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邯鄲戰役的戰爭結果
此戰中國共產黨方面繳獲大批武器物資,傷亡4000餘人。在國民黨內部引起了很大震動,對阻止回和遲滯國答民黨軍沿平漢路北進,掩護其他解放區部隊向東北進軍和展開,爭取國內和平的斗爭均有重大作用。戰役的主要經驗是:對進攻之國民黨軍應審慎忍耐,誘敵深入到共產黨方面精心選擇和設置的戰場,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將國民黨軍包圍,並採取有力的措施,阻止和拖往增援的國民黨軍,保障主力殲擊被圍之敵;充分利用國民黨軍內部矛盾,在軍事打擊的同時,成功地爭取了新八軍等部起義;當國民黨軍企圖突圍時,適時網開一面,並以主力先機轉移到敵逃路兩側,殲敵於運動中 。
這次戰役,除新8軍等部起義外.共產黨軍共斃傷國民黨軍3000餘人,俘國民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馬法五以下1.7萬餘人,對挫敗國民黨軍的進攻,遲滯其沿平漢路北上,掩護其他解放區部隊調整部署和展開,均有重要作用 。
⑵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役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早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雖然沒有武王伐紂的氣勢,也沒有宣王南征的規模,是一次諸侯之間規模不大的戰爭。但它卻在政略、戰略和策略上體現了古代一些可貴的軍事辨證思想,給人以啟迪。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⑶ 邯鄲的歷史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邯鄲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
磁山先民們就在這一帶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磁山文化」。邯鄲興於殷商後期,繁榮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先屬衛後歸趙,戰國時為趙國都城,雄踞中原,為戰國七雄之一。
它將中原農業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融為一體,構築了趙文化豪放粗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調。漢代末期,曹操攻下鄴城後,修城擴地,使其成為北方軍事和政治中心。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個朝代相繼在此建都。唐朝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逐漸崛起,成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代又晉升為京都開封的陪都。
由此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伴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邯鄲再度復興,使冀南的區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鄲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邯鄲真正走向復興。
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解放後,黨政府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
也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邯鄲歷史悠久,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主要有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
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遺址。邯鄲還是全國著名的成語之鄉,擁有許多歷史典故。
革命戰爭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2018年6月13日,邯鄲市入選2018年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3)歷史上邯鄲有哪些戰爭擴展閱讀:
歷史名城邯鄲的文化:
1、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
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她豐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鄲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趙文化濫觴於春秋,興旺於戰國,延續至兩漢,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
