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63歷史如何評價胤禟

63歷史如何評價胤禟

發布時間:2021-03-07 18:09:55

❶ 歷史上,八阿哥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八阿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允禩在康熙朝眾多王公大臣中的口碑,始終是諸皇子內最好的一位。人們稱贊他「朴實」、「極正氣」,特別是深為康熙...

❷ 西漢名臣丙吉是怎樣的人歷史是如何評價丙吉

丙(或作邴)吉(?—前55年),字少卿。魯國(今屬山東)人[1] 。西漢名臣。
丙吉少內時研習律令,初任容魯國獄史,累遷廷尉監。漢武帝末奉詔治巫蠱郡邸獄,期間保護皇曾孫劉詢(漢宣帝)。後任大將軍霍光長史,建議迎立漢宣帝,旋封關內侯。地節三年(前67年),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後,口不言保護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實情後,封丙吉為博陽侯。神爵三年(前59年)任丞相。政尚寬大。掾史不稱職,輒給長假以去。
五鳳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謚號「定」。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❸ 歷史是怎麼評價雍正的

雍正是一位十分復雜而矛盾的歷史人物,他是勇於革新、勤於理政的傑出政治家,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但他畢竟是封建皇帝,有著重大過失和種種局限,他的繼位為帝,也存在很大疑點。 雍正的主要功績有 攤丁入畝。這是一項重大的賦稅改革。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繳納人頭稅。雍正實行改革,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一舉取消了人頭稅。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是我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耗羨歸公。我國古代以銀、銅為貨幣,征稅時,銀兩在兌換、熔鑄、保存、運解中有一定損耗,故征稅時有一定附加費。此項附加費稱"耗羨"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縣徵收,作為地方辦公及官吏們的額外收入。耗羨無法定徵收額,州縣隨心所欲,從重徵收,有的抽正稅一兩、耗羨達五六錢,人民負擔甚重。雍正實行"耗羨歸公",將此項附加費變為法定稅款、固定稅額,由督撫統一管理,所得稅款,除辦公費用外,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咸免擾累。" 創立軍機處,推廣奏摺制度。明代權力集於內閣,故有權相產生。清雍正把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創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班子,為皇帝出主意、寫文件,理政務,"軍國大計,罔不總攬"。其特點是處理政事迅速而機密。軍機大臣直接與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傳達皇帝意旨。此機構存在200年,直至清末。與創立軍機處伴隨的是推廣奏摺制度。由於以前的官文書批轉手續繁復,且經多人閱看,時間拖延且難於保密,而奏摺則向皇帝直接呈送,直達皇帝本人。雍正擴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摺的人數,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時反映情況,報告政務,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員們相互監督,皇帝得以了解他們的賢愚、勤惰、政績、操守。 改土歸流。我國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其職務為世襲,僅名義上接受清朝的冊封。土司們生殺予奪、驕恣專擅。這種制度妨礙了國家的統一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雍正即位後,廢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許多土司,改成和全國一致的州縣制度。"改土歸流"是一場嚴重的斗爭,許多土司武裝反抗,雍正堅決派兵平定。在平叛戰爭中雖然也累及無辜,給少數民族造成傷害,但從長遠來說,"改土歸流"是進步的措施,打擊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據和特權,對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利。 此外,雍正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懲治貪污、解放賤民、平定羅卜藏丹津、始派駐藏大臣等,為中國的統一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但是,雍正也有嚴重的過失和局限。他在位期間雖沒有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但零散的反抗經常發生,雍正的鎮壓措施十分嚴厲。不論具體情節,抗官者即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甚至拒捕時,有人"共在一處,雖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觀,即系同惡共濟",均斬立決。對民間秘密結社,囑咐官吏們"時時察訪,弋獲首惡,拔樹尋根,永斷瓜葛"。