呂紹張皇後靈帝呂纂楊皇後文帝呂寶衛太後末主呂隆楊皇後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孟皇後哀王沮渠牧犍李皇後李敬受哀王沮渠牧犍拓跋皇後武威公主南涼景王禿發傉檀折掘皇後西涼武昭王李暠尹皇後大夏武烈帝赫連勃勃梁皇後南朝宋孝穆趙皇後趙安宗孝懿蕭皇後蕭文壽武敬臧皇後臧愛親武帝張皇後張闕武帝胡皇後胡道安少帝司馬皇後司馬茂英文帝袁皇後袁齊媯文帝宣皇後沈氏沈容姬劉劭殷皇後孝武文穆王皇後王憲嫄前廢帝何皇後何令婉明帝王皇後王貞風後廢帝江皇後江簡珪順帝謝皇後謝梵境齊宣孝陳皇後陳道止高昭劉皇後劉智容武穆裴皇後裴惠昭文安王皇後王寶明鬱林王何皇後何婧英海陵王王皇後王韶明明敬劉皇後劉惠瑞東昏褚皇後褚令璩和帝王皇後王蕣華末帝元皇後南陽公主梁太祖張皇後張尚柔高祖郗皇後郗徽高祖穆皇太後丁令光文宣皇太後阮令嬴文帝簡皇後王靈賓高宗蔡皇後元帝夏太後敬帝王皇後陳高祖章皇後章要兒世祖沈皇後沈妙容廢帝王皇後王少姬高宗柳皇後柳敬言後主沈皇後沈婺華北朝北魏道武皇後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後劉氏明元昭哀皇後姚氏西平公主明元密皇後杜氏太武帝竇太後太武皇後赫連氏太武敬哀皇後賀氏景穆恭皇後郁久閭氏高宗皇後常氏文成文明皇後馮氏文成元皇後李氏獻文思皇後李氏孝文貞皇後林氏孝文廢皇後馮氏馮氏孝文幽皇後馮氏馮氏孝文昭皇後高氏高照容宣武順皇後於氏宣武皇後高氏高英宣武靈皇後胡氏胡充華孝明皇後胡氏孝庄帝爾朱皇後爾朱英娥長廣王爾朱皇後節閔帝爾朱皇後孝武帝皇後高氏東魏孝靜帝高皇後太原長公主西魏文帝文皇後乙弗氏文帝悼皇後郁久閭氏廢帝宇文皇後宇文氏恭帝若干皇後北齊神武帝神武明皇後婁氏婁昭君文宣帝昭信皇後李氏李祖娥文襄帝靖德皇後元仲華廢帝皇後李氏李難勝孝昭帝順成皇後元氏武成帝皇後胡氏後主廢後斛律氏後主左皇後胡氏後主右皇後穆邪利北周文帝文皇後元氏文帝文宣皇後叱奴氏孝閔帝元皇後元胡摩明敬獨孤皇後武帝武皇後阿史那氏武帝李皇後李娥姿宣帝天元大皇後楊麗華宣帝天大皇後朱滿月宣帝天中大皇後陳月儀宣帝天右大皇後元樂尚宣帝天左大皇後尉遲熾繁靜帝司馬皇後司馬令姬隋唐隋文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煬帝蕭皇後蕭氏唐高祖太穆皇後竇氏太宗文德皇後長孫氏(唐/文德皇後長孫皇後與明/孝慈高皇後馬秀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賢後)高宗廢後王氏高宗則天順聖皇後武氏武曌孝敬皇帝哀皇後裴氏中宗和思皇後趙氏中宗韋皇後韋氏睿宗肅明皇後劉氏睿宗昭成皇後竇氏竇德妃玄宗廢後王氏玄宗貞順皇後武氏武惠妃玄宗元獻皇後楊氏肅宗皇後張氏張良娣肅宗章敬皇後吳氏代宗睿真皇後沈氏沈珍珠代宗貞懿皇後獨孤氏德宗昭德皇後王氏順宗庄憲皇後王氏憲宗懿安皇後郭氏郭念雲憲宗孝明皇後鄭氏穆宗恭僖皇後王氏穆宗貞獻皇後蕭氏穆宗宣懿皇後韋氏宣宗元昭皇後晁氏懿宗惠安皇後王氏懿宗恭憲皇後王氏昭宗積善皇後何氏五代十國後梁烈祖文惠皇後王氏太祖元貞皇後張氏張惠郢王皇後張氏張貞娘後唐太祖貞簡皇後曹氏庄宗神閔敬皇後劉氏劉玉娘明宗和武憲皇後曹氏明宗昭懿皇後夏氏明宗宣憲皇後魏氏閔帝哀皇後孔氏末帝皇後劉氏後晉高祖皇後李氏永寧公主出帝皇後馮氏後漢高祖昭聖皇後李氏李三娘後周太祖聖穆皇後柴氏世宗貞惠皇後劉氏世宗宣懿符皇後大符後世宗符皇後小符後南唐烈祖元敬皇後宋氏宋福金元宗光穆鍾皇後後主昭惠皇後大周後周娥皇後主皇後小周後周女英閩國惠宗陳皇後陳金鳳康宗李皇後李春燕宋遼金夏北宋太祖孝惠賀皇後賀金嬋太祖孝明王皇後太祖孝章宋皇後宋美仙太宗淑德尹皇後太宗懿德符皇後符麗珠太宗明德李皇後太宗元德李皇後真宗章懷潘皇後真宗章穆郭皇後真宗章獻明肅劉皇後劉娥真宗章懿李皇後真宗章惠楊皇後仁宗郭皇後仁宗慈聖光獻曹皇後仁宗溫成張皇後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後高滔滔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神宗欽成朱皇後神宗欽慈陳皇後哲宗昭慈孟皇後孟嬋哲宗昭懷劉皇後劉清菁徽宗顯恭王皇後徽宗顯肅鄭皇後徽宗明節劉皇後徽宗明達劉皇後欽宗仁懷朱皇後朱璉南宋高宗憲節邢皇後邢秉懿憲聖慈烈吳皇後吳芍芬孝宗成穆郭皇後孝宗成恭夏皇後孝宗成肅謝皇後光宗慈懿李皇後李鳳娘寧宗恭淑韓皇後恭聖仁烈楊皇後楊桂枝理宗謝皇後謝道清度宗全皇後全玖遼朝(契丹國)肅祖昭烈皇後蕭氏蕭卓真懿祖莊敬皇後蕭氏蕭牙里辛玄祖簡獻皇後蕭氏蕭月里朵德祖宣簡皇後蕭氏蕭岩母斤太祖淳欽皇後述律氏述律平太宗靖安皇後蕭氏蕭溫世宗皇後甄氏甄定徽世宗懷節皇後蕭氏蕭撒葛只穆宗皇後蕭氏景宗睿智皇後蕭氏蕭燕燕聖宗仁德皇後蕭氏蕭菩薩哥聖宗欽哀皇後蕭氏蕭耨斤興宗仁懿皇後蕭氏蕭撻里道宗宣懿皇後蕭氏蕭觀音道宗皇後蕭氏蕭坦思天祚帝皇後蕭氏蕭奪里懶宣宗皇後蕭氏蕭普賢女德宗感天皇後蕭氏蕭塔不煙承天皇後(即西遼女皇「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金朝太祖聖穆皇後唐括氏太祖光懿皇後裴滿氏太祖欽憲皇後紇石烈氏太祖宣獻皇後仆散氏太宗欽仁皇後唐括氏熙宗悼平皇後裴滿氏德宗哀皇後徒單氏海陵王皇後徒單氏睿宗欽慈皇後蒲察氏睿宗貞懿皇後李氏李洪願世宗昭德皇後烏林答氏顯宗孝懿皇後徒單氏顯宗昭聖皇後劉氏章宗欽懷皇後蒲察氏衛紹王皇後徒單氏宣宗仁聖皇後王氏王霓宣宗明惠皇後王氏王雲哀宗徒單皇後西夏太