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名狀的真實歷史背景或者故事什麼啊
什麼是「投名狀」?它就是叫你在進入綠林之後,再也別想有回歸之路的賣生契。它的解脫方式只有一個,那便是接受官方的招安。
林沖在梁山眾好漢中命運是最悲慘的,魯迅說對他除了同情之外,實在無話可說。所謂英雄末路。忍字上面一把刀,到了不能再忍的時候,於是長槍出手,血染山神廟,然後踏著漫天風雪,上了梁山。
林沖被逼上樑山,白衣秀士王倫對他又忌又嫌,這種心態是不得志的文人的通病。王倫上樑山有點莫名其妙,可能是考試不中,沒臉回鄉,怕老婆拿搓衣板抽他,因此只好上山落草。王倫怕林沖來投山寨,引火燒身,所以要重金送他下山,讓他另投別處。
林沖對王倫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伙,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於是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稱『投名狀』。」
殺個人也不容易。人倒楣的時候,想上吊還找不到繩子。林沖等了三天,卻等到了個楊志,鬥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惺惺惜惺惺,真令人潸然淚下。林沖在上樑山時,生命便已告結束。時勢不能造英雄,反而害了英雄。
順便說一下,三打祝家莊時,林沖生擒了扈三娘,本來他們倆應該是天生一對,但扈三娘卻被宋江許配給跟他一樣矮小的王英。象禵平、周通、王英這樣的好色之徒也恬居好漢之列,真讓梁山蒙羞。我以為梁山上最漂亮的女人應該數小李廣花榮的妹子,也就是秦明之妻。看看花榮就知道了。如果有人感興趣,不妨編排部劇本「清風寨」,一定賣座。這些是題外話。
在《水滸》中,義是對仁的反撥。上樑山的一百零九條(不屏晁蓋於外)好漢中,除了神醫安道全,鐵面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紫髯伯皇甫端等手無縛雞之力的寥寥數人之外,哪個人手中沒有幾條人命?施耐庵所處的元末年代,已經仁至義盡。他的解剖刀,是以義為准則的。他的先生羅貫中的《三國》中,還塑造了個劉備,做為仁的偶像。仁字重如泰山,施耐庵想把它分解成忠義兩字,結果失敗了。仁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什麼?原來我以為是殺身成仁。但它不是。上樑山的好漢,本來很多都是可以殺身成仁的,但最後一個個都領了「投名狀」。關羽之義,宋江之忠,都是悲劇的結局。義與仁其實是對立的,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矛盾的部分。
而梁山眾好漢之義,顯然只是勾欄、瓦舍間的挺身而出的作為而已。在商業化發達的時代,義代表的只是面子。它已經淡化了關羽所執認的義中藏仁的蘊含。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那是仁義結合的最高境界,連一紙軍令狀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而那鬍子長得跟關羽一樣的美髯公朱仝放走晁蓋,則純粹只是為了一個義字。因為他得到過晁蓋的銀兩。
所以,義在《水滸》中,只是平民之間交往的一種游戲規則。「投名狀」就是這種游戲的契約。你上了梁山,大家都綁在一起,互不出賣,大家都是同志。宋江很明白這一點,為了解除這個契約的壓力,他於是選擇了招安這條路。他打出了「忠義」兩字,做為綠林與廟堂的平衡系數。但是,「忠」只是為了尋找仁與義的歸宿感而已。在江湖上,你要向廟堂遞獻「投名狀」,居廟堂之高者,未必願意接受。其中微妙之處,便在於朱貴說的「疑心」兩字。
因此,在江湖上,只有罪惡才是信任的基礎,沒人會去理會善良的。打抱不平不過是想把自己粉飾得善良一點。你想把自己打扮成綠林義士,你便得先去行凶,獲取一張「投名狀」,即賣身契。可憐林沖,欲為盜而不得。死在他手下的,沒有一個冤枉之鬼。也可憐楊志,江湖上繞了一圈,最後跟林沖的把兄魯智深也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所謂殊途同歸。這不是緣份,而是在冥冥之中,你必須去領取那份「投名狀」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想起美麗溫柔的張京娘,便不覺悲從中來。實際上,京娘才是林沖真正的「投名狀」!這張「投名狀」,使得多少大好男兒,欲哭無淚。
㈡ 投名狀的歷史記載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就有「投名狀」一說。《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專水亭施號箭屬林沖雪夜上樑山」寫王倫要求林沖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面禮。
小說原文描寫:林沖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伙,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沖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過。」王倫道:「與你三日限。若三日內有投名狀來,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內沒時,只得休怪。」林沖應承了,自回房中宿歇,悶悶不已。
㈢ 歷史上的龐青雲是什麼樣的人《投名狀》
晚清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五花八門的事層出不盡。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預示著清朝統治行將覆滅。
在同治九年,又發生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事情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文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文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後為了維系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這還不放心,一周之內,又連連派出大員參與審案。刑部尚書鄭敦謹,也奉旨與曾國藩同審。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文祥處決,剜了張文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的於以撫恤。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文祥是一個發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總是難以隱瞞的,紙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不顧官方史家的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一一公諸於眾。