蘇州手工業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叫歇,雍正嚴加懲處,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時文字獄日益頻繁,汪景祺因"諂附"年羹堯而立斬梟首,查嗣庭因趨奉隆科多而戮屍示眾,陸生楠因議論時政而被軍前正法。最為轟動的是呂留良案,呂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學者,已去世40年,後有曾靜、張熙讀呂氏之書,受其影響,竟去策反岳鍾琪,要他反清復明,釀成大案。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其兒子、學生處死刑。雍正朝文網甚密,株連人眾,處刑嚴酷。知識分子動輒得咎,形成閉眼不敢看現實,緘口不敢談政治的沉悶風氣。 雍正遵奉重農業、輕工商的信條。他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趨為工,則物之製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於農,而並有害於工也"。根據這一理論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他又認為:開礦"斷不可行"。因為開礦將引誘人們離開農本,追求末業,而且礦工聚集一地,易於鬧事。 雍正在對外交往中亦固步自封。當時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卻不許中國商人出洋貿易,設置種種障礙,聲言"海禁寧嚴毋寬,余無善策"。後來,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雖稍稍放寬海禁,但仍加以種種限制。尤其對久住外國的華僑商販和勞工,"逾期不歸,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不許其復回內地"。當時,西方先進國家正在鼓勵海外貿易,而中國即使是傑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對外交往,故而成為國際潮流中的落伍者。 雍正還好大喜功,急於求成。正因如此,故河南墾荒,四川清丈,陝西挖井,直隸營田,本意為利民,卻勞而無功,反成民間之累。他的性情偏急,喜怒無常,手段殘酷,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他死後,乾隆繼位,一反雍正苛嚴之治,實行"寬嚴相濟"的方針,昭雪死者,釋放囚犯,緩和了矛盾。故後人評:"純皇帝(乾隆)即位,承憲皇帝(雍正)嚴肅之治,皆以寬大為政,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談起雍正,就會想到他的繼位問題,學術界歷來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他受康熙遺詔繼位,是合法繼承;一種認為康熙並未傳位與他,雍正是矯詔奪位。由於雍正即位,篡改了歷史,銷毀了檔案,現在已找不到他矯詔奪位的確鑿證據。斧聲燭影,已是千古的疑案,但從各種跡象推斷,他的繼位確實存在很多疑點。 康熙晚年,太子廢立,諸子爭位,鬧得烏煙瘴氣,儲位虛懸,人心不定。當時因准噶爾入侵西藏,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統兵援藏,給以大權,用正黃旗,稱大將軍王,禮儀隆重,規格極高,康熙當是意有所鍾。康熙稱贊胤禵的才能"大將軍是我皇子,確系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很多人心目中也以胤禵為接班人,如皇九子胤禟說胤禵"聰明絕世","才德雙全,我弟兄內皆不如";"十四爺現今出兵,皇上看的也很重,將來這皇太子一定是他"。可是,康熙在暢春園猝然去世,雍正與時任步軍統領,掌管京師兵權的隆科多勾結密謀,奪取了帝位,而允禵遠在青海,鞭長莫及,故而帝夢成空。雍正後來所講康熙彌留前遺命傳位雍正的情形,仔細推敲,矛盾甚多。如說隆科多為惟一顧命之大臣,而其他諭旨中卻說,康熙死時隆科多不在御前,又說康熙傳詔時皇十七子胤禮在寢宮外侍候,而其他史料證明,允禮時在皇宮內值班,並不在暢春園寢宮外,如此等等。因此,是否存在這一臨終傳位的現場,實屬疑問。 由於阿哥各黨的問題,雍正即位激起了皇族內部的集體抗爭,除皇十三子允祥以外,雍正的其他兄弟大多反對雍正繼位。胤禵是爭奪皇位的對手,被從前線調回,永遠禁錮。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是雍正的死對頭,雍正痛恨入骨,將二人迫害致死。皇十子胤(礻+我)和皇三子胤祉、胤祉的兒子弘晟均被永遠囚禁,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貶秩,連雍正的親生兒子弘時也不滿其父的作為,竟站在八叔胤禩一邊,被雍正處罰致死。據朝鮮的記載,雍正上台,被殺的宗室、官員達數百人。連康熙身邊一位照料皇帝起居的內務府官員趙昌,在康熙死後也立即被殺,引起舉朝震驚,這大概是趙昌太了解康熙去世和傳位的真相,因而得禍。康熙生前長住暢春園,死後葬在東陵,而雍正長住圓明園,別建西陵,似乎要遠遠躲開父親。須知雍正的迷信思想很濃厚,如果做了對不起父親的事,就會有這類悖於常理的舉止。雍正後來似乎也愧恧不安,乾隆說:胤禩、胤禵"覬覦窺竊,誠所不免,及皇考紹登大寶,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將未有顯然悖逆之跡。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愀然不樂,意頗悔之"。這是不是雍正受到了良心譴責的內心表露呢? 雍正的繼位存在很多疑點。這樣說並不是要抹煞他的歷史功績,應該說封建統治者骨肉相殘是經常發生的。封建社會中,即使一個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陰謀手段和殘酷斗爭來奪取和鞏固統治,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努爾哈赤都有屠兄弟、殺兒子、逼父親的行為,雍正並不是個例外。他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勤於政務,洞察世情,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進行整頓改革。雍正統治十三年是清朝統治的重要時期,承上啟下,為以後乾隆時期的繁榮盛世打下了基礎。