這里產生了發達的冶鐵、制銅、制陶等手工業,形成了繁榮的城市商業貿易,孕育了荀子、公孫龍、慎到等一代學術大師,它與燕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
趙文化其主流內涵是「開拓進取,競爭圖強,兼收並蓄,改革創新」,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廣攬賢才、團結向上、忠勇報國等思想。
2、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
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
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
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
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
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3、女媧文化
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媧皇宮因此而得名。因女媧摶土造人,又是人類的創造者,故被世人尊稱為「華夏祖廟」。
媧皇宮建造在懸崖峭壁上,閣樓高懸,構造奇巧,被稱為河北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從媧皇宮開鑿的石窟和摩崖刻經考察,它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有1450餘年。
後經歷代相繼擴修,逐漸形成今日規模。相傳農歷三月十五日為女媧的誕生之日,每當此時舉辦媧皇廟會,來自周邊數省的遊客雲集此地祭祀女媧。
千百年以來,流傳在這里的民風民俗,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形成了豐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遠近聞名。以媧皇宮為代表的女媧文化,展現了女蝸在洪荒之世。
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造福蒼生的不屈精神,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涉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⑷ 歷史上的十大戰爭
一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統治,點燃起我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烈火。一時間,"天下從者如流水"。項梁、項羽起兵於江東,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帝,也稱作楚懷王,定都於盱眙。張耳、陳余參加了起義,立趙歇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趙國。秦朝統治者對農民起義進行殘酷鎮壓。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率軍北上擊趙,軍於邯鄲。趙軍不支,退保巨鹿,為秦將王離部所圍困。當時,在河北攻趙的秦軍,不下三十萬之眾。而這時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糧草將盡。趙將陳余雖領兵數萬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築營壁自保。其它援趙的齊、燕諸軍,也震懾於秦兵的聲勢,皆築壘固守,不敢出戰。
巨鹿被圍之際,趙使求救於楚。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軍北上救趙。但宋義為秦軍的氣焰所嚇倒,在妄陽(今山東曹縣)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進。項羽憤而殺宋義,楚懷王便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先遣英布和蒲將軍率兵二萬渡漳攻秦。繼而親率主力渡河,為了表示與秦決一死戰的決心,他命令士兵把船隻沉沒,把飯鍋砸破,燒掉營舍,只帶三天的干糧。項羽先以雷霆之勢包圍王離,經過往返九次沖殺,切斷秦軍通道,獲得巨大戰果。秦將蘇角被打死,王離作了俘虜,涉聞自焚而死。在交戰中,楚軍"以一當十"、"呼聲震天"。而援趙的其它諸軍則在營壁上觀看,驚恐而不敢出戰。之後,項羽又不斷擊敗秦軍,章邯不得不豎起降旗,項羽聲威從而大振。
巨鹿之戰,全殲了秦軍主力三十萬人。這對最後推翻暴秦統治起了決定性作用。大文學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詳細地描述和記裁了這一巨大戰役,成為名傳千古的不朽之筆。"破釜沉舟"、"作壁上觀",漸漸成為流傳極廣的兩個成語。
