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征里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長征里的著名人物有朱德,周恩來,毛澤東,王若飛,彭德懷。具體介紹如下:專
1、朱德。字玉屬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2、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蘇淮安人,籍貫浙江紹興。
3、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4、王若飛。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出生於貴州安順,傑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
5、彭德懷。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⑵ 有哪些八路軍的故事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戰場後首戰大捷,同時也是全國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八路軍出師華北挺進山西之際,日軍第5師團在察哈爾派遣軍的配合下,正沿平綏路進攻長城沿線,企圖南下進攻太原,奪取山西腹地,並從右翼配合華北方面軍在平漢路的作戰。中國第2戰區制定了沿長城各隘阻擊日軍的作戰計劃,在平型關方面,決心集合重兵殲滅來犯之敵,並請求八路軍配合側擊日軍。為了配合友軍作戰,保衛山西,振奮八路軍軍威,八路軍115師成功進行了平型關伏擊戰,取得首戰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據作戰計劃,八路軍115師開赴平型關附近。平型關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晉東北的一個咽喉要道,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左側有東跑池、老爺廟等制高點,右側是白崖台等山嶺。在關前,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狹窄溝道,是伏擊殲敵的理想戰場。22日,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一部,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並佔領東跑池地區。23日,115師決心抓住日軍驕橫、疏於戒備的弱點,利用平型關東北的有利地形,以伏擊手段殲敵,並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進行深入的戰斗動員。24日深夜,115師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進入白崖台等預置好的戰斗陣地。25日拂曉,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乘汽車100餘輛,附輜重大車200餘輛,沿靈丘——平型關公路由東向西開進。7時許,該部全部進入第115師預伏陣地。第115師抓住戰機,立即命令全線開火,並乘敵陷於混亂之際,適時發起沖擊。115師一部殲敵先頭,阻其沿公路南竄之路;一部分割包圍日軍後尾部隊,斷其退路;一部沖過公路迅速搶占老爺廟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斷先期佔領東跑池的日軍回援;一部阻斷日軍第五師團派出的增援部隊。經過激烈戰斗,全殲被圍日軍,大獲全勝。
此戰,取得重大戰果。八路軍115師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一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平型關大捷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隊節節後退的形勢下,有力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消息傳開,全國各界莫不歡欣鼓舞,紛紛發來賀信賀電,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同時在整個戰略上,為忻口作戰贏得了准備時間,有效地鉗制了日軍第5師的行動,並且從側翼支援了平漢路的作戰。
張思德的故事
心裡總想著同志 張思德同志在革命隊伍里是關心同志,愛護戰友的模範。他心裡總想著同志,時時處處都是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為重。他常說:「同志們都是為打日本、救中國來到部隊的。革命隊伍里的人,應該互相幫助。我們要多想人民,多想同志,多做工作,少考慮個人。」 一個冬天的早晨,張思德起床以後,推開窯門,看到啞巴炊事員老王在擔水上山,那走路的樣子顯得很吃力。張思德跟著老王來到了伙房。他把窯前放著的一個榆木疙瘩搬過來,扶老王坐在上面,伸手就要給他脫鞋,老王不肯,想攔沒攔住,鞋被脫下來了。只見老王的腳上裂了好幾條大口子,上面還滲著血。看著老王若無其事的樣子,張思德心裡一陣心疼。 老王是長征過來的老同志,他雖然不能說話,但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每天早晨,戰士們起床出操之前,他早就起來忙淘米做飯;晚上戰士們都睡下了,他還在劈柴、磨面。每當戰士們練兵、生產時,他都把熱騰騰的飯菜擔到山上、場里。通信班的戰士外出送信,他就特地把飯菜放在鍋里,不管什麼時候回來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這是一個多麼好的同志啊! 他往灶里添了幾把柴,往鍋里添了幾瓢水,燒了一盆熱水。替老王把腳洗干凈,然後塗上一些豬油,再把自己的毛襪子給他穿上。第二天,張思德又從老鄉那裡打聽到一個土方:把土豆搗成糊糊塗在口子上,可以治凍瘡。於是,張思德一連幾天,給老王洗好腳,塗上土豆糊糊,一直到口子完全好了為止。 在延安的時候,因為糧食不足,戰士們飯都吃不飽。通信班的戰士都是些年青人,再加上經常外出送信走遠路,飯量都比較大。