❹ 胤禟是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說他無甚才華,不得康熙寵愛,卻家資豐厚,但他卻是一個權力爭奪中的失敗版者。歷史上,成王權敗寇,本就不會有過好的贊譽,真正的他是怎樣的,相信每個人心中自有定論。就我而言,我很喜歡他,因為他敢於為他人所不敢,比如做皇商

❺ 評價一下康熙

一、康熙皇帝的歷史功績
1、康熙六年(1667年),智除鰲拜奪回統治權。九年,肅正朝綱,恢復內閣制度,舉行「經筵」,頒布《聖諭十六條》,並巡視關外。
2、康熙十二年(1673年)起,歷時八年平定「三藩」之亂。
3、二十年(1681年),派官前往「規復台灣」。二十二年(1683年),降服鄭克爽,收取台灣,設建制並駐兵屯守,備御殖民者的侵略者。
4、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收復沙俄所侵雅克薩(今屬俄羅斯斯科沃羅丁諾以南,時屬中國)。
5、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派員與俄使談判並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
6、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三次率軍鎮壓准噶爾丹叛亂,均取得了重大勝利。五十九年(1720年),派兵驅逐准噶爾部隊。
7、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派兵進駐烏魯木齊。至此,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得到鞏固。
康熙在位期間,為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視農業生產,號召和獎勵墾殖;明令停止圈地,改明末藩王莊田為「更名地」;大力治河,減輕水患;蠲免錢糧,規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等等,提高生產力,緩和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曾六次南巡,察閱河務,調查民生,觀鑒風俗民情。注重人才,開「博學鴻儒」科,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又設明史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對天文、歷法、數學、生物和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亦有一定造詣,主持編修了《數理精蘊》、《歷象考成》、《皇輿全鑒圖》等。其中《皇輿全鑒圖》歷三十載實地測量而成,在發展民族科學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著述有《庭訓格言》、《朱子全書序》、《清聖祖御制文集》等。
二、康熙的錯誤
1、在文化領域採取鎮壓措施,大興文字獄。
2、在國策上閉關自守。由康熙肇始的「禁海」閉關政策,自此被清朝定為「國策」,及至乾隆,都自以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不假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種夜郎自大式的驕傲,導致了中國對外政策的顢頇和保守,加固了中國社會的封閉性。而此時的西方世界,已經開始了影響深遠的工業革命,新興的資產階級昂首邁向政治舞台,「老死不相往來」的世界舊格局漸被打破,全球第一次被納入同一時空中。英、荷、法等國佔得先機,他們率先異軍突起了,其最有戰略眼光、也最富擴張性的人士的目光,已在向遙遠的東方張望。這時的中國,非常需要一位俄國彼得一世式的人物,他能夠清醒地認識到祖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謙虛自省,放下泱泱大國的架子,以開放的姿態向世界敞開大門,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產品,同時效法西方對國內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變革,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國在這個「世界史的關鍵時期」不致落伍,才能使中國免遭日後的侵略和欺辱。可是,盡管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幾乎處於同一時代,兩人卻迥然相異。為真實了解西方,彼得大帝親赴英、荷等國考察,回國後仿效西歐,強力改革,勵精圖治;而康熙此時卻閉關自守,盲目樂觀,欣賞自己的長壽和多子多孫,說與歷代帝王相比,「在位久者,朕為之首」,除了「傳位」之事讓他苦惱,似乎一切都好。強大壯闊的中華帝國,就這樣在歌舞昇平、其樂陶陶的沉醉中一天天走向衰退,一步步落後於他人。事實證明,有清一朝衰敗乃至最後沒落的禍根,恰恰是在其最「聖明」的康熙皇帝執政期間種下的——歷史上還有比這更具有悲劇意味的事情嗎?

❻ 歷史上的胤禩

簡介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時[1],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胤礽獲釋,胤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既而又更名為"塞爾黑"。同年,死。

胤禩的生母衛氏出身於食辛者庫(內管領下奴僕)之家,是皇家的家奴,地位低微。他自幼聰明機靈、工於心計,不甘心因母家卑賤而屈居眾皇子之後,不但千方百計地討得父親歡心,而且盡量交結可資利用的各階層人物。同時他很善於與其他皇子搞好關系並使其中的一些人成為自己的支持者。皇九子胤禟皇十胤俄、皇十四子胤禵都黨附於他,就連大阿哥胤禔也曾為其所用。對於其他王公大臣、各級官吏,甚至江湖術士,只要有利用價值,都是他收買的對象。除此之外,他還想方設法在社會上博得好名聲,以為將來進身獲取更多的資本和輿論支持。當時有許多文人儒士都贊揚他好學,是個好王子。