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斗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又奸佔了把兄弟的妻室,誘殺了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後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後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復審,卻始終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由於「刺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難免傳聞四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將「刺馬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 「太原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張汶祥為何「刺馬」?清廷給出的答案是「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民間則眾說紛紜,更有甚者,早在「刺馬」尚未結案時,上海就演出了「刺馬戲」。對此,當時官場老謀之士及近現代學者卻皆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刺馬」更像是一個政治事件——功德均微的馬新貽居然做上兩江總督與曾國藩平起平坐,聖恩何以如此眷顧?「刺馬案」剛發生便有傳言揭馬新貽曾遭賊俘、品行不端,難道早有預謀?據查張汶祥本是湘軍,而馬新貽上任後曾嚴厲懲治湘軍游勇,案發後清廷又派」湘軍老祖「曾國藩主審,這其中有何奧妙呢?
按照民間傳言和演義版本,張汶祥刺馬的根本緣由,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是為友復仇。至於故事詳情,最早的版本為馬新貽曾與竇一虎、張汶祥結為把兄弟,始誘降,繼出爾反爾,賣友求榮,殺了竇一虎並霸佔其老婆。張汶祥發誓復仇,終遂其願。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稗類鈔》中,老二竇一虎則名曹二虎。
有趣的是,在後世諸多版本當中,雖然故事大同小異,但「妻遭馬占」的這個綠帽倒霉蛋不斷更名,比如京劇有一個版本叫陳金威,另一個版本則是張汶祥自己。平江不肖生武俠名作《江湖奇俠傳》中喚鄭時,張徹的電影版名為黃縱,電視版則叫關雲寶。之所以列出上述舉證,並非無聊,而是想借「綠帽倒霉蛋」姓名的變遷說明「刺馬」歷經多年多人演義改編,文學意義早已遠勝歷史價值。
《刺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各個版本層出不窮,撲朔迷離。但事實上,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不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達出的正義或兄弟俠義上的問題,也不是叔嫂通姦之類吸引人們眼球的花邊內容,而是在於這個案子背後所隱藏著更大的政治軍事秘密,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十年,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而曾國藩攻陷天京後收繳了全部金銀,但所上繳朝廷的數額卻非常之少,便有傳言曾國藩有野心,於是慈僖太後先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接著召見過馬新貽,升其為兩江總督,之後馬便在其密旨的授權下開始了對湘軍的財政調查。就在馬新貽即將把太平天國財富去向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編者按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
映,該片的情節基礎、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張汶祥刺馬案」再度浮出水面。「刺馬」號稱「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兇手當場被捉,動機卻迷霧重重,迄今難有定論。《投名狀》表現的為兄復仇及政治陰謀,不過是歷史上眾多猜測中的兩個版本。本文詳述「刺馬案」前後經過,您不妨當一回福爾摩斯,看看能否破解這百年疑案。
-刺客交代了三點行刺動機,漏洞百出
1870年(同治九年)8月22日,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在箭場參加完閱射後步行回官署,剛走到官署後院門口,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人,一邊口呼冤枉,一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冷兵器時代的刺殺行動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荊軻刺秦王盡管挖空心思最終還是一去不復返。可是,就在檢閱完軍隊回家的路上,在成群的親兵隨從護衛下,堂堂的兩江總督竟被一個大街上竄出來的刺客刺中了,而且刺得非常到位,馬新貽第二天就斃命了。怪不得慈禧太後接到奏報後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更奇的還是刺客的供詞。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當過四年太平軍,其間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後來看到太平軍勢力不支,與時金彪趁機逃出,輾轉回到寧波,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親密。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佔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他只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吞煙自盡,馬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海盜們說他最講義氣,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泄私憤;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這份供詞漏洞百出,卻是官方認可的定讞,白紙黑字,簽字畫押,尚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民間流傳的說法:為兄弟復仇?為國家鋤奸?
