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歷史事件的感悟怎麼寫
首先,你要概述歷史。讓閱卷人明白,你了解歷史。但別太婆媽了。
然後分析這個歷史對社會的作用和影響。
最後一點,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所感悟。這個歷史對你,或者對這個社會,將來發展有什麼感悟『
㈡ 歷史感悟怎麼寫
有些人對現實的分析往往是依據錯誤的經驗和理論,而這種經驗和理論往往是依據錯誤的歷史觀和史料作出的。要了解現實,就必須了解歷史,然而歷史並不是想我們理解的那樣: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有絕對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相對(當然不能落入絕對的相對主義的陷阱)。歷史是三極體系的,歷史真實,認識主體(即探索歷史的人),中介(就是歷史資料,歷史遺產),對於歷史真實,由於人類局限性和物質條件的局限性,是不可能重構真正的歷史真實的;而作為歷史的認識主體的人,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利益驅使或者是偏見;而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的中介的歷史資料,也可能收集不全,真實性較差。我們能夠說,在這樣的一種無法改變的條件下,我們現在了解的歷史就是真正歷史嗎?在中國,歷史成為一種工具,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然,歷史虛無主義也是錯誤的,歷史的真實的真實性是相對的,但如果把相對的真實當作絕對的真實當作判斷歷史發展進程的依據,將會得到一個荒謬的結論!既然重構的歷史只能是相對的,有局限性的的真實,那麼這樣的歷史真實是否仍然是真實的?就象真理一樣,我們所能了解或達到的真理也是有條件的真理,而這種真理是否仍然是真理?其實,即使是有條件的真理仍然是真理,因為我們沒找到無條件的絕對真理。
有的歷史往往是根據一個預設的真理來進行進行編輯的,就是說,這些歷史不是歷史的真相,而是一種觀念,價值取向的附庸;這些歷史陳述的可能都是真實的事實,但我們不能夠說,這就是歷史!因為歷史是不可能重現的,即使是真實的事實,也只是整個歷史的一部分。有一位歷史學者說過,歷史只是記載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實。而那些我們認為沒有價值的事實,往往是不會記錄下來,而是以實體的形式流傳下來,或者是其他方式,在歷史研究中,學者總是避免受到現存的思想的約束來研究歷史,以便盡可能地反映歷史。部分的真實代替歷史的整個真實,也是是一種最為卑鄙的篡改歷史的手段。我們在生活往往受騙卻不知道,我們是被那些說真話的騙子騙了。雖然騙子說的都是真的,但騙子是用真實來創造一個虛假的事實(這比那些滿口都是謊言的騙子,或者是以九句真話來掩護一句謊言的騙子要高明多了)。我們對日本與中國的歷史了解大體上沒有太多的歪曲,但有太多的掩飾,如果比較一下中國與俄羅斯的歷史關系,再看看蒙元,滿清屠殺漢人的歷史,你就明白了。同樣不可原諒的罪惡,我們對日本的罪惡很了解,而對俄羅斯呢?
我也是歷史的初學者,對歷史的真正了解也不是很多,也曾經走過一些彎路。我以往喜歡看一些歷史傳記,戰爭紀錄等,我不喜歡人物傳記,歷史小說,因為我認為這不真實。但到後來才發現自己和那些喜歡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的人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如果對歷史僅僅是一般的興趣,把歷史作為一種知識,作為一種文化消遣,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對歷史很執著,把歷史作為一門職業,或者借鑒歷史,或者是在歷史中尊求歷史的歸宿感,僅僅看一些歷史資料時不夠的,還需要從歷史理論入手,進行專業的歷史學習。把不要以為看基本歷史傳記,人物傳記,歷史記錄,就以為了解歷史了,要學習歷史,還是從理論上入手,而這些理論的依據往往可以上升到哲學,而哲學的依據往往與一個人的信仰有關。我以前也是任憑自己的興趣,找一些歷史書籍看,完全不知道歷史的目的,本質。後來接觸到的資料和思想多了,原來的知識和思想的正確性受到自己懷疑,因為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根本經不起專業的歷史理論,哲學理論的質疑。
在對歷史的學習中,我和許多學習歷史的人深切體會到,歷史是一門求真的學科,真實是歷史的生命線,是歷史的靈魂。沒有真實,歷史就淪為普通的藝術(在歐洲,在歷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歷史是一門修辭學)。為了真實,史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春秋戰國,魯國曾發生過多起弒君的事件,孔子卻不敢直書,且美其名曰「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而同樣是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史官和他的兩各弟弟因為忠實紀錄而被殺。要維護歷史的靈魂,代價是高昂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情願作出這種犧牲,因為能夠這樣的人做只有為了一個理由「信仰」!所以,歷史的靈魂往往是粘著灰塵的。我們不能把蒙灰的歷史當作真實的歷史,必須靠我們知識和才華,方法和努力,撫去歷史的塵灰。使得歷史蒙灰的不僅是強權的干涉,而時代與觀念的干涉更為可怕與隱蔽,歷史的記錄者與評論者個人的素質修養與喜好偏見也是重要的原因。
㈢ 怎樣寫學習歷史的心得體會及教學建議
