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中 赤壁之戰的具體地點
赤壁之戰的具體地點並沒有權威的說法。歷史上出現的「赤壁說」,大體共有七種: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江夏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其中,蒲圻說、黃州說最具代表性。
一、主要的赤壁介紹
1、 蒲圻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市)與嘉魚縣之間,長江東南岸的赤壁山附近。一般被稱為「武赤壁」。《元和郡縣志》記載,也是目前公認的赤壁之戰的地點。
2、 黃州赤壁:由於北宋著名的前、後赤壁賦,而被人們所熟悉,也被稱為東坡赤壁。位於古城黃州西北漢川門外的赤鼻磯。一般被稱為「文赤壁」。
3、 江夏赤壁:也即鄂州赤壁。今武漢市江夏區與嘉魚縣交界處的長江東南岸。出自《水經注》、《荊州記》,目今《辭海》,《中國歷史地圖集》持此說。
4、 漢陽赤壁:位於今武漢市蔡甸區漢水南岸之臨嶂山,其南峰又稱烏林峰,亦名赤壁。有《太平寰宇記》、《方輿紀要》 、《輿地記勝》、嘉靖《漢陽府志》有相關記載。
5、 漢川赤壁:在今漢川縣西八十里處的赤壁山。
6、 嘉魚赤壁:今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楊守敬的《水經註疏》持此觀點。
7、 鍾祥赤壁:今鍾祥市西北六十里、漢水東岸,中山南口,碾盤溪左岸的赤壁崖。武漢大學歷史教授石泉先生等持此說。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注: 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歷史上先後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它們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習稱為「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2. 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在不屈之都的什麼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專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
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屬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3. 歷史上赤壁之戰的發生地點
不是的!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兩處。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黃岡市境內,因蘇軾回《赤壁賦》而得名。武答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內,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就發生在此。湖北省赤壁市境內赤壁旅遊區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三山組成。 旅遊景點赤壁赤壁之戰遺址是由3座小山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鸞山。這3座小山起伏相連蒼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樓閣錯落地隱現於其間,景色益顯秀美。其主要景點有赤壁摩崖、拜風台、鳳雛庵和翼江亭等。這些景點相距不遠,且有小徑相連,極易尋覓。 赤壁山的西南臨江處,岩斜亘300餘米,怪石嶙峋,洶涌的江水直撲斷崖,捲起千堆雪,聲如巨雷。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者,自古不絕,故留下眾多書。據說赤壁火攻時,周瑜站在磯頭指揮,忽見沖天火光把斷崖照耀得彤紅一片,不覺豪興大發,當場寫下這兩個楷書大字,令人刻石紀念。此傳說雖不可靠,但它揭示了赤壁」命名的由來。「赤壁」二字的近旁,還有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和周瑜的畫像石刻,它們與書法石,交相輝映,可謂書畫並茂。
4. 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是在哪一年發生的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孫權、劉備在長江邊上的赤壁市進行內了一次戰役,這就是有容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斗。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
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大破曹軍,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
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也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5. 赤壁之戰簡介時間結果起因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是哪一年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版壁(今湖北省赤權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6.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是怎樣的
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一場膾炙人口的戰爭。因為它幾乎包涵了所有戲劇性的元素,比如強弱對比鮮明的軍隊,意志力堅強的統帥,反敗為勝的曲折歷程,還有氣貫長虹的英雄故事。這場被後人認定為意義重大的戰爭,是否真如人們傳統認識的那樣傳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究竟是怎樣的?