胤禩的目標很明確,他不想只作一位所謂的"賢王",他瞄準的是太子的寶座。然而,要實現這一夢想對他來說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只能慢慢網羅私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康熙三十七年,皇帝首次分封皇子,17歲的胤禩受封為多羅貝勒,是得爵皇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說明此時的胤禩還是很得康熙的歡心的。從此以後,他的"奪嫡"行動開始日益公開化。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但是康熙皇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不久,康熙命大臣們推舉太子人選。實際上皇帝是希望大家給個台階,讓胤礽重登太子寶座。結果大臣們推舉的竟然是皇八子胤禩。皇帝此時意識到了胤禩在朝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勢力,如果不家以抑制的話,將來會危害到社稷的安危。於是對胤禩極其同黨進行了嚴厲的打擊。由此,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終於使得康熙痛罵他"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信相面人張明德之言,大背臣道,僱人謀殺胤礽,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因不得立為皇太子恨朕入骨,此人之險倍於二阿哥也",並宣稱"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燁臨終前宣布皇四子胤禛為嗣皇帝,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聞聽此言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胤禛即位之初,對胤禩一夥各以不同的手段對待,他知道八弟在朝野上下有一定的影響,便採取欲擒故縱的策略,在父皇去世的次日,任命胤禩及其黨羽大學士馬齊為總理事務大臣,同日又破格晉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此後的兩個月中,先後授與他兼管理藩院、上駟院、工部的權力;對其子弘旺賜予貝勒銜;其母舅噶達渾解除辛者庫賤籍、賜世襲佐領世職;一些原屬胤禩集團的官員也被提升重用。

但恩寵只是一時的,大權在握的雍正皇帝當然不會輕易放過胤禩一夥政敵。他首先將胤禵、胤禟分別軟禁在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青海西寧軍中,又借故將胤俄革爵拘禁,這樣就斷絕了胤禩與其同黨兄弟的聯系,將其控制在皇帝身邊,使之孤掌難鳴。從雍正二年起,胤禛便開始為徹底消滅胤禩集團做輿論准備以及外圍的工作。首先,他指責胤禩不以事君事兄為重,勾結胤禟、胤禵為私黨,有不臣之心。然後,將胤禩黨中的骨於之一貝勒蘇努被革爵。雍正三年,又將胤禩同黨胤禟革除貝子爵位。

雍正四年,胤禛在解決權臣年羹堯、隆科多之後,感到大局已經穩定,應該對胤禩一夥開刀了。

這年的正月初五日他便召集親王、貝勒、貝子、公及滿漢文武大臣傳諭,宣稱:"廉親王允禩狂悖已極。朕若再為隱忍,有實不可以仰對聖祖仁皇帝在天之靈者"。然後歷數其康熙時期和胤禛繼位以來種種惡行,而自己嗣位之後如何對他寬容忍讓、委以重任,胤禩如何心懷不滿、怨尤誹謗,做出種種侵害皇權之舉,最後宣布;"允禩既自絕於天、自絕於祖宗、自絕於朕,宗姓內豈容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惡之人?"命將其黃帶子革去,開除宗室籍,同黨的胤禟、蘇努、吳爾占也一並開除宗籍。胤禩嫡福晉烏雅氏也被革去封號、斥回母家嚴行看守。二月,將胤禩由宗室親王降為民王、削去其所屬住領,隨即又革除王爵、囚禁於高牆之內,並將其名字改為"阿其那",滿語意為"豬"或"俎上凍魚",後更名為"塞爾黑",滿語意為"狗"。

這年的九月十四日,46歲的胤禩禁不住百般的折磨,身患嘔吐之症,不進飲食,死於獄中。

5O多年後,乾隆皇帝發布了一道上諭,說胤禩、胤禟獲罪雖是咎由自取,但並無明顯的悖逆之跡。胤禛晚年曾多次對他提及此事,頗有後悔之意,並期待他將來予以改正。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弘歷正式宣布,將他的八叔、九叔恢復原名,與其子孫一並歸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譜《玉碟》上載錄其名於康熙皇帝位下。算是為胤禩恢復了名譽。

家族列表
子一人女一人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
妾張氏,張之碧之女;
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第一子弘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時生,母妾張氏,張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時卒,年五十五歲。嫡妻舒穆祿氏,倫布之女;妾茂怡氏,馬爾泰之女;妾完顏氏,四格之女;妾榮氏,榮禧之女。三子:長子永類,次子肅英額,三子總兵永明額。

第一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八日巳時生,母為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嫁孫氏五福;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一日巳時卒,年六十八歲。

