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戊戌變法運動的歷史評價是什麼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
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回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
戊戌維答新運動更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於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強大守舊勢力的反對。
戊戌維新作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然失敗的那麼快,這不但暴露了這個階級的軟弱性,同時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戊戌維新的失敗再次暴露出清朝統治集團的腐朽與頑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訓促使一部分人放棄改良主張,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後,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就進一步發展起來了。
⑵ 如何評價歷史上的變法運動
1、春秋戰國是我國從奴隸社會轉為封建社會的過度時期。
2、經濟方面: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內地私有制逐步確立容。
3、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各諸侯爭霸,國家四分五裂。
4、文化方面:各個學派如雨後春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5、春秋時期周朝原有的制度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當時的實際情況,各諸侯國為了爭強自己的國力必須變法。通過變法,進一步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提升了地主階級的地位,為統一的封建國家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⑶ 談談你對變法的認識
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政權的鞏固與加強,有利於民族統一與融合,提高農業產量,促進生產,曾強軍隊戰鬥力與凝聚力。
不利的影響:變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會引起一定的矛盾沖突,社會動盪。
中國古代改革、變法眾多,是政治史的一項重要內容,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一 .中國古代改革或變法的類型。1。奴隸社會內部富國強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2。地主階級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變法、李悝變法等。3。少數民族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機改革、清初皇太極改革等。4。封建社會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等。
二.改革或變法成敗的規律。一場改革的成敗,有三個決定性的因素。一是改革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這是最根本的因素。否則,改革雖能藉強力強制頒行但最終仍行而不遠。二是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力量對比。有些改革雖然也符合歷史發展趨勢,但由於頑固派勢力過於強大而終致夭亡,如中國近代的戊戌變法即為典型例子。三是有無觸動當時的政治基礎。封建社會的政治基礎是地主階級,北魏孝文帝在不觸動各族地主階級利益的前提下推行改革,雖遭遇頑固勢力阻撓而終致成功: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等均因觸動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致失敗。
一般而言,王朝初期的改革往往易於成功,其改革的主旨在於破舊立新、建章立制。主要原因是:1。很多王朝的建立者都經歷過農民戰爭的洗禮,而農民戰爭又基本動搖或摧毀了舊秩序,「建章立制」的阻力較小。2。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大多親歷戰亂,深諳民生疾苦,易於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教訓,調整統治政策以穩定社會、發展經濟、鞏固統治。3。王朝初期,皇權都比較強大,成為改革的堅強後盾。
王朝中後期的改革,則頻頻「流產」,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對「舊制」進行局部修補。其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1。王朝中後期,頑固勢力日積月累、十分強大,改革的阻力極大,難以深入。2。王朝中後期的改革往往著眼於緩和矛盾,穩定政局,只能是對「舊制」的局部修補,改革的幅度較小,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由來已久的統治危機。3。王朝中後期,皇權大多黯弱,中央集權式微,改革無法藉此護航。
三.對改革或變法的評價標准。1。應以改革是否推動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是否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為尺度。如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既迎合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勢,又符合人民(小生產者)的願望,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必須予以肯定;如王莽改制也以「王田」、「私屬」的策略對當時土地兼並劇烈、人民淪為奴婢、階級矛盾激化的時弊開了一劑對症葯方,而結局竟適得其反,即是因為當時的歷史事實已雄辯地證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進封建經濟走向初步繁榮、推動當時的生產力向前發展的,「王田制」則是一種歷史的反動,必然為歷史的進步所唾棄。(近有新論:「王田制」本質上仍為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2。應以階級分析的方法來評價改革,而不能站在今天的視角,以今人的價值取向苛求古人。我們不能因司馬遷的「商君,刻薄人也……宗室怨望」,蘇軾的「商鞅變法……召怨天下」的非議,得出商鞅品德不高從而否定其積極意義;孝文帝改革對時代發展的推波助瀾作用已被普遍認同,但我們不能苛求孝文帝拋棄地主階級立場事事為勞動人民著想。3。一場改革的成敗,也不能以改革者的個人結局如何來決斷,而應視其積極作用是否得以維持。如商鞅遭車裂而死,而「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秦法未敗」。
摘自
http://hi..com/angle12949/blog/item/c3767f24cb42e8074d088d4d.html
⑷ 怎樣看待中國的維新變法運動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體制內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內者;代之而起的容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台為特徵,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清朝統治者感到失望。他們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⑸ 是怎樣看待戊戌變法的