雙方兵力懸殊不大
赤壁之戰,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沒有現成的數據,只能根據史料推敲分析。曹操自己說八十萬,那是虛數。古今史學界無一認同此數。
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都參戰。旱路運輸限制了出戰的兵力。在一條線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萬,超過此數,後勤無法保障。不僅道路擁塞,夫役本身也要消耗糧食及其他物資,牲畜也要消耗糧草。
從現有的史料來看,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將所統大約三萬五千兵力沒有從征至赤壁。南進到達江漢間的北兵數量應當是不滿六萬人。
至於荊州兵,總數或許可達七八萬,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等南四郡僅僅被撫定,曹軍從來沒到過那裡,所能動用的就是集結在襄陽等地的二萬餘人。這樣,江漢間的曹操水、步、騎諸軍,包括北兵和新附的荊州兵在內,共約八萬人。
隨後,曹操又留徐晃駐扎樊城,令曹仁鎮守江陵。襄、樊新附,留徐晃駐此是絕對必要的。江陵南連長沙等郡,西與劉璋為鄰,派曹仁坐鎮是不可或缺的部署。如此算來,東征進抵赤壁的曹軍總兵力約七萬人。由於長江水運仰仗舟楫之便,更兼江陵軍需儲備豐富,後勤沒問題,所以曹軍東進兵力不受限制。
對於孫權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國志》的明確記載,是孫權給了周瑜三萬人馬參戰,這個沒有爭議。而對於劉備方面,則多數以諸葛亮自己說劉備一萬加劉琦一萬合計二萬為准。大致上均認為是孫劉聯軍五萬人參戰。
以五萬抵抗七萬兵力,人們普遍認為赤壁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屬實,但雙方兵力對比並不十分懸殊。
赤壁之戰應為「赤壁—烏林之戰」
曹操的兵,大部分是從北方帶來的陸軍;小部分才是劉表次子劉琮送來的水軍(極小部分,是曹操在許縣鑿了人工湖訓練出來的水軍)。曹操的水軍分為兩路,沿江兩邊順流而下,陸軍也分成兩路,沿著長江兩岸,在陸地上行進,逼近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的一天,沿著長江南岸行進的曹軍,與周瑜指揮的前鋒部隊剛一接觸,便受到挫折。這個接觸地,叫做「赤壁」,不叫「烏林」。烏林在長江北岸,赤壁則在南岸,兩地隔水相對。
南路的曹軍,在赤壁吃了虧。曹操立即下令,南岸的陸軍全部上船,駛向北岸,與原來沿著北岸而行的船靠在一起,上岸扎營。
曹軍退過長江後,全軍龜縮在北岸,固守陸口上游斜對岸的烏林,安頓傷病員。從赤壁到烏林,單就戰場形勢而言,曹操由進攻轉為防禦,周瑜由防禦轉為進攻。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第一仗比第二仗更具決定意義。
這個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赤壁之戰」,應該稱為「赤壁—烏林之戰」。在赤壁的兩軍相遇,只是一個序戰;在烏林的大燒大殺,才是決戰。曹軍的船與軍營是在北岸,黃蓋的大火燒的是長江北岸的烏林,不是長江南岸的赤壁。
後世的說書家未加深考,把赤壁的「赤」字與「火燒」兩字聯想在一起,以為赤壁之所以赤,由於火燒,其實,赤壁由於土質的關系,本來就是赤的。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孫權領兵迎戰,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起初他沒料到船身會中這么多箭,使得船要傾覆,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他並沒有計劃「借箭」, 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自從有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准,多數人只知道有《三國演義》,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
「周瑜打黃蓋」子虛烏有
人們通常認為,曹軍將戰船用鐵鏈相連,使得黃蓋的火攻奏效,實際上,曹軍的戰船之間並沒有用鐵鏈相連,只是首尾相連、銜接緊密,看上去好像連成一串。實際上,曹軍的船艦是用木板兩兩釘在一起,這樣船身晃動幅度大大減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戰鬥力。同時,兩大船一體,可以即時進行接舷戰的步兵數量增多,特別令江東軍頭疼。江東水軍歷來以接舷戰制勝,如今接舷戰的難度變大,就不得不為此發愁了。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武鋒校尉黃蓋向周瑜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在孫劉聯軍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黃蓋提出的火攻的確是上佳的方案。
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但詐降確有其事。黃蓋為保證無武裝的火船不被截擊而能夠順利地接近曹軍水寨,便向曹操投書詐降。《江表傳》記載了黃蓋的詐降書,他在詐降書里認為以江東地區六個郡的兵力,不能夠抵擋中原的一百多萬兵力,但是孫權、周瑜執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為了避免與孫權、周瑜一起被消滅,情願向曹操投降。