愛新覺羅胤禩年譜
康熙二十年(辛酉)
二月初十(甲午),出生。其母衛氏,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阿布鼐之女。
康熙二十年(1681年) 1歲
二月初十日(甲午)未時出生(公歷1681年3月29日),在康熙皇帝諸子中排行第八。其母衛氏,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阿布鼐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10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邊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1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2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視京畿。
八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13歲
七月, 隨康熙帝巡幸邊塞。
十一月, 隨康熙帝謁暫安奉殿和孝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14歲
八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15歲
正月,康熙帝親征噶爾丹,隨其謁暫安奉殿和孝陵。
二月,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
九月,隨康熙巡行北塞,經理軍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6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7歲
三月初二日,康熙第一次冊封皇子,晉為多羅貝勒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18歲
二月,隨康熙帝奉皇太後第三次南巡並視察河工。
閏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是年, 康熙帝為成年諸皇子建府邸。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19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二月,生母冊為良嬪,未幾進為良妃。

康熙四十年(1701年)20歲
四月,隨康熙帝巡幸永定河。
六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22歲
五月十九日 索額圖獲罪,與諸皇子覬覦儲位有關。
六月二十六日 裕親王福全逝世,其曾向康熙誇贊胤禩。康熙帝命諸皇子俱穿孝。

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23歲
六月, 隨康熙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27歲
正月初五日寅時,長子弘旺出生,庶母張氏。
九月初四日,康熙於行獵途中廢立皇太子胤礽。
九月初七日,受命署內務府總管事。
九月二十五日,康熙聞皇長子胤禔言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隨命胤禔將張明德拿交刑部審問。
九月二十八日,奉旨查原內務府總管凌普家產後回奏。康熙稱其所查未盡,到處妄博虛名,是又一出皇太子。
九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召眾皇子至乾清官,言其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欲著將其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後由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捨身相救,方才未果。
十月初二日,因張明德案,被革去貝勒,降為閑散宗室。
十月初四,再受康熙帝責,謂其自幼性奸心妄,邀結蘇努為黨羽,並言其妻「嫉妒行惡」。按,胤禩之妻為安親王岳樂之外孫女。
十月二十三日,受康熙召見。時帝病,自南苑回官,回憶往事,流涕傷懷,因復召見。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令滿漢文武舉奏皇太子,諸大臣皆舉胤禩,康熙未允,諸大臣皆不敢再議。
十一月十六日,廢太子胤礽被釋。
十一月二十八日,復封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28歲
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召滿漢文武大臣,查問去年為何一致舉薦胤禩為皇太子事,重責佟國維、馬齊等人。
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將馬齊交於胤禩嚴行拘禁。
二月二十八日,隨康熙巡畿甸。
三月初九日,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四月二十六日,隨康熙帝往塞外避暑行獵,九月二十三日回京。
十二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29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遊五台山。
五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五十年(1711年)30歲
一月,隨康熙帝巡視通州河堤。
四月,隨康熙巡幸塞外。
十一月二十日,其母良妃薨,心甚悲痛,半年後仍需人扶掖而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31歲
五月,隨康熙帝巡塞。
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
十一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32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畿甸。
二月十七日,其母良妃奉安。
五月初十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九月二十日回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33歲
十一月二十六日,因其母逝世二周年往祭,未赴康熙熱河行在請安,遣太監送兩只將斃之鷹給康熙,康熙帝極為憤怒,召諸皇子至,重責於其。
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奏摺訴冤。
十一月二十八日,再受康熙帝責。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34歲
正月二十九日,被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35歲
九月十二日,患傷寒病不起。
九月二十五日,因卧病處在康熙帝回京所必經之路,帝降旨將伊移回家中。
十月初五日,病癒。康熙帝命將其所停之俸銀米仍照前支給。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36歲
二月初一日,隨康熙帝巡視畿甸,本月十八日回京。
四月,隨康熙帝巡塞外。

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37歲
十二月十二日 撫遠大將軍胤礻題率軍起程。於太和殿前行頒給大將軍敕印儀式。
本年,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38歲
四月十一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十月初八日回京。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39歲
四月十二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十月初十日回京。

康熙六十年 (1721年)40歲
三月,由康熙帝朱筆圈出前往太常寺登祀。
四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七月,隨康熙帝行圍。

康熙六十一年(1722)41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畿甸。
五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十三日(甲午),本日戊刻,康熙帝逝,終年六十九歲。
十一月十四日,受命與皇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受封為親王。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皇帝位,是為雍正帝。
十二月十一日,受封為和碩廉親王。
十二月十三日,受命為理藩院尚書。