張汶祥刺馬不惜性命處心積慮兩年,就出於這么簡單的動機?顯然不能服眾。因此從馬新貽被刺起,關於張汶祥的殺人動機就有很多種說法。
《清稗類抄》就搜羅了另外兩種:一說馬新貽在合肥辦團練曾被捻軍頭目張汶祥俘虜,張久欲投清,就放了馬新貽,並連同其友曹二虎、石錦標與馬結為異姓兄弟。後馬新貽編選張汶祥的降軍為山字營,並屢立戰功,很快就升遷到了安徽布政使,對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逐漸冷淡。這時正好曹二虎把妻子接來同住,馬見曹妻美貌,不僅設法騙奸,還誣陷曹二虎「通捻」將其捕殺。張汶祥為替二虎報仇,將馬刺殺。
另一種說法是,張汶祥最初與一個叫徐弁的同是太平軍李世賢部戰士。李世賢兵敗後,徐投奔馬新貽,成了馬的親兵,張汶祥則到寧波開小押店為生。一次,張到杭州訪徐,徐密告他說馬新貽正私通甘肅回王准備反清(馬新貽是回民),回王軍隊不日將南下,江浙一帶由馬負責征討。張汶祥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後又因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汶祥生計被斷,出於國仇私憤刺殺了馬新貽。
-「督撫不和」之說在審案過程中得到了官方討論
《清稗類抄》成書距刺馬案未久,可見這些說法產生很早,但都只在民間流傳,而馬死於「督撫不和」的說法卻得到了官方討論,此說是案件審理過程中由太常寺少卿王家璧正式提出的。
當時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惠衡犯了案子,歸馬新貽查辦。王家璧認為丁向馬「請托不行,致有此變」。他還說這個傳聞流傳很廣,而且傳播得很遠。丁日昌「本系矯飾傾險小人」,江南官員那麼多,大家偏偏懷疑他,未必是空穴來風。清廷向來鼓勵官員「風聞言事」,王家璧此舉也是人臣本分。但他的奏摺當時就遭到了主審官鄭敦謹的否定,鄭認為丁惠衡的案子始終都是丁日昌大義滅親,自行奏辦,不會向馬請托,當然也不會有懷恨殺人的事。事實的確如此,況且丁惠衡當時尚未投案,未經審理,更沒有被殺頭,丁日昌恐怕不至於因為走後門不成就動了殺心。
此外,章士釗認為:「夫文祥,官文書明明宣稱洪秀全余黨,粵捻兩通,而其報仇遠因,則在南田圍剿一役。」章先生所說的南田洪秀全余黨,在張汶祥的供詞中是海盜,與太平軍毫無干係。這很可能是章先生把張汶祥參加太平軍的經歷與海盜混淆了。說張汶祥為太平軍報仇,可能性似乎不大。
-湘軍集團是元兇的說法缺乏扎實的證據
馬新貽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案的說法起源也比較早,其中論述最全的是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他認為,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步做大,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於是慈禧把曾國藩調離兩江總督的位子,派馬新貽擔任,以牽制湘軍勢力。另外,馬還肩負著調查太平天國財寶去向的慈禧密令。馬的到任觸動了湘軍集團的利益,所以湘軍指使張汶祥刺殺了馬新貽。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映,高先生觀點多次出現於報刊網路,被認為最接近真實。但是仔細閱讀完高先生的著作後,很容易就會發現他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如作者說湘軍將領曾給張汶祥立碑。這是一條關鍵證據,可是出處在哪呢?不註明資料來源是史書大忌。而高先生的著作還有另一大硬傷,那就是小說化。如寫欽差張之萬等三位主審官欲將案件拖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人商議的具體情節、對話、各自表情動作,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如同親見,這顯然是一本歷史考證著作不應該有的。而細究之下,這些情節描寫竟然出自高陽的《慈禧大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相對照,就可知此言不虛。這就非常難以置信了,高陽先生雖然深諳清史,但是其最成功處在於小說,小說中真真假假,怎麼可以拿來做史料看呢?