二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爆發於更始元年(23年),它是綠林起義軍推翻王莽政權的一次戰略性 決戰,也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典型戰例。在這次決戰中,劉秀等人領導的農民 起義軍,以大無畏的勇敢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法,一舉全殲王莽軍的主力,撞響了新莽 王朝徹底覆滅的喪鍾。它在歷史上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西漢末年,政治腐朽,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危機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這一形勢,玩弄權術,奪取政權,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後「托古改 制」的做法,不僅沒有使情況有所起色,反而導致階級矛盾更趨激化。廣大民眾在忍無 可忍的情況下,紛紛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統治。一時間起義烈火燃遍黃河南北 和江漢地區,新莽王朝完全處於眾叛親離、風雨飄搖的境地。
在當時的眾多農民起義軍隊伍中,尤以綠林、赤眉兩支聲勢最為浩大。他們在軍事 上不斷打擊新莽勢力,逐漸向王莽統治腹心地區推進。新莽王朝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 拚湊力量進行垂死的掙扎,農民起義於是進入了最後進攻階段。昆陽之戰正是這一歷史 背景下的產物。
新莽地皇四年(23年)初,綠林軍各部乘王莽主力東攻赤眉,中原空虛之際,揮兵 北上,在沘水(今河南泌陽境)擊滅莽王荊州兵甄阜、梁丘賜部。接著又在淯陽(今河 南新野東北)擊敗嚴尤、陳茂所部,勢力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在勝利進軍的形勢下, 農民軍開始萌發了建立政權的要求,於是在二月間,推舉漢室後裔劉玄為帝,恢復漢制, 年號更始。 更始政權的建立,標志著農民起義進入新的階段,王莽在政治、軍事各個方面日益 趨於被動。
更始政權建立後,即以主力北上圍攻戰略要地宛城(今河南南陽),並開進到滍川 一帶。為了阻止王莽軍的南下,保障主力展開行動,更始政權另派王鳳、王常和劉秀等 人統率部分兵力,乘敵嚴尤和陳茂軍滯留於潁川郡一帶之際,迅速攻下昆陽(今河南葉 縣)、定陵(今河南舞陽北)、郾縣(今河南郾城南)等地,與圍攻宛城的主力形成犄 角之勢。這為下一步進擊洛陽,與赤眉軍會師以及經武關西入長安,消滅王莽政權創造 了有利的條件。
王莽政權對更始農民起義軍的戰略動向十分不安,於是就慌忙改變軍事部署,將主 力由對付赤眉轉而對付更始軍。三月間,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奔赴洛陽,在 那裡征發各郡精兵42萬,號稱百萬南進攻打更始軍,企圖以優勢的兵力與農民軍進行決 戰,一舉而勝,以確保宛城,安定荊州,保障長安、洛陽的安全。
五月間,王邑、王尋率軍西出洛陽,南下潁川,在那裡與嚴尤、陳茂兩部會合,並 迫使先期進抵陽關(今河南禹縣西北)的更始軍劉秀部撤回昆陽。爾後,繼續推進,迫 近昆陽。
當42萬王莽軍逼近昆陽之時,昆陽城中的更始軍僅有八九千人。如何對付氣勢洶洶 的強敵,更始農民軍意見開始時並不統一。有的將領認為敵我兵力眾寡懸殊,不易取勝, 因而主張避免決戰,化整為零,先回根據地,再圖後舉。但劉秀則反對這種消極做法, 主張集中兵力,堅守昆陽,遲滯、消耗王邑軍的兵力,掩護主力攻取宛城,然後伺機破 敵。這時王邑的先頭部隊已逼近昆陽城北,在這緊急關頭,諸將同意了劉秀的建議。決 定由王鳳、王常等率眾堅守城邑,另派劉秀、李軼等率13騎乘夜出城,趕赴郾縣、定陵 一帶調集援兵。
王邑、王尋等人統率新莽軍蜂湧抵至昆陽城下,將其團團圍困。這時曾與綠林軍交 過手,深知其厲害的嚴尤向王邑建議說:昆陽城易守難攻,而且更始農民軍主力正在宛 城一帶,我軍應當繞過昆陽,迅速趕往宛城,先擊敗更始軍在那裡的主力,屆時昆陽城 即可不戰而下。然而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強大,根本聽不進這一適宜的意見,堅持先攻下 昆陽,再進擊更始農民軍主力。於是動用全部兵力列營百餘座,猛攻昆陽不已。並傲慢 地揚言:「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
40餘萬王邑軍輪番向昆陽城發起進攻,並挖掘地道,製造雲車,企圖強攻取勝。昆 陽守軍別無退路,遂依靠城內人民的支持,合力抵抗,堅守危城,多次擊退王邑軍的進 攻,予敵人以很大的消耗和挫折。
嚴尤眼見昆陽城屢攻不下,己軍日趨被動,遂再次向王邑建議:「圍城必須網開一 面,使城中守軍逃出一部分到宛陽城下,去散布恐怖情緒,以動搖敵軍的軍心,瓦解敵 軍的士氣。」可是剛愎自用的王邑依然未能採納。
劉秀等人抵定陵、郾縣後,說服不願出兵的諸營守將,於六月初一率領步騎萬餘人 馳援昆陽。此時王邑軍久戰疲憊,銳氣早已喪失殆盡,這就為更始軍擊破它提供了機遇。 劉秀親率千餘援軍步騎為前鋒,在距王邑軍二、三公里處列成陣勢,准備接戰。王 邑、王尋等人自恃兵力雄厚,驕妄輕敵,只派出數千人迎戰。劉秀率眾奮勇進攻,反復 猛沖,當場斬殺王邑軍數十人,取得了初戰的勝利,大大振奮了士氣。
這時候,更始起義軍主力已攻佔宛城三日,但捷報還未傳到昆陽。劉秀為了鼓舞全 軍士氣,動搖敵人軍心,便製造了攻克宛城的戰報,用箭射入昆陽城中;又故意將戰報 遺失,讓王邑軍拾去傳播。這一消息一經散布,昆陽城中的守軍士氣更為高漲,守城更 為堅決;而王邑軍則由於頓兵昆陽堅城,久攻不下,且聞宛城失陷,士氣更為沮喪。勝 利的天平開始向起義軍這一邊傾斜了。
