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問鼎輕重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問鼎輕重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發布時間:2021-03-07 22:51:00

1. 以下成語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1 呂不韋 2 馬援 3 陶淵明 4 諸葛亮 5 曹劌 6 馬援 7 廉頗 藺相如 8 趙高 9 關羽專 10 周瑜 11 劉邦 12 陳涉 13 藺相如 14 黃蓋 15 項羽 16 秦始皇 17 諸葛亮 18 孟嘗屬君 19 韓信

2. 問鼎中原一詞與下列哪位人物有關

初一歷史第一冊選擇題專題練習
1.下列的人類遠古遺址,位於長江流域的是
A.山頂洞人 B.元謀人 C.藍田人 D.北京人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3.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進化 C.大腦的進化 D.勞動
4.黃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大汶口原始居民 C.河姆渡聚落 D.山頂洞人
5、婦女在母系氏族公社裡受到尊敬,是因為她們:
A 善於打獵和捕魚 B 性情溫和 C 是生活和生產的組織者 D 心地善良
6、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國人善於想像 B華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
7.傳說中的哪位部落聯盟首領在位時,我國的原始社會走向了盡頭:A.堯B舜C禹D啟
8.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於( )
A.公元21世紀 B.公元16世紀 C.公元前21世紀 D.公元前16世紀
9、下列各項制度,哪一項不符合西周情況( )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等級制
10.戰國時期,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出現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戰爭不斷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11、戰國時期,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的人是( )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謀略稱霸的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13、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什麼時期: A、形成 B、發展 C、鼎盛 D、瓦解
14、我國發明生鐵冶煉技術是在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時期 D、西漢時期
15、戰國時,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主張的是:
A、老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16、對戰國時期封建統治者最有用的學說是:
A 儒家學說 B 墨家學說 C 道家學說 D 法家學說
17.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8.相傳把全國劃分為「九州」的人是( ) A.啟 B.禹 C.堯 D.舜
19、西晉的建立者是: A 司馬昭 B 司馬遷 C 司馬炎 D 司馬懿
20.約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遷到殷的商王是 A.商湯 B.盤庚 C.商紂 D.夏桀
2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2.以下關於夏商西周國家,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所採取的措施包括()
①軍隊②刑法③興辦教育④禮儀教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 A.秦穆公 B.晉文公 C.齊桓公 D.楚莊王
24.下列典故與晉楚爭霸有關的是( )A.老馬識途B退避三舍C卧薪嘗膽D尊王攘夷
25.下列典故與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有關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嘗膽 D.紙上談兵
26、下列歷史事件或典故與成語「朝秦暮楚」有關的是( )
A.圍魏救趙 B.紙上談兵 C.卧薪嘗膽 D.「合縱」「連橫」
27.問鼎中原的諸侯國是( ) A.齊國 B.楚國 C.晉國 D.秦國
28.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指的是( )
29.李冰修築的都江堰在( )A.黃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遼河流域
30.主張「無為而治」的學派是( )
31、被後代稱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
32、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A統一度量衡 B獎勵軍功 C獎勵生產 D推行縣制
33、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鐵制農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34、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
A私學的興盛 B諸侯國的兼並戰爭 C社會大變革 D士人的解放
35、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文字來源於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號
3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確的說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37、西周的眾多諸侯是通過( )產生的 :A.奴隸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禪讓制
38、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9、我國奴隸制文明時代開始於:A、黃帝時期B、禹時期C、啟時期D、湯時期
40、下列各項制度哪一項不符合西周情況: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等級制
41、春秋時期同晉國爭霸中原的諸侯國是:A、齊 B、吳 C、楚 D、秦
42、我國奴隸文明時代開始於:A、黃帝時期 B、堯時期 C、禹時期 D、湯時期
43、下列幾項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甲骨文已經相當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規范
C、竹帛書出現於春秋時 D、大篆出現於西周晚期
44、商朝時,國王盤庚將都城遷到: A、陽城 B、亳 C、殷 D、鎬京
45、公元前356年開始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國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齊桓公
46、軍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戰不殆」是誰說的:A、墨子 B、孫武C、孫臏D、荀子
47、戰國時期秦國的張儀、魏國的公孫衍屬於: A儒家 B法家 C縱橫家 D道家
48. 下列諸侯國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屬「戰國七雄」之一的是( )
A.齊國 B.晉國 C.吳國 D.越國
49、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是:
A、鐵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廣 C、私田的增多 D、水利的興修
5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堯舜禹時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1、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52、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是:A 巨鹿之戰B 長平之戰C 楚漢之爭D 城濮之戰
53、下列帝王中,與秦始皇對待儒學的態度截然不同的是
A 漢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漢武帝
54、 秦統一後,全國統一使用的規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55、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是 ( )
A、為了北伐匈奴B、為了顯示皇威C、用來抵禦匈奴 D、為了統一全國
56、西漢的大一統出現於那個皇帝時期? A.漢高祖 B.漢文帝C.漢景帝 D.漢武帝
57、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於( )。
A

3. 下列成語和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燃:燒。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後剩下的莖,曬干後可以當柴燒。
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煎:煎熬,用火烹燒,這里形容用權力逼迫。
何:為什麼。