此外高先生雖然指出了馬新貽死於湘軍主使的一些蛛絲馬跡,但並沒有給出任何確鑿證據,作者提出的一些理由也多經不起推敲。如慈禧密令馬新貽調查太平天國金銀的下落以及馬新貽上任前對兄長表示自己凶多吉少,這兩條關鍵證據,據作者所說,是得之於馬新貽後人,這就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所以馬新貽死於湘軍的說法,盡管存在這樣的可能,但還缺乏扎實的證據。
-此案牽扯麵太廣,傳奇因素眾多,真相已被淹沒
曾國藩的幕僚薛福成曾在日記中說:「或謂必有指使之人,或有以帷薄事疑馬公者。蓋謂汶祥奮不顧死,非深仇不至此也。」
張汶祥究竟受何人指使?是湘軍、太平軍還是海盜?如說因帷薄事(男女歡合之事)被殺,似乎又陷入了「漁色負友說」,此說如此盛行,原因何在呢?張汶祥的供詞是官方捏造的嗎?為什麼供詞中張會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如果張與馬並不認識,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張對馬懷有如此深仇大恨?如果張與馬相識,馬的遺折為什麼說自己是被「不識姓名之人」所刺?刑部尚書鄭敦謹審完案後未及回京復命就在途中上書以病乞罷,而他14年後才亡故。是因為未審出真相,羞於做官嗎?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刺馬案」剛發生不久就被改編成了戲文,被京劇、文明戲等各種藝術形式編演。1949年「刺馬」故事被搬上銀幕,此後在香港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而最新版本是陳可辛的《投名狀》。
○《投名狀》中有一個情節是太平軍蘇州守將變相自殺,死於劉德華扮演的清廷將領之手,這純屬虛構。事實上,淮軍攻破蘇州時太平軍的將領是慕王譚紹光。他16歲參加太平軍,後隸屬忠王李秀成,勇敢善戰。在蘇州保衛戰中,他在議事過程中被太平天國內部的叛徒刺殺。
㈣ 投名狀歷史背景介紹
什麼是「投名狀」?它就是叫你在進入綠林之後,再也別想有回歸之路的賣生契。它的解脫方式只有一個,那便是接受官方的招安。
林沖在梁山眾好漢中命運是最悲慘的,魯迅說對他除了同情之外,實在無話可說。所謂英雄末路。忍字上面一把刀,到了不能再忍的時候,於是長槍出手,血染山神廟,然後踏著漫天風雪,上了梁山。
林沖被逼上樑山,白衣秀士王倫對他又忌又嫌,這種心態是不得志的文人的通病。王倫上樑山有點莫名其妙,可能是考試不中,沒臉回鄉,怕老婆拿搓衣板抽他,因此只好上山落草。王倫怕林沖來投山寨,引火燒身,所以要重金送他下山,讓他另投別處。
林沖對王倫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伙,何故相疑?」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於是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稱『投名狀』。」
殺個人也不容易。人倒楣的時候,想上吊還找不到繩子。林沖等了三天,卻等到了個楊志,鬥了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惺惺惜惺惺,真令人潸然淚下。林沖在上樑山時,生命便已告結束。時勢不能造英雄,反而害了英雄。
順便說一下,三打祝家莊時,林沖生擒了扈三娘,本來他們倆應該是天生一對,但扈三娘卻被宋江許配給跟他一樣矮小的王英。象禵平、周通、王英這樣的好色之徒也恬居好漢之列,真讓梁山蒙羞。我以為梁山上最漂亮的女人應該數小李廣花榮的妹子,也就是秦明之妻。看看花榮就知道了。如果有人感興趣,不妨編排部劇本「清風寨」,一定賣座。這些是題外話。
在《水滸》中,義是對仁的反撥。上樑山的一百零九條(不屏晁蓋於外)好漢中,除了神醫安道全,鐵面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紫髯伯皇甫端等手無縛雞之力的寥寥數人之外,哪個人手中沒有幾條人命?施耐庵所處的元末年代,已經仁至義盡。他的解剖刀,是以義為准則的。他的先生羅貫中的《三國》中,還塑造了個劉備,做為仁的偶像。仁字重如泰山,施耐庵想把它分解成忠義兩字,結果失敗了。仁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什麼?原來我以為是殺身成仁。但它不是。上樑山的好漢,本來很多都是可以殺身成仁的,但最後一個個都領了「投名狀」。關羽之義,宋江之忠,都是悲劇的結局。義與仁其實是對立的,這是中國文化中最矛盾的部分。
而梁山眾好漢之義,顯然只是勾欄、瓦舍間的挺身而出的作為而已。在商業化發達的時代,義代表的只是面子。它已經淡化了關羽所執認的義中藏仁的蘊含。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那是仁義結合的最高境界,連一紙軍令狀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而那鬍子長得跟關羽一樣的美髯公朱仝放走晁蓋,則純粹只是為了一個義字。因為他得到過晁蓋的銀兩。
所以,義在《水滸》中,只是平民之間交往的一種游戲規則。「投名狀」就是這種游戲的契約。你上了梁山,大家都綁在一起,互不出賣,大家都是同志。宋江很明白這一點,為了解除這個契約的壓力,他於是選擇了招安這條路。他打出了「忠義」兩字,做為綠林與廟堂的平衡系數。但是,「忠」只是為了尋找仁與義的歸宿感而已。在江湖上,你要向廟堂遞獻「投名狀」,居廟堂之高者,未必願意接受。其中微妙之處,便在於朱貴說的「疑心」兩字。
因此,在江湖上,只有罪惡才是信任的基礎,沒人會去理會善良的。打抱不平不過是想把自己粉飾得善良一點。你想把自己打扮成綠林義士,你便得先去行凶,獲取一張「投名狀」,即賣身契。可憐林沖,欲為盜而不得。死在他手下的,沒有一個冤枉之鬼。也可憐楊志,江湖上繞了一圈,最後跟林沖的把兄魯智深也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所謂殊途同歸。這不是緣份,而是在冥冥之中,你必須去領取那份「投名狀」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想起美麗溫柔的張京娘,便不覺悲從中來。實際上,京娘才是林沖真正的「投名狀」!這張「投名狀」,使得多少大好男兒,欲哭無淚。
㈤ 電影《投名狀》中三位男主角: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影片的主題太沉重,還是聊一聊電影背後的歷史