劉秀在取得初戰勝利後,又善於捕捉戰機,乘敵人士氣沮喪和主帥妄狂輕敵的弱點, 精選勇士三千人,出敵不意地迂迴到敵軍的側後,偷偷地涉過昆水(今河南葉縣輝河), 向王邑大本營發起極其猛烈的攻擊。在此時王邑等人依舊輕視漢軍,未把劉秀放在眼裡, 同時又擔心州郡兵失去控制,遂下令各營勒卒自持,不準擅自出兵,而由自己和王尋率 領萬人迎戰劉秀的沖殺。然而,王邑這一做法造成嚴重的惡果:在劉秀所率的精兵的猛 烈進攻下,王邑手下的萬餘人馬很快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陣勢大亂。可諸將卻又因王 邑有令在先,誰也未敢去救援,致使王邑軍敗潰,王尋也做了刀下之鬼。昆陽城內的守 軍見敵軍主帥已脫離部隊,敵軍陣勢已亂,也乘勢及時出擊,內外夾攻,殺聲震天動地, 打得王邑全軍一敗塗地。王邑軍的將卒們見大勢已去,遂紛紛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 野。這時又恰遇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劇漲,王邑軍涉水逃跑而被淹死的不計其數, 使得滍水為之不流,只有王邑、嚴尤等少數人狼狽逃脫,竄入洛陽。至北,昆陽之戰就 在更始起義軍殲滅王莽軍主力,並盡獲其全部裝備和輜重的輝煌勝利中結束了。
昆陽之戰,是綠林、赤眉起義中的決定性一戰。它聚殲了王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 主力,為起義軍勝利進軍洛陽、長安,最終推翻新莽統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昆陽之戰中,王莽軍的兵力有42萬人,而更始起義軍守城和外援的總兵力加在一 起也不過2萬人。然而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起義軍竟能取得全殲敵人的輝煌 勝利,這決不是偶然的。歸結其要旨,大約有這么幾條: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統治,符 合廣大民眾的願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昆陽之戰中起義軍取勝的 深厚政治根源。軍事上,起義軍實施了堅守昆陽,牽制敵人,調集兵力,積極反攻的正 確做法,嚴重遲滯了王邑軍的行動,消耗了它的實力,牢牢地掌握了戰場攻守的主動權。 在作戰指導的具體運用方面,起義軍敢於拼殺,士氣高昂,又善於利用敵軍的弱點,攻 心打擊和軍事進攻雙管齊下,摧毀敵人的戰斗意志,積小勝為大勝;並且能夠把握戰機, 選擇敵軍指揮部為首要進攻目標,將其一舉搗掉,使得敵軍陷於群龍無首的境地,最終 難以逃脫失敗的命運。
三 官渡大戰
公元200年,袁紹挑選10萬精銳步兵、1萬騎兵,以黎陽為大本營;命令顏良為先鋒,渡河進攻白馬。曹操用荀攸之計,揚言渡河抄襲袁紹後路,袁紹命令顏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擊曹操渡河;曹操命令於禁固守延津,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自己親自領主力直撲白馬,與東郡太守劉延夾擊顏良,顏良遂陣亡。
袁紹大怒,命令全軍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將文丑與劉備為先鋒,直撲白馬。曹操放棄白馬,向延津撤退,並親自帥精銳殿後,並故意放輜重;文丑、劉備帶6000多騎兵追擊,四散搶輜重;曹操乘機命令攻擊,袁軍大亂,文丑本人也被殺;曹操為誘敵深入,退回官渡。袁紹又不聽田豐的計謀,並將他押送到鄴城。袁紹擺開聯營,步步進逼;曹操作出反應,命令於禁、樂進攻擊兩翼,大勝。袁紹為贏得勝利,在南方向李通、劉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領兵消滅暗通袁紹的地方豪強;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帶領騎兵星夜前往鎮壓劉辟、劉備。
袁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寫書讓江東孫策北上偷襲許昌;曹操謀士郭嘉認為孫策過於輕佻,必死於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孫策受到仇人阻擊,傷重而亡(一說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殺孫策)。曹操與袁紹相持日久,軍糧不足,意欲退回許昌,荀文若力勸曹操堅守,並最大限度支援前線。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襲袁紹大將韓猛,燒毀韓猛押運的幾千車糧草。袁紹謀士許攸建議袁紹派偏師偷襲許昌,搶走漢帝,遭到拒絕後又因為家屬被審配收監,許攸無奈投靠曹操,並建議曹操偷襲袁軍糧草堆放地烏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營,自己領夏侯淵、張遼、曹仁等直撲烏巢,同時命令徐晃偷襲袁軍另外一糧草堆放地故市;曹軍假裝袁軍,騙過袁軍的盤查,偷襲烏巢。
