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唯物史觀三個基本原理
第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二,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第三,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唯物史觀三個基本原理
1唯物史觀基本原理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方法論:要樹立實踐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會現象時,要尊重社會實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同時要確立先進的正確的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反對落後的消極的社會意識,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所謂社會基本矛盾是指在社會這個有機體的無數矛盾中,起著本源的總制動作用的那個矛盾,也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在一切社會中都存在的制約社會其他矛盾及其運動的矛盾,即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
㈡ 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形成、發展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形成、發展過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恩格斯1892年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英文版導言中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 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 「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修正為經濟唯物論。
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㈢ 歷史唯物主義三觀的七個原理
具體如下:
【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社會存在關系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階級斗爭和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定義】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
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理論,是科學的歷史觀。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歷史唯物主義為德國哲學家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俄國哲學家列寧評價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修正為經濟唯物論。
㈣ 歷史唯物主義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任何一種對於馬克思的理解都是處於一定歷史語境中的,其詮釋的有效性一定是「歷史的」。當目前的哲學界努力將傳統教科書批判作為重新理解馬克思的「起點」的同時,是否可以說它在推動了我們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的同時,也必然分擔傳統教科書的歷史局限。一旦有了這種自覺的研究意識之後,如下的警示必然呈現:沒有時間的思想觀念一定被「歷史本身」淪落到「教條主義」的墓碑中。這樣一來,作為「瓦解資本邏輯」的歷史唯物主義要想擺脫不被「石化」的危險,它必須正視的問題是,作為賦予了「時間特質」的歷史現實,那個誕生在19世紀的歷史唯物主義如何破解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鴻溝」。我們知道,理論如何真正代言異質性的社會事實早已成為「頑固」的「哲學事件」,它已經在哲學史上是一個「哲學恥辱」。理論作為一種對社會現實的「抽象」必然會喪失掉社會事實本身的「豐富內涵」,用這種丟失掉諸多社會事實內涵的「理論」再去指導已經變化了的社會現實必然出現「實踐的錯位」。而這就更加決定了歷史唯物主義應該從「哲學語境」中的討論,轉型到更加有效地推進如何能夠真正代言社會現實這一基本的理論地基上。
首先,在苦於「資本之發展」與「資本之不發展」的二難困境中需要用歷史唯物主義來定位中國前景。座架在全球化與現代性之中的中國,由於自身的歷史處境已經毫無選擇地踏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之路。但是,中國的發展依然處在較低的層次,因而,如何探求資本的發展成為了首要的方法論原則。同時,由於資本的引入,必然會切實地進入資本邏輯時空中。一方面資本有著「偉大的文明作用」,「資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餘勞動的方式和條件,同以前的奴隸制、農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社會關系的發展,有利於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的創造。」正是資本不斷「增值」的邏輯實現了「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是,資本邏輯具有自身的「自悖性」,即「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同時,資本邏輯導致的社會價值的扭曲、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等。就是說,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面對資本,至少中國現實的兩極分化,社會對於公平、公正以及對於改革成果的共同享有問題日趨關注,這些要求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對待資本。特別是在社會面對的現實問題時,展現出歷史唯物主義應有的高度。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就是要摒棄將資本在當今中國存在的合理性推及至中國人永遠受資本支配的恆定性,甚至推及至整個人類永遠受資本支配的恆定性,而應該清晰地認識到「資本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自身」。