不說這個故事的本身,因為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刺馬疑案,還是說歷史背景
這是公元1860年左右的事情,太平天國經歷血腥的天京之變內訌之後,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且給了清朝廷喘息之機,從此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走向了滅亡。這時候清廷自己的八旗軍已不堪使用,招募兵勇又拿不出錢來,他就讓漢族地主自行組織武裝練兵,並發出了誰能平定太平天國,不管這個人是哪個民族的人,就馬上封王的旨意,這時候的漢族官員以曾國藩為首,以及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紛紛在自己的家鄉組織民兵武裝,對抗太平軍,這就是所謂的湘軍、淮軍,影片中的牌坊昭示著這里是安徽,因此影片主人公所投奔的是當時的後起之秀淮軍。
影片開始的一仗,有些像湘軍江忠源部在廬州(合肥)與翼王石達開的一仗,江忠源因多次擊敗太平軍,引起了其他將領的妒嫉,他率所部人馬激戰之時,其他清軍如勝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在不遠處作壁上觀,但就是不救援,致使江忠源部全部戰死,江忠源這個湘軍早期的驍將也在這此役殞命。
蘇州戰役,在歷史上是有的,但與影片中講的並不完全一樣,太平軍的守將並不姓黃,而是慕王譚紹光,此人是太平天國後期主要的幾個年輕將領之一,太平軍統帥李秀成回救天京,派譚紹光留守蘇州,當時圍困蘇州的有李鴻章的淮軍三萬人、戈登的常勝軍三千多人,可譚紹光幾乎無法節制其他的將領,被納王郜永寬等人所殺,後獻城投降,本來誘降的戈登保證投降將領的人身安全,但是投降後,李鴻章卻立刻斬殺了降將納王郜永寬等人。
其實,蘇州之戰映射的應該是歷史上的安慶之戰,安慶才是天京的門戶,曾國藩指揮湘軍用圍長壕、結硬寨、打呆仗的苯辦法,圍困安慶18個月,城裡城外都堅持不下去了,曾國藩的得力軍師胡林翼心力交瘁而亡,但曾文正公還是咬牙堅持到了最後,死死困住城內的孤軍,而外圍的太平軍陳玉成等諸援軍被一一阻截,始終打不進來。最終攻破安慶,憤恨以久湘軍在城中大肆屠殺,俘虜和投降的太平軍全被關在瓮城中用箭射死,只有一小隊先期投降的太平軍倖免,被收編,但這裡面竟然出了一個後來大名鼎鼎、煙台人更是熟知的北洋艦隊的指揮丁汝昌。
㈥ 歷史上的龐青雲
根據最多的說法:《投名狀》改編自「刺馬案」,因此龐青雲可對應歷史上的馬新貽。
龐青雲是版2007年上映的港權產電影《投名狀》中的主要人物,由李連傑出演。龐青雲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性格復雜的清軍將領,後來與結義兄弟反目被殺死。
《投名狀》改編自「刺馬案」,因此龐青雲可對應歷史上的馬新貽,姜午陽對應張汶祥,趙二虎則對應曹二虎。
(6)歷史上有哪些投名狀擴展閱讀:
龐青雲,一個滿懷報復(野心),百折不撓,一生如履薄冰,卻始終寄望通過任何機會實現自己目標的清廷軍官。從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可以說龐青雲也是重情重義的。
他狠毒,卻不陰險,有韜略卻並不工於算計。際遇之中,他結識了土匪趙二虎和姜午陽,並得此二人之福運,一路青雲直上,雖歷經苦難險阻卻始終能夠化險為夷,攻無不克。
其實他的信念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在一個黑暗而又矛盾的社會,確立的一個矛盾的目標,一個矛盾的信念,他想用矛盾的辦法解決這個矛盾,可他失敗了,因為那樣的社會不允許那樣的信念。龐青雲的出發點沒有錯,卻不可能成功,他沒有看清那個時代——只有反抗才能成功。
參考資料:網路——龐青雲
㈦ 投名狀中的三位主角:龐青雲,趙二虎,姜武陽。在歷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啊
晚清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五花八門的事層出不盡。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預示著清朝統治行將覆滅。
在同治九年,又發生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事情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文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文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後為了維系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這還不放心,一周之內,又連連派出大員參與審案。刑部尚書鄭敦謹,也奉旨與曾國藩同審。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文祥處決,剜了張文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的於以撫恤。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文祥是一個發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總是難以隱瞞的,紙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不顧官方史家的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一一公諸於眾。