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良政與劣政有哪些區別
國家富裕了,社會公平了,就屬於良政,經濟發現了,但百姓遭殃了,那就屬於劣政。
② 中國歷史上的名相有哪些
1、齊國名相管仲: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2、秦國名相商鞅: 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3、秦朝名相李斯: 戰國時楚國上蔡人,是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後輔助秦始皇統一中國,官至丞相,為秦始皇定郡縣之制,下令焚書坑儒,以小篆為標准統一文字。秦始皇死後,李斯聽從趙高陰謀,矯詔殺太子扶蘇,立胡亥。秦二世繼位後,趙高專權,污衊李斯謀反,李斯被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4、西漢名相蕭何:西漢初年政治家。秦沛(今江蘇沛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佐劉邦(見漢高祖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劉邦為漢王,以蕭何為丞相,蕭何推薦韓信為大將軍。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侍太子,為法令約束,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漢代建立後,以他功最高封為侯。採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5、蜀國名相諸葛亮: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千百年來一直做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6、初唐名相房玄齡:唐代初年名相。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18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貞觀三年(629)二月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十一年封梁國公。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曾受詔重撰《晉書》。太宗征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二十二年病逝。
7、大唐名相狄仁傑:唐代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家。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
8、北宋名相寇準: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景德元年稱相。時值遼兵來攻,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戰,與遼訂「澶淵之盟」,後王欽若陷害寇準,被罷相。寇準居官清廉,為世代楷模,他終生不蓄錢財,家中無歌伎,「有官居鼎鼎,無宅起樓台」,是時人對他的形容。
9、元代名相耶律楚材:出身於契丹貴族家庭,生長於燕京(今北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成吉思汗時,被召用,隨後雙扈主西征,觀天象,卜吉凶,力勸成吉思汗不要妄殺無辜,得成吉思汗信任,遂為成吉思汗股肱大臣,尊寵至極。耶律楚材,上諫針貶時弊,保江山穩定,改革稅制,武功文治,使蒙古統法者收到極盛之效。
10、明代名相張居正: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萬曆初年,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為首輔。當時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決,前後當國10年,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隱瞞的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亦頗有成效。萬曆十年(1582年)卒,贈上柱國,謚文忠。死後不久即被宦官張誠及守舊官僚所攻訐,籍其家;至天啟時方恢復名譽。張居正作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沒有貿然全面整頓財政,避開了統治勢力的「痛處」,改革成功,國富民安於一時。張居正作為一代宰相,為國於民鞠躬盡瘁。
③ 歷史上有哪些正直的人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④ 劣政與良政有哪些區別
控制不住局勢的就是劣政,控製得住的就是良!
⑤ 鹿泉市寺家莊鎮東良政村名字來歷
可以查詢鹿泉年鑒或歷史材料。
⑥ 歷史上有哪些良相呢
文膽武略 官場楷模 曾國藩
房玄齡,大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長的宰相。他為人多智,有奇謀,人稱“房謀”。隋時,人皆言隋祚長久,唯房玄齡慨然而憂,一語道破天下事:“今雖清平,其亡蹺足可待。”雲破日出,便走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為幕府謀主,助李世民掃平群雄,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玄武門事變,他是主謀,翦除太子,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 作為大唐宰相的房玄齡,貞觀元年,圖治安民,不遺餘力,得太宗殊遇,被譽為“漢之蕭何”,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王妃,如此功績,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⑦ 歷史上都有哪些人曾經垂簾聽政
最早的「垂簾聽政」始於何時?誰是始作俑者?「垂簾聽政」的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如果皇帝去世後,嗣君年幼,則可由小皇帝的母親輔政,幫助處理國家大事,被稱之為「女主臨朝稱制」。歷史上最早「臨朝稱制」的女主應是戰國時期秦國秦惠文王的的姬妾羋八子,即後來的宣太後。
羋是楚國的國姓,八子是封號。在秦國的後宮,八子的地位居於中下游,當時秦國後宮分為八級——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秦惠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去世,年輕的太子盪即位。羋八子和兒子嬴稷被送去了燕國當了人質。三年後,秦武王死於意外後,羋八子在燕國的支持下,和自己的異父弟魏冉一起扶持嬴稷登上了皇位,成為秦昭王。她因而成為「宣太後」。