其次,當代中國現實政治問題亟需歷史唯物主義作出理論回應。在當代政治哲學的歷史譜系中,影響較深的主要有三種政治哲學路向:即自由主義政治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政治與後現代主義的激進民主政治。自由主義政治哲學通常以個人權利主體的邏輯對抗歷史唯物主義的集體反抗,並將民主、自由的訴求嚴格限定在與經濟無關的政治領域中,即政治僅僅是一種「政治現象」,這樣一來,自由主義逃逸了「經濟領域」的「政治問題」,即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政治領域的壓迫較之於經濟領域位於次要地位,應該明白「財產權對民主的個人權利的壓制」。基於此,現代自由主義政治,不可能實現真正自由。後現代主義面對「後革命」的社會現實,要在民主政治框架中重繪左翼路線圖。其中一個基本的邏輯在於撕裂「經濟—政治」這一連字元,塑立「政治本體論」的思維模式,在這一點上,後現代政治哲學與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具有相似性,他們一同背離了「經濟的政治性質」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對於政治哲學的基本判定,因為在馬克思看來,哲學必須在「政治」中得以實現。
有了這一基本的歷史唯物主義政治哲學判定之後,它的另一特質性也就顯現出來,即它是一種面向現實,不斷依靠歷史主體推進的建構性的政治哲學,其理論的真正高度在於,現代國家本身建立在現代市民社會的基礎上,現代國家的唯心主義的完成同時就是市民社會的唯物主義完成,這一點可以從馬克思對黑格爾的超越關繫上可以得到。如果不能改變現代市民社會的基礎,政治國家也就不可能解決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問題,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平等、公正等,就始終是抽象的、形式的。在這一邏輯指引下,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範式轉型一要在理論上對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後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進行理論批判,塑立起話語權,又要在中國社會政治現實上對當代現實政治問題諸如關於正義、民主、市民社會、公共領域等作出馬克思主義應有的「回應」。最後,中國社會建設的實踐必須能夠在歷史的語境中,即「古今」與「中西」的框架之中,走出一條依靠歷史唯物主義積極建構的中國發展道路。在這一道路上,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高度在於既不能在現實的資本懷抱中忘記了理想,也不能按照理想徹底地否定當下的社會現實之路。兩者其實不過都是一種思維邏輯,將歷史唯物主義的可塑性與時間性特質給遺忘了。那麼,對於目前的後發達國家只能以暫時對於「理想」的退卻去實現民族復興的使命。但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告誡是,任何退卻都是基於對現代性發展現狀的徹底審查,它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實現現代性,而在於人的真正解放。歷史唯物主義既不是將歷史看作是一個自在的生成過程,也不是一個毫無規定性的人的自主性生成,而是兩者的「主客體的辯證法」,這是一個「建構」的過程。中國的社會實踐只能在這樣一個「主客體」的矛盾中尋求一種「建構」未來的可能性契機,這就需要在理論上探索歷史唯物主義與中國現實之間的互動關聯,由此真正成為「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㈤ 歷史唯物主義
由於量子理論的進一步深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亟需作-些重大補充,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㈥ 你是怎樣認識學習中國哲學史的意義的
哲學
哲學傳統包括了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的研究。這些學科試圖回答對於世界起源,知識如何獲得,以及善惡等觀念的問題。基本上,哲學的基本方法是運用理性對於這些問題提出論證。但是,哲學的實際范疇與定義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哲學是什麼?」在哲學傳統之中是充滿分歧與倍受爭議的。
哲學(philosophy)是從希臘字"Φιλοσοφία" (philo-sophia)轉變而來,意思為「愛好智慧」,或是比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哲學是難以被定義的,因為有眾多分歧的觀念都被視作為哲學。皮爾金哲學辭典中定義哲學為「有關思想,行為,與實在中最基本與普遍的概念。」皮爾金網路中提到哲學與科學的差別在於,哲學問題的答案不能僅由經驗證據來得到。無論如何,這些觀點都被牛津哲學辭典所挑戰:「二十世紀晚期...偏向於將哲學思考視為對於任何一種智識探索的最好實踐」。的確,許多早期哲學家在自然哲學方面的觀察最後都形成了現代科學對於眾多課題上重要的基礎。
另外,哲學較不正式的用法可能是指一種特別的方法或是信念。
哲學的歷史
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學的討論范疇,他們提出了有關形而上學,知識論與倫理學的問題,至今依然。某些現代哲學家認為,直到今日的哲學理論依舊只是在為他們三人做注腳而已,仍離不開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我們依舊在試著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著我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19世紀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學傳播者西周借用古漢語譯作「哲學」,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後漸漸通行。在西方,哲學一詞通常用來說明一個人對生活的某種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學」)和基本原則(例如價值觀、思想、行為)。而在學術上的哲學,則是對這些基本原則的理性根據的質疑、反思,並試圖對這些基本原則進行理性的重建。