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斗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又奸佔了把兄弟的妻室,誘殺了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後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後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復審,卻始終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由於「刺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難免傳聞四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將「刺馬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 「太原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張汶祥為何「刺馬」?清廷給出的答案是「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民間則眾說紛紜,更有甚者,早在「刺馬」尚未結案時,上海就演出了「刺馬戲」。對此,當時官場老謀之士及近現代學者卻皆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刺馬」更像是一個政治事件——功德均微的馬新貽居然做上兩江總督與曾國藩平起平坐,聖恩何以如此眷顧?「刺馬案」剛發生便有傳言揭馬新貽曾遭賊俘、品行不端,難道早有預謀?據查張汶祥本是湘軍,而馬新貽上任後曾嚴厲懲治湘軍游勇,案發後清廷又派」湘軍老祖「曾國藩主審,這其中有何奧妙呢?
按照民間傳言和演義版本,張汶祥刺馬的根本緣由,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是為友復仇。至於故事詳情,最早的版本為馬新貽曾與竇一虎、張汶祥結為把兄弟,始誘降,繼出爾反爾,賣友求榮,殺了竇一虎並霸佔其老婆。張汶祥發誓復仇,終遂其願。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稗類鈔》中,老二竇一虎則名曹二虎。
有趣的是,在後世諸多版本當中,雖然故事大同小異,但「妻遭馬占」的這個綠帽倒霉蛋不斷更名,比如京劇有一個版本叫陳金威,另一個版本則是張汶祥自己。平江不肖生武俠名作《江湖奇俠傳》中喚鄭時,張徹的電影版名為黃縱,電視版則叫關雲寶。之所以列出上述舉證,並非無聊,而是想借「綠帽倒霉蛋」姓名的變遷說明「刺馬」歷經多年多人演義改編,文學意義早已遠勝歷史價值。
《刺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各個版本層出不窮,撲朔迷離。但事實上,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不是因為這個故事所傳達出的正義或兄弟俠義上的問題,也不是叔嫂通姦之類吸引人們眼球的花邊內容,而是在於這個案子背後所隱藏著更大的政治軍事秘密,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十年,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而曾國藩攻陷天京後收繳了全部金銀,但所上繳朝廷的數額卻非常之少,便有傳言曾國藩有野心,於是慈僖太後先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接著召見過馬新貽,升其為兩江總督,之後馬便在其密旨的授權下開始了對湘軍的財政調查。就在馬新貽即將把太平天國財富去向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編者按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
映,該片的情節基礎、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張汶祥刺馬案」再度浮出水面。「刺馬」號稱「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兇手當場被捉,動機卻迷霧重重,迄今難有定論。《投名狀》表現的為兄復仇及政治陰謀,不過是歷史上眾多猜測中的兩個版本。本文詳述「刺馬案」前後經過,您不妨當一回福爾摩斯,看看能否破解這百年疑案。
-刺客交代了三點行刺動機,漏洞百出
1870年(同治九年)8月22日,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在箭場參加完閱射後步行回官署,剛走到官署後院門口,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人,一邊口呼冤枉,一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冷兵器時代的刺殺行動技術含量要求非常高,荊軻刺秦王盡管挖空心思最終還是一去不復返。可是,就在檢閱完軍隊回家的路上,在成群的親兵隨從護衛下,堂堂的兩江總督竟被一個大街上竄出來的刺客刺中了,而且刺得非常到位,馬新貽第二天就斃命了。怪不得慈禧太後接到奏報後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更奇的還是刺客的供詞。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當過四年太平軍,其間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後來看到太平軍勢力不支,與時金彪趁機逃出,輾轉回到寧波,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親密。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佔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他只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吞煙自盡,馬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海盜們說他最講義氣,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泄私憤;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這份供詞漏洞百出,卻是官方認可的定讞,白紙黑字,簽字畫押,尚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民間流傳的說法:為兄弟復仇?為國家鋤奸?