我覺得歷史比較適合男老師教,反正我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是男老師,他們對歷回史有著更深層的理答解,所以能把課講的生動而有氣勢,不像一些高中女教師純粹為了進度和考試而死命讓學生背和默,對那些不愛學習和記憶的人來說是福音,而在熱愛歷史的人眼中就是褻瀆,抹殺了我們發表見解,抒發感想的空間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該嚴肅而認真地看待歷史這門科,如果純粹的應付學科檢測而死記硬背那就跟政治差不多了,為什麼選文科的時候還要把它放在政治前面呢 好了,說了一大通,我覺得如果一個人熱愛歷史,根本不用怕歷史考試,閉著眼也能過關,把這當作你的愛好,生活的積累和老師的點播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使我們進步,成熟,歷史的跨度最終將會影響你思考的深度,作為炎黃子孫都要擔負復興國家的歷史重任!
㈣ 學習《歷史》的歷史心得怎麼寫啊
同時,應當注意閱讀每個單元的前言,了解每個單元的歷史線索,主要問題和重要學習提示,這些都十分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其次,必須注意課文的學習導言,雖然短,但內容卻是課文學習中最重要的,還必須認真思考課文的問題,思考的問題越多,越會引發我們思考更多問題,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㈤ 歷史感想作文怎麼寫
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很是感慨,雖然以往也曾有此種感慨,但一直沒有把這種感慨行諸文字,現在覺得有必要寫一些文字來表述我的感想。
有些人對現實的分析往往是依據錯誤的經驗和理論,而這種經驗和理論往往是依據錯誤的歷史觀和史料作出的。要了解現實,就必須了解歷史,然而歷史並不是想我們理解的那樣: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有絕對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相對(當然不能落入絕對的相對主義的陷阱)。歷史是三極體系的,歷史真實,認識主體(即探索歷史的人),中介(就是歷史資料,歷史遺產),對於歷史真實,由於人類局限性和物質條件的局限性,是不可能重構真正的歷史真實的;而作為歷史的認識主體的人,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利益驅使或者是偏見;而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的中介的歷史資料,也可能收集不全,真實性較差。我們能夠說,在這樣的一種無法改變的條件下,我們現在了解的歷史就是真正歷史嗎?在中國,歷史成為一種工具,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然,歷史虛無主義也是錯誤的,歷史的真實的真實性是相對的,但如果把相對的真實當作絕對的真實當作判斷歷史發展進程的依據,將會得到一個荒謬的結論!既然重構的歷史只能是相對的,有局限性的的真實,那麼這樣的歷史真實是否仍然是真實的?就象真理一樣
㈥ 歷史實踐報告格式怎麼寫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要求
1、字體格式
標
題:黑體,3號。版
一級標題權:
宋體,4號,粗體。
二級標題:
宋體,小4號,粗體。
正
文:
宋體,小4號。
[例]
一、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歷史開發基本狀況[一級標題]
1、
普洱茶文化旅遊產品的歷史[二級標題]
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可從……[正文]
㈦ 歷史論文的格式是怎樣的感受又有什麼格式嗎因為俄感受要另寫一篇。跪求訝!!!!急急急!!!~
歷史論文的標准格式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我覺得論文格式都是定的,高中和大學論文的區別應該在於內容質量上,而不是格式上
㈧ 歷史感悟題怎麼寫.主要是求格式
首先,你應該說,對於某某某事或者某某某人,我的看法如何,再說這樣子做,我的評價如何。
㈨ 歷史閱讀感悟怎麼寫
你可以從你閱讀到得這個歷史出發,從它帶來的歷史聯系,對後來的發展的影響。再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的感想與領悟,更重要的是你的感受,所以自己的理解、想法往往更加重要。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㈩ 歷史感悟題怎麼寫。主要是求格式
感悟類試題雖然答案不固定,但是解答時,還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建議解答此類試題要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
(1)明確答題信息。首先,要明確試題所要回答的重要知識點,也就是題目要求對哪些歷史事件或哪些人物進行感悟,明確感悟的對象和內容;其次,要結合對歷史事件的經過或人物的事跡看法,闡發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感悟時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論從史出,切忌脫離教材的東拉西扯和高談闊論甚至不著邊際的口語化句子。
(2)力求答案完美。在找到知識要點和確定答題思路後,還要准確完整地組織答案。這既包括一般要求,如書寫整潔、語言規范、要點清新、合乎邏輯等,又要做到答案與分值相一致,即分值少則少答,分值多則多答詳答。