最早哲學的范圍涵蓋所有的知識層面。它一直是人類最抽象的知識研究。對哲學一詞的介紹最初來自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
哲學的基礎
古希臘哲學家透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實踐,他們所提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 形而上學(metaphysics),知識論(Epistemology)以及倫理學(Ethics)。
最初的三類問題分別是:
* 有關世界的本質與真理的問題。
* 有關我們如何知道或認識真理的問題
* 有關生命意義與道德實踐的問題
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三門主要學科並非壁壘分明,事實上在許多方面他們互相覆蓋到彼此的領域,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形而上學主張不可能忽略知識論的理論基礎。同樣的的知識理論就是在架構主體與形而上學事實之間的關系。而道德的實踐往往與道德真理的存在與否和我們怎麼去了解它息息相關。哲學的困難在於,一個完整的理論通常必須在形而上學與知識論都有良好的說服力。多數的哲學家不是只有專精一個領域,或是是他在形而上學領域的主張很具說服力,知識論上卻無法說服我們。只有少數具有熱情與天賦的哲學家才能精通各個領域並且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只有這樣的哲學家才能名留青史,她們的理論通常非常具有說服力並且橫掃歷史改變了人類對於世界的看法,
哲學與科學的關系
從西方學術史看,科學是哲學的衍生物。後來,科學獨立為與哲學並行的學科。科學與哲學有互動關系。科學產生知識,哲學產生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現代西方哲學中有科學哲學,是專門研究有關科學的理論。這種理論研究了科學的歷史,為科學總結了許多理論模型,但這也只是解釋了科學,並不是可以指導科學。哲學是人類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來的一門學問。
從某種意義上說,哲學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現世」用途。有人認為,離開哲學,各門學科也可以發展得很好,或者會更好。哲學並不關注各門學科中實例、概念或定理的具體內容,它所關注的,是這些具體科學的「基本常識」,或是其中被人們慣常使用因而視作理所當然的概念、准則、定律等。這包括:促使它們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它們在哪些范圍上有效?它們的威權是由什麼來得到保證?它們是否已經是這門具體學科中所要求的足夠的基本前提?它們對人有什麼意義?等等。以及將這些疑問運用於哲學自身。
因此:
物理學研究物體現象、結構和運作規律,尋求一種解釋現象的客觀最優方法;而形而上學要求對規律的有效性以及最優方法何以成立作出說明。
知識多被視為經驗以及方法的整合;而知識論關注的是知識自身是否可以獲得、是否可以劃界以及是否具有意義。
數學利用邏輯形式來研究數量、結構以及模型;而邏輯學則關注那保證推理有效的威權是什麼、邏輯推理的可靠性和完備性。
社會學試圖以某種普適定律來概括並預測人類群體或其中個體的行動;而倫理學則更加關心這些行為的自由度與道德責任的相關性、其內在動機、意義所在以及如何使人們的行為朝向一個最優的趨勢發展。
政治學關注權力的轉移;而政治哲學對權力何以能夠出現並成立更加關心。
藝術向人們展現美的魅力,卻不曾說明這魅力的由來;而美學則追問美的本質和意義。
哲學的價值
哲學之應當學習並不在於它能對於所提出的問題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而是在於這些問題本身;原因是,這些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於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像力,並且減低教條式的自信,這些都可能禁錮心靈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於通過哲學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靈會變得偉大起來,因而就能夠和那成其為至善的宇宙結合在一起。
哲學也可以說是理性對於信仰的研究,同時還有理性對人與自然規律的總結。
哲學是對世界的關於終極意義的解釋,它在解釋中使我們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們的意識中合理化,從而為我們提供心靈的慰藉。
哲學還是對人的自我一種定位的工具。
哲學理論
利他主義 —— 反現實主義 —— 佛教哲學 —— 儒家思想 —— 享樂主義 —— 唯物主義 —— 唯心主義 —— 理想主義 —— 非現實主義 —— 邏輯正確主義 —— 悲觀主義 —— 道家思想 —— 自我主義 —— 悲觀主義 —— 理性主義 —— 現實主義 —— 唯美主義 ——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辯證唯物主義 —— 客觀唯心主義 —— 主觀唯心主義 —— 非理性主義 —— 斯多噶主義 ——存在主義——形而上學——功利主義 —
哲學分支
由於研究領域的不同,哲學有很多分支。
* 哲學史
o 東方哲學史
+ 印度哲學
+ 中國哲學史
+ 伊斯蘭哲學
+ 日本哲學
o 西方哲學史
+ 古希臘哲學
+ 中世紀哲學
+ 文藝復興時期哲學
+ 德國古典哲學
+ 俄國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o 辯證唯物主義
o 歷史唯物主義
o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 科學哲學
* 現代哲學
o 生存哲學
o 分析哲學
o 人文哲學
o 解釋學
o 符號學
o 實用主義哲學
* 倫理學
o 醫學倫理學
o 教育倫理學
o 政治倫理學
o 家庭倫理學
o 生命倫理學
o 生態倫理學
* 美學
o 美學史
o 藝術美學
o 技術美學
* 形而上學
* 現象學
* 過程哲學
* 知識論
* 死亡哲學
* 人生哲學
* 法律哲學
* 心靈哲學
* 墨家哲學
* 當代英美哲學
* 比較哲學
* 當代法國哲學
* 哲學哲學
與哲學相關學科
* 相對論
* 量子力學
* 混沌學
* 弦理論