宗惠慈敦愛皇後衛慕氏景宗憲成皇後野利氏野利都蘭景宗皇後沒藏氏沒藏黑雲毅宗皇後沒藏氏毅宗恭肅章憲皇後梁氏惠宗昭簡文穆皇後梁氏崇宗皇後耶律氏耶律南仙崇宗皇後任氏仁宗皇後罔氏仁宗章獻欽慈皇後羅氏羅皇後元明清元朝太祖光獻翼聖皇後弘吉剌氏孛兒帖(四個兒子分別統治四大汗國)太宗昭慈皇後乃馬真氏脫列哥那定宗欽淑皇後斡兀立氏海迷失睿宗顯懿庄聖皇後怯烈氏唆魯和帖尼(稱為「四帝之母」)憲宗貞節皇後弘吉剌氏忽都台世祖昭睿順聖皇後弘吉剌氏察必世祖皇後弘吉剌氏南必裕宗徽仁裕聖皇後弘吉剌氏伯藍也怯赤成宗貞慈靜懿皇後弘吉剌氏失憐答里成宗卜魯罕皇後伯岳吾氏卜魯罕順宗照獻元聖皇後弘吉剌氏答己武宗宣慈惠聖皇後弘吉剌氏真哥武宗獻章聖皇後亦乞烈氏武宗文獻昭聖皇後唐兀氏仁宗庄懿慈聖皇後弘吉剌氏阿納失失里英宗庄靜懿聖皇後亦乞烈氏速哥八剌顯宗宣懿淑聖皇後弘吉剌氏普顏怯里迷失泰定帝皇後弘吉剌氏八不罕明宗皇後乃馬真氏八不沙文宗皇後弘吉剌氏卜答失里寧宗皇後弘吉剌氏答納也忒迷失順帝皇後欽察氏答納失里順帝皇後弘吉剌氏伯顏忽都順帝皇後奇氏奇皇後(完者忽都)明朝太祖 孝慈高皇後馬秀英(唐/文德皇後長孫皇後與明/孝慈高皇後馬秀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賢後)惠帝馬皇後馬俊麗成祖 仁孝徐皇後徐儀華仁宗 誠孝張皇後宣宗 恭讓胡皇後胡善祥宣宗 孝恭孫皇後孫敏成英宗 孝庄錢皇後錢錦鸞英宗 孝肅周太後周淑賢景帝汪皇後景帝 肅孝杭皇後憲宗 廢後吳皇後吳靼韞憲宗 孝貞王皇後王鍾英憲宗 孝穆紀皇後紀妙美憲宗 孝惠邵皇後邵妁慈孝宗 孝康張皇後武宗 孝靜夏皇後世宗 孝潔陳皇後陳蓮世宗張皇後世宗 孝烈方皇後世宗 孝恪杜太後穆宗 孝懿李皇後穆宗 孝安陳皇後穆宗 孝定李太後李彩鳳神宗孝端皇後王喜姐神宗孝靖皇後王氏光宗孝元郭皇後光宗孝和王太後光宗孝純劉太後熹宗 懿安張皇後張嫣(張寶珠)思宗 愍周皇後清朝太祖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孟古(子清太宗追尊)太祖孝烈武皇後烏拉那拉·阿巴亥(子多爾袞為攝政王時追尊,後順治帝親政罷)太宗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哲哲太宗孝庄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順治帝生母,尊封)世祖順治廢皇後(靜妃)博爾濟吉特氏世祖孝惠章皇後博爾濟吉特氏世祖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尊封)世祖孝獻皇後董鄂氏(董鄂妃,順治帝追封)聖祖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聖祖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聖祖孝懿仁皇後佟佳氏聖祖孝恭仁皇後烏雅氏(雍正帝生母,尊封)世宗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氏世宗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乾隆帝生母,尊封)高宗孝賢純皇後富察氏高宗乾隆繼皇後烏拉那拉氏(皇貴妃禮葬,無祭享)高宗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嘉慶帝生母,尊封)仁宗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仁宗孝和睿皇後鈕祜祿氏宣宗孝穆成皇後鈕祜祿氏宣宗孝慎成皇後佟佳氏宣宗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宣宗孝靜成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咸豐帝養母,道光時為皇貴妃,後被養子咸豐帝追封)文宗孝德顯皇後薩克達氏文宗孝貞顯皇後(慈安太後)鈕祜祿氏文宗孝欽顯皇後(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杏貞(同治帝生母,追封)穆宗孝哲毅皇後阿魯特氏德宗孝定景皇後(隆裕太後)葉赫那拉·靜芬遜帝溥儀皇後郭布羅·婉容(中國最後一位皇後)

Ⅶ 歷史上的馬姓名人

馬謖失街亭、馬超、馬 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
馬 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
馬 援: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光平東北)人,東漢名將。
馬 武:南陽湖陽(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將,新莽末,參加綠林起義軍,歸劉秀,被封為揚虛侯。
馬 騰:右扶風茂陵人
馬 超:字孟起,馬騰之子,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
馬謖:字幼常(190-228),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