張汶祥刺馬不惜性命處心積慮兩年,就出於這么簡單的動機?顯然不能服眾。因此從馬新貽被刺起,關於張汶祥的殺人動機就有很多種說法。
《清稗類抄》就搜羅了另外兩種:一說馬新貽在合肥辦團練曾被捻軍頭目張汶祥俘虜,張久欲投清,就放了馬新貽,並連同其友曹二虎、石錦標與馬結為異姓兄弟。後馬新貽編選張汶祥的降軍為山字營,並屢立戰功,很快就升遷到了安徽布政使,對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逐漸冷淡。這時正好曹二虎把妻子接來同住,馬見曹妻美貌,不僅設法騙奸,還誣陷曹二虎「通捻」將其捕殺。張汶祥為替二虎報仇,將馬刺殺。
另一種說法是,張汶祥最初與一個叫徐弁的同是太平軍李世賢部戰士。李世賢兵敗後,徐投奔馬新貽,成了馬的親兵,張汶祥則到寧波開小押店為生。一次,張到杭州訪徐,徐密告他說馬新貽正私通甘肅回王准備反清(馬新貽是回民),回王軍隊不日將南下,江浙一帶由馬負責征討。張汶祥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後又因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汶祥生計被斷,出於國仇私憤刺殺了馬新貽。
-「督撫不和」之說在審案過程中得到了官方討論
《清稗類抄》成書距刺馬案未久,可見這些說法產生很早,但都只在民間流傳,而馬死於「督撫不和」的說法卻得到了官方討論,此說是案件審理過程中由太常寺少卿王家璧正式提出的。
當時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惠衡犯了案子,歸馬新貽查辦。王家璧認為丁向馬「請托不行,致有此變」。他還說這個傳聞流傳很廣,而且傳播得很遠。丁日昌「本系矯飾傾險小人」,江南官員那麼多,大家偏偏懷疑他,未必是空穴來風。清廷向來鼓勵官員「風聞言事」,王家璧此舉也是人臣本分。但他的奏摺當時就遭到了主審官鄭敦謹的否定,鄭認為丁惠衡的案子始終都是丁日昌大義滅親,自行奏辦,不會向馬請托,當然也不會有懷恨殺人的事。事實的確如此,況且丁惠衡當時尚未投案,未經審理,更沒有被殺頭,丁日昌恐怕不至於因為走後門不成就動了殺心。
此外,章士釗認為:「夫文祥,官文書明明宣稱洪秀全余黨,粵捻兩通,而其報仇遠因,則在南田圍剿一役。」章先生所說的南田洪秀全余黨,在張汶祥的供詞中是海盜,與太平軍毫無干係。這很可能是章先生把張汶祥參加太平軍的經歷與海盜混淆了。說張汶祥為太平軍報仇,可能性似乎不大。
-湘軍集團是元兇的說法缺乏扎實的證據
馬新貽死於湘軍集團策劃的政治謀殺案的說法起源也比較早,其中論述最全的是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他認為,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步做大,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於是慈禧把曾國藩調離兩江總督的位子,派馬新貽擔任,以牽制湘軍勢力。另外,馬還肩負著調查太平天國財寶去向的慈禧密令。馬的到任觸動了湘軍集團的利益,所以湘軍指使張汶祥刺殺了馬新貽。
隨著電影《投名狀》的上映,高先生觀點多次出現於報刊網路,被認為最接近真實。但是仔細閱讀完高先生的著作後,很容易就會發現他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如作者說湘軍將領曾給張汶祥立碑。這是一條關鍵證據,可是出處在哪呢?不註明資料來源是史書大忌。而高先生的著作還有另一大硬傷,那就是小說化。如寫欽差張之萬等三位主審官欲將案件拖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人商議的具體情節、對話、各自表情動作,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如同親見,這顯然是一本歷史考證著作不應該有的。而細究之下,這些情節描寫竟然出自高陽的《慈禧大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兩相對照,就可知此言不虛。這就非常難以置信了,高陽先生雖然深諳清史,但是其最成功處在於小說,小說中真真假假,怎麼可以拿來做史料看呢?