雍正元年(1723年)42歲
二月十七日,受命辦理工部事務。
九月初四日,因奉聖祖皇帝及其上皇後神牌升附太廟事,於端門前設更衣帳房,因新制,油氣薰蒸,雍正帝怒,命其跪太廟前一晝夜。
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為其母良妃之事喪事奢靡事受雍正責。

雍正二年(1724年)43歲
四月初七日,雍正帝責其「奏事並不親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四月初八日,因皇十弟敦郡王允[礻我]逗留張家口事,受雍正責。
五月二十日,並七十、馬爾齊哈、常明等人雍正帝責為「夤緣妄亂之人」。
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責其與允禟、允禵等人於康熙年間「結為朋黨」。
十一月初二日,因凡事減省,出門時不用引觀受雍正責。
十一月十三日,受雍正責,言其阻撓政事。
十一月十四日,因議陵寢所用紅土折銀發往當地采買以省運費事受雍正責。

雍正三年 (1725年)44歲
二月十四日,因減省夫役、畜馬等事受雍正帝責。
二月二十九日,並允禟、允禵、允[礻我]、阿靈阿、鄂倫岱等人受雍正責。
三月十三日,於工部行文時被抬寫,被果親王允禮等參奏。
三月二十三日,宗人府議將其革退王爵。雍正帝諭「尚望其回心歸正」。
三月二十七日,議總理事務王大臣功過,雍正帝言其無功有罪,寬免。
三月,退總理事務。
四月十六日,因工部所制阿爾泰軍用之兵器粗陋事,受雍正責。
十一月初二日,因內務府增減披甲人數事,受雍正責。
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議其應革去王爵,撤出佐領。有旨寬免。
十二月二十一日,護軍九十六被斃事,遭宗人府參奏。雍正命每旗派馬兵若干於其府周圍防守。又於上三旗侍衛內每日派出四員,隨其出入行走。

雍正四年 (1726年)45歲
正月初五日,與允禟、蘇努、吳爾占等人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削除宗籍。
正月二十五日,受雍正命與允禵共議奏皇九弟允禟以密語與其子通信之罪。
正月二十七日申時,長孫永類出生,嫡母舒穆祿氏。
一月二十八日,將其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
二月初七日,遭囚禁。
二月,雍正令其之妻自盡,焚屍揚灰。
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
三月十二日,自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其與允禟等罪惡。
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其於康熙、雍正兩朝諸罪共四十款頒示全國。
七月二十二日亥時,孫肅英額出生,庶母茂怡氏。
九月初五日,其時已患嘔病,病甚重。
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按,《世宗實錄》記為九月初十日歿,此處取其子弘旺所著《元功臣名錄》載:「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薨。」
九月二十九日,諸王大臣議奏應戮屍示眾。雍正帝諭「既伏冥誅,其戮屍之罪著寬免」

雍正十三年(1735年)
八月二十三日,本日子刻,雍正帝逝世。
十月初八日,乾隆帝命議其與允禟子孫屏除宗牒案。
十一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將其與允禟子孫均給出予紅帶,收入玉牒。

乾隆四十三年
正月,乾隆帝旨,令其復入宗室。

❼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怎麼樣

復1.雍正,即清世宗愛新覺羅·制胤禛(yìn zhēn),滿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聖祖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雍正在位時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一系列鐵腕改革政策,對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去世後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2.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胤禛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登基後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撫封為廉親王,後被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康熙的皇九子胤禟發往西寧,後被削宗籍和圈禁, 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皇十子胤礻我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禎(允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後來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❽ 歷史上如何評價康熙的九個兒子