評價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的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後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後,慈禧太後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此條更准確的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
三、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
(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是不敢講「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維新之後,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
(3)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
四、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戊戌維新後,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戊戌時期,維新派為了對人民進行「啟蒙」,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界革命」。維新運動失敗後,白話報刊更多出現,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說界革命」外,維新派繼續倡導「詩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學革命」。
⑹ 如何評價晚清歷史上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改革
洋務運動:性質
洋務運動是一場由失敗的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美國漢學家芮瑪麗這樣評價這一階段的「自強」運動:「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傑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於死裡求生,再延續了六十年。」
積極作用和意義
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現了暫時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自強」「求富」的措施,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維護封建統治,但這一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其意義表現在:
1、洋務運動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洋務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
3、洋務運動打開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
4、洋務運動促使了國防的近代化。
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作為近代中國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雖然被慈禧太後扼殺了,但也為13年之後爆發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礎。
一、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後,慈禧太後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
二、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戊戌政變失敗後,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革命黨人。
三、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
(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
(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是不敢講「民主」,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戊戌維新之後,民主思潮就充分發展起來了。
(3)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戊戌維新失敗後,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
四、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戊戌維新後,新式文化事業勃興,國內出現辦學熱,創辦新式報刊熱,出版新書熱。戊戌時期,維新派為了對人民進行「啟蒙」,曾提倡白話文和「小說界革命」。維新運動失敗後,白話報刊更多出現,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說界革命」外,維新派繼續倡導「詩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學革命」。
⑺ 如何看待戰國變法
春秋中期以後,晉國在以「盡滅群公子」、「滅公族」等手段打擊國君近親勢力、加強國君權力時,楚國才開始任用公子執政。公子執政的初期,確實起到了強化王權的作用。但這實際是一種落後的任人唯親的制度,其結果形成了王權旁落、大臣太重、封君太重的弊病。 戰國初期,楚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楚聲王竟至為「盜」所殺。而此時北方三晉正在興起,國力強大,對楚步步進逼,楚國處於一種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楚國內憂外困之時,中原的政治家吳起從魏國來到楚國。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變法,從打擊大貴族入手。變法的內容散見於典籍中,歸納如下: (1) 均爵平祿。楚國爵祿是世襲的,即先輩如有功受爵祿,後代子孫雖無功,亦可承襲享有爵祿;而後來一些在戰爭中立大功者卻無爵祿,極大地傷害了將士的積極性。吳起乃「均楚國之爵,而平其祿,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厲甲兵以時爭於天下。」 另外,「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絕滅百吏之祿秩,損不急之枝官,以奉選練之士。」 吳起要取消世襲的封君、世襲的爵祿,用從封君那裡得到的爵祿去奉養經過挑選的有功將士。 (2) 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斗之士」 。「禁遊客之民,精耕戰之士。」 削減無用的開支,以獎勵真正為國出力報效的戰斗之士。 (3) 春秋至戰國時期,楚國用武力滅掉許多國家,開濮地、伐楊粵等,得到了廣大領土,但都未及開發。吳起責令楚國一些與王室關系疏遠的貴族到僻遠的地方去開發。吳起對楚悼王說:「荊所有餘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餘。」 這是一種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楚悼王付吳起以國政,言聽計從。「吳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讒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義不固毀譽,必有伯主強國,不辭禍凶」,「吳起為楚悼王立法,卑減大臣之威重,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一楚國之俗,禁遊客之民,精耕戰之士。」 吳起可算是一個無畏的改革家。 吳起變法,旨在富國強兵。變法的內容是消滅世卿世祿制,任用賢能,因此這又是一次打擊世襲貴族政治經濟特權的運動。吳起變法打擊了楚國大貴族既得的政治經濟利益,遭到大貴族的激烈反對。吳起「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皆甚苦之」 ,楚之貴族皆欲害吳起。楚國官員皆楚王室宗支,決不許異姓插足。