消息傳到袁紹耳中,袁紹不聽從大將張合應重兵救烏巢的建議;卻聽從謀士郭圖意見命張合、高覽率重兵強攻曹軍大營,只派出少量騎兵救烏巢。救兵到達烏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烏巢袁軍營,擒守將淳於瓊,燒毀所有物資;再回頭擊敗來救的袁軍騎兵;同時徐晃也攻下故市,燒毀所有的物資。消息傳到袁軍大營,郭圖為免獲罪,造謠說張合為烏巢之敗而幸災樂禍,同時派人通知張合說袁紹要殺張合,張合無奈投降曹軍。曹操遂大舉反攻,袁軍毫無鬥志,大部分投降曹軍;袁紹等人僅僅與800親兵逃走;後7萬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謀士沮授為曹操誠意所動而投降,後得知家屬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殺;袁紹另一重要謀士田豐被聽信讒言的袁紹所殺。
官渡大戰,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精彩的戰役,也是戰爭史上著名的範例;它標志著曹操正式稱雄於北方,為北方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⑸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十大戰役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早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雖然沒有武王伐紂的氣勢,也沒有宣王南征的規模,是一次諸侯之間規模不大的戰爭。但它卻在政略、戰略和策略上體現了古代一些可貴的軍事辨證思想,給人以啟迪。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⑹ 邯鄲抗日戰爭時期英雄事跡
范築先,河北省館陶縣人,1881年出生。1912年加入國民黨,後任馮玉祥部第一路軍參內謀長。抗戰爆發後容,任山東省政府第六區專員、魯西北抗日游擊總司令,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以聊城為中心的魯西北組織了五六萬人的抗日武裝和20多個抗日政權。
1938年,為了牽制濟南的日軍增援武漢,范築先組織了濟南戰役,就在這次戰斗中,他的次子、青年挺進大隊大隊長范樹民壯烈殉國。噩耗傳來,范築先仍鎮定地慰問部隊,又命20歲的二女兒范樹琨繼任大隊長。不久,他又將長子、長女、三女都送到延安抗大學習。
1938年11月,日軍將范築先部600餘人包圍在聊城。范築先率部打退日軍多次進攻。15日,日軍大批增援部隊強行攻城。范築先站在東城門樓親自督戰,雙方血戰多時,范築先左臂負傷裹傷再戰,又被敵機槍打斷左腿。在敵眾我寡情況下,城門被日軍攻破。范築先不願被敵人俘虜,拔槍自盡殉國,時年58歲。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邯鄲戰役的歷史影響
粉碎國軍進攻 邯鄲戰役是晉冀魯豫軍區繼上黨戰役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殲滅戰,是對進犯的國民黨採取的自衛反擊,以配合和談,做好應付全面內戰准備為目的。邯鄲戰役,經歷了阻擊、合圍、總攻、追殲四個階段,歷時10天,殲敵1.4萬多人,2.3萬多人被迫放下武器。國民黨軍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四十軍軍長馬法五、戰區參謀宋肯堂、第四十軍副軍長劉世榮、參謀長李旭東以下高級軍官多人被俘,再次粉碎了蔣介石的內戰陰謀,對堵住華北的大門,掩護共產黨部隊在東北的戰略展開,起到了重要作用 。 鍛煉共產黨軍隊 這一戰役中共產黨的軍隊還貫徹了軍事打擊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的原則。在軍事打擊的同時,利用國民黨軍內部矛盾和不滿情緒,成功地爭取了高樹勛率部邯鄲起義,使國民黨軍兵力驟減,部署出現缺口,軍心動搖,加速共產黨部隊取得戰役勝利,從而推遲了蔣介石反動派進行全面內戰的計劃,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中國共產中國共產黨隨後在國民黨軍隊中廣泛宣傳,號召國民黨軍官學習高樹勛部隊,從而取得解放戰爭中策反工作的極大勝利 。 負面影響 但當時共產黨部隊過急地收編吞並了高樹勛的起義部隊,也造成了不好影響,劉鄧大軍主力出擊外線後,晉冀魯豫根據地一度非常緊張。
⑻ 邯鄲在歷史上都叫過什麼
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漢時期,與洛陽、淄博、宛、成都回共享「五都盛名」答;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戰亂而走向衰落,邯鄲以南的鄴城開始崛起,曹操建都鄴城後,勵精圖治,逐鹿中原,構築了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政治格局;此後鄴城又成為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國都;隋唐以後,鄴城被焚為廢墟,代之而起的邯鄲東部的大名城,唐朝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朝為京都開封的陪都,也是宋、元大名路,明、清大名府,民國大名道的治所,直到20世紀30年代,一直是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1945年10月邯鄲解放,1956年10月邯鄲市,峰峰市合並。1993年7月邯鄲地區與邯鄲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今日是晉冀魯豫地區中心城市、全國「較大的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北緯36°10'至37°2',東經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東臨華北平原,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離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鄲市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里。