* 思維科學
* 人工智慧
* 心理學
* 資訊理論
* 語義學
* 科學社會學
* 邏輯學
* 科學學
* 控制論
* 機械論
其他與哲學相關的學科
* 宗教哲學
* 政治哲學
* 法律哲學
* 物理哲學
* 天文哲學
* 化學哲學
* 語言分析哲學
* 佛教哲學
* 教父哲學
* 教育哲學
* 語言哲學
o 日常語言哲學
* 自然哲學
* 經濟哲學
* 同一哲學
* 思辨哲學
* 生物學哲學
*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 歷史哲學
* 易學
* 經學
* 玄學
* 靈源泛哲學體系
* 諸子哲學
哲學命題
* 自由意志
* 決定論
* 因果律
* 隨機性
* 白馬非馬
* 百姓日用即道
* 悖論
* 變化日新
* 辯者二十一事
* 仁為萬物之源
* 體用一源
* 天不變道亦不變
* 天道自然
* 萬物皆備於我
* 物極必反
* 心統性情
* 心無本體
* 新故相除
* 形質神用
* 性即理
* 性日生日成
* 一分為二
* 一物兩體
* EPR悖論
* 堅白相盈
㈦ 在中國哲學史領域,如何具體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方法來研究
您這題目夠「巨大的」!
您的「中國哲學史領域」跨度幾千年;啥具體問題也沒有,還要問:「如何具體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辨證方法來研究?」——怎麼「具體地運用」得起來?
最簡單的回答就是:
1、「辨證方法」,即: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問題;而「發展」具有階段性——此即「發展的階段論」的辯證思想;所以,第一個具體問題就是:「中國哲學史」的歷史分期問題;現在的歷史分期,大體是按朝代劃分的,因此,這種劃分方法,不是一種辯證的方法,而是一種機械的、按照歷史上自行延續下來的歷史朝代劃分的。
2、所謂「馬克思主義的辨證方法」,即「唯物辯證法」,所以,你分析問題的立足點必須是唯物的,你的基本立場就必須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3、「歷史唯物主義」,即唯物辯證法,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運用;主要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再有就是「意識形態」,「哲學史」,屬於「意識形態」發展史的范疇。所以,你需要按照: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進而決定意識形態;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有反作用的基本觀點立場來從事研究;
4、中國哲學史研究,主要以歷史上的思想家(即思想史上的人物)為其研究線索的依託。所以,研究都是從研究具體的思想家開始。因此,你需要從研究具體的思想家所處的歷史條件(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的狀況等等)、身世、著作、各種社會活動等等出發,來研究其思想,以及其思想的發展和在歷史上和現世中的影響等等;
5、至於具體的細節,那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也曾被人譽為「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的精髓」
6、馬克思主義,常被稱為是「與時俱進」的,所以,凡是當今有關的史學理論和史學思想及史學方法也是應該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有選擇地借鑒。
7、哲學史研究,不拒斥任何可以有助於把所研究的問題闡述清楚的方法——這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辨證方法」
8、再有,就是「實事求是」,還歷史的本來面目,而不是為了某些政治集團的利益而敘述歷史。中國哲學史領域,也如是!
㈧ 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去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歷史復唯物主義正確解決制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的基本原則(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各門社會科學的根本出發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特殊部分,不了解它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把一般唯物主義原則和辯證法思想正確地應用於社會歷史的認識過程。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勞動在人類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指出了社會的物質關系對於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的決定作用,闡明了社會存在同社會意識的關系是歷史觀的根本問題,為各門社會科學奠定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原則。歷史唯物主義所闡明的,從社會存在說明社會意識、從生產力說明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說明上層建築,以及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系說明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路線,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各門社會科學只有遵循這一認識路線才能正確地概括經驗材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㈨ 歷史唯物主義原理
社會存在關系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答動的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階級斗爭和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㈩ 怎麼樣運用歷史唯物主義
我認為,無神論就是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