馬鈞:扶風(治今陝西省興平東)人,魏時機械製造家,因改革綾機而聞名,曾製造翻車,指南車等,其所用機械原理比國外早七、八百年。
馬周:博州茌平(今屬山東省)人,唐代大臣
馬殷:許州鄢陵人(今屬河南省),五代時楚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馬鈺:宋代進士。
馬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人,南宋時著名畫家。
馬 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曾官至撫州巡府。
馬 註: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著有《臣權》、《樗樵》、《清真指南》。
馬 歡: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航海家
馬 荃:清女畫家,字江香,江蘇省常熟人,馬逸妹,龔克和妻。
馬 可:當代作曲家,音樂學家。江蘇徐州人 。生於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於北京 。
馬師皇:黃帝時代著名獸醫,善醫馬,又喜醫龍,據說「乘龍仙去」。他被後世尊為獸醫始祖。
馬皇後: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後。
馬瑞臨:今江西省樂平人,宋元之際著名史學家。
馬致遠: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一。

Ⅷ 歷史上著名的太後有哪幾位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太後,她們身份尊貴,在封建制度的男權社會里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答

第一名就是呂後。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可以說,她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具有遠見卓識,還有政治家的鐵血和手腕。在劉邦和項羽戰斗的期間,給劉邦提出很多好的建議和想法。大漢建國初年,呂雉助劉邦鏟除韓彭等異姓王,鞏固了漢朝江山。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劉盈繼立為惠帝。惠帝仁弱,呂後執掌大權。呂後是個很有野心的女人,她當政時,大封諸呂,壓制劉氏宗族。並迫害了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及趙王如意。其手段極其殘忍。盡管後人對呂後無好評,但是她確實可稱得上是個政治家。

Ⅸ 歷史上有幾位馬皇後﹖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使語言生動形象。(一般表述為:生動形象地刻劃或描寫了……)
(5)引起(或激發、豐富)讀者的聯想和想像。
(6)突出(或烘托)事物的特點
(7)使說明事物(或事理)、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Ⅹ 古今馬家 的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
馬 融:東漢右扶風茂陵人,著名哲學家。為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學問的人,經學家、文學家,對古代經典研究非常之深,學生有千餘人,他講課時座在高堂,有女子奏樂,很有氣派。一生注群經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馬 良:東漢文士,學問好,才氣又高,文章動人。馬良還有四個弟弟,也是當時的才子,他們兄弟五個中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們說:「馬氏五常,白毛最良。」
馬 援: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省光平東北)人,東漢名將。建武十七年(41年)被任為伏波將軍,後歷任太守,發展了相馬法。年六十餘仍征戰沙場。嘗謂賓客曰:「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又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著有《銅馬相法》等。
馬 武:南陽湖陽(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將,新莽末,參加綠林起義軍,歸劉秀,被封為揚虛侯。
馬 騰:右扶風茂陵人(今陝西省興平東北),初為涼州刺史司馬,曾與韓遂割據涼州,後被曹操所殺。