⑼ 邯鄲都有什麼主要歷史
鄲歷史悠久。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到商代,作為商王朝的「離宮別館」,早期城市逐漸興起;春秋時期,是晉國的重要工商業城市;戰國,作為趙國的都城,曾歷經八代國君,達158年之久;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雄踞中原,使邯鄲進入了鼎盛時期。
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漢時期,與洛陽、淄博、宛、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戰亂而走向衰落,邯鄲以南的鄴城開始崛起,曹操建都鄴城後,勵精圖治,逐鹿中原,構築了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到他兒子正式建立魏王朝時,把鄴城看成是「王業本基」,被列為政治上的五都之一。西晉以後,北方成了內遷各族首腦們的混戰場所,迫使大量人口渡江南遷,邯鄲更加蕭條。此後鄴城又成為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國都;隋唐時期,邯鄲或屬州(武安郡,即廣平郡,治所在今永年舊城),或屬磁州(今磁縣);隋唐以後,鄴城被焚為廢墟,代之而起的邯鄲東部的大名城,唐朝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朝為京都開封的陪都,也是宋、元大名路,明、清大名府,民國大名道的治所,直到20世紀30年代,一直是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1945年10月邯鄲解放,1956年10月邯鄲市,峰峰市合並,仍稱邯鄲市。1965年又調整了政區范圍。1983年,邯鄲市升為地級市,將邯鄲地區的邯鄲縣劃歸邯鄲市管轄。1993年7月邯鄲地區與邯鄲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今日是晉冀魯豫地區中心城市、全國「較大的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邯鄲這個具有輝煌歷史的古城,到解放前終於走完了一波三折的下坡路。建國後,古城不僅獲得新生,並且在繁榮昌盛的道路上迅速前進.
⑽ 邯鄲抗日戰爭英雄事跡
范築先出生於山東館陶(今屬河北省)縣壽山寺鄉南彥寺村(現壽山寺村),幼時家貧、喪父,後輟學務農,當車夫養家糊口。1904年離鄉投軍,在北洋軍任職,官至旅長。1924年,因不滿軍閥混戰,將部隊遣散,隱居上海。1929年投奔馮玉祥將軍,出任高級參謀,次年參加了中原大
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范築先到韓復榘處任第三路軍少將參謀。次年,調任沂水縣長,後再調任臨沂縣長,任職期間,為政清廉,深受擁戴。1936年,調至聊城,升任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長。
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入山東,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范築先面對韓復榘兩次電令他南渡黃河而不為所動,接受共產黨團結抗戰建議,向全國發出皓電:「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誓率我游擊健兒及武裝民眾,以與倭寇相周旋,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亦所不辭」。從此,「堅持敵後抗戰,誓死不過黃河」成為鼓舞魯西北軍民抗擊敵寇的口號。發出函電後,范築先奔走各地,先後建立20多個抗日縣政府,委任13名共產黨員為縣長,加強了抗日政權的建設。范築先率領抗日武裝同日寇做戰近百次,取得可喜戰績。為配合「保衛大武漢」,范築先發動襲擊濟南戰役,燒毀敵機數架,破壞了濟南至德州段鐵路,使敵人交通陷於癱瘓,有力打擊和牽制了敵人。1938年11月,日軍侵犯聊城,范築先率部浴血奮戰兩日,多處受傷,壯烈殉國,終年58歲。
1953年清明節,國務院決定將抗日民族英雄范築先將軍的遺骸,從山東聊城遷至河北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與千百萬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身的英烈一起,接受人民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