煮豆燃萁
[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解釋] 燃:燒;萁:豆莖。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例句] ~傷往昔,而今團結樂陶陶。(陳毅《過臨洮》詩)
[用法] 緊縮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4. 下列成語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1望梅止渴 曹操
2草木皆兵 苻堅
3完璧歸趙 藺相如
4暗渡陳倉 韓信
5拔山扛鼎 項羽
6懸梁刺內骨 孫敬、蘇秦
7馨竹容難書 隋煬帝楊廣
8怒發沖冠 藺相如
9毛遂自薦 毛遂
10老驥伏櫪 曹操
11口蜜腹劍 唐玄宗時宰相李林甫
12鞠躬盡瘁 諸葛亮
13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
14孺子可教 張良
15金屋藏嬌 漢武帝劉徹

5. 下列成語和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江郎才盡:江淹 煮豆燃箕:曹植 世外桃源:陶淵明 卧薪嘗膽:勾踐
投鞭版斷流:苻堅 望梅權止渴:曹操 完璧歸趙:藺相如 懸梁刺股:孫敬和蘇秦
毛遂自薦:毛遂 口蜜腹劍:李林甫 黃袍加身:趙匡胤 金屋藏嬌:劉徹
高山流水:伯牙 雞鳴狗盜:孟嘗君 負荊請罪:廉頗 請君入瓮:武則天
樂不思蜀:劉禪 紙上談兵:趙括 投筆從戎:班超 圍魏救趙:孫臏,龐涓,田忌
退避三舍:重耳 草木皆兵:符堅 暗度陳倉::韓信,張良 怒發沖冠:藺相如
老驥伏櫪:曹操 鞠躬盡瘁:諸葛亮 孺子可教:張良 七步之才:曹植

6. 下列成語分別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1.退避三舍:重耳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2.洛陽紙貴:左思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典出《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左思傳》:「自是之後,盛重於時,文多不載。司空張華見而嘆 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寫字的莫友芝,畫畫的湯熏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
晉代左思作《齊都賦》一年始成。復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賦》。在其舍中院內,以及茅廁皆置紙筆,偶得佳句,當即錄之。自認所學不多,便求為宮禁藏書郎。其賦成後,仍未獲士人青睞。左思自認其作不遜於漢時班固與張衡,恐一人之褒貶而遭埋沒。便請文學家張華過目,張華閱後,咸認為佳作,可媲美班張之文。復請教當時名士皇甫謐,謐觀後欣然為之作序,自此名聲大噪。由於都城洛陽權貴之家,皆爭相傳抄《三都賦》,遂使紙價上揚,為此而貴。
「洛陽紙貴」。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常用此語。
3.胸有成竹:文同
宋朝畫家文同,特別喜歡畫竹子。他在園子里種了許多竹子,經常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在晴天,雨後以及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下竹子的各種形態,對竹子有了較深切的了解。一旦到他提別繪畫時,他的胸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形象,所以總是能夠把竹子畫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
胸有成竹"用來比喻在做事情以前,已經有了充分成熟的考慮,因而成功的把握很大
4.請君入瓮:來俊臣,周興,武則天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於《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瓮」,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5.聞雞起舞:祖逖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6.枕戈待旦:劉琨

西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麼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於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舞。從此,他倆每天清早聽到頭一聲鳴叫,一定來到荒原上抖擻神練起劍來。

劉琨被祖逖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動,決心獻身於祖。一次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在國家危難時刻,我經常『枕戈待旦』(枕著兵器睡覺一直到天明),立志報國,常擔心落在祖逖後邊,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頭了!……」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7. 運籌帷幄與哪個歷史人物相關

張良,字子房。
劉邦做了皇帝之後曾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養、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

8. 問鼎中原的故事:問鼎中原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問鼎中原,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內:黃河中下游一帶,指容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借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9. 下列成語分別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圖窮匕見(
荊軻
)
7.鑿壁偷光(
匡衡
)
6.破釜沉舟(項羽
)
91.篝火孤鳴(
陳勝
)
2.高山流水(
俞伯牙
.指鹿為馬(
趙高
)
4.雞鳴狗盜(
孟嘗君
)
5、鍾子期
)
3.請君入瓮(
武則天

周興
.負荊請罪(
廉頗
)
8

10. 問鼎中原的歷史人物

問鼎中原 楚莊王
出自《左傳》,魯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遷於商,載祀(祀,年也)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於郟鄏(今洛陽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 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庄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庄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庄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庄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庄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管鮑之交 管仲與鮑叔牙
從前,齊國有一對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僕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僕人說:「不可以這么說!管仲家裡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每次撤退時,他卻跑在最前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人是鮑叔牙呀!」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公子諸(zhū)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公子小白逃到莒(jǔ)國,管仲則帶著公子糾(jiū)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齊王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腰帶,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 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么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得非常好。

管仲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啊!我曾經替鮑叔牙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我曾經多次做官,多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時機。我曾經多次作戰,多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不認為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鮑叔牙推薦管仲以後,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鮑叔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贊美管仲的才幹,而贊美鮑叔牙能了解人。

後來,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破釜沉舟 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精忠報國 岳飛

閱讀全文

與問鼎輕重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