曹操告訴黃蓋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於指定的日期帶自己的部隊與兵器糧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來。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使得曹操深信黃蓋不是詐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計」,先叫黃蓋在舉行軍事會議的時候,公然冒犯周瑜。於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黃蓋拖下去斬首,眾將領紛紛求情,黃蓋才倖免一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事實是,黃蓋不曾吃這個苦,也不需要吃這個苦。曹操很容易相信黃蓋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一,他的兵力比孫劉聯軍的兵力多。黃蓋這樣的人之所以不願與周瑜同歸於盡,是很合乎常理的。第二,曹操所能知道的關於黃蓋的情形是:黃蓋曾經做過孫堅的部下,資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第三,十幾年來各方的將領背棄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曹操受降成習慣,因此對於黃蓋之降,沒有存太多懷疑之心。再說,黃蓋降了之後,落入自己的手心,想處置隨時即可,因此,曹操接受黃蓋投降。
沒有東風,火攻依然可實施
一直以來人們均認定,黃蓋要火攻曹軍沿江停靠的船隊,必須藉助東南風。如果沒有東南風,則黃蓋火攻絕不能成功,得出這個結論是很片面的。
黃蓋在建議長途火攻突襲時,並沒有提及風向問題,而只提到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就可以進行火攻。根據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理事席龍飛的《中國造船史》一書分析,中國風帆技術出現在戰國時期,而到漢代則已經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國東吳萬震所撰寫的《南州異物志》中對帆船技術的記載最為寶貴(《太平御覽·卷七七一》),這裡面就詳細記載了可利用側向風力的用盧頭木葉製成的帆,這種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當時東吳水軍戰船裝備有可利用側風的帆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黃蓋的火攻船,並不是必須正好沿風向開進,而可以利用側向風。加之周瑜、黃蓋多次在長江流域進行水戰,周瑜方面已經確認這個季節的風向均可以進行火攻。
退一步說,沒有風力的作用,火攻的計劃依然可以實施。黃蓋完全可以把裝滿了乾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處,斜對著北岸的下游之處行駛,倚仗水力,而不是風力。
蔡瑁、張允沒有捲入「反間計」
歷史中的蔣干確系周瑜的同郡,也確實被曹操派去說服周瑜。但並非在赤壁之戰中,裴松之注《三國志》時把它記在赤壁之戰後,並且只有蔣干勸降,沒有中周瑜的反間計。
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縱然是這樣靈巧的辯士卻無法撼動周瑜的意志,歸來見曹操時蔣干還贊譽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這一段情節旨在為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的胸懷作佐證,但卻成為小說家為赤壁之戰添油加醋的作料。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干傳遞了偽造的降書,使得曹操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產生了懷疑,並最終處死了二人,從而為周瑜去掉了一個大隱患,成為赤壁之戰周瑜取勝的關鍵。
事實上,史書上的蔡瑁、張允並沒有被捲入「反間計」之中,他們甚至壓根就不是曹操的水軍都督。《三國志·董二袁劉傳》談及蔡瑁、張允的時候,只論及二人是劉表的次子劉琮的黨羽,在劉表臨終時阻止劉表長子劉琦進見,而極力扶持劉琮上台。隨即曹操南征大軍將至,第一個跳出來勸劉琮投降的卻不是蔡、張二人,而是蒯越、傅巽、韓嵩等一班劉表舊臣。這幾個人共同的特徵都是躲避戰亂、客居荊州的中原人士,相比起蔡瑁、張允等荊州本土人來說,荊州的利益對於他們毫無意義,他們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更願意納土歸降以求得一官半爵。因此曹操在得荊州後也大施恩惠,給蒯越等十五人封了侯。但點名的名單里並未出現蔡瑁、張允,可見二人雖然也位列歸降眾臣中,也得到了封賞,卻實屬才智平平,未能得到重用。
至於曹操的水軍都督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曹操用人的習慣而言,不可能用外人指揮這支龐大的水師。而曹操早在年初就在鄴城掘玄武湖操練水師,相信都督水師的人選在那時就已經選定。後來的文學作品出於塑造周瑜角色的需要,虛構了蔡瑁、張允統領水師又被冤殺的情節,也使曹操水軍一擊即潰在理論上趨於合理化。
從讀史的角度看,有關赤壁之戰的諸多細節與人們的傳統認識大有不同。當今學者對1800多年前戰爭真相的探尋能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經無從考證,就算是更為客觀紀實的《三國志》所談及的赤壁之戰,可能也與真實戰役過程大相徑庭。今天留在人們印象中的赤壁之戰,更多的只是揚劉貶曹後一個失真的歷史故事。
7. 中國歷史上赤壁之戰發生在哪年
在湖北,公元208年7月-11月發生
8. 赤壁之戰發生在哪裡
1、數復百年來,歷史學制界對於「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問題多有討論,諸說並起,被傳媒稱為「新赤壁大戰」。一般統計,至少有七種「赤壁說」: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從現當代觀點來看,爭論的焦點在蒲圻說和嘉魚說之間,而歷史學出版物和已發現文物證據更偏向於蒲圻說。
2、簡介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3、影響
赤壁之戰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曹、劉、孫三家爭奪荊州之戰揭開序幕。此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沒有機會以如此大規模進行南征。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9.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地點到底是哪裡