吳起作為一個外諸侯國的異姓人,躋身於楚上層貴族之間,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擊大貴族特權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對之烈,是可以想見的。 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在楚悼王的靈堂上,楚國貴戚大臣作亂而共攻吳起。吳起跑到楚悼王的屍體下躲藏,貴族射殺了吳起,也射中了王屍。楚國之法:「麗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王屍者,盡當其罪,因而被夷宗者 70 余家。但變法也因楚悼王和吳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吳起的變法使楚國國力強盛,曾與魏國「戰於州西,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 楚自庄王以後,又一次打到黃河岸邊,使中原國家刮目相看。吳起又以戰略家的眼光,向南擴展疆域,「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 。江南歸入楚國勢力范圍。 吳起變法雖然失敗,但變法卻在楚國貴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吳起變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在楚國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如《韓非子·喻老》雲:「楚邦之法,祿臣再世而收地」;《淮南子·人間訓》雲:「楚國之俗,功臣二世而絕祿。」這些現象與吳起變法中的「封君三世收其爵祿」的條文相合,應該說是吳起變法以後出現的。吳起變法促進了楚國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化。
⑻ 4怎樣理解戊戌變法運動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性
一.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2)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3)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二.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
1.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於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2.同時頑固派非常強大,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希望中國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於是,中外反動勢力共同絞殺了維新運動。
3.歸根到底是由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決定,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資產階級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勢力相抗衡,這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
事實證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行不通。
三.戊戌變法的結果
康有為等維新派早有以「尊君權」、「去太後」為目的的軍事政變計劃,看到後黨頑固派加緊政變准備,亦多方努力促成軍事政變計劃之實施。他們拉攏袁世凱,企圖藉助其兵力誅殺榮祿,包圍頤和園,劫持西太後,保護光緒帝,捍衛變法新政。光緒帝不知維新派計謀,但召見袁世凱,破格賞其侍郎頭銜,以備緩急可恃;且孤注一擲,大量提拔維新人士,擬開懋勤殿以議制度;又定於八月初五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維新派和帝黨官員亦頻頻接觸伊藤,上折請聘其為新政顧問官。這兩件事更引起後黨集團極大疑忌,他們最害怕帝黨掌握武裝,最擔心維新派與外國勢力結合,促使帝國主義扶植光緒帝從慈禧手中奪權。於是慈禧決定搶先在光緒接見伊藤之前發動政變。八月初三,後黨御史楊崇伊向慈禧上密折,請太後「即日訓政」。後黨主將榮祿於同日調兵遣將,為發動政變預作軍事部署。維新派亦加緊行動,譚嗣同於當日夜訪袁世凱,策動袁執行「殺(榮)祿錮後」計劃。袁佯作應允,但借詞延緩執行。初四,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宮,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初五,光緒在慈禧嚴密監視下,處理了兩件原先預定的政務,一是召見袁世凱「請訓」,二是召見伊藤博文。初六,慈禧假光緒帝名義,發布吁請太後訓政的詔書,宣布第三次臨朝訓政,下令逮捕康有為和康廣仁。袁世凱於初五「請訓」後回津,立即向榮祿告密,榮沉吟良久,得悉政變「已自內先發」的訊息後,始將袁告密內容密報慈禧。初九,慈禧下令逮捕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十三日此五人與康廣仁一起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日本。支持變法維新的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李端?、張蔭桓等數十人或被捕系獄,或罷官,或遣成邊陲。除京師大學堂和通商、惠工、重農、育才等洋務項目外,廢除全部新政,戊戌變法失敗。
⑼ 如何評價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作用和地位
1. 進步意義.戊戌變法頒布的法令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紙上談兵,從來沒有真正實行過,但它表明歷史走向是進步的.在政治上,維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張設立議會,限制過重的皇權,希望通過改良的道路逐步變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們的宣傳、影響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在經濟上,維新派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
2. 愛國意義.剛剛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面對著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呼籲「保國」,反對「瓜分」,是近代中國摸索救國救民真理的一場愛國運動.尤為可貴的是,他們把自己的政治要求匯入到救亡運動中,使變法運動與救亡運動結合起來.對激發人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維新運動帶有全民政治運動的性質.
3. 啟蒙意義.維新派在中國最早創辦近代報刊,把舊式書院和私塾逐漸轉變為近代學校,廣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學術性的社團.他們大力提倡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和科學知識,宣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觀念,打開了知識分子的眼界,使他們重新認識世界,為後來人們接受新思想掃除了一些障礙,這種思想影響不會因政變而消失.一批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接受了新思想,捲入到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旋渦中,這正是維新運動的群眾基礎.戊戌變法之後,人們追求的社會目標有了明顯的變化,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人才已不單向官僚階層聚集,轉而向其對立面轉化.戊戌思潮過後,不僅大量的青年學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陣營,相當數量的老一代知識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團,另擇他途.