九子奪嫡在我看來。大阿哥,有夠聰明,也有夠沖動的。 至於太子,皇家阿哥該學的該知道他都知道,但是太子的性格過於暴躁,而且為人處事不如八爺他們好。 三阿哥是文采王子,他擅長於文方面,他和大阿哥有一些相似,一人一黨。 四阿哥,雍正帝,冷漠,但是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在他在位年間它採用節約方法,讓國庫充盈了起來,而且在位年間也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事。雍正還很體桖百姓,在他沒有當皇帝之前,他就自己在府中體驗百姓的生活。 八阿哥,笑面王,面對任何人都是笑眯眯的,正是因為他的平易近人,還有才幹才讓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歸與他,還有朝中的大臣們。但是正是因為他的實力,讓討厭結黨營私的康熙大怒,在奪嫡後期就淡淡的退出選太子的范圍。最終雍正登基,在雍正四年,鬱郁而終。 九阿哥,財神。九阿哥頗有「財」干,可以說是「渾身銅臭」啊。嘿嘿。康熙也是意識到這一點的,所以只是寵愛九阿哥,並沒有要他統領大籌的意思。九阿哥對八阿哥也是忠心耿耿。視八個為榜樣。九阿哥被稱為毒蛇九,因為他有者毒蛇般的魅力,一旦觸及,後果不正常啦。九阿哥府上貌似有8個侍妾,我也不知道九阿哥到底是不是個愛「美」之人。 十阿哥。野豬十。十阿哥具有野憨的天性,什麼事都是豁然開朗的。十阿哥也是對八阿哥忠心耿耿的。在眾皇子中,十阿哥的出身算是高的。 十三阿哥。拚命十三郎。我也搞不清楚拚命十三怎麼樣來的。十三的文採在眾皇子中算出色的,而且對四阿哥的忠心可見一斑。至於十三的幽禁,也不清楚到底有沒有被幽禁過。反正第一次是受太子牽連。十三阿哥在13歲時,就每次都隨康熙出巡,十三是康熙除開太子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了。只不過在奪嫡後期,漸漸失寵。在眾阿哥中,十三是唯一一個在康熙年間授爵的一個皇子。在雍正登基後,胤祥被雍正封為怡親王。胤祥去世後,雍正悲痛萬分。傳旨,允祥恢復期原名胤祥,配享太廟。(在雍正登基後,名叫胤禛的雍正為了避免胤字相沖,就傳旨下去,兄弟們將胤字改為允。兒十四阿哥和四阿哥的名字叫起來一樣,所以十四阿哥改名為允禵) 十四阿哥,莽十四。在我看來,十四也並不會很莽啊。而且十四頗有情義為康熙所厚愛。在一次朝堂上,大臣們都參奏要求里八阿哥為太子。康熙大怒。十四不願八哥受屈,說出敢用項上人頭擔保八哥絕無此心。康熙生氣的提起了劍要只十四於死地(哎喲,即使殺了後悔的還不是康熙爺爺嘛),五阿哥立馬上前拖住康熙的左腿,四阿哥忙拖住右腿,十四才免了一死,但是被拖下去打了二十大板。但這件事沒過多久十四就被封,賞銀兩千兩百兩。而且八阿哥的斃鷹事件,後代有人懷疑和十四有關。可是我不怎麼信。胤禎從小在兄弟姐妹種就體現的頗有軍事才幹。在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胤禎撫遠大將軍,討伐准格爾。所以十四才成了後人們口中的大將軍王。(嘖嘖嘖,十四是將軍,好帥!)至於當時康熙是不是把皇位傳位於十四。我的看法是:我覺得雍正並非篡位,因為他篡位必然要修改遺詔,但是當時的遺詔有滿漢兩種文字。他及時修改了一份,另一份也有問題啊。說不定真的像電視劇里演的一樣,雍正本想篡位,但是康熙把皇位傳給了他。然後八爺黨就不服,才造謠說雍正篡位。只不過也有可能是篡位。

❾ 63式自動步槍的相關評價

至今,許多專家仍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63式自動步槍與各國研製的自動步槍、突擊步槍相比較,許多戰術、技術性能不落後,如果設計思想具有前瞻性,它本該成為令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世界名槍。 英國學者霍格(Ian V.Hogg)是當代世界上很有影響的輕武器著名專家。他擔任世界權威的輕兵器刊物「簡氏步兵武器年鑒」(Jane』s Infantry Weapons)、「簡氏彈葯年鑒」(Jane』s Ammunition)和其它幾種著名兵器雜志的主編。他在著名的「簡氏步兵武器年鑒」等刊物、雜志中介紹了許多中國輕武器。然而在霍格先生筆下的中國步槍中獲得最好評價的是63式自動步槍。
霍格先生曾介紹過5.56毫米CQ式自動步槍;7.62毫米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沖鋒槍(突擊步槍);68式自動步槍(即63式自動步槍,下同)和79式狙擊步槍等五種中國步槍。他認為這五種步槍只有63式自動步槍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製造的,其餘的都是仿美國和仿前蘇聯的產品,為此他以較大的篇幅向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的63式自動步槍。
霍格先生評價說:7.62毫米63式自動步槍(7.62mm Type 63 rifle),是一支由中國設計和製造的步槍,從基本外形看,此槍類似於56式半自動步槍,但它的身管比56式半自動步槍的槍管長,其旋轉式槍機是以AK—47式步槍為基礎設計的,此槍有選擇射擊的功能。有一個雙向氣體調節器。平時加裝的是20發彈匣,但如果拆除或卡死槍機的阻筍,亦可使用AK—47和AKM突擊步槍的30發彈匣。
霍格先生稱贊:「63式自動步槍的野戰分解也十分簡便」,他對該槍的裝彈形式研究得比我國的《射擊教材》還要詳細,可見他對63式自動步槍鍾愛有加。
63式自動步槍能得到國際輕武器權威專家的較高評價,主要在於當時我國一改仿製前蘇聯輕武器的傳統,開創出獨立自行研製自動步槍的新局面,使國際輕武器界感到意外。然而,現在回過頭來客觀地對63式自動步槍進行評價,當年該槍以半自動步槍的長度、外形來設計自動步槍,其設計理念滯後於當時國際上已流行的,自動步槍槍族化、「步(槍)榴(彈)合一」等設計趨勢,該槍雖因「文革」十年動亂中管理、質量問題而被撤裝,卻為我國後來確立先進自動步槍設計理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鑒。 如今我們審視63式自動步槍,其半自動步槍的外形、長度卻非常適合作儀仗槍用。該槍流暢外形上的20發彈匣、導氣箍、正三棱加長刺刀明顯區別於前蘇聯西蒙諾夫SKS半自動步槍,稍有輕武器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中國第一支自行研製的自動步槍。該槍「生不逢時」被撤裝的歷史教訓,也將激勵我國兵工科技、生產人員奮發圖強、精心設計、精心加工,為人民解放軍研製出現代化的自動步槍。