1、探究創新型: 歷史是復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在歷史上的影響和作用,往往具有多重性。後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把歷史上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引入習題,可以激起學生探究學習的濃厚興趣,讓他們知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專利,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為依託,以正確的歷史觀和世界觀為基礎,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一個評價。讓他們在探究中創新,在探究中進步,讓他們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以更加宏觀和開放的視角重新審視歷史和歷史人物,以前所未有的從容與平和的心態,公正、客觀地分析每一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而不能用「忠臣」或「奸臣」、「民族英雄」或「賣國賊」、「好事」或「壞事」來簡單地劃分、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如:如何評價李鴻章、左宗棠、康有為等歷史人物;如何看待隋朝大運河的開鑿等。 例1:在2000年,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不惜代價,以總價3000萬港元勇購三件獸首,受到國人的熱烈歡迎。對於花巨資收回國寶,有人以為不值得。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國寶的流失和回歸說明了什麼問題? 例2:修復圓明園的爭論:有人認為應該修復圓明園。理由是圓明園是我國古代建築的頂峰和精華所在,必須全面恢復,以使後人了解我國古代在建築上的輝煌成就。有人反對,認為被侵略者的烈火焚燒後的圓明園遺址,是銘刻在中華民族脊樑上的國恥,是每個中國人心頭的一口警鍾。你認為要不要修復圓明園呢?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說說你的想法。 此類練習的設計,有利於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思考,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去思考、去發現,乃至標新立異。無疑能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善於探究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思考,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身臨其境型:也可以稱之為角色體驗型。 指在設置的習題中,讓學生置身於歷史發展的環境中去觀察歷史,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上去研究歷史,從而把握歷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動機和意圖等,並理解他們思想的發展變化,即「主體進入客體之中去想像客體」的學習活動。將學生置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可以考察學生對於歷史事件的應變能力,讓學生走進歷史、感受歷史、認識歷史。從而設置了一種新穎的問題情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例1:我們設計了「北京人製造工具、漁獵、利用自然火」三幅假想圖,請學生依據教科書內容,展開自己的合理想像,有聲有色地描述「北京人的一天」,領悟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斗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進取精神。 例2:2003年12月4日,是圓明園罹難143周年紀念日。假如我們穿越了時光隧道,作為列強火燒圓明園的見證人,你怎樣用簡練醒目的文字,富於感情的語言,向世人報道這段歷史? 這種開放題比較有利於檢測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像能力、綜合評價能力和創新意識品質以及情感體驗品質等。這種開放題,前提是學生「身入其境」,要求對所學知識、特別是當時的宏觀背景要求把握全面准確。
3、學科滲透型: 歷史是人類的歷史,包含了人類的一切活動,從廣義上說,歷史學科是人類活動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所有知識的總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無所不有,無所不容,歷史的觸角所及,必然有著很大程度上的綜合性,因而歷史練習的設計也應該凸現其綜合趨勢,強化其與自然、社會的有機聯系,從而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深化對歷史學習的領悟。我們向學生傳遞的歷史應是個「大歷史」的范疇,而不應僅僅是狹隘的「小歷史」,更多的讓歷史和其它的人文學科相連,讓它豐滿起來,鮮活起來。
例:(1)結合地圖和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蘇伊士運河在戰略、經濟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2)埃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引發了一場什麼戰爭?