馬 超:字孟起,馬騰之子,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三國名將,出身於涼州豪強家族。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關隴,超據潼關拒守,操用離間計,使超與韓遂相互猜疑,一舉擊敗之。超率羌胡退出關中,轉戰隴上,殺涼州刺史,並其眾,自稱征西將軍,督涼州軍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楊阜起兵,殺其妻子,超遂奔漢中依張魯,不得志。建安十九年歸劉備,助備擊破劉璋於成都。諸葛亮稱他文武全才,勇猛過人。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官至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次年卒。
馬 謖:字幼常(190-228),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初從劉備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謖才氣過人,好論軍計,深得諸葛亮器重,而劉備臨終對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亮不以為然,以謖為參軍。蜀漢建興六年(228年),亮出軍祁山,不理眾人反對,以謖為先鋒。謖違反亮之法度,結果在街亭為魏將張頜所敗,士卒離散。亮進退無據,引軍還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亮下謖於獄中,按律處死。亮為之流涕。
馬 鈞:扶風(治今陝西省興平東)人,魏時機械製造家,因改革綾機而聞名,曾製造翻車,指南車等,其所用機械原理比國外早七、八百年。
馬 周:博州茌平(今屬山東省)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賞識,任監察御史,主張少興徭賦,反對實行世封制,成為當時有名的政治家。
馬 殷:許州鄢陵人(今屬河南省),五代時楚國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馬 鈺:宋代進士。傳說,大定年間他遇重陽子王嘉,授以道術,與妻孫氏同時出家,孫先仙去。鈺後游萊陽,入仙宮羽化,賜號丹陽順化真人。
馬 遠: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附近)人,南宋時著名畫家。擅畫山水。初師李唐,能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邊」之景,構圖別具一格,有「馬一角」之稱。與夏圭、李唐、劉松年合稱「南宋四家」。與夏圭並稱「馬夏」。
馬 琬: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畫家,曾官至撫州巡府。擅畫山水,兼工書法,能詩。
馬 註:雲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回族,對佛學和伊斯蘭教義頗有研究,著有《臣權》、《樗樵》、《清真指南》。
馬 歡: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參加鄭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譯,著有《瀛涯勝覽》。
馬 荃:清女畫家,字江香,江蘇省常熟人,馬逸妹,龔克和妻。工花卉,設色妍雅,恣態靜逸,有濃麗冷艷之韻而無媚俗之風騷。夫亦工書畫,夫婦形影不離,同游京師,以繪事自給殊怡然。後夫亡歸里,仍事書畫,藝名日高,四方以縑素兼金前往求畫者益眾,好畫者亦皆來求授指法。傳世作品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花卉圖》軸,圖錄於《神州國光集》;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觀音像》軸著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乾隆元年(1736年)作《春花爭艷圖》軸現藏南京博物院;九年(1744年)作《桃花飛燕圖》軸由周懷民先生收藏;二十年(1755年)作《花鳥圖》軸藏常熟市博物館;《花鳥草蟲圖冊》十頁,藏南京市博物館。從藝活動約於康熙、乾隆年間。
馬 可:當代作曲家,音樂學家。江蘇徐州人 。生於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於北京 。1937在河南大學化學系學習並參加救亡運動,從事音樂宣傳。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河南抗敵後援會演劇三隊 , 任歌詠指揮同時從事音樂創作。1939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工作。創作了秧歌劇《夫妻識字》、歌曲《 南泥灣 》、《 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等,參加歌劇《白毛女》創作 ,是主要作曲者。解放戰爭時期,隨魯藝在東北從事音樂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在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研究院音樂研究室、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及《人民音樂》編輯部等單位擔任領導工作。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歌劇《小二黑結婚》、評劇《志願軍未婚妻》、歌曲《伽琴你有多少弦》等,並撰寫了許多音樂研究文章。他對中國新歌劇的創造和發展、戲曲音樂的研究和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馬師皇:黃帝時代著名獸醫,善醫馬,又喜醫龍,據說「乘龍仙去」。他被後世尊為獸醫始祖。