❿ 清朝歷史九阿哥 胤禟是個怎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禟(1683-1726),清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母宜妃郭絡羅氏,為皇五子胤祺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26歲,被封為貝子。雍正四年正月,以「僭妄非禮」,革去黃帶子,除宗籍,逮還京師。八月,定罪狀28條,送往保定。同年,胤禟「腹疾卒於幽所」,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乾隆間恢復原名、宗籍。
《清史稿》中關於胤禟
列傳七·諸王六
允禟,聖祖第九子。康熙四十七年,上責允禩,允禟語允?,入為保奏,上怒。是時,上每巡幸,輒隨。四十八年三月,封貝子。十月,命往翁牛特送和碩慍恪公主之喪。五十一年,賜銀四千。 雍正元年,世宗召允?回京,以諸王大臣議,命允禟出駐西寧。允禟屢請緩行,上譴責所屬太監,允禟行至軍。二年四月,宗人府劾允禟擅遣人至河州買草、勘牧地,違法肆行,請奪爵,上命寬之。三年,上聞允禟縱容家下人在西寧生事,遣都統楚宗往約束,楚宗至,允禟不出迎,傳旨詰責,曰:「上責我皆是,我復何言?我行將出家離世!」楚宗以聞,上以允禟傲慢無人臣禮,手詔深責之,並牽連及允禩、允?、允礻我私結黨援諸事。七月,山烏雅圖等經平定毆諸生,請按律治罪,陝西人稱允禟九王,為上?西巡撫伊都立奏劾允禟護所聞,手詔斥為無恥,遂奪允禟爵,撤所屬佐領,即西寧幽禁,並錄允禟左右用事者毛太、佟保等,撤還京師,授以官。 四年正月,九門捕役得毛太、佟保等寄允禟私書,以聞,上見書跡類西洋字,遣持問允禟子弘暘,弘暘言允禟所造字也。諭曰:「從來造作隱語,防人察覺,惟敵國為然。允禟在西寧,未嘗禁其書札往來,何至別造字體,暗藏密遞,不可令人以共見耶?允禟與弘暘書用朱筆,弘暘復書稱其父言為『旨』,皆僭妄非禮。允禟寄允礻我書言『事機已失』,其言尤駭人。」命嚴鞫毛太、佟保等。諸王大臣請治允禟罪,命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還京,令胡什禮監以行。五月,令允禟改名,又以所擬字樣奸巧,下諸王大臣議,改為塞?楚宗及侍思黑。 六月,諸王大臣復劾允禟罪狀二十八事,請誅之。胡什禮監允禟至保定,命直隸總督李紱暫禁,觀其行止。紱語胡什禮「當便宜行事」,胡什禮以聞,上命馳諭止之,紱奏無此語。八月,紱奏允禟以腹疾卒於幽所。上聞胡什禮與楚宗中途械繫允禟,旋釋去,胡什禮又,乃起流言也。乾?妄述紱語,命並逮治。其後紱得罪,上猶責紱不以允禟死狀明白於隆間,復原名,還宗籍。子弘晸,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坐事奪爵。 清代傳記中,只有1927年撰訖的《清史稿》有《允禟傳》。該傳不足700字,以允禟在雍正初年的事跡為主要內容,隱約體現出撰者與清帝「同好惡,公是非」的取捨方針。

閱讀全文

與63歷史如何評價胤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