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宣太後羋八子也就在秦國臨朝稱制了四十一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臨朝稱制」的女主。 其後,西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又成為大一統王朝中首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後。惠帝去世後,呂雉就正式臨朝代行天子之權,成為西漢真正的掌權者。為此,《史記》《漢書》等正史為她專門立了帝王資格的「本紀」。 唐朝著名的女皇武則天在稱帝前,也曾搞過垂簾聽政。據《舊唐書·高宗本紀》記載:自從誅殺上官儀後,高宗每次臨朝,則天皇後都垂簾於御座之後,參與處理國家大小政事,人稱「二聖」。當然,她後來還突破了這道簾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女皇帝。 歷史上記載垂簾聽政的史料不少,《宋史·禮志二十》:「乾興元年,真宗即位,輔臣請與皇太後權同聽政。禮院議:自四月內東門小殿垂簾,兩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時召學士亦許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後權同聽政。三省、樞密院聚議……曾布曰:『今上長君,豈可垂簾聽政?請如嘉佑故事。』」 《後妃傳下·哲宗昭慈聖獻高皇後》:「帝聞事急,詔禪位元子,太後垂簾聽政……朱勝非等誘以復辟,命王世修草狀進呈。太後喜曰:『吾責塞矣。』乃以手札趣帝還宮,即欲撒簾。帝令勝非請太後一出御殿,乃命撒簾。是日,上皇太後尊號。」《元史·後妃傳·定宗欽淑皇後》:「定宗崩,後抱子失列門垂簾聽政者六月。」《清史稿·後妃傳·孝欽顯皇後》:「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後御養心殿,垂簾聽政。」 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去世後,有了我們最為熟悉的慈禧垂簾聽政,她垂簾聽政之途,操縱同治、光緒兩朝皇帝,把持朝政長達四十七年,是中國歷史上垂簾聽政時間最長的人。
載淳舉行了象徵式的登極典禮,兩宮皇太後就立即以皇帝的名義發出上諭,令大臣匯編以往各代皇太後臨朝預政事跡,並美其名為《治平寶鑒》,作為一本垂簾聽政的歷史依據。於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們攜載淳到養心殿東暖閣,正式垂簾聽政,設兩太後寶座在皇帝寶座之後,中間以八扇黃屏風隔開。為使此舉更具合法性,恭親王等人還制定了《垂簾章程》。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載淳成年後,兩宮皇太後被迫撤簾歸政。 但同治帝親政不及兩年,就因病而死。因無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設計擇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載湉繼位,使兩宮皇太後二次垂簾終又得逞。至1881年(光緒七年)慈安皇太後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簾聽政。
⑧ 為什麼說中國的政制是良政
中國人活了5000年,仍然是一個幼稚,長不大的民族。
丘吉爾說,英國是一個成熟的民族。
我們是和諧社會,我不解釋。
⑨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政治家
殷商:伊尹;西周:周公旦,呂尚;東周:春秋-管仲,孫叔敖,子產,李悝,范蠡;戰國-田文,內無忌,容趙勝,黃歇,商鞅,蘇秦,張儀,呂不韋;秦:李斯;漢: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三國:曹操,諸葛亮;東晉:謝安,王導;北魏:拓拔宏;唐:李世民,武則天,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禇隧良,姚崇,宋璟;宋: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包拯,富弼,元:耶律楚材,忽必烈;明:劉伯溫,張居正,清:奴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康熙,雍正,乾隆 呂不韋,曹操,房玄齡,王安石,司馬光 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唐太宗,康熙,毛澤東,鄧小平,劉伯承,朱德,贏政,劉徹,朱棣
⑩ 求歷史上一個重大事件
靖難之役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長子早亡)為皇太孫。洪武三朱允炆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孫時,就對諸藩王不滿,曾與他的伴讀黃子澄商量削藩對策。即帝位後,採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後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並令諸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皇族內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將臣監視朱棣,並乘機逮捕之。朱棣得到這一消息,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因此,歷史上稱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的爭奪戰爭為「靖難之役」。 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朝廷則在各方面都占壓倒性優勢。所以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於北平。朱棣採取內線作戰,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 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於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經過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之後,朝廷也無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 倖存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13萬伐燕。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戰),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不備,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於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建文帝聽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 李景隆本是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將,並調各路軍馬,共計50萬,進抵河澗駐扎。當朱棣偵知李景隆軍中的部署後,笑著說,兵法有五敗,李氏全犯了,其兵必敗無疑,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離心;兵將不適北平霜雪氣候,糧草不足;不計險易,深入趨利;求勝心切,剛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無;所部盡是烏合之眾,且不團結。為了引盧溝橋誘南軍深入,朱棣決計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並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只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還撤去了盧溝橋的守兵。 朱棣這一招果然靈驗,李景隆聽說朱棣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於十月直趨北平城下。經過蘆溝橋時見無守兵,禁不住歡喜,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這時朱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部署,拚死守衛。