馬皇後: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後。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入太子宮,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後。終明帝一朝,不以自家私事干預朝政,也不提拔自己家的親戚。章帝即位後為太後,多次拒絕章帝賜封馬氏兄弟。後馬防平叛有功,章帝封馬防、馬廖、馬光三兄弟為列侯,馬太後認為即使他們因軍功受封,也不合先帝制度,馬氏兄弟只得「受封爵而退位歸第」。
馬瑞臨:今江西省樂平人,宋元之際著名史學家。一生博覽群書,歷二十年著成《文獻通考》,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馬致遠: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麗高雅,意境高遠。一生寫下了大量的散曲和雜劇,以描寫王昭君的《漢宮秋》為其代表作。
馬皇後: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稱帝時封後,生於宿州市北70里閔子鄉新豐里。其父因仗義殺人攜女逃往定遠,將女兒託付給郭子興。郭子興夫婦遂把她收為義女,授以史書,教以女紅。馬氏長得雖不漂亮,但端莊溫柔,老成干練,再加上善解人意,知詩書,精女工,所以博得養父母的歡心和鄉親們的稱贊。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率數千人響應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占據了濠州(今鳳陽)。在皇覺寺當和尚的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由於他有勇有謀,連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青睞,便將義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為妻。
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清末語言學家,曾赴國外留學,精通多國語言,著有《馬氏文通》,為中國第一部較全面系統的語法著作。
馬敘倫:浙江省餘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次長,後參加革命,歷任人大常委,政協、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馬君武: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學者、詩人。原名道凝,改名和,號君武。桂林人。幼苦學,及長入廣西體用學堂。1900年赴新加坡見康有為,銜命回廣西策應唐才常起義。1901年自費赴日本讀書,為廣西第一個留學生。初與梁啟超辦《新民從報》,旋追隨孫中山革命。曾任北京政府司法總長。1928年回廣西創辦廣西大學,任校長。1932年兼任兩廣硫酸廠廠長。1937年抗戰爆發,任最高國防會議參議及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復任廣西大學校長,次年病逝於任上。生平譯著甚豐,主要有:《物種起源》、《達爾文》、《民約論》、《彌勒約翰之說》、《賦稅論》、《唯心派鉅子黑智兒之學說》、《代數學》、《礦物學》等書。
馬寅初:浙江省嵊縣人,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歷任幾大名校校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兼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馬連良:當代京劇演員,工老生。字溫如(1901-1966 ),北京人,回族。9歲入北京喜連成科班,受業於葉春善、蔡榮桂、蕭長華、郭春山、茹萊卿等。先習武生,後改老生,10歲登台,演出《定軍山》、《打棍出箱》等劇。出科後向孫菊仙、賈洪林、劉景然諸名家學習,並吸收余(叔岩)派藝術之長,經長期藝術實踐,發展為獨樹一幟、風格卓異的馬派藝術。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馬太後家從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