為了讓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飯時,張思德吃到一半,就不聲不響撂下飯碗,提起水桶去打水,實際上是讓別人多吃一些。一次,兩次、同志們沒有注意,時間一長,張思德的這個秘密就被大家發現了。 一個星期天,張思德跑出去幾十里地,從一個水坑裡撈來一些小魚。沒有油,他就把這些魚洗凈曬干。用火烤好,讓大家會頓餐。當大家吃得正香的時候,他又要去打開水。可是,這回水桶讓副班長先拿走了。張思德只好轉身回來。他發現自己碗里不知道誰給他放了幾個黑面饃饃。他明白了,這是同志們想讓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細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個饃饃,剩下的放回盆里,剛要走開,被戰士小韓一把拉住了。小韓激動地說:「班長,你別再瞞著我們了。我們都知道了。」張思德說:「我吃飽了。」小韓把張思德拽回來,把那幾個饃饃硬塞給了張思德。小韓說:「班長,咱們有福同享,有苦同當,你不要一個人餓著肚子,省下讓我們吃,」張思德看實在不能推開了,就把幾個饃饃掰成12份,分給全班戰士每人一份,才算平息了這場「風波」。 張思德關心同志、幫助同志的故事很多,說也說不完。他總是心裡想著同志,充分體現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思想。
⑶ 抗戰八路軍英雄有哪些
佟麟閣: 誓死堅守陣地的抗敵英雄
英勇抗日的愛國將領——趙登禹
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馬本齋
戰斗在日寇鐵蹄下的女共產黨員——張宗蘭
智勇雙全喪敵膽——包森
抗聯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將盪氣回腸——葉成煥
抗日怒火燃赤心——馬耀南
冀中平原的「呂司令」:呂正操
陝西抗日名將許權中
「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
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
「打仗數第一」——陳錫聯
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
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
鐵骨錚錚抗日到底——夏雲傑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爆破英雄馬立訓
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
寧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
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趙尚志
文武兼備一代英才——彭雪楓
「太行浩氣傳千古」——左權
鋼鐵戰士——楊靖宇
「甘將熱血沃中華」——趙一曼
狼牙山五壯士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 中國人民的朋友——約瑟夫·史迪威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 浩氣彌天的馬定夫
· 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鄭洞國
· 指揮長沙會戰的抗日將領——薛岳
· 著名抗日將領——范子俠
· 新四軍抗日名將——羅忠毅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 以死報國的抗日名將戴安瀾
· 抗日英雄——呂正操
· 寧死不屈的東北抗聯——八女投江
· 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
· 我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譚政
· 抗日名將楊成武
· 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陳嘉庚
· 傳奇戰將——陳賡
· 迎風傲霜不老松——黃克誠
· 為抗日戰斗到生命最後一息的魏拯民
· 東北抗日聯軍優秀指揮員——汪亞臣
· 積極抗日的愛國將領---鄧寶珊
· 鏡泊英雄——陳翰章
· 台兒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以身報國的抗戰名將——張自忠
· 抗日女傑——李林
· 聲震忻口的抗日將軍——衛立煌
· 與陣地共存亡的抗日將領——佟麟閣
· 抗日壯士英氣沖天——董天知
· 堅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打仗數第一」——陳錫聯
· 「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劉老莊連
· 抗日赤心日月可鑒——許亨植
· 俠肝義膽破「圍剿」——曹亞范
·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
· 爆破英雄馬立訓
· 出奇制勝大將風范——粟裕
· 夜襲戰斗常勝英雄——桂干生
· 冉庄地道戰組織者——張森林
· 大刀英雄——任常倫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雲
⑷ 抗戰時期英雄人物有哪些
楊靖宇
人物生平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後,當殘忍的鬼子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於河南省確山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李灣村窮苦農民家庭。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張貫一、乃超。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斗爭時,改名楊靖宇。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範」。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