此外高先生雖然指出了馬新貽死於湘軍主使的一些蛛絲馬跡,但並沒有給出任何確鑿證據,作者提出的一些理由也多經不起推敲。如慈禧密令馬新貽調查太平天國金銀的下落以及馬新貽上任前對兄長表示自己凶多吉少,這兩條關鍵證據,據作者所說,是得之於馬新貽後人,這就使其可靠性大打折扣。所以馬新貽死於湘軍的說法,盡管存在這樣的可能,但還缺乏扎實的證據。
-此案牽扯麵太廣,傳奇因素眾多,真相已被淹沒
曾國藩的幕僚薛福成曾在日記中說:「或謂必有指使之人,或有以帷薄事疑馬公者。蓋謂汶祥奮不顧死,非深仇不至此也。」
張汶祥究竟受何人指使?是湘軍、太平軍還是海盜?如說因帷薄事(男女歡合之事)被殺,似乎又陷入了「漁色負友說」,此說如此盛行,原因何在呢?張汶祥的供詞是官方捏造的嗎?為什麼供詞中張會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如果張與馬並不認識,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張對馬懷有如此深仇大恨?如果張與馬相識,馬的遺折為什麼說自己是被「不識姓名之人」所刺?刑部尚書鄭敦謹審完案後未及回京復命就在途中上書以病乞罷,而他14年後才亡故。是因為未審出真相,羞於做官嗎?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蜂起、真相難求。也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刺馬案」剛發生不久就被改編成了戲文,被京劇、文明戲等各種藝術形式編演。1949年「刺馬」故事被搬上銀幕,此後在香港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張徹1973年導演的《刺馬》。而最新版本是陳可辛的《投名狀》。
○《投名狀》中有一個情節是太平軍蘇州守將變相自殺,死於劉德華扮演的清廷將領之手,這純屬虛構。事實上,淮軍攻破蘇州時太平軍的將領是慕王譚紹光。他16歲參加太平軍,後隸屬忠王李秀成,勇敢善戰。在蘇州保衛戰中,他在議事過程中被太平天國內部的叛徒刺殺。
㈧ 什麼是投名狀有歷史由來嗎
投名狀
名詞解釋
可以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投名狀》在古代就是忠專誠之證,意思是屬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所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就今天而言就是提出申請。
具體可以參見水滸傳裡面林沖還是楊志等人入梁山的情節。
在水滸中,林沖等要入伙,原梁山的人就要他們殺個人,拿人頭作投名狀。可以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
後來很多小說也引用了這一設定。
無論是哪路英雄,要入那水泊梁山,得交個投名狀來。
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沖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面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沖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過。
㈨ 投名狀有歷史由來嗎
投名復狀 名詞解釋
可以制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投名狀》在古代就是忠誠之證,意思是加入一個組織前,以該組織認可的行為表示忠心,所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就今天而言就是提出申請。
具體可以參見水滸傳裡面林沖還是楊志等人入梁山的情節。
在水滸中,林沖等要入伙,原梁山的人就要他們殺個人,拿人頭作投名狀。可以理解為……入黑道的申請書等。
後來很多小說也引用了這一設定。
無論是哪路英雄,要入那水泊梁山,得交個投名狀來。
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沖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面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沖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過。
㈩ 電影《投名狀》反映的是清朝什麼時候的歷史背景啊
清末同治年間
《投名狀》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刺馬是指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汶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後為了維系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汶祥處決,剜了張汶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地予以撫恤。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汶祥是一個發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總是難以隱瞞的,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斗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拜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奸佔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誘殺了拜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後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