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殺入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 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朱棣攻破大寧 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並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於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建文帝為大臣所蒙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會同郭英、吳傑等集合兵將60萬眾,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北)。朱棣命令張玉、朱能、陳亨、丘福等率軍十餘萬迎戰於白溝河。戰鬥打得十分激烈,燕軍一度受挫。但南軍政令不一,不能乘機擴大戰果。燕軍利用有利時機,力挫南軍主將,南軍兵敗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軍跟蹤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從德州逃到濟南。朱棣率燕軍尾追不舍,於濟南打敗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餘萬眾。濟南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復德州。 李景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建文帝采黃子澄之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又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軍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滄州,為燕軍所敗。十二月,燕軍進至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一帶。盛庸率南軍於東昌(今山東聊城),嚴陣以待。 燕軍屢勝輕敵,被南軍大敗,朱棣親信將領張玉死於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借朱能援軍的接應才得以突圍。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兵敗後,朱棣總結說:東昌之役,接戰即退,前功盡棄,今後不能輕敵,不能退卻,要奮不顧身,不懼生死,打敗敵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 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主要在河北、山東。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南京宮廷里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南京城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手下謀士也勸朱棣勿攻城邑,越過山東,以迅速行動直趨金陵,金陵勢弱無備,必可成功。於是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金陵。朱棣據此決定舉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南下追截。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於齊眉山(今安徽靈璧縣境),燕軍大敗。雙方相持於淝河。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議的影響,把徐輝祖所率領的軍隊調回南京,削弱了前線的軍事力量,南軍糧運又為燕軍所阻截,燕軍抓住時機,大敗南軍於靈璧,僅俘獲南軍將領即幾百人。自此,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要地,准備強渡長江。這時,朱棣之子朱高煦引番騎趕到,燕軍軍勢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同燕王議和,被拒絕。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鎮江守將降城,朱棣率軍直趨金陵。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為朱棣開門迎降。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敗藉。但自濟南保衛戰後,南軍主力屯駐德州,相機出擊,以遏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雖以朱棣之善用兵,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的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朱棣未克山東,故雖屢戰屢勝,激戰兩年半,卻始終未能打開局面。等到他越過山東,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 不過,朱棣撇下山東,徑直南下,實屬鋌而走險。南北朝時,劉宋皇帝劉義隆進攻北朝的魏國,而北魏以它的國力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雄才大略,在擊破劉宋黃河一線之軍後,開始兵分五路,大舉向南反擊,長驅江淮,兵臨瓜步,飲馬長江,當時北魏太武帝達到了震懾南朝的目的,而未敢渡江以爭江南。反觀,朱棣的這種戰術也只能在那時特殊的形勢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殺功臣後,明廷已無堪與朱棣相匹敵的將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無恐。其次,「靖難之役」在那個時代的觀念中,純屬一家一姓內部之爭,所以建文帝雖一再下詔「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歸順燕軍者多。不然,朱棣孤軍南下,建文帝只需堅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師會合,山東方面則截斷燕軍的補給線和退路,那樣的話,朱棣處境勢必極其危險。因此,換上另一人,換上另一種背景,則斷不敢冒險採取這種戰術,置山東於不顧。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發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或雲建 文帝由地道出亡,落發為僧,雲游天下,傳說他於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又有一說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當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殺戮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殺掉: 「命赤其族,籍其鄉,轉相扳染,謂之瓜蔓抄,村裡為墟。」有「讀書種子」之謂的方孝孺,因不肯為朱棣撰寫即位詔書,九族全誅,這還沒完,又將其朋友門生作為一族全部殺掉,十族共誅873人。這次清洗極為殘酷,共有數萬人慘死於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為嚴重,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當為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