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首要問題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維新派雖然沒有正面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但是他們鼓吹變法的首要目的卻是為了救亡圖存.康有為在歷次上書中,不厭其詳地說明只有變法才能禦侮、圖存.光緒皇帝進行變法,也主要是因為外強的侵逼.在慈禧太後發動政變那一天,她當面指斥光緒:「變亂祖法……背祖宗而行康(有為)法,何昏憒至此」!光緒戰戰兢兢地回答:「是固自己胡塗,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國脈,通融試用西法,並不敢聽信康有為之法也.」① 在慌亂中的光緒皇帝仍然說明了列強的侵逼和變法的關系.雖然,短暫的戊戌變法沒能達到自強禦侮的目的,但它仍具有重要的愛國救亡意義,它把民族救亡意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戊戌變法也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一次政治改革運動,它不是洋務運動的簡單繼續,而是有質的飛躍.洋務運動是為了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而戊戌變法則是要逐步變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的,它符合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戊戌變法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提倡新學,批判舊學,著重宣傳「興民權」,大大地提高了全社會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從此,民主主義成為洶涌的社會思潮,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規他說,中國資產階級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維新運動時期和稍後幾年初步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的新學術,哲學、歷史學、經濟學、文學理論等已經萌生,「詩界革命」、「文體革命」、「小說界革命」、「戲劇改良」等相繼而起,資產階級的新文化,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開始成為中國近代文化的主流.
⑽ 怎樣理解戊戌變法運動的進步意義和歷史局限性
「記住,記住6月11日,戊戌變法發生日。沒有理由把這個日子忘記。」
高考已經結束了,在有風向標作用的高考試題中,除了江蘇卷用「戊戌變法」出了一道大題外,其他試卷好像都對它興趣寡淡。如此看來,它可以跟著那些被撕碎的歷史課本一樣被掃進遺忘的垃圾堆,不是嗎?
這當然是一種極端的說法。但遺忘卻無處不在,那些復雜的歷史事件往往被簡化成了幾句話,甚至只留下一個名字。因此,我們期望喚起一段記憶,從遺忘中尋出它的真實面目。而這一切就藏在兩個甲子前的今天,就在這一天:戊戌變法開始了。
松筠庵、仁壽殿、菜市口和東交民巷,乍看起來,這些分布在北京各處的地點似乎毫無聯系,但在120年前,它們卻被一起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聯系在一起,成為這一事件上演的重要舞台——戊戌變法,起於松筠庵中的「公車上書」,成於仁壽殿內的君臣召對,終於菜市口裡的喋血刑場,而它的一線火種,又從東交民巷遁跡海外,重獲新生。
重返歷史現場是一種途徑,讓我們更真切、更細致入微地感受到歷史存在的方式,尤其是對那些太過熟悉的歷史。戊戌變法是歷史教科書中必修的內容,也是有關近代史普及讀物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在我們的腦海里,它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以至於提起「戊戌變法」四個字時,可以不假思索地喚起一片完整的畫面:一些流淌著熱血的維新志士,發起了一場旨在革新中國的變法運動,盡管在以慈禧為首的頑固保守派鎮壓下功敗垂成,六位烈士也血灑刑場。但他們嘗試改變的勇氣和力量,以及散發出的那種激情和生命力深深感染了後世,從而使一場失敗的政變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拐點。
103天的變法試驗,試圖為這個古老的帝國注入一劑清新的活力,讓它古老僵化的肢體活動起來。
1898年的年輕變法分子們能夠感知到,自己是站在一個時代的關鍵點上。一如康有為在上奏給光緒皇帝的奏疏中所寫,「此中國四千年來之變局,亦祖宗二百年來所不及料也」,這種對時代的充分自覺,在今天來看,仍然讓人感到驚訝。
新舊思想的碰撞,從未像這103天里表現得那樣激烈。即使是它以慘淡的鮮血犧牲宣告失敗,反對者們仍然難以徹底根除它的影響。對它最激烈的否定,反而導致了兩年後幾乎亡國滅種的庚子國變,而清末新政的開展,則讓曾經合力絞殺戊戌變法的統治者們,不得不咬牙切齒承認它最終的勝利。
而終結了這個王朝的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它的精神之子。幾乎所有的革命目標,在這短短的103天中都被提出過。革命,只是在它已經鋪設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步。