此題涉及到一些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識,只有清楚地知道蘇伊士運河地理位置,才能更清楚地去分析、理解它在戰略、經濟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及一些大國一直以來要把它據為己有的根源了。這種開放題放大了知識的空間范圍和時間長度,突出了各學科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必須具有更多的綜合、辨別、理解的能力才能正確作答。
4、聚焦時事型: 歷史與現實同屬一個不可割斷的時間鏈條,歷史是現實的前奏,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有許許多多的歷史問題直至今天仍沒有解決,仍有它的現實形態;反之,也有許許多多的現實問題有著它們的歷史根源。所以在習題設計上以歷史教科書書本知識為平台,進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促使學生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了歷史教育引導學生了解過去,關乎現在、啟迪未來的教育價值,使歷史教育的人文教化之功能「潤物細無聲」。當今社會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熱點問題,如環境問題、台灣問題、西部開發、中國「入世」、中東問題、與中國澳門回歸同樣使世界注目的巴拿馬運河回歸等。這些內容充分凸顯出知識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運用的意義和價值。 例1:從紀念諾曼底登陸60周年引出的題(材料略)(1)材料一中德國總理勃蘭特這一跪表明了德國人對待歷史,對待戰爭的態度,你如何看待這一跪?(2)「亞洲日本的領導人也下跪了,但跪的不是千千萬萬的亞洲鄰國的受害者,而是當年肆意屠殺無辜生靈的「劊子手」。這段材料指的是什麼事件?你又如何看待這一跪?日本對待歷史,對待戰爭的態度除了這個事件外,還有哪些表現?(3)歐洲國家紀念諾曼底登陸60周年所弘揚的諾曼底精神中,最需學習和發揚光大的是什麼?這對亞洲國家有什麼啟示? 此類題體現了關心生活、關心社會的人文精神。注重歷史與學生生活、社會熱點問題的結合,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點上考查學生的知識結構與運用綜合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做這類開放題,可促使學生去關心時事,了解世界,這樣能使學生敏銳地把握歷史的脈搏,深刻地理解各種歷史問題的內容和意義。 5、啟迪情操型: 歷史教育的思想性和現實性是其價值的體現。在習題設計時注重傳達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如: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崇高理想教育,開拓創新精神教育,意志與毅力的教育等讓學生通過生動真實的歷史知識的問答,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啟迪學生思維。 例1:(1)你知道《義勇軍進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嗎?為什麼以這首歌作為國歌?(2)結合材料一、二說說為什麼時代在不停的變遷,而我們卻依然唱著這首心中不變的歌「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例2:1976年1月9日,聯合國宣布降半旗,哀悼前一天逝世的中國一位領導人,這在聯合國歷史上非常罕見。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解釋說:「我決定聯合國為悼念他降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可他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他,卻沒有一個孩子!」請回答:
(1) 得此殊榮的中國領導人是誰?
(2) 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3) 你打算做個什麼樣的人? 此類通過對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戰斗勇士、勞動模範等事跡的評述的習題,可以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種道德情感必然內化為學生個體的行為習慣。使歷史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得到發揚。 6、文學體裁型 傳統教學中,都比較注重具體知識的落實,其「應試」更是只採點而疏意,如此,歷史學習客觀存在的一大塊心理活動----對歷史的體驗、感悟及認識,因其檢測操作的復雜性,人為地排斥在檢測之外。在新一輪課改中,開放題的研究設計中,便有了文學體裁型習題 ,這種習題,讓學生對所提供的歷史材料談感想,談體驗,談認識,不追求具體的知識,猶如語文中的材料作文一樣
例:以「倡導和平、期盼和平、相互寬容、反對暴力」為主題,給巴以兩國領導人或兩國人民寫一封公開信。 這種開放題較上述所有類型的開放題,開放的靈活性更大,它可以根據測試的需要,開放試題結構的某一部分,也可以開放試題結構的全部,但它較上述所有類型的開放題,在答題方式上,開放的程度則最低,必須是「論文」或「書信」等。因此,它除了重在測試學生的思想感情能力、情感體驗能力以及價值取向外,還特別有利於檢測學生史論結合的表述能力。 除了上述六種題型以外,還有續問題干型(試題沒有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問題由學生自我續設,然後自我做答。如:「關於抗日戰爭你知道哪些問題?請你就所知的某一個問題闡釋清楚。」對此,學生可以續設「爆發的原因」、「特點」「貢獻、罪行」等)、論壇辯論型(以論壇的形式,對一些問題展開辯論。)、歌曲引用型(利用人們比較熟悉的歌曲引出要問的問題)等等題型,這此就不一一列舉。總之,歷史開放題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科學性、人文性、趣味性及現實性的特點,通過實踐我們深深感到,開放性的試題,有助於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有益於他們用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來解決問題。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發現、認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達到「以史為鑒」、「學以致用」、「讀史使人明智」的目的。開放性的試題能給學生留一個創新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通過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拓展思維,使學生在做題中也能體會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政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