湖北省赤壁市。
赤壁之戰遺址位於赤壁市周郎咀鎮長江南岸,隔江與洪湖烏林相望,面專積約屬2平方公里,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鸞山組成。據《資治通鑒》載,東漢建安十三年,孫(權)劉(備)聯軍破曹軍於此,史稱赤壁之戰。遺址內歷年出土大量鐵箭鏃、銅錢。後世為紀念此次戰役,在赤壁磯頭的石壁上刻有各種文字、印記、詩賦和畫像,在南屏山築有拜風台,在金鸞山修建鳳雛庵。
10.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地點到底是哪裡
1赤壁之戰發生的地點
首先,最俱權威的《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並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而《三國志·吳書》的諸大將傳記也都提到「拒曹公於烏林」的字樣,那麼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是拄扎在江北的烏林。
而周瑜所在的赤壁又具體在哪個位置呢?它與烏林的關系如何?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赤壁山在今蒲圻縣西八十里,一名石頭關,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與赤壁相對。」
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
《荊州記》記載:「蒲圻縣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黃蓋(於)此乘大艦,上破魏武兵於烏林,烏林、赤壁其東西一百六十里。」
《江表傳》記載赤壁之戰的情況是這樣的:「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去北軍二里於,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
「東南風急」與「中江舉帆」,說明沖烏林來的船來自烏林東南,這與「上破魏武兵」比較吻合。還有《三國志·呂蒙傳》的記載:「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這里的「西破」與周瑜傳的「逆」是一個解釋。
如果《江表傳》所記載是事實,那麼蒲圻赤壁做為赤壁之戰的地點確實是最符合歷史記載。
至於其他的「赤壁」從地或記載上都有難以解釋的地方,由於爭論太大,此處不做過多討論。
2張憙救合肥是在赤壁戰前還是戰後?
《三國志·曹操傳》記載:「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
根據《曹操傳》是孫權先攻合肥再發生的赤壁之戰。
《三國志·孫權傳》則記載:「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權自率眾圍合肥,使張昭攻九江之當塗。昭兵不利,權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荊州還,遣張喜將騎赴合肥。未至,權退」。
根據孫權傳是成了赤壁戰後孫權才攻的合肥。
是不是陳壽記錯了?後人對此有很多猜測,《孫盛異同》評曰:按吳志,劉備先破公軍,然後權攻合肥,而此記雲權先攻合肥,後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吳志為是。
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三國志》的本紀是曹操,看《三國志》的人要想看時間,一定先看本紀,其他的傳記一律向它看齊。本著這個原則,曹操本紀在時間上是絕對嚴格的,否則整部書的時間順序就會很亂,《三國志》能被稱作良史自然也具備這個條件。
也就是,孫權在赤壁戰前攻合肥是肯定的,雖然《孫權傳》是在赤壁戰後才說「權自率眾圍合肥」,但它的時間觀念與曹操本紀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更何況後面還有一句「攻城逾月不能下」,說明其戰斗持續的時間還不短,完全可以理解為是發生在赤壁戰前,只是著重描寫赤壁之戰才放在後面來說。
只是這樣理解還有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張憙被派遣在《曹操傳》和《孫權傳》的記述又產生了矛盾。
按《曹操傳》則張憙是在赤壁戰前被派,按《孫權傳》是在之後。
如果我們仍然按照《本紀》為尊來理解,那麼陳壽關於這段記載就是失敗的,因為孫權傳的存在完全成了誤導。
可筆者並不這樣認為。
根據《三國志·蔣濟傳》:「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征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頗復疾疫。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雲步騎四萬已到雩婁,遣主簿迎喜。三部使齎書語城中守將,一部得入城,二部為賊所得。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
記載說:「遇疾疫……頗復疾疫」,則很可能是在瘟疫大規模爆發之後才派的張喜。
而且,曹操在赤壁戰前擁兵二十多萬,而合肥這么緊要的地方竟然只派區區「單將千騎」來救,實在難以解釋,除非是在赤壁敗後曹操騎兵戰馬損失慘重,只有先派千騎支援。
綜上所述,孫權攻合肥確實是在赤壁戰前,張喜被派遣救援則是在赤壁戰後。這樣理解則既可以說通《曹操本紀》,又能兼顧《孫權傳》。
而且沒有解釋不通的地方:
首先,孫權攻合肥應該是在赤壁之戰之前很近的時間,甚至是同時,否則曹操不會在赤壁敗後才派救兵。
其次,曹操進軍途經巴丘,敗回時同樣經過巴丘,與記載相符。
另外,這就能解釋《江表傳》記載的那批「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剩餘的吳軍部隊的動向。
當然,如果您理解是陳壽老先生故意為自己的著作設下的一個謎團,或者是傳抄過程中的誤傳,那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